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测科技(688372)

搜索文档
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项整治 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中国经济网· 2024-10-21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协助中行党委在全行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 [1] - 专项整治期间发现104件问题线索,已办结76件,党纪政务处分72人,建立健全各类制度机制20余项 [1] - 专项整治聚焦12类突出问题,包括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小圈子"活动,以及接受供应商、中介机构、第三方合作单位安排的宴请等 [1] - 中行各级纪检机构严肃查处违规吃喝问题,并与腐败问题同步查处 [1] - 为了常态长效,中行出台8个方面的禁止性规定,并通过广泛教育宣传推动营造狠刹违规吃喝歪风的氛围 [1] 文章内容总结 专项整治情况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协助中行党委在全行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 [1] - 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104件,已办结76件,党纪政务处分72人,建立健全各类制度机制20余项 [1] 整治重点 - 从隐形变异行为、败坏风气等角度梳理出12类突出问题表现作为整治重点 [1] - 包括通过组织或参与吃喝聚餐等方式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小圈子"活动,以及接受供应商、中介机构、第三方合作单位安排的宴请等 [1] 整治措施 - 中行各单位对照12类突出问题表现,全面查摆2023年以来本单位存在的违规吃喝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1] - 驻中行纪检监察组等相关部门组成飞行检查组,抽取部分单位开展实地检查 [1] - 中行各级纪检机构对专项整治期间出现的顶风违规违纪、隐形变异问题从重从快查处 [1] - 坚持风腐同查,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背后的拉帮结派、请托办事、利益勾兑等问题 [1] 常态长效机制 - 中行出台8个方面的禁止性规定,如严禁借职务晋升、岗位调整、异地交流等时机搞违规吃喝 [1] - 通过编写相关规定解读,逐条进行政策阐释,以广泛教育宣传推动营造狠刹违规吃喝歪风的氛围 [1]
公告快评|业绩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片仔癀市场价已经出现倒挂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片仔癀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毛利率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产品市场价格走低,线上出现价格倒挂,市值大幅缩水,不过目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 [1][2][3] 分组1:财务数据表现 - 前三季公司实现营收27.997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11.73% [1] - 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9.2% [1] - 核心盈利指标毛利率为45.54%,较上年同期减少2.98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41% [1] - 截至10月18日,片仔癀动态市盈率降至46.7倍,目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 [3] 分组2:分行业及产品毛利率情况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66.89%,下降8.35个百分点;医药流通业毛利率为12.83%,下降3个百分点;化妆品业毛利率为63.07%,略降0.08个百分点 [1] - 肝病用药毛利率为70.79%,减少7.4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用药毛利率为13.97%,下降26.03个百分点 [1] 分组3:毛利率下滑原因 - 主营业务成本迅速上升,是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如肝病用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0.98%,心脑血管用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0.11%,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60.08% [1] - 公司长期受中药材原料价格上涨困扰,重要材料天然牛黄价格持续上涨 [1] 分组4:产品价格情况 - 2023年5月,片仔癀将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粒,涨幅达28.8%,2024年无调价措施 [1] - 2024年下半年以来,礼品回收市场上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锭剂回收价格每颗/锭下跌约100元,新日期片仔癀约550元/锭,临期产品回收价降至400元/锭,新日期安宫牛黄丸价格在450 - 500元/颗之间 [1] - 片仔癀锭剂官方售价为760元/锭,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铁盒装售价为860元/颗,线下实体药店和体验店售价与官网定价一致 [1] - 部分线上药店片仔癀产品定价低于官方定价,出现数十元差价,形成价格倒挂现象 [2] 分组5:市场预期表现 - 市场需求下降,片仔癀产品在二手市场上溢价能力减弱 [2] - 2023年以来片仔癀市值已大幅缩水,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2]
聚利宝控股走妖 股价一度暴涨53.03%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10:12
今日港股市场再次出现暴涨妖股,聚利宝控股一度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0.07港元,涨幅高达53.03%。 交易数据显示,聚利宝控股开盘价为0.15港元,最高价达到了0.20港元,目前涨幅约17%。 校对:王蔚 ...
电投产融复牌涨停 拟置换资产转型核电资产整合平台
中国经济网· 2024-10-21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电投产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电投核能控股权并置出资本控股控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 [1] 公司股价情况 - 10月21日电投产融开盘一字涨停,截止发稿时报4.50元,涨幅10.02% [1] 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 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控股权,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权,并视情况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不构成实际控制人变更和重组上市 [1] - 公司股票9月30日开市起停牌,10月21日开市起复牌 [1] 交易构成 - 本次交易由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组成 [1] - 拟置入资产为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持有的电投核能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上市公司持有的资本控股100%股权 [1] - 上市公司以资本控股100%股权与国家核电所持电投核能股权等值部分置换,差额部分发行股份购买 [1] - 交易完成后,电投核能将成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资本控股不再是子公司 [1] 交易价格及股份发行 - 拟置出和置入资产审计、评估未完成,具体交易价格未确定,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并披露 [1] - 发行股份价格为3.5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不低于2023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2] - 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数量未确定 [2] 募集配套资金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购买资产完成后总股本的30% [2] - 募集配套资金扣除费用后可用于置入资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具体用途及金额将在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2][3] - 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种类为A股,每股面值1元,采取询价发行方式,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3] - 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量=配套募集资金金额÷每股发行价格,尾数舍去取整 [3]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预案签署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投集团,合计控制公司股票2,935,935,412股,占总股本的54.54% [3] 拟置出和置入资产情况 - 拟置出资产资本控股为投资控股型公司,通过持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 [3] - 拟置入资产电投核能是核能发电及综合利用项目专业化管理平台,主营业务为电力销售等,产品主要向电网供电 [3]
欧普泰涨停 48只北交所个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交所个股中有250只股票上涨,其中48只涨幅超过10%,有恒拓开源、天马新材、华岭股份等个股涨停 [1] - 北交所个股中有4只下跌,跌幅较大的有锦好医疗、中设咨询、方大新材 [1] - 北交所个股中涨幅排名前列的有恒拓开源、天马新材、华岭股份等 [1] 公司相关 - 恒拓开源股价上涨29.99%,换手率6.34% [1] - 天马新材股价上涨29.98%,换手率0.40% [1] - 华岭股份股价上涨29.98%,换手率5.28% [1] - 凯德石英股价上涨29.97%,换手率12.24% [1] - 佳先股份股价上涨29.97%,换手率1.68% [1] - 方盛股份股价上涨29.94%,换手率34.19% [1] - 奔朗新材股价上涨29.92%,换手率7.05% [1] - 欧普泰股价上涨29.91%,换手率9.46% [1] - 利尔达股价上涨29.89%,换手率16.99% [1] - 坤博精工股价上涨28.35%,换手率30.30% [1] 行业相关 - 北交所个股中有250只股票上涨,涨幅在10%以上的有48只 [1] - 北交所个股中有4只下跌,跌幅较大的有锦好医疗、中设咨询、方大新材 [1]
威贸电子涨停 46只北交所个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交所个股中有248只股票上涨,其中46只涨幅超过10%,6只下跌[1] - 涨幅较大的个股包括恒拓开源、天马新材、华岭股份等[1] - 下跌较大的个股有锦好医疗、方大新材、中设咨询[1] 公司相关 - 威贸电子股价报25.97元,成交1.92亿元,换手率29.97%,振幅21.02%[1] - 恒拓开源、天马新材、华岭股份等个股涨停[1] - 锦好医疗、方大新材、中设咨询等个股下跌1.51%、1.46%、0.88%[1] 行业相关 - 北交所个股中有248只股票上涨,涨幅在10%以上的有46只[1] - 下跌的有6只,跌幅较大的有锦好医疗、方大新材、中设咨询[1]
恒帅股份解禁市值逾40亿元,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意见现分歧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 本周A股限售股规模降至300亿元出头 [1] - 恒帅股份是一家汽车微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包括清洗类、电机类及其他产品 [1] - 恒帅股份业绩增长良好,每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了25% [1] - 华瓷股份是一家日用陶瓷制品公司,上市以来业绩保持增长 [3] 行业分析 - 恒帅股份智能感知清洗系统受robotaxi及无人物流快递小车等细分场景的加速渗透,未来依旧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 [2] - 恒帅股份电机产品已逐步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还将涉足人形机器人市场 [2] - 恒帅股份美国工厂部分定点项目进入量产爬坡阶段,泰国工厂设备调试顺利,逐步进入客户验厂周期 [2] 公司分析 - 恒帅股份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再承诺,2024年10月22日至2025年4月21日6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但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提出减持计划 [1] - 华瓷股份本次限售股解禁备受股东关注,公司暂未接收到大股东解禁后有减持的意向 [3] - 本周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6家,解禁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一倍以上的公司共计有9家 [3] - 首发战略配售股解禁公司中,北交所公司相关股东盈利颇丰,而上交所公司出现亏损 [3] - 定增限售股解禁公司中,相关解禁股东有亏有盈 [3][4]
第二主业连续多年亏损 正海磁材拟"壮士断腕"
中国经济网· 2024-10-21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正海磁材十年前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领域,如今因该业务连续亏损拟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而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表现亮眼,使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增长 [1][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10月公司发布收购预案,启动对上海大郡的并购行动,当时上海大郡100%股权评估值为4.71亿元,增值率417.50% [2] - 2015年4月公司以3.92亿元总价完成对上海大郡81.5321%股权的收购,持股比例增至88.6750% [1] - 2017年3月公司收购少数股东熊平持有的上海大郡2.3558%的股权 [1] - 2018年6月公司以零对价取得上海大郡原股东明绚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所持上海大郡剩余6.9692%股权,至此持有上海大郡98%的股权 [1] 业务发展情况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 - 上海大郡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 [1] - 2012 - 2014年上半年上海大郡营业收入分别为2450.21万元、5589.85万元、4445.8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 1959.17万元、 - 1089.03万元、 - 916.97万元 [2] - 业绩承诺方承诺上海大郡2015 - 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万元、3500万元和5000万元 [2] - 2015年和2016年上海大郡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业绩变脸,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亏损6670.42万元 [3] - 2018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大郡一直处于亏损,净利润分别为 - 4029.21万元、 - 10526.03万元、 - 9315.20万元、 - 3665.15万元、 - 6159.98万元、 - 3727.80万元和 - 3358.63万元 [3] - 自2020年以来该业务连续亏损且营业收入占比长期低于2%,对公司整体经营发展造成较大拖累 [1]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 - 该业务营业收入自2018年超过10亿元后一路攀升,2022年度达到历史峰值62.28亿元,2023年度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影响,营收下滑至57.7亿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3] 公司业绩影响 - 201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0.8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暴跌180.28%,亏损8156.07万元,主要因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对上海大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8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685.14万元 [3] - 2019 - 2023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1.33亿元、2.65亿元、4.04亿元和4.48亿元 [3] 业务收缩原因 -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第三方电机驱动系统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整车厂“垂直一体化”加快,价格战愈演愈烈,供应链面临严峻考验 [1] - 受重要战略客户业务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空间缩小且持续压缩,业务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 业务优化决策 - 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提高经营运行效率,综合考虑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及业务实际运营情况,公司拟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并授权管理层确定策略及具体方案 [2]
募资额缩减逾四成 兄弟科技欲扩大造影剂产能
中国经济网· 2024-10-21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兄弟科技拟募资4.42亿元用于年产600吨碘海醇原料药建设项目,以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虽定增募资额大幅缩水且分红远低于融资,但造影剂市场潜力大,不过行业竞争也在加剧,公司目前该业务业绩不理想但预计毛利率将回升 [1][2][4][5] 公司融资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26.03亿元,其中首发融资5.61亿元,股权再融资20.43亿元;累计净利润9.72亿元;累计现金分红3.90亿元;派息融资比为14.99% [1] - 2023年2月原募投项目合计募投金额8亿元,最新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4.42亿元,募资金额下降44.75% [1][2] 公司业务布局 - 上市初从事维生素和皮革化学品业务,后开拓香精香料、医药、铬盐等业务,形成医药食品、特种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 [1] - 此次定增是向医药领域拓展,向“精细化学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业布局转型举措 [1] 募投项目情况 - 原募投项目为年产1150吨碘造影剂原料药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现调整为仅用于600吨碘海醇原料药建设项目,去除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2] - 项目拟利用公司技术工艺,在原有产能基础上新增600吨碘海醇原料药产能,顺应行业需求增长,实现规模效应 [2] 市场情况 - 全球造影剂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9.9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66.7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5.94%,我国造影剂市场增速大于国际市场 [2] - 2016 - 2021年我国碘造影剂制剂市场年均增速12%左右,医院市场主要造影剂规模年复合增长率12.1%,国内造影剂市场增长潜力大 [2] 公司业务表现 - 2020 - 2022年度,碘海醇、碘佛醇、碘克沙醇三种产品销售收入和原料药销售收入逐年升高 [3] - 2021 - 2023年,碘造影剂原料药产品毛利和毛利率均呈下降趋势 [4] 公司业务优势 - 通过“年产400吨碘造影剂原料药项目”掌握关键技术和成熟生产经验,碘海醇原料药业务客户资源储备充足 [3] - 碘海醇原料药已取得多个注册证书和批件,在手订单覆盖现有产能,产品质量获认可,储备优质客户 [3] - 正在与国内外客户进行沟通和验证工作,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有保障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碘造影剂原料药呈寡头垄断格局,GE占据最大市场销售份额,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为司太立 [3] - 现有企业如司太立扩产,新进入者如兄弟科技加入竞争,行业竞争加剧 [3][4] - 兄弟科技目前碘造影剂原料药产能400吨,项目建成后将达1550吨,碘海醇产能达700吨 [4] 公司业绩解释 - 2021 - 2023年以生产、销售碘造影剂中间体和原料药粗品为主,售价低但成本高,导致毛利率为负 [5] - 随着批件取得和产能利用率提高,不利因素减弱,募投项目达产后毛利率预计回升 [5]
海大集团:海外产能整体较为紧张 正积极扩大产能
证券时报网· 2024-10-21 09:58
证券时报e公司讯,海大集团(002311)在业绩说明会表示,海外产能整体较为紧张,因此,公司正在积 极以多种方式扩大相关区域产能布局。 另外,今年生猪养殖成本逐步下降。 主要是大宗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下行,带动整体饲料成本持续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