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张江(688505)

搜索文档
复旦张江(0134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9 17:26
财务数据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4%[5] - 2024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47.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5] - 2024年6月30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3.57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04%[5]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28.4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97%[5] - 2024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6] - 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20%[6] - 2024年1-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较上年同期增加0.01个百分点[6] - 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5%,较上年同期减少0.55个百分点[6] - 2024年1-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8.06%,较上年同期增加15.38个百分点[6]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1.54592537亿元,上期为1.17953593亿元,变化幅度31.06%;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为73.7612万元,上期为63.726万元,变化幅度15.75%[27]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1.55330149亿元,上期为1.18590853亿元,变化幅度30.98%;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38.06%,上期为22.68%,增加15.38个百分点[27]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0.47%,上期为0.54%,减少0.07个百分点[27] - 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94%,主要因与上海辉正终止合作致里葆多销售下降[61] - 营业成本2939.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29%,原因同营业收入变动[61][62] - 销售费用1.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06%,因里葆多销售下降及确认补偿款和违约金[61][62] - 管理费用2337.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86%,因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减少[61][62] - 研发费用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6%,因研发项目进展稳定及正常推进[61][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4.95万元,上年同期为 -1.09亿元,因与推广服务商终止合作结算和支付延后[61][62]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175271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13%,较上年期末减少32.56%[64]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0.203843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72%,较上年期末增加370.66%[64]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4.916494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26%,较上年期末增加115.17%[6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8.718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1%,较上年期末减少99.92%[64]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0.138666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49%,较上年期末增加72.15%[65]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8.105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上年期末增加84.50%[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2481006亿元,以人民币为主要持有货币单位[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无资产抵押[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暂无重大投资或资本性支出计划[6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境外资产2129.639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75%[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净值为2.79219亿元,持有汉都医药权益约2.26503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7.95%[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期初数为15,126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113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13,750,561元,期末数为24,239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Kintara普通股股数为12,592股,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约为24,239元[74] - 证券投资中Kintara Therapeutics Inc最初投资成本为13,774,800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75] - 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总资产644,035,942元,营业收入470,858,288元,净利润36,769,443元[76] - 圆屹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港币,总资产21,296,399元,净利润333元[76] - 美都药品研发中心(有限合伙)总资产543,466,607元,净利润 -13,408,375元[76] - 百富(常州)健康医疗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注册资本20,100万元,净利润 -6,824,603元[76] - 2024年公司多次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涉及平安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总金额包括3.0亿元、0.57亿元、1.8亿元等不同额度[77] - 上述结构性存款产品均已到期兑付,收益区间和公告披露区间一致[78] - 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合计收益为1,025万元[7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23亿元减少21.94%[1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7034.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860.48万元增长2.53%[15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8.70亿元,与2023年末的18.69亿元基本持平[1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9.79亿元,较2023年末的10.07亿元有所减少[1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91亿元,较2023年末的5.18亿元有所降低[1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4.81亿元,较2023年末的5.05亿元有所减少[1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0.998亿元,较2023年末的1.31亿元有所降低[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3.57亿元,较2023年末的23.59亿元略有下降[147]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5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亿元增长31.06%[15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1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49亿元大幅减少54.10%[150]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益净额167.62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2.86万元有所增加[150]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7048.4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849.72万元增长2.90%[151]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7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5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4.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9亿元有所减少[1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3.4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79亿元略有下降[14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较2023年同期4.66亿元下降26.91%[15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686.45万元,较2023年同期5134.21万元下降28.20%[15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4.95万元,2023年同期为-1.09亿元[15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2.67万元,2023年同期为-870.82万元[153]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2.28万元,2023年同期为5915.82万元[15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净增加额265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5817.42万元[15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32亿元,较2023年同期4.29亿元增长0.65%[153] - 2024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33亿元,较2023年同期3.60亿元下降35.30%[153]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3亿元,较2023年同期1.19亿元增长3.41%[152] - 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3561.47万元,较2023年同期2844.96万元增长25.18%[152] 市场规模与疾病情况 - 全球皮肤病患者约4.2亿,中国约1.5亿,2021年中国医院接待皮肤病总诊疗人次925.59万,较2013年增加266.69万[11] - 2017 - 2021年中国广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规模从3004亿元增长至47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95% [11] - 预计2023 - 202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3 - 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总规模可达约1.9万亿美元[11] - 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整体复合年增长率达3.70%,2020年总规模2214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498亿美元,2030年或达4574亿美元[11] - 尖锐湿疣由超200种HPV中的30余种引起,主要是HPV - 6、11、16、18型[12] - 鲜红斑痣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达千分之三至四,75% - 80%发生于面颈部,65%以上患者病灶会逐渐扩张[13] - 肺癌等五种恶性肿瘤占中国全部新发癌症病例的57.27%,中国每年约220万新发癌症病例,死亡160万人,近二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以20%速度攀升[14] -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 [14] - 预计到2027年,全球肿瘤支出将达3700亿美元[14] - 2020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约42万例,居全球首位[45]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源于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主要销售产品包括皮肤科和抗肿瘤产品[16][17][18] - 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艾拉®)是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降低了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率[16] - 注射用海姆泊芬(复美达®)是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有化合物结构稳定等优势[17] - 长循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是蒽环类药物更新换代产品,2018 - 2023年销售额从约26亿元增至超36亿元,累计增长38.46%[18] - 报告期内艾拉®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37%[56] - 2023年度里葆多®销售不及预期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报告期里葆多®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45.83%[56] - 复美达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36.17%[57]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规格:10ml:20mg及5ml:10mg)已通过国内一致性评价研究[29]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理念是以独特临床治疗效果为新药研发立项及评价决定因素,选择有技术壁垒产品产业化开发[19] - 公司形成基因工程、光动力、纳米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聚焦光动力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19] - 公司将加强已进入临床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项目研究及注册,争取实现基因药物产业化,抗体偶联药物是重要研发方向[20] - 公司光动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光动力药物是重要产品群,主要有艾拉®和复美达®,在研项目有美国II期临床试验和盐酸氨酮戊酸适应症扩展项目等[21] - 未来公司将对光动力药物进行多项适应症拓展研究,研究其分子和作用机制,探索不同波长光与肿瘤治疗关系,还计划对已上市药物开展国际化注册[22] - 公司建立纳米技术平台,治疗肿瘤的里葆多®于2009年8月上市销售[23] - 公司建立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开发多个新药和仿制药以缩短产业化项目周期,小分子靶向药和特殊口服制剂是关注领域[24] - 2024年1 - 7月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如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等多个项目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部分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5] - 本期新增专利申请数17个,其中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5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获得发明专利3个[26] - 累计专利申请数213个,其中发明专利150个、实用新型专利32个、外观设计专利5个;累计获得专利96个,其中发明专利42个、实用新型专利25个、外观设计专利3个[26] - 海姆泊芬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3亿元,本期投入785.75万元,累计投入1.012891亿元,在美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28] - 抗体偶联药物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5.7亿元,本期投入8653.62万元,累计投入4.224621亿元,完成临床前相关研究,抗DLL3抗体偶联BB05项目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9] - 盐酸氨酮戊酸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3亿元,本期投入3595.45万元,累计投入1.999397亿元,重点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平台[29] - 公司预计研发总投资规模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自愿披露关于注射用FDA018抗体偶联剂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的公告
2024-08-26 17:0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注射用FDA018抗体偶联剂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1] - 2024年5月该药物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网发表I期临床研究数据结果[3] - 截至2023年10月8日,62名患者接受该药物至少一剂治疗,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3] - 接受10.0mg/kg剂量治疗的29例TNBC患者,客观缓解率37.9%,疾病控制率79.3%[3] 未来展望 - 推进研发项目并及时披露后续进展[5]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2024-08-21 18:15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张一帆因个人原因离职,变动后核心技术人员剩6人[2][3][5] - 公司暂不新增其他核心技术人员[2] 研发情况 - 2021 - 2023年末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37、184、182人,占比17.65%、20.22%、19.20%[5] - 公司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将持续投入研发[6] 其他 - 张一帆离职不影响公司研发等能力,无职务发明纠纷[2][4][5] - 公告发布于2024年8月22日[8]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8-21 18:11
现金红利 - 2024年半年度每股现金红利0.02元(含税)[3] - 股权登记日2024/8/29,除权(息)日和发放日2024/8/30[3] - 公司总股本1,036,572,100股,派发现金红利20,731,442元[8] 股本红利分配 - A股股本710,572,100股,派发现金红利14,211,442元[8] - H股股本326,000,000股,派发现金红利6,520,000元[8] 税负与实际红利 - 不同持股期限A股股东和基金实际税负及红利不同[14] - 有限售条件A股股东和QFII等扣税后每股0.018元[14][15]
复旦张江(0134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2 1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5.23亿元减少21.94%[3][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47.31万元,较上年同期6843.75万元增长2.97%[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367.81万元,较上年同期5490.54万元减少20.45%[6]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764.95万元,上年同期为 - 1.09亿元[6] - 2024年6月30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3.57亿元,较上年度末23.58亿元减少0.04%[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28.49亿元,较上年度末28.77亿元减少0.97%[5][6]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7]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上年同期0.05元/股减少20.00%[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较上年同期增加0.01个百分点[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8.06%,较上年同期增加15.38个百分点[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54,592,537元,上年同期为117,953,593元,变化幅度31.06%[3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737,612元,上年同期为637,260元,变化幅度15.75%[30] - 研发投入合计为155,330,149元,上年同期为118,590,853元,变化幅度30.98%[3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06%,上年同期为22.68%,增加15.38个百分点[30]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0.47%,上年同期为0.54%,减少0.07个百分点[30] - 营业收入本期数408,123,863元,上年同期数522,827,706元,变动比例 - 21.94%[64] - 营业成本本期数29,399,848元,上年同期数41,577,068元,变动比例 - 29.29%[64] - 销售费用本期数114,492,701元,上年同期数249,225,184元,变动比例 - 54.06%[64] - 管理费用本期数23,374,240元,上年同期数27,454,732元,变动比例 - 14.86%[64] - 研发费用本期数154,592,537元,上年同期数117,953,593元,变动比例31.06%[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 5,522,836元,上年同期数59,158,213元,变动比例 - 109.34%[6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与推广服务商上海辉正终止合作,里葆多®销售下降所致[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2481006亿元,以人民币为主要持有货币单位[67]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17527144亿元,占总资产4.13%,较上年期末变动 - 32.56%,主要因票据到期托收到账[66] - 预付款项期末数为0.20384336亿元,占总资产0.72%,较上年期末变动370.66%,因多项合同约定需提前支付的预付款增加[66]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4.91649487亿元,占总资产17.26%,较上年期末变动115.17%,因泰州复旦张江Ⅱ期医药生产基地竣工,由在建工程转入[66]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18.7189万元,占总资产0.01%,较上年期末变动 - 99.92%,变动原因同固定资产[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无资产抵押[68][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暂无重大投资或资本性支出计划[69] - 境外资产为人民币21,296,3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75%[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79,219千元,持有汉都医药权益约为人民币226,503千元,占集团总资产7.95%[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人民币24,239元,其中股票期初数15,12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1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 13,750,561元[7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持有Kintara普通股股数为12,592股,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24,239元[78]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为1377.48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4239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1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1375.0561万元[79] - 2024年6月30日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8.696069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9424886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9.790894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7262621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资产总计28.4869638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76687507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流动负债合计4.812969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5018842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合并非流动负债合计0.99766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05297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负债合计4.9127358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8124139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7.2360319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59946010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0.439336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9917943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675368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29863953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2306838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0634658亿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408,123,863元,2023年同期为522,827,706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业利润为72,223,824元,2023年同期为63,282,369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为70,344,013元,2023年同期为68,604,771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0,740,051元,2023年同期为466,212,239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37,165,160元,2023年同期为44,895,754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6,864,504元,2023年同期为51,342,057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合并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40,741元,2023年同期为 - 107,588元[14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7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46]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财务收益净额为428,551元,2023年同期为1,676,234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收益净额为186,872元,2023年同期为1,537,797元[148] 市场规模与疾病情况 - 预计2023 - 202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3 - 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规模可达约1.9万亿美元[13] - 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整体复合年增长率达3.70%,2020年规模2,214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498亿美元,2030年或达4,574亿美元[13] - 全世界约4.2亿皮肤病患者,中国约1.5亿,2021年中国医院接待皮肤病总诊疗人次925.59万左右,较2013年增加266.69万[14] - 2017 - 2021年中国广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规模从3,004亿元增长至4,7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5%[14] - 肺癌等五种癌症占我国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57.27%,我国每年约220万新发癌症病例,死亡160万人,近二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以20%速度攀升[16] -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16] - 预计到2027年全球肿瘤支出将达3,700亿美元[16]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公司主营收入源于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主要产品有皮肤科和抗肿瘤产品[19] - 艾拉®是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降低了治疗后复发率[19] - 复美达®是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有化合物结构稳定等优势[20] - 里葆多®是蒽环类药物更新换代产品,2018年销售额约26亿元,2023年超36亿元,六年累计增长38.46%[21] - 公司已产业化的主要产品有艾拉®、复美达®、里葆多®、昂内达®,分别于2007年、2017年、2009年、2021年上市销售[63] -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动力平台的艾拉®和复美达®、纳米技术平台的里葆多®[6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艾拉®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37%[61] - 2023年度里葆多®销售不及预期致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1] - 报告期内里葆多®单产品对集团贡献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45.83%[61] - 复美达®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36.17%[62] 公司技术平台情况 - 公司形成基因工程、光动力、纳米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21] - 公司向光动力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两个技术领域战略聚焦[21] - 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21] - 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开发了多种类型产品并实现多项技术转让[22] - 未来公司将加强已进入临床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项目研究及注册[22] - 抗体偶联药物是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重要研发方向[22] - 公司光动力药物主要为治疗尖锐湿疣的艾拉®和治疗鲜红斑痣的复美达®,在研项目有美国II期临床试验和盐酸氨酮戊酸适应症扩展项目等[23] - 国内已上市光动力药物有血卟啉、盐酸氨酮戊酸、维替泊芬、海姆泊芬四个品种,公司上市产品覆盖其中两个品种[24] - 公司治疗肿瘤的里葆多®于2009年8月上市销售[25]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2024年1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用于成人保乳手术辅助的乳腺癌手术可视化项目获II期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 - 2024年2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切除辅助的膀胱癌手术可视化项目获验证性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 - 2024年3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口服溶液用粉末用于高级别脑胶质瘤(WHO分级III - IV级)术中辅助的脑胶质瘤手术可视化项目获验证性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于6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2024年5月,公司抗Trop2抗体偶联SN38药物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剂量递增研究和三阴性乳腺癌队列拓展之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结果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网发表[28] - 2024年6月,公司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的抗Her2抗体偶联BB05药物乳腺癌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2024年7月,公司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抗DLL3抗体偶联药物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公司在光动力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海姆泊芬完成美国II期临床研究开始IV期临床研究[37] - ADC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如抗Trop2抗体偶联SN38完成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37] - 其他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有不同进展,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通过国内一致性评价[38]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基本完成II期临床研究,将开展III期研究[45]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完成II期临床试验,将开展III期研究[46]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角化病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46] - 复美达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临床研究中心选定[49] - 公司第一个ADC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注射用重组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 - MCC - DM1偶联剂,为研发积累经验和技术[50] - 公司第二个ADC药物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针对三阴乳腺癌适应症人群已获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将尽快启动III期临床研究[50] - 公司基于BB05平台研发的抗Her2、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抗DLL3抗体偶联药物于2023年12月获I期临床试验批准,2024年7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51] - 针对早期帕金森病的卡左双多巴控释片项目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关于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4-08-12 18:08
业绩总结 - 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70473064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814974909元[2] 利润分配 - 拟10股派0.2元(含税),合计派20731442元[1][2] - 拟派红利占归母净利润比例29.42%[2] - 2024年8月12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预案[4]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第八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12 18:06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7月29日发通知,8月12日召开,3名监事均参加表决[1] 报告审议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相关报告编制及审议程序合规,全票通过[2] 报告披露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境内报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中期业绩公告在港交所网站披露[3]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决策程序合规,全票通过并公告[4] 资金报告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合规,全票通过并公告[4][5]
复旦张江(68850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12 18:06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中期拟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以6月30日总股本1,036,572,100股测算,拟派发现金红利20,731,442元(含税),占上半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9.42%,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5] - 公司拟以总股本10.36572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合计2073.1442万元,占上半年净利润29.42%[95] 财务数据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5.23亿元减少21.94%[18]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7.31万元,较上年同期6843.75万元增长2.97%[18]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67.81万元,较上年同期5490.54万元减少20.45%[18] - 2024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4.95万元,上年同期为 - 1.09亿元[18] - 2024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57亿元,较上年度末23.58亿元减少0.04%[18] - 2024年6月末总资产28.49亿元,较上年度末28.77亿元减少0.97%[18]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9] - 2024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上年同期0.05元/股减少20.00%[19] - 2024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增加0.0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55个百分点[19]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06%,较上年同期22.68%增加15.38个百分点[19] - 2024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794,984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41,121元,政府补助21,113,893元,金融资产和负债损益10,254,379元,其他营业外收支-36,873元,所得税影响额4,655,340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22,196元[21]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54,592,537元,上年同期数为117,953,593元,变化幅度31.06%[45]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737,612元,上年同期数为637,260元,变化幅度15.75%[45]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55,330,149元,上年同期数为118,590,853元,变化幅度30.98%[4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38.06%,上年为22.68%,增加15.38个百分点[45]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0.47%,上年为0.54%,减少0.07个百分点[4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94%,主要因与推广服务商上海辉正终止合作,里葆多®销售下降[8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29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29%,原因与营业收入下降相同[8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06%,系里葆多®销售下降及确认补偿款和违约金所致[80]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6%,因研发项目进展稳定及正常推进[80]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18亿元,占总资产4.13%,较上年期末下降32.56%,主要因票据到期托收到账[83]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2038万元,占总资产0.72%,较上年期末增长370.66%,因多项合同约定需提前支付的预付款增加[8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长115.17%,系泰州复旦张江Ⅱ期医药生产基地竣工,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所致[8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下降99.92%,原因与固定资产变动相同[83] - 境外资产213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75%[86] - 股票投资期末数为2423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1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13750561元[86]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资产总计28.49亿元,较2023年末28.77亿元略有下降[133]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负债合计4.91亿元,较2023年末5.18亿元有所减少[1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68亿元,较2023年末28.30亿元有所下降[1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23亿元,较2023年末4.51亿元有所减少[137] - 2024年6月30日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8.70亿元,与2023年末18.69亿元基本持平[133] - 2024年6月30日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9.79亿元,较2023年末10.07亿元有所减少[13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7.24亿元,较2023年末17.60亿元有所下降[13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0.44亿元,较2023年末10.70亿元有所减少[136] - 2024年6月30日合并应付账款为1386.66万元,较2023年末805.48万元有所增加[1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股利为7256.00万元,2023年末无此项[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408,123,863元,2023年同期为522,827,706元[139]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业利润为72,223,824元,2023年同期为63,282,369元[139] - 2024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为70,344,013元,2023年同期为68,604,771元[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0,740,051元,2023年同期为466,212,239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37,165,160元,2023年同期为44,895,754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6,864,504元,2023年同期为51,342,057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合并研发费用为154,592,537元,2023年同期为117,953,593元[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2,993,003元,2023年同期为118,933,516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合并销售费用为114,492,701元,2023年同期为249,225,184元[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94,043,128元,2023年同期为229,654,176元[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49,549元,2023年同期为 - 108,754,157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6,668元,2023年同期为 - 8,708,195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522,836元,2023年同期为59,158,213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36,887元,2023年同期为 - 125,575,324元[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387,174元,2023年同期为26,783,864元[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89,073元,2023年同期为59,298,466元[147] - 2023年1 - 6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8,604,771元,其中净利润对应其他综合收益为68,437,509元,少数股东权益对应其他综合收益为167,262元[148] - 2023年1 - 6月,股东投入资本757,210元,资本公积增加66,104,433元,股份支付使股东权益减少1,842,812元[148] - 2023年1 - 6月,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72,560,047元,资本公积因其他事项增加998,110元[1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2,314,975,432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7034.4013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4.0741万元[150] - 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7256.0047万元[150]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23.57422792亿元[150]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134.2057万元[152] - 2023年股东投入资本6686.1643万元[152] - 2023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 184.2812万元[152] - 2023年对股东分配7256.0047万元[152] 市场规模与疾病情况 - 预计2023 - 202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3% - 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规模可达约1.9万亿美元;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3.70%,2020年规模2,214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498亿美元,2030年或达4,574亿美元[24] - 全世界约4.2亿皮肤病患者,中国约1.5亿;2021年中国医院皮肤病诊疗人次925.59万,较2013年增加266.69万;2017 - 2021年中国广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规模从3,004亿元增至4,7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95%[25] - 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占全部新发病例的57.27%;每年约220万新发癌症病例,死亡160万人,近二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以20%速度攀升;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预计2027年全球肿瘤支出达3,700亿美元[29] - 中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首位是多柔比星,常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和乳腺癌治疗[3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源于医药产品销售,主要产品有皮肤科和抗肿瘤产品[31] - 艾拉®是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降低了复发率,填补特殊部位治疗国际空白[31] - 复美达®是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有化合物结构稳定等优势[33] - 里葆多®是多柔比星新剂型,2018 - 2023年中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从约26亿元增至超36亿元,六年累计增长38.46%[34] -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在中国研究、开发及出售生物医药知识等[156]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理念是明确临床缺失,以独特临床治疗效果立项评价,开发有技术壁垒产品[35] - 公司形成基因工程、光动力、纳米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聚焦光动力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35] - 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开发多种产品,早年实现技术转让,未来加强临床研究及注册[36] - 抗体偶联药物是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重要研发方向,是肿瘤靶向治疗热点[36] - 公司构建光动力、纳米、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上市产品覆盖国内已上市光动力药物四个品种中的两个[37][38][39][40] - 2024年1 - 7月公司多项研发成果获临床试验批准或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如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抗Trop2抗体偶联SN38药物等[41][42]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新增申请10个、获得3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5个,外观设计专利新增申请2个,合计新增申请17个、获得3个[43]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43亿元,本期投入1.55亿元,累计投入11.67亿元[47][48] - 海姆泊芬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2.3亿元,累计投入1.01亿元,已在美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47] - 抗体偶联药物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5.7亿元,累计投入4.22亿元,抗DLL3抗体偶联BB05项目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7] - 盐酸氨酮戊酸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3亿元,累计投入1.99亿元,用于治疗HPV感染的宫颈疾病及中重度痤疮相关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7]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相关研究预计总投资4300万元,累计投入4167.22万元,10ml:20mg规格已通过国内一致性评价研究[4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0人,占公司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公告
2024-08-12 18:06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1.2亿股,发行价8.9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74亿元,净额9.74亿元[1] - 本报告期使用募集资金633.23万元,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845.26万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投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77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46亿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0.70万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2.00亿元[2] 账户管理 - 公司于2023年8月注销招商银行上海天山支行募集资金专户[7] - 公司于2024年7月注销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募集资金专户,将剩余超募资金5845.2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 资金使用决策 - 2024年3月,公司审议通过使用剩余超募资金5773.65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 - 2024年4月,公司审议通过使用不超2.5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2024年6月20日起12个月[14] 项目投入情况 - 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承诺投资23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074.89万元,投入进度22.06%[23] - 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持续发展项目承诺投资24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830.75万元,投入进度103.46%[23] - 收购泰州复旦张江少数股权项目承诺投资1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7839.30万元,投入进度99.11%[23] 项目进度调整 - 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实施进度放缓,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24]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8-02 16:26
报告与会议时间 - 2024年8月13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2] - 2024年8月13日上午11:00 - 12: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4][5] 投资者安排 - 2024年8月6日至8月12日16:00前提问[2] - 2024年8月13日上午11:00 - 12:00在线参与说明会[5] 会议信息 - 业绩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3][4]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赵大君等[5]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电话021 - 58553583,邮箱ir@fd - zj.com[6] 查看方式 - 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