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网络(688475)

搜索文档
萤石网络: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8-23 17:17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有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 为正在履行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萤石网络"、"公司")持续 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萤石网络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 半年度跟踪报告。 1 项目 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 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 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 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与上 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 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已与公司签署了持续督导 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 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 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开 展持续督导工作。 保荐机构 ...
萤石网络:云服务和新兴产品业务快速成长,渠道优化改革中
财信证券· 2024-08-19 10:00
公司投资评级 - 萤石网络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序号][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萤石网络的云服务和新兴产品业务快速成长,正在进行渠道优化改革[序号][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和市场表现 - 萤石网络的当前价格为26.85元,52周价格区间为26.85-57.46元,总市值为21144.40百万,流通市值为10868.30百万,总股本为78750.00万股,流通股为40477.50万股[序号][3] - 萤石网络在过去一年的涨跌幅为-29%,而计算机设备行业的涨跌幅为-9%[序号][4] 财务预测 - 预测萤石网络2024年至2026年的主营收入分别为59.48亿元、72.57亿元和86.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7亿元、8.41亿元和10.3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5元、1.07元和1.31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1.70倍、25.14倍和20.44倍[序号][10][19] 业务发展和战略 - 萤石网络形成了“2+5+N”体系,即以AI和萤石云的双核驱动,包含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和智能控制五大AI交互类核心自研产品线以及通过生态控制器无缝接入的N类生态产品线[序号][13] - 业务增速方面,新业务增长最快,其次是物联云业务,智能家用摄像头业务因渠道结构调整收入有所缩减[序号][14] - 渠道处于优化转型期,线上渠道占比快速提升,24H1线上渠道占比已提升至21%,主流销售产品的电商业务出货占比已达到40%以上[序号][15] 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5.83亿元,同比+13.05%,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8.88%。单24Q2实现营收13.47亿元,同比+11.70%,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6.56%[序号][12] - 整体费用可控,盈利能力稳定。20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0.49pct至43.34%,净利率小幅下滑0.42pct至10.90%[序号][18]
萤石网络:2024年半年报点评:产品升级+外销加速,期待公司长远发展
华创证券· 2024-08-16 18: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AI+萤石云双核驱动,软硬件收入齐增 [3][4] - 新业务毛利率提升,但汇兑拖累净利润 [4] - 产品升级和外销加速,长远发展可期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54.45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18.5% [4]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0.85元,对应PE为32倍 [4]
萤石网络24年中报业绩解读
-· 2024-08-15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境内收入达到 17.35 亿元,同比增速为 6.35%,占总营业收入的 67.15% [5] - 境外收入增长更为显著,达到 8.49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29.86%,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32.8% [5] - 智能入户产品线上半年实现了 69%的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智能入户业务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变化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线上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21.02%,其中家居摄像机、智能锁等电商业务出货占比超过 40% [3] - 公司新增了智能穿戴产品线,以 AI 交付为核心,关注用户的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 [6] - 智能服务机器人被定位为公司的孵化业务,包括陪伴机器人、C 端扫地机器人和 B 端扫地机等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市场目前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增速,在发展中国家 wifi 摄像头正在逐步被接受 [21] - 海外业务已覆盖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拉美和中南半岛是主要的大区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的生态体系已由原来的 1+4+N 升级为 2+5+N,以 AI 和银石云为双核驱动 [4] - 公司在智能入户和智能门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 [9] - 公司将智能服务机器人视为能够作为第三增长曲线、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赛道 [14] - 公司将生态布局升级至 2 加 5 加 N,增加了智能穿戴的核心产品线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将致力于增大整体规模,追求收入规模和增速之间的平衡 [12] - 公司在智能穿戴产品上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相关服务上线 [24] - 公司将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特点进行产品匹配和营销策略调整 [28] 其他重要信息 - 配件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和主推活动影响 [22] - 云业务中 B 端业务增速高于 C 端业务,新增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且增速可观 [23] - 公司拥有大量物联网设备和丰富的物联场景,能为打造与物理世界交互的聚生 AI 打下基础 [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未知发言人 提问** 商用机器人的订单情况如何 [15] **未知发言人 回答** 商用机器人下半年预计将出现小量订单,但整体贡献不会太大 [15] 问题2 **未知发言人 提问** 公司大模型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18] **未知发言人 回答** 区别在于公司拥有大量物联网设备作为数据来源,这使公司在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上有独特优势 [19] 问题3 **未知发言人 提问** 智能穿戴产品相较于传统穿戴有何独特价值及优势 [27] **发言人 1 回答** 首先聚焦于健康监测和便捷功能,是 AI 交互的核心,可支持养老居家陪伴等场景,并提供全屋智能设备的便携联动控制 [27]
萤石网络: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产品出海加速,开启入户+云业务新篇章
中国银河· 2024-08-14 14:00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智能入户和物联网云平台业务增长显著,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通过多渠道布局,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好长期成长性。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83亿元,同比增长13.05%;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8.88%。第二季度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11.6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6.64%。 [2] 产品细分及增长情况 - 智能入户产品营收3.28亿元,同比增长68.97%;智能服务机器人营收0.55亿元,同比增长273.34%。物联网云平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29.97%。智能入户产品毛利率为41.46%,同比增长8.21个百分点。 [3] 新产品发布及市场策略 - 公司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带屏视频通话摄像机、超级夜景室外云台、宠物看护摄像机等,通过AI技术赋能,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和智能场景应用。公司打造"2+5+N"生态,产品出海兑现成长。 [4] 渠道布局及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和带货活动,有效推动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加强国内零售渠道建设,特别是线下五金渠道。海外市场根据不同地区需求定制化发展线下销售渠道,并通过数字营销策略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6.79亿元、66.83亿元、79.25亿元,同比增长17.35%、17.67%、18.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亿元、7.99亿元、9.24亿元,同比增长21.08%、17.16%、15.69%。维持"推荐"评级。 [14]
萤石网络:智能家居与物联云平台共振,萤萤之光护万家灯火
国金证券· 2024-08-14 08:00
公司简介 - 公司是国内视觉类智能家居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智能家居摄像机(SHC)位居全球及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背靠全球AIoT龙头海康威视,基于AI多维感知&认知能力切入智能家居赛道[2] 投资逻辑 推荐逻辑一 - 智能家居品类不断扩充,硬件增收云增利。公司旗下涵盖SHC/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控制/智能穿戴5条核心自研产品线,同时引进智能宠物喂食器等N类生态产品,基于AI与物联云平台2类能力构建出2+5+N的业务矩阵[2] - 智能家居产品为云平台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数,为C端增值服务导流;同时,云平台提供的智能算法等塑造了智能家居的差异化卖点,形成硬件增收云增利的商业模式[2] 推荐逻辑二 - 拳头产品SHC全球市占第一,毛利率远超同业。公司23年以24.1%的销量份额位居SHC国内市占第一,同时位居24Q1全球销量份额第一。公司基于同业最多SKU+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智能算法定位中高价格带的销售优势;基于自有生产线+全球出货量最高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销售与成本端的双重优势共同塑造了SHC远超同业的毛利率[2] 推荐逻辑三 - 智能入户塑造第二曲线,AI+机器人能力深化。国内智能门锁低渗透叠加视觉系替换指纹锁双重驱动,公司智能门锁性能看齐第一阵营水平,智能入户23年营收取得近50%高增,1H24继续保持69%高增;打造智能家居第二增长曲线。24年公司推出蓝海大模型进军具身智能,23年公司发布商用与民用两款清洁机器人迭代产品能力,同时基于RK3助理机器人深化AI代理能力[2]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 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4/66.3/7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5/11.5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5年智能硬件部分22倍PE估值,物联云平台部分12倍PS估值,目标价37.8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
萤石网络:外销增速亮眼,智能入户产品快速放量
华福证券· 2024-08-13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萤石网络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萤石网络202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外销增速尤为亮眼,智能入户产品快速放量[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上半年,萤石网络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9.9%。Q2单季度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减少4.0%[3] 分区域和品类营收情况 - 内销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6.4%;外销营收8.5亿元,同比增长29.9%。智能家居产品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智能家居摄像机营收14.4亿元,同比减少4.4%;智能入户产品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公司营收比例提升至12.78%;智能服务机器人营收同比增加273.34%;物联网云平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9.27%[4] 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影响 -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6%,主要受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影响。若剔除这些因素,公司Q2单季度EBIT同比增长超15%[5] AI布局和渠道建设 - 公司深化AI布局,推出"蓝海大模型",并加强电商渠道建设,国内主流销售产品的电商业务出货占比提升至40%以上,五金渠道也成为线下渠道的收入增长点[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8.12/1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4%/23%。公司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考虑到AI赋能和全球市场拓展,维持"买入"评级[8]
萤石网络:智能入户与云平台延续高增
华泰证券· 2024-08-13 11:59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萤石网络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6.86元人民币[序号][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萤石网络的智能入户与云平台业务持续高增长,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序号][6] - 公司的智能入户业务增速亮眼,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逐渐贡献收入,智能摄像机业务收入略有下滑[序号][7] - 国内渠道建设和国际业务布局持续优化,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9.9%[序号][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萤石网络的目标价为36.86元人民币,收盘价为27.50元人民币,市值为216.56亿元人民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为107.16亿元人民币,52周价格范围为27.09-57.46元人民币[序号][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8.0亿元和10.4亿元人民币,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目标价36.86元人民币[序号][9] 估值分析 - 基于智能家居硬件和云平台服务的估值,给予智能家居硬件业务2024年21.0倍PE估值,云平台业务2024年67.0倍PE估值,综合目标市值为290.3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36.86元人民币[序号][25]
萤石网络原文
-· 2024-08-13 11: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萤石网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13.05%;税前利润总额3.13亿元,同比增长16.51%;税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亿元,上年同期上升8.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9.89%;息税前利润EDIT2.50亿元,同比增长11.57% [2][3] - Q2单季营业总收入13.47亿元,同比去年Q2增长11.70%,环比Q1增长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6.64%,刨除所得税差影响,单看Q2息税前利润EDIT实现1.47亿元,同比增长18.30% [3][4] 2. **各产品线情况** - **智能入户产品线**: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上半年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速68.9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12.78%,毛利率41.46%,较去年同期提升3.82个百分点 [4][5] - **智能服务机器人**:上半年实现小规模上市初步突破,收入548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倍 [6] - **智能家居摄像机**: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滑,受运营商策略调整等影响,刨去运营商影响,上半年收入增速约2% [6] - **物联网云平台**:2024年上半年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速29.97%,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19.27% [6] 3. **渠道与区域情况** - **渠道**:总体线上业务占比提升至21.02%,国内主流销售产品电商业务出货占比提升至40%以上;国内线下新拓展五金渠道成新增长点,完善o2o销售和服务体系 [7][8] - **区域**:2024年上半年境内收入17.35亿元,同比增速6.35%,占总营业收入比例67.15%;境外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速29.86%,占比提升至32.85%,海外业务从单品类向多品类拓展 [9] 4. **业务生态体系**:2024年上半年生态体系从1+4+N升级为2+5+N,以AI和萤石云为双核驱动,包含五大AI交互类核心自研产品线和N类生态产品线,以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公有云为双主业 [10][11] 5. **技术与研发** - 2027年上半年研发总投入4.22亿元,同比增长14.88%,研发费用率16.35%,较去年同期提升0.26个百分点 [17] - 2024年发布面向垂直物联场景的三菱协同的空间集聚身智能大模型蓝海大模型,预计下半年完成备案并释放能力,构建了充沛OS [15] 6. **云业务情况** - 上半年云业务总体同比增速30%左右,B端同比增速不错,云存储在云增值服务占比略有下降,在寻求托管值守等新机会点 [19][20] - 未来智能产品硬件向AI交互性更强方向发展,B端业务可延展性更强,增速会快于C端 [21][22] 7. **人员情况**:上半年研发人员达4900多人,同比去年底扩张16%,主要是招聘节奏配合研发项目和策略调整,以及重庆基地产线人员招聘前置,全年会努力控制人员增长不超过收入增长 [23][24][25] 8. **智能入户产品线优势**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萤石份额在整合聚拢,产品向视觉化、AI化、智能化升级,集成化和功能性增强,技术壁垒提升,有竞争优势 [27][28] - 家用智能锁自研比例高,产品差异化明显,用户体验好,配合营销种草建立品牌心智 [30] - 未来有信心保持较快增速,占比进一步提升,原因是市场份额上升和产品迭代升级,产品矩阵从用户场景和价位段两方面布局 [31][32] 9. **毛利率情况** - **智能入户产品线**:毛利率大幅提升,原因是规模效应、产品结构变化、国内电商占比提升和海外部分渠道出货毛利高 [34][35][36] - **配件产品**:同比收入增长一倍,毛利率大幅下降,因促销赠卡等因素使收入增速快,赠品增多和存储卡价格上升影响毛利,非核心业务 [37][38] 10. **所得税情况**:去年Q2所得税汇算清缴差异导致单季同比差异大,全年所得税总体影响相对平滑,正与德勤和税务拉通,尽量平滑汇算清缴入账差异 [4][40][41] 11. **摄像头业务情况** - 上半年线上参数跑赢大盘,市价有所提升,还原运营商影响有2%左右增长,运营商采购规模缩减,业务非公司战略业务,进行渠道切换 [45][46][47] - C端营销和零售化能力建设逐步得到验证,渠道切换虽有短期阵痛,但从渠道和营销能力匹配看是进步,下半年运营商业务收缩影响会减小 [48][49] 12. **C端云业务情况** - 付费率无大幅波动,付费用户数增长,活跃用户数增速较快,会挖掘云存储外的亮点,如4G流量、无人值守托管服务和AI交互产品融合的增值服务,up值往上走 [50][51] - C端付费是订阅和续订概念,不能因摄像头增速放缓就认为与C端完全挂钩,智能产品在变化,新品类需时间沉淀 [54][55] 13. **海外业务情况**:用户和清洁品类增速比摄像头快 [56] 14. **大模型应用情况** - AI与各类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物联网云服务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的蓝海大模型基于物联场景,是三云协同的空间级AI大模型,与互联网大模型有本质差异 [58][60][64] - 构建了烘焙OS解决大模型落地应用问题,C端以家庭管家方式提供服务,B端助力开发者开发行业应用 [61][62] 15. **现金流情况**: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主要是支付节奏季节性差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全年数据会相对均衡,海外有信保额度,国内坏账率低 [65][66][67] 16. **机器人业务情况** - 海外在欧洲通过KA渠道导入用户产品和清洁品类,有小规模上市;国内直播间日销有进步,下半年有新品推出,商用需时间磨合,今年下半年是铺垫期 [71][72][73] 17. **销售费用率情况**:公司内部会在不同品类和渠道间做平衡,保持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不会像部分典型C端公司那样大幅上升 [7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强调电话会议交流内容仅限参会人员内部参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泄露或外发,申万宏源研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77]
萤石网络-20240812
-· 2024-08-12 23:0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 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税前利润总额3.13亿元,同比增长16.51%,实现税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88% [1]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9.89%,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2.50亿元,同比增长11.57% [1] - 公司Q2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3.47亿元,同比增长11.70%,Q2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6.64%,主要受去年Q2所得税汇算清角差异影响 [2] 业务板块情况 - 智能入户产品线上半年实现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速68.97%,占公司主力业务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2.78%,实现毛利率41.46%,较去年同期提升8.21个百分点 [2] - 智能家居摄像机上半年收入增速约2%左右,受运营商策略调整影响 [2] - 物联网云平台上半年实现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速29.9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9.27% [3] - 公司持续加大零售渠道和低端数字化营销能力建设,国内线上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1.02% [3]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速29.86%,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85% [3][4] 新技术和新业务布局 - 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面向垂直物联场景的专业协同的空间级巨型智能大模型"蓝海大模型" [7] - 公司构建了以AI为核心的整体架构"Innovation by OS",为AI技术提供底层支撑平台 [28][29] - 公司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产品线持续推动视觉化、场景化、智能化升级 [5][6] - 公司在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业务上进行了小规模上市尝试 [2] 问答环节的重要提问和回答 关于语音业务 - 问:公司C端和B端语音业务的增长情况如何? - 答:C端语音业务增速仍不错,B端和C端加在一起的整体增速约30%左右。公司未来将继续挖掘低端业务如流量包、无人值守托管服务等新的增值服务机会点,并将AI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 [8][9] 关于研发人员 - 问:公司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是否达到4900人? - 答: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的反推可能不太准确,公司更多从全年维度来看研发人员增长,会根据产品项目节奏和公司整体战略适当调整。总体来说,公司会努力控制全年研发人员增长不超过收入增长 [10][11] 关于海外业务 - 问:公司海外不同品类业务的增速排序如何? - 答:整体来看,新兴品类如清洁类产品增速相对较快,但规模较小,传统品类如摄像机增速相对较慢。公司正在海外市场持续推进产品矩阵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拓展 [19][26] 关于现金流 - 问: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下滑较多,是什么原因? - 答:主要是支付节奏的调整,公司现金流入增速低于现金流出增速所致,但整体可控。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下降约15%,海外业务回款周期相对较长但可控,国内坏账率很低 [31][32] 关于机器人业务 - 问: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 答:海外市场有一定突破,如在欧洲KA渠道逐步导入公司入户产品。国内市场也有一定进步,但公司暂不会过多披露细节,未来会加大投入力度。下半年可能会有小规模订单,明年发展前景更好 [33][34] 关于销售费用 - 问:公司销售费用率相对同行较低,未来是否会有上升压力? - 答:公司会在不同品类和渠道间保持相对平衡,不会过于激进。传统品类如智能家居摄像机营销投入相对较低,新兴品类如入户和清洁则会有较高投入,整体保持稳定的费用结构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