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达新材(002669)
icon
搜索文档
康达新材(0026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20: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65.7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7.3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90.5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30.68万元,同比增长152.62%[18] - 基本每股收益0.172元/股,同比增长190.53%[18] - 稀释每股收益0.172元/股,同比增长190.53%[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8%,同比上升3.81个百分点[18]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65.75%[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7.37万元,同比增长190.56%[57] - 胶粘剂业务(含风电环氧灌注树脂)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18.83%[57] - 环氧胶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至16.90亿元,同比增长185.43%,占营业收入74.85%[60] - 胶粘剂行业整体收入达19.87亿元,同比增长118.83%,毛利率14.83%[61] - 西北地区收入激增至4.20亿元,同比增长361.77%,占营业收入18.60%[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7258.09万元,同比下降21.15%[58]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4,667,375.54元,影响资本公积4,667,375.54元[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业务占营业收入主导地位[25] - 胶粘剂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87.98%,同比提升21.34个百分点[59]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下降33.68%[59] - 上海晶材LTCC生料带是国内多个新研装备项目中单一来源的国产材料[40] - 赛英科技专业从事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雷达相关整机开发,客户为国内配套企业和科研院所[41] - 力源兴达核心产品为高频开关电源变换器模块,面向特殊装备和电网输配电等行业[42] - 赛英科技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核心软硬件自主开发测试,部分环节如电路板制作等采用外协或外包方式以降低成本[43] - 赛英科技通过项目定制、议标等直销模式获取订单,产品主要用于特殊装备领域且多为非标准化[44] - 力源兴达专注于模块电源与驱动电源产品,覆盖地面平台、空中平台、通信网络设备等领域[47] - 必控科技提供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产品覆盖元器件级、部件级智能型滤波产品[47] - 惟新科技成功烧结出1550*250mm ITO靶材,性能指标与进口靶材相当,达到先进水平[51] - 惟新科技参与的靶材工艺技术项目在第七届创客中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51] - 上海晶材净利润增长主要因报告期内加大营销力度,产品订单较去年有所恢复[100] 各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收入激增至4.20亿元,同比增长361.77%,占营业收入18.60%[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9] - 公司实施内生式和外延式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并购重组带来商誉减值风险[111] - 公司通过升级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能力,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102] - 积极拓展新供应商资源,通过固定式、规模化采购获取更优惠价格[104] - 公司在大连、唐山、福建、天津等地投资扩建产能及新建研发中心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105] - 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但主要下游客户为央企、国企和大型上市公司及军工单位,资金实力雄厚[106] - 国内胶粘剂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常规型产品市场竞争白热化[107] - 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推高公司经营成本,面临人才流失和人力成本攀升双重风险[108] - 公司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竞业协议、保密协议构建制度约束,并推出覆盖子公司核心员工的多层次激励方案[112] - 公司每年聘请专业第三方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若被收购公司经营状况变化将及时启动减值计提程序[112] - 公司面临因规模扩大和业务扩张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需提升管理能力以匹配发展战略[113] - 主要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波动风险[10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588.48万元,主要来自转让子公司股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23.35万元[22] - 持有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分红收益200万元[22] - 单独减值测试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支出-6.86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123.62万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1.33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86.68万元[23] - 投资收益达1670.36万元,占利润总额27.37%[64] - 信用减值损失达5711.85万元,占利润总额93.59%[64] - 其他收益达1425.86万元,占利润总额23.36%[64] - 出售必控科技股权交易转让价格为18,848万元,账面价值11,163.72万元,产生投资收益1,281.32万元[14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亿元,同比下降280.1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亿元,同比下降280.15%[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76.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8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76%[18] - 公司总资产76.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1%[57] - 货币资金减少至5.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58个百分点至6.94%[65] - 应收账款增至23.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至30.06%[65] - 固定资产增至15.8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57个百分点至20.66%[65] - 应付账款增至15.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99个百分点至19.56%[6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76,930,278.43元,与期初持平[6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0,000,000.元,与期初持平[68] - 投资性房地产因租赁到期减少4,606,245.07元,期末余额为零[68][69] - 应收款项融资因银行承兑汇票收付及到期托收减少155,870,750.39元,期末余额为91,981,865.42元[68] 受限资产和担保 - 期末受限资产总额为1,014,423,815.80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65,800,000.元为票据保证金[70][71] - 期末固定资产受限账面价值为449,009,962.27元,作为抵押贷款担保[70][71] - 期末长期股权投资受限310,880,000.元,作为质押贷款担保[71] - 公司以65,800,000.元票据保证金支持签发247,500,000.元应付票据[72] - 子公司以16,871,800.元应收账款质押取得10,000,000.元短期借款[72] - 孙公司以22,270,000.元应收债权质押取得9,470,000.元短期借款[72] - 公司孙公司大连齐化以1544.25万元本公司货款质押获得建设银行915万元短期借款 余额915万元[76] - 孙公司大连齐化以6603.09万元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签发应付票据6603.09万元[76] - 孙公司天宇实业以房产土地抵押获得兴业银行1000万元授信 余额1000万元[77] - 孙公司大连齐化以房产抵押获得华夏银行2000万元长期借款 余额1900万元[77] - 孙公司康达鑫宇以土地房产抵押获得建设银行34000万元长期授信 余额10141万元[77] - 孙公司丰南康达以土地抵押获得农业银行20200万元长期授信 余额19190万元[77] - 子公司康达天津以土地抵押获得建设银行23346万元长期授信 余额5155.69万元[77] - 子公司新材料科技以彩晶光电60.92%股权质押获得上海农商行22300万元长期借款 余额18300万元[78] - 子公司康达集成电路以上海晶材80.40%股权质押获得上海银行18652.8万元长期借款 余额17160.58万元[78]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亿元人民币,净额6.9125亿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5年半年度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49亿元人民币,使用比例达93.89%[89]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1.1628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6.82%[89] - 福建康达鑫宇3万吨胶粘剂新材料项目投资总额2.75亿元人民币,实际投资2.7673亿元人民币,超支0.63%[90] - 唐山丰南区3万吨/年胶黏剂项目因工艺复杂及不可抗力影响进度延迟,2025年5月进入试生产阶段[9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资1.4269亿元人民币,较计划1.5亿元人民币少支4.87%[90] - 收购大连齐化新材料股权并增资项目实际投资1.1628亿元人民币,完全按计划执行[90] - 福建康达鑫宇项目2025年1月31日结项进入生产阶段,目前产能处于爬坡期未达预期收益[90] - 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收购大连齐化股权以延伸环氧产品上游产业链[90] - 期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4935.42万元人民币,部分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9]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金额为129,123,581.01元[91] - 2022年8月18日公司完成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金额129,123,581.01元[91] - 2022年12月27日起公司累计使用1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1] - 2023年12月8日起公司使用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1] - 2024年11月26日起公司使用4,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有4,5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1] - 福建康达鑫宇项目专户结余1,421.48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4,935.42万元[91] - 其中435.42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91] - 公司通过收购大连齐化向电子级环氧树脂领域进行规模化延伸布局[91]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使用11,628万元收购并增资大连齐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中8,628万元收购43.58%股权,3,000万元用于增资,完成后合计持有51%股权[92]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公司转让彩晶光电67%股权,2025年起不再并表[26] - 丰南康达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303.56万元,总资产为44,994.53万元,净资产为4,170.99万元[97] - 康达鑫宇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151.76万元,总资产为60,161.05万元,净资产为5,712.66万元[99] - 大连齐化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256.11万元,总资产为73,318.34万元,净资产为14,923.07万元[99] - 上海晶材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425.86万元,营业收入为5,277.74万元,营业利润为1,656.45万元[99] - 赛英科技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217.26万元,总资产为33,300.95万元,净资产为20,307.43万元[99][101] - 公司报告期内新设4家子公司,包括康达新材料集团大连有限公司等,对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00] - 公司报告期内收购成都科成精化两家公司,增加胶粘剂产品品类,对经营业绩暂无重大影响[100] - 公司出售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交易价格为18,848万元,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25.05%[98] - 必控科技股权出售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149] - 公司间接持有四川忠华智能科技的股权比例由35%减少至17.15%[155] - 公司间接持有忠华智能股权比例由35%减少至17.15%[182] - 常熟晟达智能制造科技注册资本由600万元增至2,000万元[182] - 成都科成精化高分子材料65%股权收购金额为975万元[183] - 康成达创新材料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51%[183] - 唐控智能认购忠华智能注册资本2,800万元,持股35%[181] - 必控科技以固定资产作价2,600万元认购忠华智能股份[181] - 风范晶樱认购忠华智能注册资本1,600万元,持股20%[182] 公司研发和技术资质 - 公司是国内胶粘剂新材料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 - 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上海胶粘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 - 公司检测中心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通过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认证[35] - 大连齐化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20项、正在申请专利5项[36] - 大连齐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认证[36] - 大连齐化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雏鹰企业、瞪羚企业[36] - 上海晶材进入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2022年获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称号[40] - 公司子公司赛英科技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并获相关资质和体系认证[45]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中心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50] - 控股子公司大连齐化2020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 - 大连齐化2021年7月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共计238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52] - 公司各类研发人员305人[52]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于2025年2月10日因换届发生变动,涉及黄让南、赵有中、陈宇、仇宝瑞等人[118] - 公司副董事长姚其胜于2025年2月11日因工作调动被聘任[118] - 公司总会计师宋兆庆于2025年2月11日因职务名称变更被聘任[118] - 公司监事刘占成、刘君、仇宝瑞于2025年6月10日因解聘离任[118] - 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2025年6月1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80] - 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50名员工,持有520,80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0.17%[120]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105人,持有股份3,241,100股,占总股本1.07%[121]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104人,持有股份4,673,900股,占总股本1.54%[121]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115人,持有股份4,289,000股,占总股本1.41%[121] - 董事长王建祥持有1,150,016股,占总股本0.38%[121]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其胜持有703,978股,占总股本0.23%[121]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已解锁股票1,000股[123]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已解锁股票46,800股[123]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已解锁股票7,000股[123] - 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锁定期公司层面可解除限售比例为75%[122] - 控股股东唐山工控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增持公司股份326.65万股(占总股本1.08%),增持金额3,010.75万元[177] - 控股股东唐山工控2025年1月至6月增持公司股份139.56万股(占总股本0.46%),增持金额1,340.15万元[178] - 股东唐山工控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承诺期限为2024年7月8日至2025年1月8日[137] - 股东唐山工控另一项不减持承诺期限为2025年1月18日至2025年6月10日[137] - 唐山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28.81%共87,421,621股[191]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4.16
康达新材(002669)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9:16
股权信息 - 截至股权登记日公司总股本303,400,000股,已回购12,621,627股,有效表决权股份290,778,373股[2] - 出席大会股东及代理人286人,代表股份95,733,416股,占比32.9232%[5] 议案投票 - 《向泰国控股子公司增资议案》同意7,764,095股,占比93.4106%[7] - 《为公司及董高人员买责任险议案》同意94,539,216股,占比99.6999%[7] 会议信息 - 2025年8月25日召开会议,现场14:30开始,网络9:15开始[4] - 会议地点为上海浦东新区五星路707弄御河企业公馆A区3号楼[4]
康达新材(002669) - 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康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25 19:16
会议信息 - 会议由董事会召集,2025年8月9日发通知,8月25日召开[6][8] - 现场会议在上海浦东,网络投票在特定时段进行[8][9] 投票情况 - 286人代表95,733,416股投票,占比32.9232%[10] 议案表决 - 《向泰国控股子公司增资》总表决同意占93.4106%,中小投资者同意占92.6008%[13] - 《买责任保险》总表决同意占99.6999%,中小投资者同意占96.1552%[14][15] 合规情况 - 会议召集、召开等程序及表决结果均合法有效[16]
2025年中国环保胶黏剂行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水性生物智能突破,环保胶黏剂行业迈向千亿规模[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9:59
环保胶黏剂行业概述 - 环保胶黏剂采用天然、可再生或低毒原料制成,具有低VOC、无甲醛、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涵盖天然胶黏剂(如淀粉胶、大豆胶)和合成环保胶黏剂(如水性胶、UV固化胶)等类型 [1][2] - 按应用分为包装、家具、电子等行业专用胶,按固化方式分为物理固化、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等 [2] -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需求增长,环保胶黏剂正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 政策背景 - 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下降20% [5][7] - 配套出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专项规范,构建覆盖生产、应用、排放全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5][7] - 政策倒逼产业升级,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胶粘剂产品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有机硅、合成树脂、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为核心,生物基原料(如淀粉、大豆蛋白)崛起提供替代选择 [8] - 中游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升级(如机器人涂胶系统)和环保技术(如RTO焚烧炉)提升效率与合规性 [8]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环保胶黏剂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胶黏剂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十四五"期间保持产量年均4.2%、销售额年均4.3%的稳健增长,2024年产量约855万吨,消费量约756.2万吨 [10] - 进出口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态势,2024年出口量117.01万吨(同比增长23.93%),2025年1-6月出口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8.46%) [12] - 行业销售额承压下行,2023年销售额1140.9亿元(同比下降0.91%),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1097亿元(同比下降3.85%) [14] 环保胶黏剂发展现状 - 行业沿高性能突破、低碳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加速迈进,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基材料合成、水性化技术迭代及可降解体系构建 [16] - 水基型胶粘剂成为市场支柱,2023年市场规模480亿元,预计2025年攀升至65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6.3% [16] - 热熔胶作为重要品类,2024年销售量突破180万吨达180.10万吨(同比增长11.45%),销售额319.81亿元(同比增长5.06%)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化工巨头(如汉高、3M)凭借技术专利壁垒占据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维持40%以上毛利率 [20] - 本土龙头企业(如回天新材、硅宝科技)在新能源、光伏等中端市场实现50%-60%国产化替代,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与智能化产线 [20] - 中小型企业深陷低端建筑、包装胶领域价格竞争,面临环保政策倒逼的产能出清压力 [20] 企业布局 - 回天新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用胶黏剂,计划2025年扩建5万吨产能 [22][23] - 硅宝科技光伏密封胶市占率超25%,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2][23] - 万华化学推进8万吨CO₂聚醚项目(2026年投产) [22][23] - 永冠新材投建30万吨可降解胶项目应对欧盟禁塑令 [22][23] - 汉高在华布局生物基结构胶生产(60%生物基),烟台"鲲鹏工厂"2025年投产 [22][23] 发展趋势 - 技术端聚焦水性化、生物基化与智能化突破,预计2030年水性胶市场份额突破50%,生物基聚氨酯固化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15% [24] - 市场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构胶单车用量从2020年2.5公斤增至2025年4.2公斤,2030年高性能水性热熔胶需求量预计达35万吨 [24][25]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CR10超65%,海外产能占比达25%,形成"国内研发+海外生产"全球化布局 [26]
康达新材20250815
2025-08-18 09:00
康达新材2025年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公司概况 - 康达新材主营业务聚焦新材料和电子科技两大板块[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受益于胶粘剂和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销售增长[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00万到5,500万,同比增幅188.48%到197.33%[3] 核心业务表现 风电材料业务 - 风电叶片结构胶国内市占率65%-70%,全球市占率35%-40%[2] - 2025年一季度胶黏剂板块营收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 - 2024年风电环氧灌注树脂全年销售量4.5万吨,2025年半年度预计超过去年全年[7] - 预计2025年风电叶片结构胶市场需求9万吨左右[7] - 结构胶和树脂毛利率维持在25%-30%水平[8][9] 特种树脂业务 - 通过收购大连齐化向特种树脂转型升级[2] - 环氧树脂60%-65%供应来自大仁集团,其余外采[10] - 风电环氧灌注树脂从2021年7,000吨提升至2024年45,000吨,2025年预计突破10万吨[12] - 计划2026年11月投产8万吨树脂项目[14][15] 战略布局与收购 新材料板块 - 拓展至半导体新材料领域,包括ITO靶材和CMP抛光液项目[2] - ITO靶材市场空间约1,000亿元,唐山拥有30吨产能[16] - 与维信诺进行ITO靶材测试,未来可能推广至京东方、华星光电[16] - 通过收购上海晶泰科技进入LTCC(低温共烧陶瓷)领域[17] 电子科技板块 - 重点布局军工领域,形成从材料到整机系统级的完整产业链[2] - 收购成都中科华威(估值5.4亿元,51%股权2.75亿元)[5] - 中科华威2025-2027年目标净利润4,000万、5,000万和6,000万元[5] - 中科华威2025年一季度营收4,800万元,净利润约2,100万元[6] - 中科华威核心产品包括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及SIP[22] 协同效应 - 中科华威与康达新材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具有协同效应[18] - 与中国华为合作主要集中在电源模块和芯片定制方面[19] - 通过材料上游支撑为赛英雷达等整机设备提供支持[19] 未来规划 - 打造"新材料+电子科技"上市公司平台[28] - 福建和唐山基地建设完成后形成三基地协同发展[28] - 加强特种树脂领域发展,与头部客户开展测试对接[28] - 储备ITO靶材、LTCC材料、氧化铝靶材及CMP抛光液等半导体上游项目[28]
康达新材推2.75亿收购拓展布局 双轮驱动半年预盈5000万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21
战略布局与收购 - 公司拟以现金2.75亿元收购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完成后中科华微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2]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驱动下向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拓展的关键一步,旨在纳入特种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领域的优质资产 [1][3] - 中科华微承诺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5000万、6000万元 [3] 业务协同与产业布局 - 公司现有半导体材料业务如CMP抛光液、溅射靶材等与中科华微的集成电路设计业务可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有助于构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布局 [3] - 特种装备领域的高壁垒市场将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契合国家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的产业政策导向 [3] - 公司以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空白为己任,着力构建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的产业链条 [3] 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5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63.74%;归母净利润637.18万元,同比增长125.70%;扣非净利润336.37万元,同比增长112.73% [6] - 公司近期优化资产结构,出售彩晶光电66.9996%股权和必控科技61%股权,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电子信息材料领域 [5] 历史发展与战略转型 - 公司自2018年起开启外延并购步伐,积极进军电子科技领域,先后收购彩晶光电、晶材科技、赛英科技等企业 [4] - 唐山国资入主后,公司2020年盈利能力达到高峰,实现营业收入19.32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达到2.15亿元 [4] - 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5亿元,以提升竞争力 [5]
康达新材:上半年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产品销售总量稳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7:16
公司业绩与产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产品销售总量稳步增长,带动净利润同步提升 [1] - 风电叶片系列产品需求旺盛,成为拉动板块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1] 行业动态 - 风电行业景气度提升,带动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1]
康达新材(002669) - 2025年8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7 15: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盈利5000万-5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651.1万元,同比增长188.48%-197.33% [2] - 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产品销售总量稳步增长,带动净利润同步提升 [2] - 风电叶片系列产品需求旺盛,成为拉动板块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2] 风电业务 - 风电叶片结构胶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3] - 2024年风电叶片环氧结构胶销量突破4万吨,风电叶片环氧灌注树脂销量达4.5万吨 [3] - 2025年一季度风电叶片环氧结构胶销售量继续领跑行业 [3] - 公司已构建覆盖风电叶片环氧结构胶、风电叶片环氧灌注树脂等核心产品的完整供应体系 [3] 收购中科华微 - 中科华微是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微控制器芯片(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系统级封装电路(SiP) [4] - 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4] - 收购将给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6] - 公司将加速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战略转型与升级 [7] 电子级特种树脂 - 新设立的控股子公司康成达创主要规划产品为电子级双(多)马来酰亚胺树脂 [7] - 产品可应用于高速覆铜板、BT载板等领域 [7] - 目前正开展技术测试、中试生产等相关前期工作 [7]
8.15犀牛财经早报:上海虚拟电厂最大响应负荷首破100万千瓦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
犀牛财经· 2025-08-15 18:16
居民资金流向与资本市场表现 - 7月人民币存款新增5000亿元 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其中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反映居民资金通过银证转账或购买基金理财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1] - 居民风险偏好抬升推动资金流向与7月A股上涨行情相互印证 [1]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 - 超300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 近200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多家公司扭亏为盈 近30家公司业绩同比倍增 [1] - 汽车 电力设备 有色金属等行业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 [1] 地方国资并购动态 - 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创投平台收购上市公司 动因包括国企改革深化 并购招商及产业整合升级 [2] - 政策鼓励高质量并购作为国企改革重要举措 通过并购将上市公司作为招商引资新杠杆 推进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打造 [2] 虚拟电厂发展进展 - 上海虚拟电厂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 达116.27万千瓦 创纪录 去年为70.43万千瓦 [2] - 虚拟电厂从技术验证转向常态化应用 具备实战调节能级和响应速度 挖掘算力中心和新能源车等场景 经验有望推广至长三角及全国 [2][3] 原油市场供需格局 - 国际原油价格较7月底高点累计最大跌幅超10% 国内原油期货跌破500元/桶 [3] - 欧佩克+持续增产及全球经济低速增长致石油消费受限 原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局面 压制油价中长期走势 [3] 移动电源监管变化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实施 未取得认证产品不得生产进口或销售 [3] - 认证充电宝成为销售主流 50-100元产品销量大增 30元以下无3C产品减少 认证电芯供应偏紧导致部分品牌涨价 10000Ah充电宝涨幅约10元 [3][4]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科学家首次识别解码与内心言语相关大脑活动 解码准确率达74% 为严重言语障碍患者重建交流能力开辟新路径 [4] 机构持仓调整 -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 建仓联合健康及纽柯钢铁等 增持Pool及海科航空等 清仓T-Mobile [4] - 美国银行二季度增持博通及Meta等 减持苹果及百事等 重仓微软及英伟达等 [4] 汽车行业合作扩展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扩大协议 联合开发技术将集成至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 燃油及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5] 企业高管变动 - 华伦天奴首席执行官因个人原因辞职 曾任职古驰营销执行副总裁 2020年6月出任现职 [5] 能源企业战略合作 - 上海电气与申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能源 金融及战略新兴等领域拓展合作 [5] 食品企业业绩增长 - 卫龙美味上半年收入34.83亿元 同比上升18.5% 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增长18% [5] 上市公司澄清公告 - 中国长城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未筹划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 经营正常无重大变化 [6] 半导体领域收购 - 康达新材拟2.75亿元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中科华微为高可靠集成电路研发服务企业 收购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 [6][7] 化工企业业绩高增长 - 利民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4.52亿元 同比增长6.69% 净利润2.69亿元 同比增长747.13% [7] 科技企业业务进展 - 华工科技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净利润9.11亿元 同比增长44.87% 聚焦感知联接智能制造核心业务 面向新能源汽车及数字赋能赛道 [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标普500指数涨0.03% 纳指跌0.01% 道指跌0.02% [7] - 美国PPI数据强劲打压降息预期 纳指和道指微跌 标普微涨创新高 中概指数回落超2% [8][9]
化学制品板块8月15日涨1.93%,久日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16:37
化学制品板块市场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3%,领涨个股为久日新材(涨幅19.98%)[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内涨幅前十个股涨幅均超6.6%,其中凯美特气、集泰股份涨停(涨幅10.03%和9.97%)[1] 个股交易数据 - 久日新材成交量29.67万手,成交额8.65亿元,位居涨幅榜首[1] - 新潮新材成交额达19.65亿元,为涨幅前五个股中最高[1] - 凯美特气成交量100.78万手,为板块内成交量最大个股[1] - 跌幅最大个股为凯立新材(-3.85%),其成交额2.18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49亿元,游资净流出6.37亿元,散户净流入2.88亿元[2] - 凯美特气主力净流入3亿元(占成交额18.44%),居资金流入首位[3] - 集泰股份主力净流入8277.84万元(占比36.07%),为主力参与度最高个股[3] - 久日新材主力净流入6639.58万元,但游资净流出7945.13万元[3] - 扬帆新材主力净流入6349.02万元,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315.98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