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利德(688628)

搜索文档
优利德: 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关于优利德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6 17:22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成就,4名激励对象合计可解除限售8.904万股,占已获授总量的21% [17][22] - 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进入第三个归属期(2025年1月24日至2026年1月23日),预留授予部分进入第二个归属期(2025年1月13日至2026年1月9日),归属条件均已达成 [23][26] - 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三个归属期可归属37.1301万股,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12.775万股,合计49.9051万股 [26][27] 股票价格调整事项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9元)和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3元)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6.97元/股调整为15.09元/股 [28][29]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因权益分派调整为14.09元/股(含拟实施的2024年度每10股派10元预案) [32][33] 回购注销及作废安排 - 因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仅达触发值(解除限售比例70%),需回购注销3.816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使用自有资金约56.84万元 [34][35] - 作废23.7349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包括4名离职激励对象未归属的2.14万股,及因业绩/考核未达标部分的21.5949万股 [36] 公司治理程序 - 相关事项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八会议审议,符合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范围 [16][17] - 本次激励计划累计履行19次决策程序,包括6次董事会决议、5次监事会决议及2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5][10][14][16]
优利德: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7:21
回购注销原因及决策 - 公司因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只达到触发值,决定回购注销38,160股不得解除限售的股票 [1] - 董事会于2025年4月11日审议通过调整回购价格从15.39元/股至14.09元/股,并批准回购注销3.816万股 [1] - 回购注销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公司《激励计划》规定,因未达考核目标需按授予价格加同期存款利息回购 [2][3] 回购注销实施细节 - 涉及4名激励对象,合计回购注销38,160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 [3] - 回购价格为调整后的14.09元/股加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3] - 公司已开设专用账户并申请办理注销手续,预计2025年7月21日完成注销 [3] 股份结构变动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从111,781,048股减少至111,742,888股 [4]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从127,200股减少至89,04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保持111,653,848股不变 [4] - 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激励计划将继续执行 [4] 法律合规性说明 - 公司已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45天公示期内未收到异议或清偿要求 [2]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认为回购价格调整和注销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5] - 公司承诺回购注销信息真实准确,如产生纠纷将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5]
优利德(688628) -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2025-07-16 17:02
股票回购 - 回购注销38,160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2] - 回购价格由15.39元/股调整为14.09元/股[4] - 预计2025年7月21日完成注销[9] 股本变动 - 总股本将由111,781,048股变为111,742,888股[11] - 有限售流通股变动后为89,040股[11] - 无限售流通股无变动[11] 业绩考核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二期业绩考核达触发值,解除限售比例70%[7] 其他说明 - 回购不影响核心团队与经营财务状况[12] - 需办股份注销和减资手续[13][14]
优利德(688628) - 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关于优利德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
2025-07-16 17:01
激励计划授予 - 2022年1月24日首次授予日,授予价格16.97元/股,向158名激励对象授予240.60万股限制性股票[10] - 2023年1月12日,以16.97元/股向40名激励对象授予38.60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20.8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12] 股票解除限售与归属 - 2024年7月9日,4名激励对象合计可解除限售第一类限制性股票8.4588万股[17] - 首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激励对象可申请解除限售比例为获授总数30%[21] - 本次解除限售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4人,可解除限售8.9040万股[25] - 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三个归属期为2025年1月24日至2026年1月23日,可申请归属数量为获授总数30%[27] - 预留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为2025年1月13日至2026年1月9日,可申请归属数量为获授总数50%[28]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数量为37.1301万股,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数量为12.7750万股[32] 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40.38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为18811.30万元[23][29][30] - 2024年公司达到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要求触发值,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70%[23] -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70%,达到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业绩考核要求触发值[30] 价格调整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6.97元/股调整为15.09元/股[32]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调整后为14.09元/股[44] 权益分派 - 2023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00元(含税)[38] - 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39]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43] 回购注销与作废 - 因考核原因需回购注销第一类限制性股票3.816万股,回购注销价格为调整后价格加利息,资金约56.84万元[46][47][48]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11,128.1997万股变更为11,124.3837万股[49] - 本次合计作废失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3.7349万股[52]
优利德(688628) - 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并拟注销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2025-07-16 17:00
资金募集 - 公司公开发行2750万股,募资5.25525亿元,净额4.768594656亿元[2] 项目投资 - 仪器仪表产业园一期预计投资2.9717亿元[5] - 高端仪器仪表研发中心原预计投资5177万元,后增至1.103458亿元且延期至2025年12月[5][7] - 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原预计投资7601万元,2022年终止,剩余6530万元用于其他项目[5][6] 项目进展 - 2023年高端仪器仪表研发中心结项,节余1505.16万元用于其他项目[7] - 高端测量仪器与热成像研发中心计划投资8034.58万元,已累计投入9386.35万元,剩87.41万元[9] 其他事项 - 注销两个银行账户,拟注销另一账户[11] - 本次募投项目结项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全结项[12] - 本次结项无需董事会等审议及相关方发表意见[13]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
天风证券· 2025-07-11 1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但政策推动国产仪器设备发展,且贸易摩擦下国产厂商或迎来机遇 [2][6] - 各细分领域中,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3][4] 各章节总结 科学仪器行业:高端化海外品牌占主导,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 科学仪器用于收集、处理数据等活动,应用广泛,分为分析、生命科学、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四大类 [2][9] - 2023年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增幅超12%,全球市场中北美、欧洲占比高,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品牌占有率低 [12][16] - 2016 - 2019年部分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低,如光学显微镜为0%,电子显微镜为4.42%,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 [19][20]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如2024年增值税法规定相关进口仪器免税 [22][24] 分析仪器:市场广阔,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 - 2022年全球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2016 - 2022年年化复合增长率约5.6%,中国市场容量排第三,亚洲市场潜力大 [31] - 质谱仪核心作用是物质定量、定性及结构分析,应用广泛,全球市场被海外巨头垄断,CR6占比96%,2019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从111.23亿增至167.12亿元 [35][41] - 2024年政府采购质谱仪设备31.4亿元,占市场规模约17%,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采购主力 [45] - 质谱仪进口率从2018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1%,国产品牌中标头部集中,三重四极杆和高分辨质谱仪是主流产品,国内厂商已在攻克 [49][50] - 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中国占比16%,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60亿元,液相和气相色谱仪占比大 [63] - 国内色谱仪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2024年国产中标金额占16.4%,部分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 [67][68] - 2022年我国光谱仪市场规模约84.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政府采购中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占68%,国产品牌在中低端有优势 [79][80] 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 电子测量仪器分为通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应用广,包括示波器、射频类等 [89][90] - 2024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63.0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或超400亿元,占全球约35%,高端市场被国际厂商占据 [97] - 示波器及射频器在通用电测仪器中占比高,下游应用以IT和通信为主 [103] - 国内示波器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2025年达6.5亿美元,进口以高端为主但占比渐降,高端设备被国际品牌主导,国内厂商向中高端发展 [109][110][118] 贸易摩擦下的变局:美国进口仍有替代空间;打铁还需自身硬 - 2018年贸易战涉及科学仪器加征关税,2024年海外厂商加速本土化进程,如丹纳赫、安捷伦等 [129] - 质谱仪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金额减少,份额流向国产厂商,本轮关税下各仪器仍有替代空间 [135] - 2021 - 2025年部分科学研究等进口用品免税,2025年新政策调整,部分中低端设备进口不免税 [140] 建议关注:综合性科学仪器企业及在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标的 - 聚光科技拥有领先技术平台,推进高分辨质谱研发与推广 [150] - 莱伯泰科质谱仪产品实现应用,LabMS 5000 ICP - MS/MS入选首台套目录 [153] - 海能技术布局色谱领域产品,投资多家初创企业进行先期布局 [156] - 禾信仪器掌握质谱核心技术,2022年发布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159] - 皖仪科技业务多元,新产品在各领域取得进展,如半导体检漏仪、超声刀等 [164] - 普源精电自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提升,高端产品拓展顺利 [165] - 鼎阳科技具备四大主力产品研发能力,推出多款高端产品 [173] - 优利德布局多类仪器,2024年产品升级迭代,实现芯片流片 [177]
研判2025!中国水平仪行业发展历程、进出口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进口量价齐升折射高端需求,出口量增利薄凸显产业升级压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9:49
行业进出口数据 - 2025年1-5月中国水平仪进口数量2.00万台,同比增长47.25%,进口金额2772.16万元,同比增长33.50%,反映高端产品需求强劲[1][10] - 同期出口数量957.29万台,同比增长18.38%,出口金额8.34亿元,同比增长1.33%,呈现"以量补价"特征[1][10] - 德国占进口总额49.33%(1367.41万元,同比+207.31%),新加坡占33.01%(914.99万元,同比-5.91%)[12] - 美国占出口总额17.16%(1.43亿元,同比+21.96%),德国占11.19%(9333.64万元,同比+36.70%)[14] 行业竞争格局 - 莱赛激光主导高端市场,激光水平仪精度±0.2mm/m,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工程,2024年营收1.55亿元(同比-35.90%),毛利率23.28%(同比-5.13pct)[16][17] - 苏州福田FTL-360Pro垂准仪垂直度误差≤0.01°,获50余项专利,开发全球首款蓝牙智能激光水平仪[19][20] - 龙头企业通过专利布局构建技术护城河,高端产品毛利率超40%[16]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水平仪集成物联网、AI算法,支持手机APP实时数据传输,测量精度持续提升[21] - 高精度传感器和MEMS技术推动产品向±0.01°级精度发展,满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需求[21][22] - 激光测量技术替代传统光学技术,电子水平仪市场份额逐年上升[5] 市场需求驱动 - 精密制造和半导体检测领域对高精度水平仪依赖度提升[1][10] - 东南亚、非洲基建需求拉动中低端产品出口,国内城市化进程推动智能水平仪需求[1][22]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出口市场增长,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基建项目占比提升[14][22] 政策与产业链 - "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高精度测量仪器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6][23] - 上游核心部件包括MEMS传感器、激光二极管,下游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8] - 行业经历国营主导(1949-1978)、市场转型(1979-2000)、全球化(2001-2014)和智能化(2015至今)四阶段[4][5][6]
优利德收盘上涨1.77%,滚动市盈率20.61倍,总市值37.90亿元
金融界· 2025-06-24 21:3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4日收盘价33.91元,上涨1.77%,总市值37.9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20.61倍,低于行业平均77.61倍和行业中值54.13倍 [1] - 市净率2.94倍,低于行业平均4.32倍和行业中值3.29倍 [3]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20家机构持仓,包括13家基金、5家其他机构、2家券商 [1] - 合计持股7304.82万股,持股市值28.0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测试仪器、通用仪表、温度与环境测试仪表、专业仪表 [2] 技术创新与获奖 - 新型便携式振动测量分析仪项目获2024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 电力系统理化试验机器人项目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 - UTi380M红外热成像手机模组获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9.58% [2] - 净利润5510.66万元,同比增长0.91% [2] - 销售毛利率42.96% [2] 行业对比 - 在仪器仪表行业PE排名第22位 [1] - 总市值37.90亿元低于行业平均46.71亿但高于行业中值34.55亿 [3] - 可比公司PE范围14-27.8倍,公司20.61倍处于中游水平 [3]
优利德: 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关于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22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20日召开,会议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要求 [4][5] - 股东大会通知提前15日公告,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3日,与会议召开间隔不超过7个工作日 [5]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地点为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公司会议室,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5][6]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26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63,594,483股,占总股本57.2737% [6] - 其中中小投资者20名,代表股份1,040,545股,占比0.9371% [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均列席会议,召集人董事会资格合法有效 [7][8] 议案表决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补选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票63,490,155股,占有效表决权99.8359% [9][10] - 中小投资者对该议案同意票936,217股,占其表决权89.9737% [10] - 表决程序由股东代表、监事代表及律师共同监督,现场与网络投票结果合并统计 [8][9]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0] - 出席人员资格与召集人资格合法有效,表决程序无瑕疵 [8][10]
优利德(688628)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6-20 17:4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6月20日在东莞松山湖召开[2] - 26人出席,所持表决权占比57.2737%[2] 股权信息 - 截至登记日总股本111,781,048股,本次有表决权股份111,036,148股[2] 人员出席情况 - 9名董事8人出席,3名监事全出席,董秘出席[6] 议案情况 - 补选罗清初为独董议案得票率99.8359%[7] - 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936,217,比例89.9737%[9] 律师意见 - 见证律所北京德恒(东莞),律师认为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