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5连升!杠杆资金“盯上”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21:03
两融余额持续回升 - A股市场最新两融余额为18757.94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为18625.86亿元 融券余额为132.08亿元 [1][2] - 融资余额连续5个交易日(7月7日至7月11日)增加 单日增幅分别为63.59亿元 54.88亿元 38.43亿元 47.68亿元 20.82亿元 [2] - 申万31个行业中22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非银金融行业增加35.35亿元居首 [2] 行业加仓方向 - 融资余额增加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 计算机 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 上述行业指数同期均收涨 [1][2] - 食品饮料 交通运输 石油石化 环保 房地产行业融资净偿还额居前 分别净流出7.14亿元 2.68亿元 2.29亿元 1.01亿元 0.84亿元 [4] - 机构观点认为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投行业务复苏 有色金属板块在涨价逻辑下业绩确定性较强 [4] 个股加仓情况 - 84只股票获融资客加仓超1亿元 前10名为比亚迪(7.66亿元) 紫金矿业(5.74亿元) 中油资本(4.93亿元) 鹏鼎控股(4.73亿元) 北方稀土(3.88亿元) 大智慧(3.34亿元) 中科金财(3.22亿元) 国轩高科(3.17亿元) 长亮科技(3.17亿元) 平安银行(2.89亿元) [6]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883%至2015% 印证有色金属板块景气度 [4] 两融业务发展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达747.99万户 较2024年末新增25.21万户 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9万家 较2024年末减少1354家 [9] - 华泰证券构建"全方位融资客户服务体系" 中信建投证券推动"渠道与产品多措并举"战略 [9] - 甬兴证券于2025年6月19日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9]
5连升!杠杆资金“盯上”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20:40
A股融资余额5连升 - A股市场融资余额连续5个交易日(7月7日至7月11日)增加,最新余额达18625.86亿元,期间累计增加225.4亿元[2][4] - 融资余额增加最多的五个行业为非银金融(35.35亿元)、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2][4] - 融资净偿还额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7.14亿元)、交通运输(2.68亿元)、石油石化(2.29亿元)、环保(1.01亿元)、房地产(0.84亿元)[5] 行业加仓情况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35.35亿元,机构认为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投行业务复苏将提振券商业绩[4][5] - 有色金属板块在涨价逻辑驱动下业绩确定性较强,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3%-2015%[5] - 申万31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上述加仓行业指数在7月7日至11日期间均收涨[4] 个股加仓情况 - 84只股票获融资客加仓超1亿元,前10名为比亚迪(7.66亿元)、紫金矿业(5.74亿元)、中油资本(4.93亿元)、鹏鼎控股(4.73亿元)、北方稀土(3.88亿元)[9] - 其他加仓居前个股包括大智慧(3.34亿元)、中科金财(3.22亿元)、国轩高科(3.17亿元)、长亮科技(3.17亿元)、平安银行(2.89亿元)[9] 两融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达747.99万户,较2024年末新增25.21万户[10] - 券商积极布局两融业务,华泰证券构建"全方位融资客户服务体系",中信建投证券打造线上服务生态[10] - 部分中小券商如甬兴证券正积极申请两融业务资格[10]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7-14 15:46
经营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业务及管理费90.55亿元,同比下降13.2%;信用及其它资产减值损失74.30亿元,同比下降20.9%;净利润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 [2] - 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方针 [2] 分红情况 - 2024年以总股本19,405,918,1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6.08元,合计派现117.99亿元,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8.32%,占股东净利润比例26.51% [2] - 2024 - 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配利润在可分配利润的10% - 35%之间 [3] 息差走势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83%,较去年同期降18个基点 [4] - 2025年预计净息差有下行压力但幅度趋缓,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缓解下行 [4] 资产质量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53%,拨贷比2.50% [5] - 2025年一季度核销贷款170.6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94.25亿元,97.3%为现金收回 [5] 财富中收手续费 - 2025年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12.5% [6] - 代理个人保险、理财、基金收入分别为3.44亿、2.98亿、5.22亿元,同比增38.7%、16.4%、5.7% [6] 资本充足率 - 2024年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2%、10.69%、13.11%,满足监管要求 [8] - 未来统筹内外源资本补充,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8] 存款规模 - 2025年3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3,308.83亿元,较上年末增3.4% [9] - 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存款余额3,785.72亿元,较上年末增6.5% [9] - 一季度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66.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6.5% [9] 零售贷款 - 2025年3月末个人贷款余额17,290.46亿元,较上年末降2.2%,抵押类占比64.7% [10] - 住房按揭、信用卡、消费性、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为3,394.34亿、4,006.38亿、4,593.15亿、5,296.59亿元,较上年末有不同变化 [10]
银行网点做“减法” 科技赋能做“加法”
南京日报· 2025-07-14 08:22
商业银行网点关停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677家商业银行网点关停 超过2024年全年2533家的总数 [1][2] - 农商行网点关停数量最多 约2000家 占总数75%左右 [2] - 典型案例为平安银行南京南大和园社区支行 因业务调整于2025年7月终止营业 [1] 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 - 2024年银行业离柜交易总额达2626.8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3% [3] - 90%以上个人业务和多数对公业务可通过线上完成 客户离柜率超90% [3] - 传统网点年运营成本达数百万元 部分网点柜面业务量同比下降70% [3] 网点转型方向 - 物理网点将转型为多功能服务综合体 嵌入政务/民生等场景服务 [3] - 企业开户/跨境结算等复杂业务仍需面签 大额对公贷款依赖线下尽调 [4] - 农村地区和高龄群体对物理网点的普惠金融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 [4] 金融科技应用进展 - 智能风控技术使欺诈识别准确率创行业新高 [4] - 5G+AR技术支持远程协同 提升复杂业务处理效率 [4] - 智能化银行在精简网点同时实现客户满意度指标新高 [4]
广东17家银行跻身世界银行千强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07:07
全球银行排名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进入"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 [2][4] - 招商银行排名第8位,较去年上升12位,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均上升2位 [4][5] - 恒丰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121名升至118名,渤海银行排名下滑15位至146名 [4][5] 广东银行表现 - 广东共有17家银行上榜,占中国内地143家上榜银行的11.89% [6] - 广东华兴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376名升至336名,上升40位 [6] - 微众银行排名上升28位至227名,东莞银行上升12位至277名 [6] - 珠海华润银行排名倒退20位至358名,广东南粤银行和佛山农商银行均倒退9位 [7] 金融数据 - 2024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金融机构总资产47万亿元 [8] - 2025年5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存款余额37.4万亿元,同比增长4.3% [8] - 广东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提出2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9]
35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密集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53
分红实施情况 - 截至7月1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年度分红,占比83% [1] - 完成分红的银行包括5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以及23家城商行和农商行 [1] - 分红密集落地原因包括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回报投资者传递业绩向好信号、强化市值管理 [1] 股息率表现 - 以7月11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内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半数股息率超4%,其中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重庆银行、中国银行6家股息率突破7% [2] - 高股息率源于银行股估值相对较低及积极响应分红政策 [2]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达19.34%(按算术平均计算,截至7月11日收盘) [2] - 多家银行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并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以增强投资吸引力 [2] 行业展望 - 银行稳健经营和偏高股息水平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强,板块有望延续上行态势 [3]
上市银行年度分红进行时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持续凸显
证券日报网· 2025-07-13 20:51
A股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截至7月1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年度分红,包括5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和23家城商行及农商行 [1] - 分红密集落地原因包括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回报投资者传递业绩向好信号、强化市值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1] - 在低利率环境下,高分红银行资产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重要方向,分红比例提升有助于强化银行配置价值和推动股价上行 [1] 银行股息率水平 - 以7月11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内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半数股息率超4%,其中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重庆银行、中国银行6家股息率突破7% [2] - 高股息率成因包括银行长期经营稳健、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注重稳健收益、银行股估值相对较低及积极响应分红政策 [2] - 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达19.34%(按算术平均计算),多家银行增加年中分红频次(如上海农商行、常熟农商行2025年中期分红议案已获通过)以增强投资吸引力 [2] 银行板块后续展望 - 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环境下,银行稳健经营和偏高股息水平对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板块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3] - 宏观政策影响下投资者对银行经营业绩预期较好,高股息特征强化防御属性,在当前外部冲击增强情况下仍具较高投资价值 [3]
关于新增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万家稳宁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公告
基金销售合作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新增平安银行为万家稳宁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机构 [1] - 万家稳宁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代码023477,C类代码023478 [1] - 基金发售时间为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25日 [1] - 投资者可通过平安银行办理开户、认购、申购、赎回、转换及定投等业务 [1] 业务办理信息 - 具体费率和办理程序以平安银行公告为准 [1] - 投资者可通过平安银行客服电话95511或官网www.bank.pingan.com咨询详情 [2] - 投资者可通过万家基金客服电话400-888-0800或官网www.wjasset.com咨询详情 [2]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7月12日 [3]
平安银行大跌2.05%!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14
平安银行股价表现 - 7月11日收盘价大跌2.05% [1] - 近1周涨幅1.17%,近1月涨幅4.59%,近3月涨幅8.62%,近6月涨幅8.80%,今年以来涨幅3.29%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在同类3426只基金中排名1934位 [1][2]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仓变动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平安银行前十大股东,一季度进行减持操作 [1] - 该ETF今年以来收益率3.29%,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2.03%)[2] - 基金经理柳军累计任职时间16年又41天,现任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 [4][6] 公司基本信息 - 平安银行成立于1987年,注册资本1142.489亿人民币,注册地深圳,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1] - 华泰柏瑞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股东包括PINEBRIDGE INVESTMENT LLC(49%)、华泰证券(49%)、苏州高新(2%)[6] - 华泰柏瑞基金现任董事长贾波,总经理贾波(代)[6] 基金经理背景 - 柳军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4232.91亿元,在管基金数量146只 [6] - 主要管理产品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中证A股ETF、科创50ETF等指数型基金 [5][6] - 最新任职基金为华泰柏瑞中证A股ETF发起式联接(2025年7月11日起)[6]
中证等权重90指数上涨0.33%,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际旭创等
金融界· 2025-07-11 19:40
指数表现 - 中证等权重90指数7月11日上涨0.33%,报2704.23点,成交额2599.6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4.01%,近三个月上涨6.48%,年至今下跌0.05% [1] 指数构成 - 由上证50指数样本和深市选出的40只上市公司证券等权重加权组成,反映沪深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90家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 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1.43%)、新易盛(1.39%)、沪电股份(1.38%)、阳光电源(1.31%)、天孚通信(1.28%)、药明康德(1.27%)、交通银行(1.27%)、中国银行(1.27%)、平安银行(1.21%)、工商银行(1.21%)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4.98%,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02%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20.78%、工业占比17.81%、金融占比17.49%、通信服务占比10.42%、可选消费占比8.50%、主要消费占比6.41%、原材料占比5.68%、医药卫生占比4.46%、能源占比4.15%、房地产占比2.17%、公用事业占比2.14% [2]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深市证券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设置缓冲区,新样本排名前32优先进入,老样本排名前48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跟踪基金 - 银华中证等权重90为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