Workflow
中复神鹰(688295)
icon
搜索文档
中复神鹰:连工投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189万股,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7:37
2024年1至12月份,中复神鹰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新材料占比99.1%,其他业务占比0.9%。 (记者 曾健辉) 截至发稿,中复神鹰市值为234亿元。 每经AI快讯,中复神鹰(SH 688295,收盘价:25.97元)11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连 工投出具的《股份减持结果告知函》,截至2025年11月6日,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届满,连工投通过集中 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1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1%,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经头条(nbdtoutiao)——36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纪录!航空濒临关闭,军饷发放困难,债务 增超6000亿美元...... ...
中复神鹰(688295.SH):连工投累计完成减持188.97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1-06 17:21
格隆汇11月6日丨中复神鹰(688295.SH)公布,近日,公司收到连工投出具的《股份减持结果告知函》, 截至2025年11月6日,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届满,连工投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88.9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1%,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
中复神鹰:连工投累计完成减持188.97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 2025-11-06 17:16
格隆汇11月6日丨中复神鹰(688295.SH)公布,近日,公司收到连工投出具的《股份减持结果告知函》, 截至2025年11月6日,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届满,连工投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88.9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1%,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
化学纤维板块午后走高,新凤鸣触及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3:18
南方财经11月6日电,化学纤维板块午后走高,新凤鸣触及涨停,桐昆股份涨超6%,中复神鹰、南京化 纤、华峰化学跟涨。 ...
最高大涨143.97%!12家碳纤维上市企业最新财报
DT新材料· 2025-11-02 22:42
公司财务表现综述 收入增长强劲的公司 - 吉林化纤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0.19亿元,同比增长43.62% [2] - 吉林碳谷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63.98% [3] - 中复神鹰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37.39% [4] - 中简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28.46% [5] - 和顺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23.53% [10]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的公司 - 精工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98.18%,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97.05% [6] - 吉林碳谷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43.97% [3] - 中复神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293.4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面临盈利挑战的公司 - 吉林化纤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64.75万元,同比下降47.41% [2] - 光威复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32.55% [7] - 华阳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下降38.20% [11] - 东华能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528.82万元,同比下降42.64% [9] - 中航高科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下降11.59% [13] 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 - 蒙泰高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113.4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951.47万元 [8] - 上海石化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4.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453.9万元 [12] - 和顺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295.5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244.6万元 [10] 现金流状况改善的公司 - 吉林化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亿元,同比增长58.47% [2] - 中简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240.36% [5] - 光威复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79.27% [7] - 中航高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621.17% [13] - 和顺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0.25万元,上年同期为-4349.98万元 [10] 碳材料行业应用领域 - 碳材料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机器人、锂电/钩电、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7]
研判2025!中国功能性碳基材料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下游高端应用需求强劲,驱动行业规模突破两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2 08:08
行业概述与定义 - 功能性碳基材料是指基于碳元素独特结构、通过定向设计与精密调控以实现特定优越性能的新型先进材料[4] - 主要品类包括碳量子点、富勒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石墨烯等[4] - 材料在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功能性碳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9.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9.52亿元[1][8] - 2019至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55%[1][8] - 下游应用领域普遍具有较高增速,对行业增长驱动力较强[1][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煤、石油、甲烷、丙烯、黏胶纤维、PAN纤维等[7] - 产业链中游为功能性碳基材料的生产制造环节[7]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光伏、风电、半导体、建筑、汽车、船舶、化工、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7] 主要应用领域 - 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喷管、航天飞机端头帽和机翼前缘热防护系统等关键部件[1][7][8] - 汽车工业中用于刹车盘、制动盘等部件以提高制动性能[1][8] - 其他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医学、电子、光伏发电等[1][8] - 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市场规模为13471.08亿元,同比增长3.62%[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包括德国西格里、美国摩根先进材料、法国美尔森及日本吴羽株式会社,主导全球高端市场[9] - 国内代表企业有楚江新材、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天奈科技、金博股份、东方碳素等[9] - 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工艺创新,正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9] 重点企业情况 - 楚江新材业务涵盖铜基新材料和军工碳材料两大板块,2025年上半年其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营业收入为6.01亿元,同比下降9.62%[9] - 光威复材业务分为碳纤维、通用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板块,2025年上半年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为6.36亿元,同比下降6.75%[10]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从追求规模转向专注性能突破,致力于开发具备超高导电导热、极端环境稳定的新材料[11] - 应用趋势从工业通用场景向专业化细分市场深度渗透,更注重材料性能与终端应用环境的精确匹配[12] - 绿色低碳化转型体现在原料替代、工艺革新和回收利用三个维度,开发生物质等可再生碳源[13]
碳纤维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多域共振万亿蓝海
国元证券· 2025-10-31 16: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7] 核心观点 - 碳纤维行业开启万亿蓝海市场,2024年中国碳纤维需求达8.4万吨,同比增长21.7%,预计2026年国产化率将冲击90%,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 - 航空航天、风电、低空经济三大应用场景需求占比超过60%,机器人、新能源车等领域潜力巨大 [2] - 政策支持与技术攻坚推动全产业链生态成型,2025年国产碳纤维全链成本有望追平玻璃纤维高端型号 [4] - 国产龙头公司如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新创碳谷产能已进入全球前十,并实现万吨级风电拉挤板出口,正在重构全球供应链版图 [2] 行业特性与产业链 - 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密度仅为钢的1/4,强度是钢的5-7倍,杨氏模量达传统玻璃纤维的3倍,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13] - 产业链上游为石油化工产业,提供聚丙烯腈等原料;中游为碳纤维制备及复合材料产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体育休闲等 [19][20][21] 全球与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达156,100吨,同比增长35.7%;全球运行产能为309,000吨,同比增长6.5% [25] - 2024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为84,062吨,其中国产纤维供应量67,640吨,国产化率突破80.1%,创历史新高 [32][34][36] - 全球产能新增主要来自墨西哥、中国及韩国,中国大陆企业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新创碳谷进入全球十强厂家 [30] - 中国市场呈现头部企业主导格局,吉林化纤、中复神鹰为第一梯队,市场集中度高,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提升产品与拓展应用 [46] 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 **航空航天**:2024年全球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碳纤维需求26,400吨,占总需求16.9%;中国市场该领域需求达9,000吨,占总需求10.7% [52] - **低空经济**: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6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eVTOL行业2026年规模预计增至95.0亿元,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72.3% [55] - **风电叶片**: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从2017年19.8千吨增长至2024年44千吨,预计2030年将达到19-20万吨;2024年中国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为22,000吨,占总需求26.2% [63][66] - **机器人**: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7,800亿元;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碳纤维用量约为6-10kg,百万台规模对应年需求或超万吨 [67][69] 政策与技术环境 - 碳纤维被纳入国家关键战略材料,政策轨迹显示其已进入“材料—制造—应用”全链条升维路径,政策重心由“扩产”转向“提效+拓用” [48] - 技术端不断进步,如吉林化纤发布“干喷湿法”T800产品,中复神鹰干喷湿纺T1100级强度突破7,000MPa,原丝—碳化—复材—回收全链路已跑通 [4] 投资建议与关注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五家公司: 1. **光威复材**: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储备深厚,2024年新增授权知识产权169个 [75][79] 2. **精工科技**:掌握千吨级碳纤维产线技术,并向低空经济领域拓展 [82][85] 3. **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创新领先,深化国际协同,2024年研发投入1.90亿元,获授权专利107件 [88][90] 4. **吉林化纤**:大丝束产能规模化,具备全链成本优势,2024年新增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 [30][93] 5. **恒神股份**:垂直产业链贯通,率先卡位低空经济赛道 [100]
化学纤维板块10月31日跌0.36%,中复神鹰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440.0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1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纤维板块在10月31日整体下跌0.36%,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81%)和深证成指(下跌1.14%)[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涨跌互现格局[1][2] 领涨个股表现 - 神马股份领涨板块,收盘价9.93元,涨幅3.33%,成交额3.56亿元[1] - 新乡化纤涨幅3.31%,收盘价4.37元,成交额2.85亿元[1] - 恒申新材涨幅3.31%,收盘价5.62元,成交额1.74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中复神鹰领跌板块,收盘价25.78元,跌幅4.98%,成交额1.60亿元[2] - 蒙泰高新跌幅4.57%,收盘价32.33元,成交额2.08亿元[2] - 海利得跌幅3.95%,收盘价5.84元,成交额2.92亿元[2] 板块资金流向 - 化学纤维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6440.0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560.85万元[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达1.20亿元[2] - 神马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256.04万元,主力净占比达11.96%,为板块最高[3] - 华峰化学主力资金净流入1652.76万元,主力净占比7.23%[3] - 恒天海龙遭遇游资净流出2167.83万元,游资净占比-18.14%[3]
中复神鹰股价跌5.09%,中欧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44.93万股浮亏损失3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42
中欧景气精选混合A(020876)成立日期2024年4月23日,最新规模10.52亿。今年以来收益52.9%,同 类排名1012/8154;近一年收益58.85%,同类排名657/8046;成立以来收益70.66%。 中欧景气精选混合A(020876)基金经理为张学明。 截至发稿,张学明累计任职时间1年192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67.41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73.97%,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9.9%。 10月31日,中复神鹰跌5.09%,截至发稿,报25.75元/股,成交1.37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231.75 亿元。 资料显示,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工业区南环路北,成立 日期2006年3月2日,上市日期2022年4月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 务收入构成为:碳纤维98.45%,其他1.55%。 从中复神鹰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中欧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中复神鹰十大流通股东。中欧景气精选混合A(020876)三季度 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数244.93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41%。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338 ...
行业深度报告:深海科技,“蓝色增长极”
国元证券· 2025-10-31 13:10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7] 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行业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下迎来发展窗口期,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科研与产业双向发力,产业链逐步完善 [2] -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2024年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达114亿元,占全部IPO融资总额的17%,头部企业正加速构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生态体系 [3] - 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显著突破,深海装备研发由“跟跑”向“并跑、部分领跑”转变,逐步迈向体系化、自主可控的发展阶段 [4] 政策与战略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凸显其政策高度与发展潜力 [2][25] - 国家战略重心由宏观海洋经济推进转向深海科技关键驱动领域,多部门协同出台专项举措 [25] - 地方规划密集落地,广州、三亚、上海等重点城市积极打造深海科技新高地,形成区域优势互补格局 [27][28][29][30][31] 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35] - 海洋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体,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885亿元、37,704亿元和62,849亿元,占比为4.6%、35.8%和59.6% [39] - 南部、东部、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39.3%、32.1%和28.6% [42]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 - 关键材料包括钛合金(如Ti31, TC4等)与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对深海装备耐压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 [46] - 宝钛股份具备年产4万吨钛铸锭、3万吨钛加工材能力,为“奋斗者号”等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 [47] - 光威复材拥有T300至T800级碳纤维产品,并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中复神鹰掌握T700-T1000级碳纤维工业化技术 [50][55] 产业链中游:装备制造 - 深海探测装备实现系列突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10,909米,国产化率96.5% [56] - 全球无人潜航器(UUV)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85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8.32%;2023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40亿元 [61] - 中国中车通过收购英国SMD公司切入ROV领域;振华重工研发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并完成首次海试 [69][70] - 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取得进展,中国船舶研制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试验车及重载布放回收绞车,具备4,000米作业能力 [87] - 漂浮式海上风电快速发展,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4.49GW,全球占比约一半;已建成多个示范项目 [80][87] 产业链下游:多元应用 - 海洋油气产业2024年增加值2,542亿元,同比增长5.8%;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97] - 中国海油2023年油气总产量达6,468万吨油当量,其中深水油气占比约15%,显示巨大开发潜力 [99] - 下游应用涵盖深海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多方向,为深海科技提供广阔产业化场景 [97] 投资建议 - 上游建议关注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光威复材、中复神鹰 [5] - 中游建议关注中国中车、振华重工、中国船舶、亚星锚链、中天科技、中集集团、海兰信、亨通光电 [5] - 下游建议关注中国海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