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000066)

搜索文档
中国长城(000066)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7 15: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2%至28.58亿元(2,858,093,589.06元),上年同期为26.63亿元(2,663,126,153.32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收窄36.15%至1.595亿元(-159,515,661.11元),上年同期为2.498亿元(-249,815,522.35元)[3][9] - 公司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8.58亿元,同比增长7.3%(上期26.63亿元)[18] - 净利润本期亏损1.72亿元,同比收窄30.9%(上期亏损2.50亿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50元,上期为-0.077元[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78.54%至2.1亿元(209,993,832.56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变动[9]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31.68亿元,同比增长9.5%(上期28.93亿元),其中营业成本占比最大为24.75亿元[18] - 研发费用本期为2.87亿元,同比下降8.3%(上期3.13亿元)[18]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294.90%至2395.02万元(23,950,238.69元),主要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减少[9]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47.63%至-5.739亿元(-573,872,584.71元),上年同期为-10.958亿元(-1,095,762,482.36元)[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55.28%至6.91亿元(691,072,400.95元),主要因短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期结算[8] - 其他收益同比激增550.64%至2.095亿元(209,473,859.71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9]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749.90%至319.68万元(3,196,776.75元),主要因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增加[9] - 库存股同比增加227.40%至2.105亿元(210,498,297.01元),主要因回购股份[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3.63%至-1.143亿元(-114,289,051.32元),主要因借款减少[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002,516,969.44元,较期初增加166,353,210.67元[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91,072,400.95元,较期初减少854,307,525.86元[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3.82亿元,较期初增长2.9%(期初52.32亿元)[16] - 存货期末余额为68.15亿元,较期初增长13.3%(期初60.15亿元)[1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4.80亿元,较期初增长19.2%(期初12.42亿元)[16][17]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8.58亿元,较期初增长5.3%(期初65.15亿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109.37亿元,较期初下降2.7%(期初112.36亿元)[17] - 少数股东损益本期亏损1293.7万元(上期盈利29.98万元)[18] - 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发生额为21,189,460.88元,上期发生额为4,855,360.98元[19]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8,772,702.24元,上期为1,867,975.06元[19]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42,490,498.28元,上期为-242,792,370.79元[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38,326,200.23元,上期为-244,960,161.37元[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658,775,072.35元,上期为3,223,821,997.58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73,872,584.71元,上期为-1,095,762,482.36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69,881,483.51元,上期为821,398,292.07元[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14,289,051.32元,上期为92,445,371.54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83,192,387.79元,上期为3,882,397,464.59元[2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3,708户[11]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9.35%,持股数量为1,269,203,475股[1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6%,持股数量为43,810,345股[11] 公司计划和回购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12] - 公司回购股份方案资金总额为16,600万元至25,6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8.00元/股[12]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114,404股,占总股本的0.3445%,成交总金额为166,190,269.88元[13] - 非公开发行股票限售股份78,796,561股于2025年2月21日上市流通[13]
中国长城(00006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7 15: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066,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5]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邮政编码均为518057[15] - 1997年6月公司由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重组设立[18] - 1998年3月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8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 - 2014年2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以要约收购方式私有化公司控股股东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 - 2017年1月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销,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电子[18] - 2017年以前公司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要业务,2017年1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新增系统装备业务[18] - 2020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电有限,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电子[18] - 公司聘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张玮、朱红伟[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42.03亿元,较2023年的134.20亿元增长5.83%[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79亿元,2023年为 -9.77亿元[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较2023年的4.37亿元下降58.30%[20] - 2024年末总资产326.20亿元,较2023年末的341.32亿元下降4.43%[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36亿元,较2023年末的126.82亿元下降11.40%[2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63亿、34.13亿、35.30亿和45.97亿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6.81万元,2023年为20321.70万元,2022年为10899.39万元[26]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2.376%,2023年为 -7.417%[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459元/股,2023年为 -0.303元/股[2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20275.25万元,较2023年的1342023.39万元增长5.83%[41] - 2024年管理费用1054682954.55元,同比增长19.33%;财务费用140194958.91元,同比下降37.33%[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69.54亿元,2023年为156.71亿元,同比增长8.1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167.71亿元,2023年为152.34亿元,同比增长10.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82亿元,2023年为4.37亿元,同比下降58.30%[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62.99亿元,2023年为66.59亿元,同比下降5.4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60.12亿元,2023年为74.28亿元,同比下降19.0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2.87亿元,2023年为 -7.68亿元,同比增长137.33%[7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66.74亿元,2023年为79.09亿元,同比下降15.6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77.10亿元,2023年为77.87亿元,同比下降0.9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10.36亿元,2023年为1.21亿元,同比下降953.48%[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为 -5.58亿元,2023年为 -2.06亿元,同比下降170.79%[70] - 投资收益为7583.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5.1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9044.6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19%;资产减值为 -69416.0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7.47%[74]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为38.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1.76%,年初金额为4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63%,比重减少0.87%;应收账款年末金额为52.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04%,年初金额为52.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37%,比重增加0.67%[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6.5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92.06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57.12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58.45亿元,期末数为15.45亿元[79] - 报告期投资额为3080.01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亿元,变动幅度为 -84.60%[82] - 收购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为5.08亿元,持股比例为15.00%[84] - 报告期净利润为 -14.2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差异主要源于信用减值准备9767.16万元、资产减值准备6.94亿元等[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金融机具试点入围80家银行,连续六年领衔国内金融行业榜首[31] - 公司AI产品拥有百亿规模参数大模型训练能力,具备百卡集群调优和交付能力[35] - 公司自主研发集群管理软件鹰眼2.0系统,可纳管3000台服务器[37] - 公司产品故障检测率达到90%以上[37] - 公司装备平台自动化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80%[38] - 公司拥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省级创新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38] - 公司拥有专利1700余项,有兼职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博士50名[38] - 2024年公司D3000产品性能较上代产品提升2.5倍[39] - 2024年公司计算产业实现收入增长,系统装备业务整体规模下滑[39] - 计算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1070152.78万元,占比75.35%,同比增长29.15%;系统装备营业收入268306.80万元,占比18.89%,同比下降37.60%[41] - 计算产业2024年销售量7932万台,同比增长8.57%;生产量7759万台,同比增长7.57%;库存量241万台,同比下降8.02%[45] - 系统装备2024年销售量507119万台(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12%;生产量487004万台(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89%;库存量4496万台(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75%[45] - 计算产业2024年原材料成本7967110894.3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9.58%,同比增长32.19%[4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775920237.9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9.54%;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006702361.3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6.63%[49] - 2024年公司成立科技创新部,推动长城研究院改革,开展研发专项行动[54] - 2024年服务器领域新发布15款新型通用服务器产品和5款AI服务器及解决方案新产品[58] - 终端领域基于多种技术路线推出6款新产品并启动下一代芯片笔记本预研[59] - 档案管理系统领域新推出5款长城数智档案室一体机[60] - 文印设备领域发布11款烽火·雄关全系列A3新品、9款“光耀”系列产品和2款A4黑白激光多功能一体机[60] - 电源产品领域服务器电源功率覆盖200W至55kW,工业应用类电源功率覆盖20W至6600W,新能源车载电源完成1.5kW至11kW产品研发[61] - 2024年公司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共计8项[62] - 飞腾S5000C系列服务器和飞腾D3000系列台式机已有产品上市[63] - 新型交互自助终端开发项目已完成订单200多套,在20余个一级分行开展深度试点[65] - 数字化渠道产品预研项目2024年已累计6个项目中标[65] - 国产化A4打印机产品开发项目已完成烽火系列5款、雄关系列3款打印机产品设计开发并量产[65][66] - 12V AI服务器电源开发项目功率密度达130W/in³,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完成PVT阶段开发,25年2月可开始量产[66] - 54V AI服务器电源开发项目已完成小批量试制,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完成PVT阶段开发[66] - 钛金高端台式机电源开发项目已完成750W/850W/1000W/1200W 4款电源的批量出货,2024年6月至10月完成GA确认[6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1079977.48万元,占比76.04%,同比下降6.25%;北美市场营业收入62223.39万元,占比4.38%,同比增长41.07%[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坚持“芯端一体、端网融合,双核驱动、有机发展”战略,开拓市场、研发创新、管控业务、精益管理[114][115] - 2025年公司面临“两金”、市场竞争、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风险,将着力化存量、防增量[116][117] - 2025年公司将从强化任务分解与责任落实等方面管控“两金”风险[116] - 2025年公司将采取定期跟踪市场趋势等举措应对市场竞争风险[117] - 2025年公司将从提升研发效能等方面应对科技创新风险[117] - 2025年公司将从加大寻访力度等方面应对人力资源风险[11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原因是会计政策变更[19] - 公司扩展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中国长城科技创新专家库[55] - 公司强化与中央和地方合作,与深圳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技专家委员会[55] - 公司多个子公司通过相关认证和认定,如长城信息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评等[56] - 中原电子原持有中电财务5.7112%股权,拟收购其15%股权,交易能否完成尚不确定[85][86] - 石岩基地三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项目本报告期投入93756080.88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666382772.32元[88] - 石岩基地三期项目最初预计投资4.7亿元,后升级预计投资7.52亿元,已竣工验收[90]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合计237408404.41元,报告期损益25231497.46元,期末东方证券账面价值32658447.36元[9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987019987.96元,净额3975490905.29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比例39.91%[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累计利息及理财收益4224.85万元,累计投入项目158673.75万元[97] -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80000.00万元,尚未到期现金管理产品63000.00万元,专户余额100.18万元[97] - 公司拟择机出售东方证券、交通银行等金融资产,期末仅持有东方证券309.27万股[9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94] - 2022年4月5日,公司以75021.34万元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99]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同意继续使用不超过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99][100] - 2024年1月15日,公司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归还[100] - 关键芯片等项目因市场变化及公司战略调整,公司正在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论证,尚未进行募集资金投入[99][100]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原因是产品市场需求放缓,销售收入不及预期[99] - 特种装备新能源及应用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原因是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公司产线规模有限,无成本优势[99] - 自主安全整机设计仿真等多个项目未达计划进度,因政策市场环境和公司战略变化,公司正重新论证后续建设计划[99] - 2023年度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中山东长城等6个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其他两个未完成,公司对相关项目募集资金投入不及预期[101] - 中电长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135.175048亿元,净资产49.168309亿元,营业收入69.284926亿元,营业利润 -3.755392亿元,净利润 -4.149845亿元[106] - 中电长城圣非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5亿元,总资产14.631739亿元,净资产 -2.380174亿元,营业收入2.51173亿元,营业利润 -4.137023亿元,净利润 -4.183254亿元[106] - 长沙湘计海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5410988亿元,总资产18.803897亿元,净资产5.482523亿元,营业收入6.142851亿元,营业利润 -4.161692亿元,净利润 -4.188828亿元[106] - 长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总资产43.429458亿元,净资产15.166057亿元,营业收入53.903487亿元,营业利润4.339732亿元,净利润4.169442亿元[106]
德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四川日报· 2025-04-21 06:21
债权转让公告 - 德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签署《不良资产转让协议》,将相关主债权及担保合同项下全部权利转让给后者[1] - 转让协议编号为中长资(川)合字[2024]363号/德农商资转2024字第001号[1] - 转让方为德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各支行[1] - 受让方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1][2] 债权追偿要求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要求债务人和担保人立即履行偿付义务或担保责任[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1日[2] - 公告清单列示截至基准日的贷款本金余额[2] - 利息计算依据包括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2] 债权管理细节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联系人为曾先生,联系电话028-85133618[2] - 公司住所地为成都市高升桥东路1号[2] - 担保人范围包括保证人、抵押人、出资人[2] - 对于更名、改制、歇业等特殊情况,要求相关主体代位履行义务或清算责任[2]
中国长城20250410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计算产业、电源行业、半导体行业、信创产业、AI算力产业 [2][9][11] - **公司**:中国长城、飞腾信息、英特尔、AMD、中原电子、圣飞帆、香榭海顿、长江科技、长城信息、长城电源 [2][3][5][6][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影响相关 - **核心观点**:关税是中美大国博弈阶段性现象,产业趋势未变,对CPU影响明显,将加速自主可控进程 [2][10] - **论据**:中国进口美国商品中半导体占比大,英特尔、AMD在中国收入高,英特尔IDM模式使其受关税影响更明显;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带来逆全球化趋势,部分资金会在自主可控方向抱团,且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完成新创改造 [2][9][10] 中国长城公司相关 - **核心观点**:看好中国长城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新创产业发展,公司业务有亮点,未来有望提升业绩 [4][8] - **论据**:公司是民族计算机品牌先行者,深耕自主计算40年,业务多元;背靠中国电子,有强大国产网信自主产业体系赋能;管理层经验丰富、技术深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约19.27%,虽净利润暂时承压,但未来计划突破核心技术、优化业务结构等 [5][6][7][8] 计算产业布局相关 - **核心观点**:信创AI算力双轮驱动利好长城这样的国产新创计算厂商 [9] - **论据**:关税影响促进自主可控进程;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完成新创改造;算力基础设施迎来增长新周期,AI产业需求强劲,长城及飞腾发展多元芯片和整机有望受益 [9][10][11] 电源业务相关 - **核心观点**:公司电源业务处于高端化发展阶段,有优势地位 [12] - **论据**:深耕开关电源业务三十余年,长城电源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服务器及电脑电源研制厂商,国内市占率接近30%往上,2022年高性能服务器电源中国市场占比70% [12] 飞腾公司相关 - **核心观点**:飞腾是自主安全的CPU厂商,发展势头强劲,未来有良好规划 [13][14] - **论据**:采用ARMv8架构永久授权,新创产业市占率不断提升;累积约20多年研发经验,研发出多代CPU产品;2024年营收超20亿美元,CPU芯片销售量突破1000万片;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CPU + XPU产品组合,借助AI布局和PKS生态提升渗透率 [13][14][15] 盈利预测相关 - **核心观点**:预期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和利润有相应变化 [15] - **论据**:基于公司业务发展、市场趋势等综合因素预测,2024 - 2026年营收为155、188、217亿元,对应的规模性利润为负的12亿、0.39亿、2.80亿元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严禁录音或转发,不得对会议内容进行非法使用,否则承担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对使用会议信息引发的损失概不负责 [1][16][17] - 本次会议仅供符合要求的客户及受邀客户使用,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部分观点 [16]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15 11:29
董事会决议公告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4月14日召开,应到董事8名,实到8名,符合法定程序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关联董事戴湘桃、郭涵冰、许明辉、郑波回避表决 [1][4] - 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4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4票,获得通过 [4] 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 - 预计2025年与关联方日常交易总额不超过163,000万元,涉及采购、销售、劳务、房屋租赁等业务 [2][6] - 具体分类:采购类不超过55,000万元,销售类不超过51,000万元,劳务类不超过9,500万元 [2][13] - 租赁业务:承租关联方房屋约500万元,出租给关联方约47,000万元 [2][13] 交易定价与执行 - 交易定价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参照市场价格确定 [13][14] - 具体业务合同将在原租赁期届满或实际发生时签署 [6][13] - 公司拟授权经理层在股东大会批准的总额范围内进行合理调整 [7] 关联方情况 - 主要关联方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联营企业等 [6][9] - 关联方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前期交易执行情况良好,具备履约能力 [10] - 经查询,关联方均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1] 交易影响评估 - 关联交易属于正常业务范围,有利于保障公司业务持续稳定 [14] - 交易公允,未损害公司利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特别影响 [14] - 不影响公司独立性,主要业务未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14] 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已审议通过该议案 [3][15] - 独立董事认为交易定价公允合理,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15] - 议案需提交公司最近一次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股东将回避表决 [4][7]
中国长城(000066)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
2025-04-14 18:15
关联交易 - 2025年度预计与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16.3亿元[3] - 2025年采购商品等预计金额5.5亿元,截至2月28日已发生1.083735亿元[6] - 2025年销售商品预计金额5.1亿元,截至2月28日已发生0.091557亿元[6] - 2025年提供、接受服务预计金额0.95亿元,截至2月28日已发生0.009197亿元[6] - 2025年出租房屋等预计金额4.7亿元,截至2月28日已发生0.246884亿元[6] - 2025年承租房屋等预计金额0.05亿元,截至2月28日已发生0.022676亿元[6] 过往业务数据 - 2024年采购商品实际金额6.574987亿元,占比5.45%,与预计差异30.79%[8] - 2024年销售商品实际金额3.175409亿元,占比2.37%,与预计差异67.06%[8] - 2024年提供、接受服务实际金额0.345008亿元,占比0.26%,与预计差异28.12%[8] - 2024年承租实际金额0.336909亿元,占比0.28%,与预计差异 - 98.18%[8] - 2024年出租实际金额1.408765亿元,占比1.05%,与预计差异76.44%[8] 公司资本与财务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48225.199664万元[10] - 冠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2956.698万元[10] - 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4000万元[10]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5017.039万元[10] - 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29.75亿元等[11][14] - 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658.05亿元等[11][14] -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64.39亿元等[11][14]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4535.53亿元等[13] - 冠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360.08亿元等[13] - 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1208.95亿元等[13]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88.81亿元等[14] 未来展望 - 2025年度与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采购类不超55000万元等[16] - 2025年与中国电子及其下属企业承租类交易约500万元,出租类约47000万元[16] 其他 - 独立董事认为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合理,同意提交审议[22]
中国长城(000066) - 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14 18: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4月14日召开,8名董事全到[1] - 《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表决通过,4票同意,4票回避[5] 关联交易数据 - 2025年度公司与关联方预计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16.3亿元[2] - 2025年与中国电子及其下属企业预计承租类交易约500万元[2] - 2024年与中国电子及其下属企业预计出租类交易约4.7亿元[2] 后续安排 - 该议案需提交公司最近一次股东大会审议[3]
中国长城2025041011
2025-04-11 10: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自主可控产业、信创产业、AI 算力领域、计算产业 - 公司:中国长城、飞腾信息、长城电源、英特尔、AMD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美关税战对自主可控产业的影响**:中美关税战加速中国自主可控产业发展,关税影响美国半导体产品进口,中国国内企业如飞腾信息迎来替代机会,其 2024 年收入近 20 亿元,新产品 S5,000 推出和国产供应链磨合后有望在服务器市场成长[4]。 - **中国长城及其子公司在自主可控产业的地位和前景**:中国长城深耕自主计算产业近 40 年,子公司飞腾信息是中国第三大服务器 CPU 供应商,2024 年收入约 20 亿元,新产品推出和供应链磨合后成长空间大,中国长城持有 28%股权且业务联系紧密,多元化业务带来增长点[2][6]。 - **中国长城在信创及 AI 算力领域的发展策略**:提出新端一体软硬耦合战略,发展 CPU、GPU、XPU 等芯片,提升软硬件调优能力,依托主业和子公司发展,背靠中国电子通过 PKS 生态体系提升竞争力[2][7]。 - **中国长城面临的挑战和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和行业政策调整使综合毛利率下降,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 19.27%,归母净利润 -6.88 亿元,公司加速技术突破、优化业务结构和开拓市场[2][8][9]。 - **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引发全球多元化反应,促进逆全球化,推动资金投资自主可控方向,带动相关股票市场情绪反转[10]。 - **中国长城在信创产业的发展前景**:预计 2025 年信创市场超万亿规模,年复合增速 37.4%,国资委要求 2027 年国央企完成信创改造,AI 产业需求强劲,飞腾公司多元芯片及整机有望受益[11]。 - **中国长城计算产业的业务及表现**:整机业务 2022 年党政信创整机服务器市占率第一,背靠央企客群资源丰富,产品自主可控程度高;电源业务子公司长城电源国内市占率接近 30%,高性能服务器电源市占率达 70%,是顶级 ODM 电源代工厂[3][12]。 - **飞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是中国领先自主核心芯片提供商,2024 年营收超 20 亿美元,销售量突破 1000 万片,未来十年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芯片迭代和研发,拓展多行业应用[5][13]。 - **中国长城未来几年的盈利预测**:2024 - 2026 年营收分别为 155 亿元、188 亿元和 21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 亿元、0.39 亿元和 2.80 亿元,虽面临风险,但看好信创产业和 AI 需求增长带来的成长空间[5][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英特尔在中国收入接近 155 亿美元,AMD 在中国区收入超 60 亿美元[4]。 - 飞腾自 2012 年获 MV8 架构授权,已研发出多代 CPU 产品[13]。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03:1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证券代码:000066)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4月7日、4月8日、4月9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2] 公司核实情况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均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作,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3]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4] - 近期未发现公共媒体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5] - 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未筹划其他关于公司的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及其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5] - 股票异常波动期间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未发生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6] 信息披露说明 - 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7] - 董事会未获悉公司有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信息 [7]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7] 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月16日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已披露业绩预计不存在应修正的情况 [8] - 2024年度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8] - 公司未公开的定期业绩信息未向除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第三方提供 [8] 信息公平披露 - 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9]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刊登为准 [9]
中国长城(000066)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4-09 18:03
股票情况 - 公司股票(000066,中国长城)2025年4月7 - 9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属异常波动[3] 经营与信息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未重大变化[4] - 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补充,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4][5] 业绩情况 - 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无需修正,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年报披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