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000001)

搜索文档
银行连续走强,风格切换真的来了?39亿资金加码百亿银行ETF,创新药强催化,高纯度520880上探4%
新浪基金· 2025-10-16 19:56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沪指微涨0.1%收于3916.23点,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93万亿元 [1] - 市场盘面热点杂乱,近4200只个股下跌,银行板块午后力挺大盘 [1] - 港股市场整体回调,恒生指数微跌0.0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18% [3][4]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全天走强,中信银行指数上涨1.35%,近5日累计涨幅达5.72% [1][2] - 农业银行上涨超过3%,逼近历史高点,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5只个股涨幅超过2% [1][11][12] - 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上涨1.48%,实现日线6连阳,最新规模升至184.96亿元,创历史新高 [1][12][16] - 近5日银行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1.25亿元,高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1] - 险资积极增持银行股,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298.9万股,中国平安买入邮储银行H股641.6万股 [14] 创新药板块 - 港股通创新药板块逆市领涨,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收涨2.42%,成交额环比放量超过65%至6.19亿元 [3][4] - 成份股中,三生制药上涨5.81%,康方生物上涨4.75%,信达生物上涨3.68% [6][7]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10月17日开幕,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新一轮BD授权落地的窗口 [3][8]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08.14%,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 [9][10] 食品饮料板块 - 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上涨1.12%,古越龙山上涨3.92%,山西汾酒、舍得酒业等涨幅超过2% [2][18] - 近5个交易日食品ETF(515710)有3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3291万元 [20] - 贵州茅台透露其酱香系列酒9月终端动销环比明显回升,茅台1935酒终端动销同比有显著增长 [20]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58倍,位于近10年来7.05%分位点的低位 [20]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6日涨1.29%,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7
证券之星消息,10月16日股份制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29%,中信银行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 于3916.23,上涨0.1%。深证成指报收于13086.41,下跌0.25%。股份制银行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783.73万元,散户 资金净流入2.58亿元。股份制银行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01998 | 中信银行 | 7.84 | 3.84% | 122.57万 | 9.471Z | | 000001 | 平安银行 | 11.54 | 1.23% | 126.19万 | 14.48 Z | | 600000 | 浦发银行 | 13.32 | 1.14% | 99.84万 | 13.29亿 | | 600036 | 招商银行 | 41.93 | ...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5日涨0.72%,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在10月15日整体上涨0.72%,领先个股为浦发银行,涨幅达3.13%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9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288.04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出2.35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浦发银行收盘价13.17元,成交量122.63万手,成交额15.92亿元,涨幅居板块之首 [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1.50元,为板块内最高股价,成交额43.93亿元,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 [1] - 民生银行成交量最大,达396.40万手,光大银行成交量次之,为374.64万手 [1] - 浙商银行是板块内唯一下跌个股,跌幅为0.32%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7.96%,但同时遭遇游资和散户资金净流出 [2] - 兴业银行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884.77万元和游资资金净流入9013.87万元 [2] - 招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84亿元,但获得游资资金净流入9897.47万元 [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902.3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16% [2] - 平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8651.79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8159.90万元 [2]
这个领域,A股上市银行平均每家投8000亿
和讯· 2025-10-14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金融正从“规模增长”迈向“结构优化”,深入产业链末梢,成为支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1] - 政策密集落地与市场工具创新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 [6][11] 绿色信贷市场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本外币口径绿色贷款余额达42.39万亿元,同比环比均显著增长 [2] - A股37家上市银行披露绿色信贷数据,合计规模29.22万亿元,平均每家银行余额约8000亿元 [2] - 国有六大行绿色信贷总额突破20万亿元,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工商银行规模超6万亿元居首,邮储银行以38.56%同比增速成为“增速黑马” [2] - 自央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已有32家银行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其中16家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 [2] 绿色债券市场 - 2025年9月绿色债券市场全面回暖,新发104只,发行规模约1027.69亿元,较8月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分别增长112.24%和190.72% [3] - 9月新发绿债单只平均发行规模9.88亿元,高于8月的7.21亿元,显示机构融资需求更强、项目体量更大 [3] - 银行绿色金融债为单月新发规模最大类别,9月发行规模占比从8月的35.36%提升至42.91% [4] - ABS类绿色债券新发数量占比显著提升,从8月的28.57%提升至45.19%,绿色资产证券化进程加速 [4] 碳市场表现 - 9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270万吨,总成交额20.04亿元,较8月分别增长116.41%和92.32% [5] - 9月CEA日均收盘价62.94元/吨,较8月71.12元/吨下跌11.5%,碳价呈震荡下行走势 [5] - 业内预计碳价将继续下行,复旦大学碳价指数显示10月CEA买入价格预期55.39元/吨,卖出价格预期60.63元/吨 [5] 政策动态 - 9月多项政策密集落地,涉及电力市场、储能、人工智能赋能能源及企业可持续披露等领域 [1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推动电力市场常态化 [13]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强化企业ESG信息披露规范 [24] - 沪深北交易所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新增环境议题披露要求 [18] 企业创新与实践 - 绿色金融工具多元化发展,出现ESG挂钩贷款、蓝碳/生物多样性挂钩贷款、绿色REITs等创新产品 [6][44] - 深圳在澳门发行首单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气候主题绿债 [45] - 国网国际发行60亿元首笔离岸人民币绿债,创央企单一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最大发行规模 [46][47] - 平安银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票面利率1.78% [52][53] - 本钢成功发行钢铁行业绿色科技创新类REITs,规模14.06亿元,优先级票面利率2.6% [56] 绿色电力与绿证 - 2025年8月全国核发绿证2.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52亿个,占比55.99% [42] - 8月全国交易绿证4838万个,环比减少29.07%,平均价格5.66元/个,环比增长22.77%,延续“量减价涨”趋势 [42] - 全球首条“沙戈荒”绿电特高压(宁夏-湖南±800千伏直流工程)投运,年输送清洁电力360亿-400亿度 [51] 二级市场表现 - 绿色金融二级市场呈现“股强债稳”格局,国金绿色金融100指数9月上涨10.60%,成交额3.34万亿元 [69][70] - 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9月下跌0.71%,但成交额734.80亿元,较8月509亿元有所回升,流动性改善 [69][73]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4日涨2.41%,招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4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2.41%,表现显著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 [1] - 招商银行领涨板块,收盘价为41.26元,涨幅为2.87% [1] - 板块内所有个股均录得上涨,涨幅范围从平安银行的1.49%至招商银行的2.87% [1] 个股交易情况 - 招商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额达71.03亿元,成交量为173.38万手 [1]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成交量居前,分别达到605.89万手和603.41万手 [1] - 兴业银行成交额为33.54亿元,浦发银行成交额为18.60亿元,华夏银行成交额为11.17亿元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7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2.53亿元 [1] - 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达2.38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2.82% [1] - 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93亿元和1.06亿元 [1] - 招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出,达2.32亿元,主力净占比为-3.26% [1] 相关ETF动态 - A50ETF(代码159601)最新份额为24.2亿份,较前期减少780.0万份 [3] - 该ETF主力资金净流出1295.8万元,跟踪标的为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3]
中国银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聚势强基,深耕致远
德勤· 2025-10-14 14: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2][3][4][5][6][7][8][9][10][11][12][13][14][1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较强韧性,总资产同比增长8.9%至402.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改善至1.49%,拨备覆盖率升至211.97% [11] - 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 [12] - 银行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2.9%、14.4%和12.3% [11][48] - 展望未来,银行业将聚焦服务"五篇大文章",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深化发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4] 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优于市场预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9][21] - 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 [21][25]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5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6月末M2同比增长8.3%,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 [28][29] - 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 [26]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 境内银行归母净利润合计9,163亿元,同比微增0.25%,境外银行归母净利润合计5,693亿元,同比下降3.14% [56] - 境内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1%,同比下降13个基点,其中国有大行平均净息差为1.37% [81] - 境内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708亿元,同比增长3.25%,中收业务转降为增 [93] - 境内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8.95%,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成本控制有所改善 [102] 资产情况分析 - 境内银行资产规模平稳增长,六家国有银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平均增幅为7.18% [106] - 信贷投放结构优化,境内银行对公贷款平均占比升至57.22%,零售贷款中的个人经营贷款占比上升至20.75% [116][119] - 境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9,5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1%,但不良率整体保持稳定 [129]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务观察 - 零售业务进入"精细化管理红利"阶段,数字化转型守护大众财富新需求 [3] - 银行理财业务面临挑战与机遇,正处于深化转型之路 [3] 热点话题探讨 - 报告探讨了全球稳定币发展、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合同风险管理、个人信息保护新规、农信体系改革、《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等热点议题 [7]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3日涨0.86%,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86%,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浦发银行领涨板块,涨幅达5.66%,收盘价为12.51元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9只个股中5只上涨,2只持平,2只下跌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浦发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09.59万手,成交额为25.80亿元 [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42.66亿元,但股价微跌0.17% [1]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成交量均超过500万手,但股价变动较小,分别为上涨0.25%和持平 [1] - 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成交额单位原文为“Z”,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亿”元,分别为23.30亿元和16.9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1.6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848.72万元 [1] - 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37亿元和6918.81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5.87%和2.68% [2] - 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净流出1.01亿元、1.09亿元和1.33亿元 [2] - 浦发银行游资净流入额最高,达1.31亿元,游资净占比为5.07% [2]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35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国有大行加入App整合行列[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5]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16] 市场竞争格局:月活跃用户高度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月活达4899.45万人,遥遥领先[7][8]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工银e生活”月活1468.25万人,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月活822.47万人,而将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54万人,排名第13[7][8] - 月活排名前6的App用户规模均在1400万人以上,而榜单后10名App月活均低于60万人,市场集中度高[8] 业务规模对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各具优势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8][10]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且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高达12.99%[9][10] - 六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达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10] 信用卡App的功能演变与当前困境 - 信用卡App最初承担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4][12]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新客拓展难度加大,一位股份行推广人士发现消费者普遍已持有2张以上信用卡[12][13] - 面对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扎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抢占新增流量的空间较小[14]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以支持集约化运营,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近三年校招人数累计超120人[16]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将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调整至该部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17] - 银行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17]
复旦张江认购2.2亿元的平安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智通财经· 2025-10-13 17:46
公司财务运作 - 公司使用日常营运产生的自有闲置资金认购平安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1] - 认购金额为人民币2.20亿元 [1]
复旦张江(01349)认购2.2亿元的平安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7:45
公司财务运作 - 公司使用日常营运产生的自有闲置资金认购平安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1] - 认购金额为人民币2.20亿元 [1] - 交易对手方为平安银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