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华生物(002022)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生物(002022) - 2020年0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50
公司概况 - 证券代码 002022,证券简称科华生物,于 2020 年 5 月 11 日下午 2 点召开电话会议,接待人员有总裁丁伟、董事会秘书王锡林、财务总监罗芳 [2] 近期经营情况 股权变动 - 5 月 10 日晚间公告,第一大股东 LAL 公司与珠海保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珠海保联将成第一大股东,公司发展战略不变 [2] 新产品进展 - 北极星系列全自动模块式生化发光体系三个系统去年 11 月获注册证,今年初上市并在上海等地医院装机,240 速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二季度上市,台式机 180 速发光免疫系统三季度上市,免疫生化一体机下半年推出 [2] - 去年底与成都爱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部署 POCT 发光市场,今年上半年进入销售 [2] 分子诊断亮点 - 天隆科技 19 年收入 3.2 亿,今年一季度 1.34 亿,新项目在疫情后或成常规项目,国家对各级医院分子诊断重点布局 [3] - 天隆科技在 PCR 平台优势明显,新上市产品占有率高,一季度增速高 [3] - 一季度科华完成血筛和血筛二代临床 10 万人次验证工作,争取 2021 年取得注册证 [3] - 合作的奥然生物 PCR 一体机一季度研发成功,投入疫情防控,三月底获六千万融资,后续将在 POCT 方面合作 [3] 疫情影响与恢复 - 疫情冲击常规业务,一季度生化和免疫产品面临挑战,与医院门诊量下滑有关 [3] - 武汉采购 100 台 800 速机器,三月下旬和四月上旬医院门诊量开始恢复,预计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基层医院全民医保体检项目恢复将促进业务 [3] 出口业务 - 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出口业务重要,获欧盟市场自由销售证书,进入国家出口白名单 [3] - 在意大利 TGS 布局,有 80 人团队,产品经临床验证获认可,进入官方采购渠道,一季度 TGS 收入增长 25%,二季度预计出口业务有帮助 [3] 财务数据 - 2019 年全年营业收入 24.14 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同比下降约 2%,扣非归母净利润 1.83 亿元,同比增长约 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49 亿元,同比增长 96%,年末净资产 23.57 亿元,同比增长 8% [3] - 一季报营业收入 5.35 亿元,同比增长 6%,归母净利润 5000 万元,同比增长 0.8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5545 万元,三月末净资产 24.08 亿元,同比增长 2% [3] 问答环节要点 产品上市与装机 - 240 速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二季度在二三级医院铺开,180 速预计下半年三季度末上市,预计今年生化发光装机量达大几百到一千台,上半年侧重生化装机 [4] 试剂拉动量 - 传统进口 2000 速生化可拉动 60 - 80 万,公司产品因性价比优势可达 40 万左右,发光争取达此数字 [5] 发光试剂项目 - 约 38 个项目有注册证,覆盖甲功、性激素、炎症类及部分传染病 [6] - 发光获证先选甲功和激素类产品,因体系化自产可降成本,且项目切入注重临床验证 [6] 目标客户 - 生化装机面向三级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以门诊、急诊为主,二甲医院作为检验科主打机型;发光以二级医院为主 [7] 新冠检测试剂 - 国内集采金标和发光价格不错,开放体系竞争大,公司注重试剂快速和性价比,保证质量 [8] 天隆科技情况 - 仪器和试剂销售都较好,仪器毛利可观,战略是提取试剂封闭、PCR 平台开放,分子部分走分销和亚直销道路 [9] - 一季度天隆与新冠相关收入约 1 亿,部分订单因产能限制延至二季度,常规业务需求受抑制,二三季度或成增长动力 [10] 业务增长预期 - 分子诊断增长超 20%,天隆增速可能更快,业务发展与国家建立 PCR 实验室趋势相符 [11] - 明年生化和发光总体平稳,生化呈单位数增长,发光约百分之十几增长,分子和 POCT 增速可观 [12] POCT 布局 - 分子 POCT 与奥然生物合作,注重一体机概念,试剂关注上呼吸道、胃肠检查等项目,天隆有 PCR 高血压合理用药证 [13] 核酸血筛业务 - 血筛业务分血站和生物制品领域,15 - 17 年血站业务使科华达一亿体量,18 - 19 年中标 28 个生物制品厂家超一半,试剂产出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 [13] 新冠产品销售 - 一季度新冠产品销售收入超 1 亿,90%以上来自国内,二季度需求主要来自国外,TGS 在意大利获几百万订单,POCT 受产能和竞争影响,分子部分提取试剂作为第二梯队 [13] 股权转让看法 - 公司股权相对分散,新股东加入表明看好平台,支持业务发展,公司战略无大变化,管理层努力回报投资者 [13] 经营展望 - 2020 年是分水岭,有底蕴公司能危中有机,科华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大,今年新产品将有重大突破,对介入免疫发光和生化结合领域有信心 [14] 应对竞争 - 应对安图和迈克流水线产品竞争,机会大于压力,国内企业在自动化需求大但流水线覆盖率低的医院有优势,公司研发免疫生化一体机全自动流水线,该市场空白 [15] 收入结构 - 科华生物收入近半为代理产品,自产业务 12 亿元左右,分子占比高,去年达 4 亿多,生化其次,免疫第三,传统免疫大于发光,未来生化和发光发展空间大;天隆科技几乎全是分子部分 [16] 仪器与试剂关系 - 参考迈瑞发展路径,仪器对试剂拉动可期,分子领域仪器利润率不错 [17]
科华生物(002022) - 2018年2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54
行业与公司战略 - 2017 年 IVD 行业蓬勃发展但有挑战,两票制影响渠道整合,渠道并购案例增多,外企产品下沉竞争激烈 [2] - 行业也有推动力量,分级诊疗使一级二级医院门诊、急诊量增加,政府支持民族企业,B to G 模式增多 [2] - 公司发展战略以产品为核心、市场与终端为导向,建立中国龙头企业品牌,着重布局分子、生化、免疫 [2] 公司业务布局 生化业务 - 提出针对中高端客户“试剂 + 仪器”模式,与日立建立战略合作,借其高速机器将科华试剂带入高端客户 [3] - 在贵州中标 400 多台全自动生化仪器项目,作为远程医疗项目一部分,2017 年实现装机 [3] 分子业务 - 巩固血站业务,开发临床新客户,2017 年团队建设和新客户开发有明显进步 [3] 渠道布局 - 过去 5、6 个月完成 5 家并购,带来竞争优势,将自产产品带入终端,利于打通渠道覆盖终端 [3] - 成立专门区域检测中心和打包集采队伍,2017 年开拓新客户,2018 年希望有重要发展 [3] 业绩情况 - 2017 年度营业总收入 16 亿 1 千 1 百万元,同比增长 15.37%;归母净利润 2 亿 1 千 9 百万元,同比下滑 5.7%;扣非归母净利润 2 亿零 7 百万元,同比下降 3.8%;每股收益 0.43 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19% [3] 股权激励计划 - 推出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共 540 万份,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各占 50% [4] - 考核指标为双指标,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净利润各占 50%,未来三年考核目标在 2017 年经营业绩基础上指标增长率为 10%、25%、45%,采用梯度授予方式 [4] 问答环节要点 激励方案设想 - 2015 年第一期股权激励因 A 股市场波动未达预期,新一届董事会研究制定方案,希望激励管理团队,关注经营业绩和公司价值 [4] - 公司认为市场化激励是推动科华再次腾飞的有效措施,激励与战略高度匹配 [4] 资本运作思路 - 渠道方面完成 5 家渠道收购,应对两票制,与日立合作,收购代理进口品牌的仪器和试剂区域代理商,便于把握终端,带入自产产品;产品方面与奥然生物在分子诊断进行投资和战略合作 [5] - 2018 年后渠道有选择布局,更多转移到产品,发挥产品协同效应 [5] 研发布局 - 化学发光加大研发力度,加快试剂注册和仪器研发拿证速度,第二代自产仪器在研发中 [5] - 生化增加新试剂品种研发及注册拿证进度 [5] - 分子产品与奥然建立战略合作,开发分子一体机和 POCT [5] 增速分析 - 董事会要求稳中增快,公司确定 2017 年优化创新业务模式,2018 年布局初显效果,2019 - 2020 年各板块突破,激励计划考核指标增速递增 [6] 销售与出口情况 - 自主研发第一代化学发光仪器卓越 1800 定位一二级医院,Bio - Flash 注重妇女健康领域,TGS 发光平台有技术和原材料试剂优势,产品待临床注册和上市 [6] - HIV 金标产品 1 年前重新通过 WHO 认证,外贸业务逐渐恢复,去年在非洲、拉美拿到订单,今年希望提高销售业绩 [6] 业绩差距原因 - 中国 IVD 市场上下游盈利率挑战大,2017 年公司受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品研发投入等影响,贵州生化仪器集中采购中标对利润贡献少但战略意义重大 [6][7] 渠道模式看法与计划 - IVD 领域打包业务向区域检测中心发展,与国家政策匹配,公司成立团队跟进,尝试区域检测中心和集采业务,打通完整业务价值链 [7] 大股东态度 - 大股东方源资本高度支持公司,看好 IVD 行业和科华发展,委派董事担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在重大经营方向提建议,在并购合作等方面提供资源帮助 [7]
科华生物(002022) - 2017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3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7年10月30日9:30 [2] - 会议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人员为兴业证券、民生证券等机构和投资者共55人次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裁丁伟、董事会秘书王锡林、证券事务代表宋钰锟 [2] 公司业务情况 收入构成 -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1.4亿,自产产品收入贡献约60%,代理产品约40% [2] - 自产产品包括诊断试剂、仪器和意大利TGS收入,其中诊断试剂是最大收入和利润来源 [2] - 代理业务今年同比上升,占收入40%左右 [2] 各季度情况 - Q3收入端增长,但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 [2][3] - Q3利润环比下降原因一是仪器招标及交付安装带来阶段性人员开支和费用上升,二是毛利较高的自产试剂收入增长慢,毛利较低的仪器和代理业务增长快 [3] 其他业务进展 - 八月份贵州中标2千万仪器收入在三季报有体现 [3] - 上半年拿到WHO出口重新认证,重点在非洲等市场政府招标,前三季度出口业务收入贡献占比较小 [3] - 陕西西安生科和广东新优渠道整合,西安申科二季度开始推进业务整合,广东新优九月初完成交割并开始进一步整合 [3] 公司战略与规划 股权激励 - 公司股权激励在积极准备,已做方案论证并获第三方建议,条件成熟会发布 [4] 2018年业务重点与目标 - 2017年为战略部署年,2018年将初见成效,公司重回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4] - 业务上稳固主业,开展外延项目,在优质渠道资源扩张上继续拓展 [4] - 产品上在市场前景好的细分领域继续布局,2018年有新产品上市和新系统推出 [4] - 进行科华2.0企业文化战略塑造 [4]
科华生物(002022) - 2019年0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8:26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推进以产品为核心、市场为导向战略,聚焦生化、免疫、分子诊断三大核心领域,加大新产品开发 [2] - 加强科华分子和天隆融合,天隆业绩扭亏为盈;传统生物制品领域受政策利好,核酸筛选重要性提升,大客户中标利于试剂上量 [2] - 生化领域与日立合作,以日立仪器+科华试剂接入高端客户,过去6 - 12个月已有产品和客户开发出来 [2] - 并购的渠道公司均达业绩预期,合作渠道有5 - 6家 [2][4] - 集采业务从去年8家医院增至今年18家医院,与第三方体检中心合作,推动产品进入大终端 [2] 新产品情况 - 加大新产品资源投入,北极星系列是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具有高速、智能化、自动化特点,性能处行业领先地位 [3] - 三月在南昌展示样机,近期在苏州有新产品发布会,公司全力推进该系列产品注册审批工作 [3]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按病种收费政策对医院和药品行业有压力,但诊断在医疗费用占比1% - 5%却影响约70%,该政策既是风险也是机会,国内产品质量提升带来性价比机会 [3] - 省级阳光集采使价格透明化,业务端价格可控性更明确,同省内及各省间价格差异将缩小 [3] - 医联体医共体、分级诊疗趋势需要企业在一二三级医院覆盖更完整 [3] 价格差异原因 - 外资资源丰富,在中国医疗体系改革中各省工作开展细致,定价高,因各省经济和人员费用等历史原因,各省价格有差异,但未来差距会缩小 [3] - 国产产品代理商渠道互通使差距较小,未来趋势推动行业和企业更透明合理化 [3] 西安天隆情况 - 天隆以PCR为平台、核酸提取为辅助,有PCR + 提取一体化独特优势,过去几年拿了很多PCR试剂证,特别是III类证 [3] -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上半年相关产品销售增长大,扣除该因素,其他自产产品增加显著,分子诊断行业增速20%左右,公司自有产品临床端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对其可持续增长持乐观态度 [3][4] 北极星系列地位 - 科华北极星系列产品对标国际进口公司如日立、罗雅贝西等,国内对标迈瑞,未来会用齐全仪器加试剂,生化加免疫在发光领域追赶第一梯队 [4] 并购与集采业务 - 集采业务有选择性开展,选择长短期回报率高的项目,目的是帮助产品进入终端,公司吸取经验教训,自身产品要跟上 [4] - 并购渠道达业绩预期,部分渠道如南方区以前日立的总代理,科华产品销售增长迅猛 [4]
科华生物(002022) - 2018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48
2017年度工作回顾 - 坚持产品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布局,在生化、分子领域进行合作与战略调整,完善渠道布局,尝试多样化商业模式 [2] - 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董事从6名增至7名,独立董事占比超50%,选聘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专业人才加盟高管团队 [3] - 推进股权激励,2018年2月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3] - 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整合营销总部和实验系统销售团队形成统一营销中心,成立中心实验室事业部和POCT事业部,强化分子诊断事业部 [3] - 8月中标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政府招标项目,与奥然生物进行战略性合作 [3] - 布局优势渠道资源,累计决策投资近2.8亿,控股五家区域经销商,与日立达成合作 [3] - 尝试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成立专业平台并给予团队股份激励 [4] 提问环节要点 渠道布局 - 渠道布局为产品服务,抓住终端,考虑两票制,有选择地布局渠道,追求进口仪器加科华试剂的组合拳效果 [4] 区域共建检验中心 - 是商业模式创新,目的是将产品带到终端,2018年重点向区域检验中心方向靠拢,结合已有合作对象加深合作 [4] 集采打包和区域共建区别 - 集采打包是公司作为中间商统一采购产品提供给医院,有时提供服务;区域检验中心是医院检验科相对独立运作,厂家或运营商参股甚至控股 [4][5] 化学发光业务 - 是公司战略重要部分,推动生化客户向发光体系提升,小分子检测有优势,与Bio - Flash合作处于初期,TGS并购吸取其自有产品特色,计划年底或明年年初在欧洲推出 [5] 投资奥然生物 - 认为PCR技术主导市场,分子一体机是方向,奥然生物技术前沿、设备完整、注册进程靠前,因此进行股权和战略合作 [5] 股权激励方案 - 三年增长考核分别为10%、20%和45%,此为股权激励行权考核指标,董事会对经营层年度考核目标更高,公司各业务需保持增长,发光业务是长远重点布局 [5][6] 研发与外延并购 - 研发方向为生化高速机提升、发光二代机开发、免疫生化一体化,分子方面与奥然生物合作;外延并购关注国内外免疫方面好技术 [6][7]
科华生物(002022) - 2018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46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17年提出“创新科华2.0”理念并宣贯执行,取得一定成果 [2] - 2017年董事会和管理层换届后,制定未来三年发展战略和规划并有序推进 [2] - 提炼短、中、长期三管齐下战略思想,短期优化渠道和把控终端,中期推出有竞争力新产品,长期完善管理体系和文化 [2] - 在分子、生化和免疫等细分领域战略布局,目标进入或保持国产品牌前三名 [2] 分子诊断业务布局 - 2017年投资奥然生物,近期披露对西安天隆和苏州天隆投资,完成后将成分子诊断领域布局最全公司 [2] - 天隆拥有PCR诊断等技术,核酸提取仪器等国内领先,PCR检测试剂拿证21个 [3] - 天隆终端客户覆盖国内多类机构,科华与天隆、奥然产品线互补 [3] - 天隆收入自研产品比重和增速上升,科华进入后将优化并产生协同效应 [3] 生化业务策略 - 通过渠道整合、与国外高端品牌合作、研发高速生化仪等,实行差异化市场策略,巩固和提升自产产品市场占有率 [3] 提出“科华2.0”后的变化 - 2017年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董事增至七名,独立董事占比超50%,选聘专业国际化高管团队 [3] - 今年2月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实现核心团队与股东利益共享 [3] - 2017年围绕产品和客户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整合销售团队,成立新事业部 [3][4] 产品方面成果 - 2017年8月中标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政府招标项目,利于贵州省市场布局和生化试剂增长 [4] - 与奥然生物合作,投资天隆,在全自动荧光PCR分子诊断系统及多专业领域合作 [4] 渠道方面举措 - 2017年通过增资和收购累计投资近2.8亿,控股五家渠道公司,与日立合作 [4] - 渠道布局为产品服务,抓住终端,考虑两票制,有选择布局并匹配产品和服务 [4][5] 业务模式创新 - 推进集采、合作共建、区域检验中心创新业务,成立科华医疗专业平台,给予团队核心成员股份激励 [4] 区域共建检验中心情况 - 是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目的是将产品带到终端,公司产品线全灵活性大,2018年继续探索,已有意向项目推进 [5] 化学发光业务情况 - 是公司战略重要部分,结合生化客户需求推动检测方法提升,2017 - 2018年将客户带入发光体系,加紧二代发光仪器研发 [5]
科华生物(002022) - 2018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20
公司战略与经营布局 - 2017 年起提出“以产品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核心战略,2018 年上半年经营布局围绕此推进 [2] - 分子诊断方面,6 月披露并购苏州天隆和西安天隆公告,国家政策对血筛业务是机会,与奥然生物合作,一体机朝注册方向迈进 [2] - 生化业务占公司业务比重大,是重要现金流来源,上半年内部挖潜、优化资源配置,成立营销中心,整合队伍,与日立合作,日立 008 系统认证拿到 30 多个证 [3] - 2018 年初进行渠道并购,看重渠道对产品销售带动作用,战略基本点包括与长期合作代理商协同及把控终端有高端客户群体的渠道 [3] - 上半年推出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加强科华 2.0 战略和文化宣贯、教育 [3] 问答环节要点 产品线发展重点 - 公司定位为产品型、综合性 IVD 公司,并购渠道为产品服务,中长期会推新产品通过渠道到终端,生化业务是现金流重要来源,分子是弯道超车重要渠道,发光和免疫也重要,希望发光二代机与生化形成联动效应 [4] 渠道收入占比 - 渠道收入占公司整个收入约 20%,归母净利润约 10% [4] 奥然生物优势 - 分子诊断是新兴细分领域,奥然研发的一体机是国内少有的全自动一体化概念,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大,已开展法医合作,与科华合作在临床、仪器和试剂注册加快,希望 12 个月内产品进入临床 [4] 天隆项目情况 - 天隆股权交割、工商变更工作加紧推进,争取尽快完成并及时披露,希望今年并表后实现营利 [4][5] 检验科采集打包模式看法 - 集采打包业务公司有几年探索,与部分以打包业务为主的公司有区别,成立专门团队开展,开展时会考量投资效应、医院长期合作及产品在当地医院占比等 [5] 下半年及长期经营计划 - 按半年度报告对前三季度经营业绩预估进行战略部署和落实,今后三年目标是优势业务达行业前列,重要业务超行业平均增速,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递增、加速 [5]
科华生物(002022) - 2018年10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06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 [2] - 时间是2018年10月25日上午9:30 [2] - 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裁丁伟、董事会秘书王锡林、财务总监罗芳 [2] 公司战略与经营情况 - 2017年起提出“以产品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核心战略并推进落实 [2] - 完成对天隆的并购并表,对分子诊断领域布局意义重大,天隆经营情况逐步好转,已披露其与韩国Seegene公司的合作 [2] - 在集采和区域诊断中心业务方面发力取得一定突破 [2] - 年初进行南京、广州、江西并购后成立山东科华,增加渠道与产品销售协同性 [2] 问答环节要点 产品线发展重点 - 公司定位为产品型、综合性IVD公司,渠道战略为产品服务,短期销售增长靠渠道,中长期会推新产品通过渠道到终端 [3] - 生化业务是现金流重要来源和业绩带动重要因素,分子业务是弯道超车重要渠道,发光和免疫业务重要,希望发光二代机与生化形成联动效应 [3] 天隆业绩贡献 - 天隆8月底9月初并表,2018年度可为公司带来一定业绩,具体体量以年终审计为准,收入较去年有一定幅度增长,经营情况符合预估 [3] 检验科采集打包模式看法 - 集采打包业务公司有几年探索阶段,与部分以打包业务为主的公司有区别,会结合自身业务开展,成立专门团队,有选择和针对性,更看重投资效应、医院长期合作及产品占比 [3][4] 公司经营目标 - 今后三年或本届董事会目标是在优势业务达行业前列水平,重要业务超行业平均增速,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递增、加速 [4]
科华生物(002022) - 2021年0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5:01
公司概况 - 科华生物是国内最早上市的IVD企业之一,2010年后行业涌入众多企业,目前约有40家上市公司,行业前景向好,未来五年内预计保持中高速增长 [1] - 公司早期以生化免疫业务为主,逐步拓展发光免疫、POCT、分子诊断相关业务,2020年在新冠疫情下分子诊断业务大幅增长 [1] - 2020年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格力地产,其作为产业投资人战略性进入,将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2] 业务情况 分子诊断业务 -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核酸检测需求大增,公司在新冠核酸检测方面有完整产品线,盈利水平预计增长210%以上 [2] 传统业务 - 公司传统生化免疫业务受医院常规门急诊就诊人数和检验业务下降影响,有一定程度下降 [2] 控股企业业务 - 控股企业西安天隆以分子诊断仪器为主,随着疫情防控稳定和新冠疫苗上市,新冠检测需求有动态影响,但海外市场及其他检测应用仍有市场需求增量,公司未来将推动相关试剂供应 [2] Polaris系列产品业务 - 该系列产品2019年下半年取得注册证书,2020年因疫情推广进度受影响,今年将加大市场导入,装机数量增长有望带动试剂销售 [2] - Polaris系列是新一代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性价比的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系统,可扩展多模块,实现生化和免疫分析一体化及流水线自动化、智能化检测,公司将推进相关产品市场拓展和服务体系完善 [3] 客户群体 - 公司产品线全,分子生化免疫均有布局,终端客户包括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乡镇基层、疾控体系、血站、动物检验、海关防疫等机构,二级医院产品占比多一些 [3] 公司规划 - 未来继续专注IVD细分领域,重点加大分子诊断细分领域战略布局,发挥仪器和试剂系统性优势服务医疗终端机构 [1] - 2018年激励计划将进入最后考核年度,未来会择机推出新激励计划,将其制度化、常态化 [3]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7名董事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4名,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3] 大股东影响 - 格力地产作为大股东,按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发挥作用,信任管理层,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和督促公司经营管理 [3] - 格力地产几年前开始布局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产业,成为科华大股东是完善和扩展大健康板块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对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外部环境中支持作用明显 [3]
科华生物(002022) - 2021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8
业务覆盖与市场情况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除台湾省外所有省市自治区,有 1 万多家终端医院、500 多家疾控中心和血液中心/血站及诸多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 [1] - 2020 年公司分子业务(仪器 + 试剂)销售收入超 20 亿,主要由国内新冠市场带来 [3] - 公司产品对印度的直接出口占公司整个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 [1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 8.7 亿,相较于 41.5 亿的销售收入,周转情况良好 [4] - 2020 年度上市公司净利润 6.8 亿,公司预计派发现金红利超 1 亿,自 2004 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 17 次,累计现金分红 135,151.05 万元 [5][9] - 2020 年度意大利子公司 TGS 实现销售收入 4.8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3614 万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905 万元人民币 [9] - 公司持有天隆 62%的股权,是天隆的控股股东,2020 年度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包括天隆 [1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行业领先的研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研项目超 100 多项,获 260 项 CFDA 注册证书、50 余项发明专利,有近 700 人的研发技术专业团队 [6] - 深厚的行业积淀和综合性竞争优势,实现多技术集成,坚持“试剂 + 仪器”发展策略,产品覆盖多产品线 [6] - 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优势,多次通过 GMP 和 ISO13485 认证,参考实验室获 CNAS 认可资格 [6] - 覆盖全国的营销队伍和渠道资源,营销队伍专业,终端客户广泛 [6] - 海外客户资源和国际化优势 [7] 公司发展规划与战略 - 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打造技术城墙,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 - 从内外部两方面优化,对外加强经销商管理等,对内重塑企业文化等 [6] -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引入高科技人才,布局全产业线相关产品,聚焦分子、免疫等领域 [8] 热点问题回应 - 公司目前暂无开发医美类产品的计划 [1] - 公司目前暂无回购计划 [5] - 公司现有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不受印度突变株影响 [4] - 公司自主开发的新冠检测试剂已取得部分认证或在申报中 [10] - 公司将暂时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商业银行大额存单或保本型理财产品 [11] 监管与合规事项 - 关于监事会主席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目前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后续进展将及时公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