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002230)

搜索文档
科大讯飞:关于变更董事的公告
2024-04-09 18:3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 2024 年 4 月 9 日收到股东中国 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派出的董事刘昕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刘昕先生 因工作调整的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并相应辞去在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担任的职务。 刘昕先生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刘昕先生的辞职未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影响公司董事会正常 运作。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刘昕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 效。刘昕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刘昕先生在担任公司董事期间,勤勉尽责,为公司规范运 作,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及公司董事会对刘昕先生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作 出的贡献表示由衷感谢。 同日,公司收到中国移动《关于提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人选的函》,中国移 动拟"提名陈洪涛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人选"。关于补选陈洪涛先生为公司第六 届董事会董事的相关事宜,将分别由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司第六 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披露,并提名至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正式选举。 证券代码:002230 证券简称:科大讯飞 公告编号:2024-013 ...
科大讯飞:关于变更监事的公告
2024-04-09 18:34
证券代码:002230 证券简称:科大讯飞 公告编号:2024-014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监事的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同日,公司收到中国移动《关于提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人选的函》,中国移 动拟"提名曹迎春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人选"。关于补选曹迎春女士为公司第六 届监事会监事的有关事宜,将提交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披露,并 提名至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正式选举。 最近二年内曾担任过公司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监事人数未超过公司监事总数的 二分之一;单一股东提名的监事未超过公司监事总数的二分之一。 特此公告。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监 事 会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日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于 2024 年 4 月 9 日收到股东中 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派出的监事刘巍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刘巍先 生因工作调整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 职务。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刘巍先生的辞职未导致监事会成员低于法 ...
科大讯飞:关于监事辞职的公告
2024-03-25 17:58
证券代码:002230 证券简称:科大讯飞 公告编号:2024-01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监 事 会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监事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于 2024 年 3 月 22 日收到 王宏星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申请。王宏星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 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王宏星先生的辞职未导致监事会成员低 于法定人数,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监事会的正常运行,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监事会 之日起生效。公司监事会对于王宏星先生担任公司监事期间为公司及监事会工作所 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此公告。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
专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追着OpenAI打仗
36氪· 2024-03-10 14:06
公司发展 - 刘庆峰是科大讯飞的董事长[3] - 科大讯飞发布了一系列技术升级和突破,包括星火认知大模型、开放式问答能力、代码能力等[4] - 科大讯飞预计2023年实现净利润15%~30%的增长,股价上涨了42%[7] - 刘庆峰谈到了人工智能对产业的影响,包括全面赋能和创造新产品和业态[8] 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形态,如医疗方面的银发关怀、家庭医生随访等[10] - ChatGPT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科大讯飞的代码测试得分比GPT-4高[13] - GPT-4是Sora的底层能力,没有GPT-4的语义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Sora无法实现[18] - 公司计划推出GPT-4V,但可能会提前推出,然后再开发Sora,与OpenAI没有代际差距,只是在算力和数据资源上有所不同[23] 产品发展 - OpenAI推出了语音大模型Whisper和视频理解大模型GPT-4V,利用GPT-4的底层能力和GPT-4V进行标注,加速视频数据标注和训练大模型[19] - 讯飞星火3.5已经超过GPT-3.5,公司正在对标GPT-4,计划在半年内达到GPT-4的水平[22] - 公司认为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中,多模态理解能力比多模态生成更重要,将对工业、生活、家庭机器人等领域产生巨大推动[25]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首个万卡规模的国产大模型“飞星一号”,基于国产算力训练,通过软硬件深度联手弥补算力差距[26] 市场竞争 - 刘庆峰认为用户愿意为好技术买单,OpenAI通过实用主义吸引更多用户[12] - 公司通过大模型能力快速追赶,可以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和工业等领域形成优势[28]
大模型的耐力游戏
投中网· 2024-02-28 10:38
豆包发展情况 - 豆包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百度和科大讯飞[4] - 豆包的月活用户已经增长至200万,月内平均日活已经完成了对文心一言的反超[11] 字节公司AI产品 - 字节公司在AI应用领域表现出色,豆包是其中一款智能对话应用[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 字节公司的AI产品包括豆包、小悟空、扣子、抖音情绪机器人等,且已推出海外版[30] 字节公司新产品和服务 - 字节公司在大模型服务平台领域有所尝试,推出了火山方舟服务平台[31] - 字节公司推出了文本控制生成视频中人物或物体动作的模型产品Boximator[34] 剪映和Sora的发展 - 张楠接手剪映,意味着剪映可能进行“二次创业”,推出AI写真、漫画等新功能[35][35] - Sora生成视频的60秒时长切中字节内容护城河,市场解读为预判防御动作,防止Sora抢夺平台用户[37][37] 大模型赛道竞争 - 基础需求已经过时,模型应用之争乱成一锅粥,但无法决出高低[38] - 文生视频是大模型赛道竞争的胜负手,Sora的发布告诉大家视频时代已至,字节跳动在国内大模型赛道中追赶领域[39][39]
科大讯飞:关于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的公告
2024-02-26 18:11
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 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或"公司")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飞医疗")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 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 下简称"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31 日披露的《关于 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上市 申请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8)。 讯飞医疗已根据相关规定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报 送了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备案申请材料,并于近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证券代码:002230 证券简称:科大讯飞 公告编号:2024-011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 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的公告 讯飞医疗本次发行上市事项尚须取得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香港联交所及其他有关监 管机构的批准,并须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其他因 ...
科大讯飞:关于股权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4-02-23 18:18
证券代码:002230 证券简称:科大讯飞 公告编号:2024-01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回购注销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股权激励 计划等的相关规定。 二、本次回购注销后股本结构变动表 | 股份性质 | 本次变动前 | | 本次变动 | | 本次变动后 | | | --- | --- | --- | --- | --- | --- | --- | | | 股份数量 | 比例 | 增加数 | 减少数 | 股份数量 | 比例 | | | (股) | (%) | 量 (股) | 量 (股) | (股) | (%) | | 一、限售条件流通股 | 131,203,267 | 5.67 | | 313,360 | 130,889,907 | 5.65 | | 高管锁定股 | 121,997,267 | 5.27 | | | 121,997,267 | 5.27 | | 股权激励限售股 | 9,206,000 | 0.40 | | 313,360 | 8,892,640 | 0.38 | | 二、无限售条件流通 股 | 2,184,485,886 | 94.33 | | | 2,184 ...
国产大模型,不会开启“烧钱游戏”
36氪· 2024-02-23 17:42
大模型投资趋势 - 大模型在中国市场受到资本“冷落”,投资反应不如预期[1] - 2023年中国AI领域投融资数量同比下降38%,融资总额同比下降70%[2] - 投资人对大模型变得更加审慎,观望态度增加,担心估值虚高形成泡沫[3] - 中国市场大模型数量增加,但投资力度并没有同步增长[7] - 大模型投资变得高度集中,流向头部大模型项目,市场呈现马太效应[8] 大模型商业化挑战 - 大模型商业化处于早期阶段,盈利模式不清晰[19] - 大模型商业化主要在C端和B端进行,B端更具付费意愿[20] - B端商业化难度大,需要大量投入和实际效果才愿意付费[21] - 大模型的成本和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投资机构持观望态度[21] 大模型企业发展策略 - 科大讯飞、百度和商汤等国内大模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出舍得的态度,追求长期主义,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23][24] - 这些企业在大模型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科大讯飞偏向智能硬件和独立软件,百度偏向支撑原生应用的开发和产业的AI赋能,商汤偏向拓宽边界,让不同行业企业能随取随用AI能力[25] - 长期的大力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也带来一定压力,科大讯飞和商汤的净利润出现下滑或亏损,百度则需要优化收入结构以应对市场压力[26][27] 大模型创业者挑战与建议 - 创业者应当回归理性,不要盲目追随大模型风口[36] - 大模型创业者面临盈利困难,资本观望态度明显[37] - 大模型创业者需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和资本市场现状[38]
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
智通财经· 2024-02-13 08:10
数字经济、AI、高端制造 - 数字经济、AI、高端制造是未来增长空间最为广阔的领域[1] -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产力,AI发展主要依赖模仿人脑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及支持AI训练计算的半导体芯片[2] - 海外头部AI芯片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产业发展,英伟达和AMD在算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3] - 由于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禁令,国产AI芯片厂商正在崛起,华为在国产算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4] - 国产AI芯片正在加速追赶,性能发展空间巨大,技术前景广阔[5] -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大,我国自主可控的AI芯片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快于全球水平[6] 大模型应用 -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带来新一轮科技发展热潮,全球大语言模型的行业发展进入加速期[7] - 海外公司如OpenAI和谷歌率先推出了具有视觉、语音合成等新能力的大模型产品,国内公司也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8] - 大模型已经进入产业印证期,实现了办公、教育、搜索引擎、金融、医疗、酒店差旅等各类场景的应用[9] - 国内大模型正处于成长期,数量和质量逐步提升,国内官方也积极布局大模型领域,引导行业正向发展[10] - 国内首个官方“大模型标准符合性评测”揭晓,阿里云、百度、360、腾讯旗下的大模型产品成功通过评测,标志着它们在通用性和智能性等维度已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1] 智能手机与AI - 基于AI的消费电子产品已开始商业化落地,AI PC有望率先成为大批量落地的AI终端[13] - 英伟达推出了GeForce RTX 40 SUPER系列显卡,支持500多种RTX游戏和App,实现性能翻倍式增长[14] - 英伟达发布了多个生成式AI驱动的PC应用和服务,包括ACE支持玩家与NPC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实时反馈[15] - TensorRT显著提升了文生图AIGC应用Stable Diffusion的出图速度,让每秒百图成为现实[15] - Chat with RTX技术Demo可将PC端侧大模型与本地数据进行连接,更好地理解用户[15] 智能驾驶与新能源汽车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预测2024年销量将达1150万辆左右[28] - 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构筑汽车智能化基础,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载体,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29] - 政策为智能驾驶行业提供重要引导和规范,有望持续推动商业化加速落地[30][31] - 多家厂商已取得L3智能驾驶测试牌照,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持有更开放的态度,为高级别智能驾驶落地商业化提供了市场环境[32] - 智能驾驶技术有望持续实现重大突破,整车厂有望推出具备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车型,车联网将为智能驾驶提供落地空间[33] 人形机器人与卫星通信 -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36] - 2023年是多家机器人企业集中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产业元年,预计2024年或将进入小批量量产元年,带动全产业链受益[37] - 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32亿元,2022年至2028年的CAGR为23.5%[37] - 低轨卫星通信用途横跨军、民等多领域,战略意义重大,现金流盈亏平衡证实商业模式可行性[39] - 国内卫星通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商业化进程加快,C端应用空间广阔[40]
点评报告:“双提升”方案提振信心,星火大模型将对标GPT4-Turbo
国海证券· 2024-02-08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营收增长超过76倍,市值增长超过78倍,近三年现金分配利润占比达118%[2] - 公司预计2023年营收超200亿元,同比增长约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0%[3] - 公司发布的“星火大模型V3.5”在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超过GPT-4Turbo,估值潜在空间广阔[4]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13.62/20.1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0]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48%,P/E为48.36,P/B为4.86[12]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87元,较2022年增长263.75%[13] - 2024年销售净利率预计为6%,较2022年增长100%[13]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3361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78.2%[1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预计为56%,较2022年增长14%[13] 公司战略 - 公司制定并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振投资者信心[1] - 公司发布的“星火大模型V3.5”在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超过GPT-4Turbo,估值潜在空间广阔[4] - 公司预计2023年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占总营收约30%以上,同比显著增长[7] - 教育业务占比仍超过30%,智慧城市业务占比约20%[7] - 星火大模型在金融/汽车/运营商/工业等领域逐步落地,开发者数量超过35万[8] - 公司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13.62/20.1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影响、大模型迭代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