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制药(003020)

搜索文档
立方制药(003020.SZ):收到盐酸丙美卡因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07-29 16:29
药品获批情况 -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1] - 盐酸丙美卡因是一种强效酯类表面麻醉剂 其制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临床上主要用于眼科表面麻醉 [1] - 盐酸丙美卡因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局部麻醉药 [1] 市场竞争格局 - 盐酸丙美卡因原料药暂无进口原料药登记备案 [1] - 除公司外 国产原料药目前有五家企业登记备案 [1] - 五家国产原料药企业登记状态均为"A"(已批准在上市制剂使用的原料) [1]
立方制药(003020.SZ):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6:29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 - 盐酸丙美卡因是一种强效酯类表面麻醉剂 其制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临床上主要用于眼科表面麻醉[1] - 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局部麻醉药[1]
立方制药: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准
智通财经· 2025-07-29 16:24
立方制药盐酸丙美卡因获批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 - 盐酸丙美卡因是一种强效酯类表面麻醉剂[1] - 其制剂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临床上主要用于眼科表面麻醉[1] - 该药物属于快速作用的局部麻醉药[1]
立方制药:收到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快讯· 2025-07-29 16:17
立方制药原料药获批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盐酸丙美卡因《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 - 盐酸丙美卡因是一种强效酯类表面麻醉剂,主要用于眼科表面麻醉等临床用途[1] - 该原料药获批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原料药产品管线[1] - 新原料药将增强公司制剂品种的竞争力[1]
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4:31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首次授予66名激励对象及预留授予22名激励对象,合计87名(含1名重复参与者),本次回购注销股票数量为1,078,318股,占总股本0.56% [2] - 回购资金总额为7,850,155.04元,利息477,667.87元,合计8,327,822.91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2][13] - 回购注销原因包括:3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符合条件(38,944股),以及2024年公司业绩未达考核目标(1,039,374股)[8][9] 股权激励计划审批流程 - 2022年8月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 [3] - 2022年9月经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事宜,并于10月完成首次授予登记(上市日2022年10月19日)[4][5] - 2023年6月调整预留授予价格和数量,7月完成预留授予登记(上市日2023年7月20日)[6][7] 回购价格调整机制 - 因2024年中期及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息合计0.5元),回购价格从7.78元/股调整为7.28元/股 [11][12] - 离职激励对象按调整后价格回购,业绩未达标者另加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12] 股本结构变动及影响 - 本次注销后总股本从191,260,500股减少至190,182,182股,占比0.56% [14] - 公司声明回购注销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5] 历史解除限售及回购记录 - 2023年11月首次授予第一期104.324万股解禁上市 [7] - 2024年11月首次授予第二期78.6722万股及预留授予第一期26.9652万股解禁上市 [7][12] - 2024年1月及2025年1月分别注销3.1964万股和31.1263万股不符合条件的股票 [7][13]
立方制药(003020) -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7-24 17:46
回购注销 - 本次回购注销涉及87名激励对象,股票数量1,078,318股,占回购前总股本0.56%[2] - 拟用于本次回购资金总额7,850,155.04元,利息477,667.87元,合计8,327,822.91元[2] - 2024年1月17日回购注销3.1964万股限制性股票[7] - 2025年1月9日回购注销31.1263万股限制性股票[8] - 因离职拟回购注销38,944股限制性股票[10] - 因2024年度业绩考核未达标拟回购注销1,039,374股限制性股票[10] - 本次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190,182,182股[15]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于2025年7月23日完成[15] 股票流通 - 2023年11月8日,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上市流通104.324万股[7] - 2024年11月11日,首次授予上市流通78.6722万股,预留授予上市流通26.9652万股[8] 分红 - 2025年以总股本191,260,5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7,378,150元[11] 业绩考核 - 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10] 股份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53,535,977股,比例27.99%,变动后数量52,457,659股,比例27.58%[17] - 股权激励限售股变动前数量1,078,318股,比例0.56%,变动后数量0股,比例0.00%[1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数量137,724,523股,比例72.01%,变动后数量137,724,523股,比例72.42%[17] 价格调整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回购价格由7.78元/股调整为7.28元/股[13] 影响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8]
立方制药(003020)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7-21 17:15
公司治理 - 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1] - 2025年5月12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1] 注册资本 - 公司近日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工商登记及备案[2]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90,182,182元[2] 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日期为2002年07月16日[2]
智通A股限售解禁一览|7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9:04
限售股解禁概况 - 7月21日共有23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总市值约53.6亿元 [1] 解禁股类型分布 -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涉及15家公司,包括山高环能(127.72万股)、岳阳兴长(215.25万股)、张裕A(203.57万股)、申能股份(971.61万股)、芭田股份(120万股)、万马股份(261.12万股)、老百姓(19.36万股)、珍宝岛(72.69万股)、立方制药(23.4万股)、三角防务(110.4万股)、亿道信息(46.26万股)、宏和科技(252.65万股)、国茂股份(16.58万股)、箭牌家居(135.28万股)、宏英智能(18万股) [1] - 增发A股相关:川发龙蟒(1.25亿股增发A股法人配售上市)、茂硕电源(8229.83万股增发A股原股东配售上市) [1] - 延长限售锁定期流通:诚达药业(6155.94万股) [1] - 未明确类型:康鹏科技(461.89万股)、巨一科技(10.81万股)、希荻微(1.54亿股)、埃科光电(68万股)、航材股份(180万股) [1] 解禁规模突出个股 - 川发龙蟒解禁量最大达1.25亿股 [1] - 希荻微解禁量次之达1.54亿股 [1] - 茂硕电源解禁8229.83万股 [1] - 诚达药业解禁6155.94万股 [1]
立方制药(003020)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7-04 16:00
股东股份情况 - 股东邓晓娟本次解除质押1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7.47%,占总股本0.52%[1] - 邓晓娟持股1338.48万股,持股比例7.00%[4] - 解除质押后累计被质押股份100万股[4] 风险与披露 - 截至公告日,邓晓娟质押股份无强制平仓风险[5] - 公司将持续关注质押情况并履行披露义务[6] 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7月5日[8]
立方制药丹皮酚原料药获批上市 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21:03
立方制药产品获批进展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丹皮酚《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新工艺具有绿色友好、成本集约增效特点,实现产能扩容并提升制剂品种竞争力 [1] - 公司5月28日获批多库酯钠原料药上市申请,进一步丰富原料药产品管线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公司4月24日获批贝派度酸片临床试验,该产品原研药2020年在美国上市但国内尚未上市,公司作为国内第三家获批临床企业具备先发优势 [2] 行业专家观点 - 掌握原料药生产技术和供应渠道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1] - 医药产品从临床试验到上市需经历多个阶段并投入大量资源,贝派度酸片若成功上市将丰富公司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产品线 [2] - 生物医药行业是全球科技发展核心赛道之一,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增至2.24万亿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随着医药生物行业快速发展,具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缺乏竞争力企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