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尔泰(002058)
icon
搜索文档
*ST威尔收购紫江新材沈雯资本腾挪自救:标的曾分拆上市失败 宁德系割肉、比亚迪坚守
新浪证券· 2025-07-25 18:06
交易概述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切入锂电池材料赛道 [1][2] - 交易双方*ST威尔、紫江企业及标的紫江新材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沈雯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股东宁德新能源选择清仓退出,比亚迪则继续持有股份 [13] 紫江新材基本面分析 - 紫江新材主业为软包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应用于动力、3C数码和储能等领域 [3] - 公司存在产品单一、技术独立性不足问题,12项发明专利中6项来自关联方或供应商 [4] - 2020-2022年研发费用率从6.11%下滑至4.0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1.19亿元缩水至0.54亿元,毛利率持续下滑 [5] -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产品售价低但毛利率异常高引发监管关注 [4] 交易风险与质疑 - 收购溢价高达105%,交易后商誉减值风险较大 [7]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7850万、9580万元,需实现22%、20%、22%的年增长 [7] - 宁德新能源、比亚迪兼具股东和大客户身份,存在售价公允性质疑 [4] - 比亚迪增资入股后采购量激增,且附有"2024年底未上市可要求回购"对赌条款 [4] *ST威尔现状 - 公司主营自动化仪器仪表,2023年净利润-1706万元,2024年-1724万元 [9]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仅1.63亿元,低于主板3亿元红线 [9][11] - 2025年若仍未能实现净利润转正或营收达标,将触发强制退市条款 [11] - 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 [11] 行业背景 - 2021年后CTP/CTB技术使软包电池成组效率处于劣势 [13] - 软包电池在动力电池出货量中占比持续下滑,影响铝塑膜需求 [13] - 宁德新能源亏损退出紫江新材,或反映对铝塑膜行业前景谨慎判断 [13]
并购重组跟踪(二十八)
东吴证券· 2025-07-22 20:12
政策更新 - 7月18日天津多部门发布措施,依托相关企业摸排储备优质并购标的,构建资源库并组建服务联盟[7] - 7月16日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举办峰会,将围绕并购等领域展开圆桌对话[7] - 7月11日中证协引导投行业务转变,鼓励券商加大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投入[7] 并购事件统计 - 7.14 - 7.20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3例失败,剔除后共77例,重大并购重组27例,完成12例,重大完成1例[9] 重大并购重组 - 7.14 - 7.20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共计7例[13][14] 并购失败事件 - 本期3例上市公司并购失败,竞买方为力星股份、鸿铭股份、中基健康[15] 实控人变更 - 本期2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分别为神剑股份和华蓝集团[17][18] 市场表现 - 7.14 - 7.20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超额为0.27%,中期维度收益差由负转正[1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及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24]
借壳上市?这家锂电企业被收购!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交易概况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 - 交易完成后,*ST威尔成为紫江新材控股股东,紫江企业保留31.05%股份[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被市场视为"左手倒右手"的资产转移[5] 标的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6] - 2024年铝塑膜销售量达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6]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ATL、欣旺达等,其中比亚迪2021年贡献营收31.59%,ATL占13.63%[8][7]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11亿元、6.23亿元,2025Q1营收1.55亿元[9] - 2024年净利润5351.51万元,同比下滑40.7%[9]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10] 行业与技术趋势 - 软包电池因CTP/CTB技术导致成组效率劣势,铝塑膜出货量增速下滑[10] - 比亚迪创新应用铝塑膜于刀片电池封装,推动技术场景扩展[10] - 半固态/固态电池商业化预期将为铝塑膜创造增量市场[11] 资本运作历史 - 紫江新材曾计划分拆至科创板/创业板上市,2023年撤回申请后转至新三板创新层挂牌[12] - 比亚迪和ATL原持股比例分别为3.87%、2.53%,交易后ATL退出股东行列[9] 收购方现状 - *ST威尔主营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500万元)[13] - 公司上市后年营收未突破3亿元,当前面临退市风险警示[13]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22
华宝证券· 2025-07-22 16:03
新股发行 - 2025年7月22日,鼎佳精密(证券代码920005)以11.16元发行[1] 要约收购 - ST凯利(证券代码30032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异常波动 - 广生堂(证券代码300436)、华银电力(证券代码600744)等多只股票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况[1] 可能终止或暂停上市 - *ST元成(证券代码603388)可能终止上市;*ST高鸿(证券代码000851)可能暂停上市[4][5] 可转债相关 - 利柏转债(证券代码111023)于2025年7月22日上市;多只可转债涉及转股价格调整、赎回登记日、最后转股日、回售申报期等安排[5] 债券到期与回售 - 合兴转债(证券代码128071)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12日;多只债券处于回售申报期[5]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21
华宝证券· 2025-07-21 17:15
新股发行 - 2025年7月21日悍高集团(证券代码001221)以15.43元价格发行[1] 要约收购 - ST凯利(证券代码30032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严重异常波动 - 广生堂(证券代码300436)、华银电力(证券代码600744)等多只股票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可转债上市 - 利柏转债(代码111023)将于2025年7月22日上市[6] 转股价格调整 - 三角转债(代码123114)、杭氧转债(代码127064)等多只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或实施日期在2025年7月[6] 可交换债换股 - 23希望E1(代码117205)换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6] 赎回登记 - 22淮建投(代码137672)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29日,泉峰转债(代码113629)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7月29日等[6] 债券到期 - 英科转债(代码123029)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8月15日,合兴转债(代码128071)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12日[6] 回售申报 - 立讯转债(代码128136)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7月23日,22润资02(代码148047)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7月18日至7月22日等[6] 可能退市 - *ST高鸿(证券代码000851)可能强制退市,*ST新元(证券代码300472)可能终止上市[4]
产业并购跟踪03期:中化装备拟定增收购"两机”资产,央企产业链整合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1 16:51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 中化装备拟定增收购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构成央企内部产业链整合[3] - 元力股份拟定增收购同晟股份控制权,收购比例待确定[3] - *ST威尔拟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权,交易总价值54585.73万元,紫江新材2024年铝塑膜国内市场占有率22.2%[3] - 福达合金拟现金收购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3] 近一周更新进展的重组案例 - 杰美特收购思腾合力控制权进行中[7] - 信邦智能定增收购英迪芯微控制权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7] - 新晨科技定增收购天一恩华96.9628%股权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7] 一级市场并购案例 - 凯撒旅业子公司拟收购国旅福建51%股权,交易价值1683万元[13] - 睿高股份出售睿通环保100%股权,交易价值327.2396万元[13] -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拟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交易价值95092万美元[16]
*ST威尔: 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0 16:20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ST威尔,证券代码:002058)于2025年7月16日至7月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公司核查情况 - 公司核查后确认不存在未公开重大信息、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内幕交易行为 [1] 信息披露状态 - 公司董事会确认目前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意向、协议 [1] - 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1] 重大资产购买进展 - 公司已通过《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方案》及相关议案,具体内容详见2025年7月16日巨潮资讯网公告 [2] - 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审核程序及股东大会审议,最终通过时间及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 信息披露承诺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巨潮资讯网)公告为准 [2]
*ST威尔(002058) - 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7-20 15:45
股价情况 - 公司股票2025年7月16 - 18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12%,属异常波动[3]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3亿 - 1.65亿元,扣非后 - 675万 - - 450万元[7] 重大事项 - 2025年7月15日会议审议通过重大资产购买议案,尚需审核及股东大会审议[8]
*ST威尔保壳进行时:跨界“追锂”,斥资5亿元收购紫江新材
华夏时报· 2025-07-18 17:55
公司股价表现 - *ST威尔7月18日盘中涨停,收盘价15.31元/股,日内涨幅5.01%,最新市值21.96亿元,已连收3个涨停板 [1]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5.46亿元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将拓展至锂电池材料行业 [1] - 交易方式为现金支付,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更 [2] - 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长江晨道、宁德新能源等股东 [2] 关联交易分析 - 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属于关联交易 [3] - 交易前紫江企业持股58.94%,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持股3.74%,宁德新能源持股2.53% [3] - 交易后*ST威尔持股51%,紫江企业持股31.05%,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和宁德新能源退出 [3] - 紫江新材股东权益评估值11亿元,较净资产增值5.65亿元,增值率105.61% [3] 业绩承诺与标的公司情况 - 紫江集团承诺紫江新材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和9580万元 [4] - 紫江新材主营锂电池用铝塑膜,2024年销量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 [4] - 2023年营收7.11亿元,归母净利润9023.65万元;2024年营收6.23亿元,归母净利润5351.5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55亿元,归母净利润1012.26万元 [4] 客户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新能源、比亚迪、欣旺达、鹏辉能源、新能安等 [5] - 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70.01%,2024年60.16%,2025年一季度61.14% [5] - 比亚迪为第一大客户,2023年销售额3.48亿元,2024年1.41亿元,2025年一季度3979.46万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威尔2006年上市,主营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业务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8亿元、1.57亿元和1.6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098.58万元、-1705.89万元和-1724.17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42.77万元(同比下降26.44%),净利润-564.03万元(同比下降10.31%) [7] - 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1.3-1.65亿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675至-450万元(减亏) [8] - 业绩改善主要因2025年5月完成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获得投资收益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锂电池材料行业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推动,前景广阔 [1] - 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关键材料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9] - 行业面临技术壁垒、产能过剩风险,竞争激烈 [9]
超5亿元!上市企业威尔泰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28
交易概况 - 威尔泰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紫江新材此前为紫江企业控股子公司 多次分拆上市未果 本次交易为实控人沈雯旗下资产整合的曲线上市举措 [3][13] 威尔泰经营现状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主营工业自动化仪表研发生产 2006年深交所上市 曾为行业佼佼者 [4][5] - 近年陷入盈利困境:2022-2024年营收1.48亿/1.57亿/1.63亿元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98万/-1705万/-1724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3-1.65亿元(上年同期亏771万) 主因整合铝塑膜资产创造新增长点 [7] 紫江新材业务优势 - 成立于1995年 专注铝塑膜研发 国内最早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日系垄断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8][9] - 核心产品五项性能指标媲美进口 获多项国家级认证 2021年对比亚迪销售1.16亿元(占比31.59%) [9][10] -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 2023-2024年营收7.11亿/6.23亿元 净利润9023万/5351万元 [12] 战略协同效应 - 威尔泰借此切入锂电池材料高成长赛道 优化业务布局 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7][11] - 紫江新材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获得资本支持 实现多年未完成的上市目标 [3][12][13] - 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 交易属于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有望产生产业链协同效应 [3][13] 紫江新材上市历程 - 2017年启动新三板挂牌 2020年拟分拆至科创板 后改道创业板 2022年受理后于2023年撤回 [13] - 2024年7月新三板挂牌 本次收购成为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替代方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