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厦钨新能股价跌超4%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76%
金融界· 2025-07-31 04:35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50.3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20% [1] - 盘中最低触及49.95元 [1] - 成交额3.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3.81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1]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在马来西亚投资并成立有关公司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02:05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在新加坡设立投资公司,并通过其在马来西亚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2] - 项目总投资约5.6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9.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及自筹资金 [2][3] - 项目建设期为15个月(以实际审批和建设情况为准) [4] 投资标的结构 - 新加坡投资公司Yuneng International (SGP) Development PTE LTD由公司100%控股,经营范围涵盖对外投资及相关业务 [3] - 马来西亚项目公司裕能国际(马来西亚)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由新加坡投资公司100%控股,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及销售 [3]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因性价比优势需求增长显著,海外市场增速迅猛 [4] - 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地理和贸易优势利于国际业务拓展 [4] - 项目有助于公司扩大产能规模、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5] 项目具体信息 - 项目选址马来西亚森美兰州芙蓉市,用地面积以实际为准 [3][4] - 正极材料年产能规划为9万吨,投资总额折合人民币9.5亿元 [2][3] 审批与执行进展 - 董事会全票通过投资议案(9票同意),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3][15] - 项目需完成中国境外投资备案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政府部门审批 [2][5]
振华新材: 公司章程(2025年7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2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Guizhou Zhenhua E-CHEM Inc.),注册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高跨路1号 [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8,784,205元,经营期限为50年 [7][8] - 公司于2021年8月3日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上市 [4]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变更需在30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 [9][10]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董事,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过半数选举产生 [111]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会计师等,由董事会聘任 [1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的生产,以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15] - 业务范围涵盖电子新材料研发、技术咨询、国内商业及进出口业务 [15] 股份发行与转让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每股面值1元,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原则 [16][17][18] - 公司设立时发行股份总数为20,000,000股,目前已发行508,740,205股普通股 [20][21] - 公司董事、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30]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可查阅公司章程、财务报告等文件 [34] - 控股股东需保持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 [43] - 股东滥用权利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需连带责任 [41]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 [118][120] - 董事会决议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 [122][123] - 独立董事具有聘请中介机构、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特别职权 [132] 重大事项决策 - 公司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总资产30%需股东会特别决议通过 [83] - 对外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或单笔担保额超过净资产10%需股东会批准 [47] - 关联交易金额超过总资产1%且超300万元需董事会审议披露 [48]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二期:铁镍集流体或将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落地,关注远航精密等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6-29 23: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铁镍集流体或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落地,建议关注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如远航精密等;2025年6月23 - 27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多数上涨,各行业市盈率和市值有不同变化;多家公司有项目中标、对外投资、获专利等公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铁镍集流体或将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落地 - 2025年4月合肥召开固态电池相关大会,围绕固态电池材料、工艺等核心议题探讨 [7]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类,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硫化物路线,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海外丰田、三星SDI等也有布局 [10][12][14] - 预计2025年全球复合集流体规模接近300亿元,复合集流体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有积极影响;目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材料多样,不锈钢或铁基材料可解决腐蚀与膨胀问题,日本东洋钢板和三星有相关产品进展 [16][20][28] - 北交所共有13家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材料端7家,设备端6家 [32] 总量: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7.38% - 2025年6月23 - 27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多数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7.38%,上涨公司达141家(占比96%),广道数字、同辉信息等位列涨跌幅前五;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6.84%、+1.95%、+3.17%、+5.69% [3][36] 行业: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7.63%至33.1X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8.9X升至63.1X,总市值由1328.3亿元升至1438.8亿元,星辰科技、雅葆轩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0][41]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62.3X降至60.8X,总市值由1049.4亿元升至1092.7亿元,优机股份、三友科技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5][47]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97.2X升至104.2X,总市值由861.9亿元升至968.4亿元,广道数字、同辉信息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52][53]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0.7X升至33.1X,总市值由525.3亿元升至562.9亿元,捷众科技、同心传动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57][61] - 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6.3X升至38.4X,总市值由459.5亿元升至498.1亿元,长虹能源、力佳科技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2][63] 公告:开特股份拟投资设立武汉市开特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球冠电缆中标国家电网及其产业公司相关项目,中标金额83,124.21万元(含税) [3][67] - 开特股份拟投资设立武汉市开特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3][67] - 建邦科技、威贸电子、舜宇精工获发明专利证书 [67][68] - 科达自控拟受让常州海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成控股股东 [68]
盟固利近1年1期均亏损 2023年上市即巅峰募资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3.9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66.57万元,上年同期为6000.67万元,同比下降219.43%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同比下降67.30%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5.84万元,上年同期为296.5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13.93万元,上年同期为-2321.90万元 [2] 上市情况 - 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总股数5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2.62% [3] - 发行价格为5.32元/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202.15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3.085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4663亿元,比原计划少4.5336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6192.34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3800万元 [4]
华为认证“固态电池”第一合作方+供应商,已实现批量出货,即将起飞
新浪财经· 2025-06-23 16:28
固态电池行业概述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长寿命等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 [1] - 全球车企、电池企业竞相布局固态电池,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产业发展 [1] - 固态电池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动力源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5年4月工信部印发《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此前已投入60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3] - 工信部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2025-2026年为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3]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暨2025先进电池材料与智能装备技术展于2025年6月19-20日举行 [3] - 首届"硫化锂与硫化物固态电池论坛"将于6月25日在苏州召开,聚焦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 [4] 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 - 容百科技:国内高镍三元材料龙头,与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合作推动高镍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技术迭代 [8] - 当升科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客户包括三星SDI、LG化学等国际锂电巨头 [8] - 厦钨新能:正极材料领域技术领先者,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用富锂锰基、高镍三元等材料 [8] - 中科电气:负极材料龙头,硅基负极技术领先,市占率超60%,已应用于固态电池体系 [8] - 华为固态电池第一合作商:硫化物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2025年已实现批量出货,业绩暴增15698.12% [9]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3+2+6”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鄂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09:17
湖北省鄂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3+2+6"特色产业体系:三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两大特色产业(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六大未来产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1][13] - 2024年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5%、20.3%、8.8%[6] - 华工法利莱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杜肯新材料柔性复合风管全球占有率70%[6] 经济与产业表现 - 2024年GDP达1341.30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速最快(7.4%)[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6] - 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技术交易额突破105亿元(增长40%)[8] 科技创新布局 - 建设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光谷科创大走廊12个重点项目[8]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96件,高价值专利5.57件(全省第三)[8] - 花湖机场累计申报知识产权62项,参与制定民航行业标准4部[8]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出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目标2029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科技成果转化率80%[10][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30%[11] - 配套专项政策覆盖高新区发展、专精特新培育、科创供应链建设[10] 产业空间与集群 - 形成"两带三楔四区"国土空间格局,重点发展沿江科创带和临空经济区[15] - 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涌现湖北三安光电、葛店人福药业、华工法利莱等龙头企业[18][19] - 临空经济区吸引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16][21] 未来发展趋势 - 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技术突破,布局6G、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11][22] - 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4] - 深化"农业+"模式,建设"种业新城",推动梁子湖农文旅融合[24]
贵州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即将交付
起点锂电· 2025-03-23 13:41
贵州大龙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 - 项目二期建设进度已达96%,正在进行外墙涂料、设备基础预埋等收尾工作,预计4月上旬完成,6月交付 [2] - 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两期建设,包括10万吨锰酸锂、4万吨三元正极、1万吨钴酸锂、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 [3] - 二期为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配套1号厂房、废水处理站等设施,投产后可吸纳100余人就业 [3] 深圳市联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依托联得装备(300545)在智能显示、半导体设备领域26年的技术积累,切入新能源设备赛道 [5] - 核心技术覆盖切叠、电芯装配整线、注液、Pack整线等环节,注重成本效率与稼动率优化 [5] - 提供锂电设备智能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强调高精度、快速增值能力 [5] 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3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技术成本突破 市场爆发元年” [9] - 活动包含钠电行业50强排行榜发布,参与方包括隐力科技、金钠科技、瑞扬新能源等企业 [9]
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广州
起点锂电· 2025-01-08 18:10
磷酸铁锂材料项目进展 - 广州融捷电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环评报告获受理 项目总投资9亿元 环保投资3000万元 占地面积86347㎡ 总建筑面积98194.38㎡ [2] - 项目规划建设1栋磷酸铁锂厂房、1栋备用厂房、1栋中试研究中心及配套设施 预计年产磷酸铁锂5万吨 完成理化性质检测30万项、电池电性能试验10000项 [2][3] - 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区块 建设单位为融捷股份全资子公司广州融捷电源 注册资金1亿元 成立于2023年3月 [4] 融捷股份锂电领域布局 - 公司在成都规划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一体化材料生产基地 总投资50亿元 依托甘孜甲基卡锂辉矿资源 [5] - 拟投资1亿元设立兰州融捷材料科技公司 开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 预计2025年公布项目信息 [5] - 通过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公司布局锂电设备领域 产品涵盖锂电池生产线后端非标定制设备 与比亚迪深度合作 为刀片电池核心供应商 [5] 产业链延伸与产能规划 - 融捷股份业务覆盖锂矿采选、锂钴镍资源冶炼、正负极材料合成、锂电设备制造及电池梯次利用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4][5] - 广州正极材料项目2023年12月开工 产品定位高倍率、高容量及长循环锂电池正极材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