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海股份(300196)
icon
搜索文档
长海股份(300196):销量延续高增,盈利相对稳健
长江证券· 2025-11-21 21: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24%,归属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46% [2][6] - 单看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31%,归属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下降3% [2][6] - 第三季度毛利率约为22.3%,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 [13]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约为10.4%,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2、-0.6、-1.6、-0.3个百分点 [13] - 第三季度整体归属净利率约为9.3%,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 [13] 业务运营与市场分析 - 公司单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源于玻纤及制品收入增长,驱动因素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新增产能快速释放,以及下游风电、热塑需求高速增长 [13] - 行业价格方面,参考卓创资讯数据,缠绕直接纱三季度成交均价约3773元/吨,虽然9月以来价格提涨,但季度均价环比仍下降3% [13] - 盈利能力波动幅度好于同行,部分原因是公司销量较好产生摊薄效应,且制品占比较高使得价格波动较小,若剔除热修转产风电纱增加的短期生产成本影响,盈利能力环比表现更加稳健 [13] - 出口需求走弱是今年玻纤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1-9月海关数据显示玻纤粗纱、短切销量分别下降4%、12%,2025年以来对美出口实际加征关税累计达30%,当前总关税已升至60% [13] 行业展望与公司预测 - 报告判断玻纤价格在2025年下半年相对平稳,2026年有上涨动力,依据是2026年新增产量少于2025年,且2026年国内需求增速平稳,海外需求有望筑底回升 [13] - 玻纤业务处于周期相对底部,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模量纱开始放量,产能有持续扩张空间 [13]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55亿元、4.74亿元,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6倍、12倍 [13]
玻璃玻纤板块11月20日涨1.21%,九鼎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20 17:04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1月20日整体上涨1.21%,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深证成指下跌0.76%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九鼎新材以6.49%的涨幅领涨,中材科技上涨4.23%,而金晶科技下跌2.13%,三峡新材下跌1.53% [1][2] 个股价格与成交 - 九鼎新材收盘价为8.37元,成交量53.72万手,成交额4.45亿元 [1] - 中国巨石收盘价为15.48元,微涨0.19%,成交额达4.65亿元 [1][2] - 旗滨集团股价收平于6.17元,成交额为1.43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4846.4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927.35万元 [2] - 宏和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035.50万元,主力净占比5.48% [3] - 中国巨石主力资金净流入1161.05万元,同时游资净流入2364.88万元 [3] - 九鼎新材虽获主力净流入199.21万元,但游资净流入高达3133.74万元,游资净占比7.04% [3]
玻璃玻纤板块11月18日跌0.58%,旗滨集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8 16:11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18日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下跌0.58%,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0.9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耀皮玻璃上涨1.09%,宏和科技上涨1.06%,而旗滨集团领跌,跌幅达3.69% [1][2] - 板块成交活跃,中国巨石成交额达10.59亿元,金晶科技成交量为56.32万手 [1]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居前的个股为耀皮玻璃(收盘价9.28元,涨1.09%)和宏和科技(收盘价30.47元,涨1.06%) [1] - 跌幅显著的个股包括旗滨集团(收盘价6.26元,跌3.69%)、山东玻纤(收盘价7.61元,跌3.18%)和三峡新材(收盘价3.35元,跌2.90%) [2] - 多数个股收跌,跌幅在1%至4%之间的公司有7家 [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为1.42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7762.48万元和6470.27万元 [2] - 中国巨石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1869.55万元,主力净占比4.85% [3] - 南玻A、长海股份、中材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净流出额分别为1001.88万元、740.45万元和1469.72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10.78%、-10.40%和-1.39% [3] - 游资资金显著流入中材科技,净流入额达8199.93万元,游资净占比7.74% [3]
玻璃玻纤板块11月17日跌2.45%,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3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7 16:53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1月17日整体下跌2.45%,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6%,深证成指下跌0.11%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在列出的20只个股中,仅3只上涨,17只下跌 [1][2] 领涨与领跌个股 - 宏和科技领跌板块,跌幅达4.89%,收盘价为30.15元,成交额为6.15亿元 [2] - 中材科技跌幅居前,下跌4.27%,收盘价为32.70元,成交额为15.93亿元 [2] - 南玻A、山东玻纤、凯盛新能逆势小幅上涨,涨幅分别为0.20%、0.13%和0.09%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玻璃玻纤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36亿元,显示机构资金呈撤离态势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0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31亿元,与主力资金流向形成反差 [2] - 中材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额最大,达2.61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6.39% [3] - 宏和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9107.1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4.80% [3]
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就业数据改善,期待政策托底-20251117
东吴证券· 2025-11-17 15: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就业数据改善,期待政策托底[1] - 国家统计局10月调查失业率企稳改善,但M1、投资和消费的同比数据显示经济承压,主要原因是高基数[3] - 短期推荐首先是欧美出口产业链,其次市场对地产链的进一步放松也有所预期[3] - 十五五期间科技自立自强是重中之重,国产半导体有望加快发展[3] - 三季报显示地产链业绩仍较为平淡,但大部分公司费用率有所下降,印证地产链出清已近尾声的判断[3] - 中美贸易协议定调未来一年全球贸易稳定形势,美欧日财政扩张倾向对AI和创新药等板块形成刺激[3][4] 大宗建材基本面与高频数据总结 水泥 - 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市场价格为352.3元/吨,较上周上涨1.2元/吨,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4.8元/吨[3][11] - 价格上涨地区包括泛京津冀地区(+10.0元/吨)、两广地区(+7.5元/吨)、华北地区(+8.0元/吨)等;价格下跌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地区(-2.9元/吨)、西南地区(-8.0元/吨)等[3][11] - 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库位为69.8%,较上周下降0.2个百分点,但较2024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3][18] - 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出货率为46.2%,较上周微升0.3个百分点,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3][18] - 十一月中旬,全国天气情况好转,南方市场需求环比略有恢复,北方需求萎缩速度放缓,企业出货率环比微幅提升0.3个百分点[10] 玻璃 - 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浮法白玻原片平均价格为1195.4元/吨,较上周下降1.9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58.4元/吨[3][43] - 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5962万重箱,较上周减少54万重箱,但较2024年同期增加1821万重箱[3][45] - 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市场价格稳中偏弱运行,部分价格重心下移,市场交投转弱[41] 玻纤 - 本周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稳定为主,国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3250-3700元/吨,全国企业报价均价维持3524.75元/吨,较上一周持平,同比上涨0.38%[3][55]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300元/吨,较上一周基本持平;7628电子布报价维持3.9-4.4元/米[3][56] - 普通直接纱和合股纱龙头企业引领复价,将推动当前竞争较激烈品类价格回升;风电、热塑短切等中高端品类同时复价,体现龙头企业提升盈利共识[5] 行业动态跟踪 - 陕甘宁重点水泥企业稳增长座谈会在西安召开,提出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强化区域联动,有望加强区域供给侧自律,有利于区域盈利中枢修复[70]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碳市场水泥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大气污染治理和碳市场工作持续推进有望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落后产能退出[71] 本周行情回顾及板块估值 - 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涨跌幅0.97%,同期沪深300、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08%、-0.47%,超额收益分别为2.05%、1.44%[3][72] - 海螺水泥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3.27倍,中国巨石为18.13倍,北新建材为10.50倍[77] - 根据分红收益率测算,海螺水泥2025年预测股息率为3.8%,华新建材为2.5%,上峰水泥为4.2%[78]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玻璃纤维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被列入鼓励性行业
前瞻网· 2025-11-17 14:09
文章核心观点 -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在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应用广泛的新型材料,其行业发展持续获得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有力政策支持 [1] - 政策引导方向明确,从“十二五”时期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电子玻璃产品突破,鼓励发展特种玻璃纤维等产品 [1] - 国家层面通过多项政策目录(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行业进行规范和鼓励,重点支持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的发展 [2][3][5][6] - 地方政府积极跟进,将玻璃纤维产业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并设定具体的产业规模目标,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9][10][14][16] 政策历程 - “十二五”时期政策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 [1] - “十三五”期间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特种玻璃纤维等产品 [1] -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电子玻璃产品取得突破,鼓励发展特种玻璃纤维等产品 [1]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 2015年以来,玻璃纤维行业多次被列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等国家级鼓励类目录 [2] - 2021年《玻璃纤维工业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以创新为动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控制产能过快增长的发展方向 [2][3] - 2023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鼓励发展8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技术,5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细纱池窑拉丝技术等 [5][6] - 202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将重庆、陕西、内蒙古、广西等多个省市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产品列为新增鼓励类产业 [2][7][8] - 2020年工信部发布《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对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3][4][5] 各省市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全市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规模总量突破500亿元,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0%以上 [10] - 浙江省、四川省等省份在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强调提升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固废资源利用水平和能源结构优化 [10] - 江苏省规划支持石墨烯玻璃纤维等复合增强材料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 [14] - 上海市计划在2025-2027年聚力建设纤维等3大创新高地,培育壮大复合材料等5个产业集群 [14] - 安徽省鼓励合肥、安庆、芜湖等地重点发展玻纤及复合材料等产品 [16] - 广东省鼓励发展高性能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 [16] - 湖北省规划推动高铝耐碱玻璃纤维等新型墙体、保温隔热和防火材料做大做强 [16]
长海股份: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11-14 22:1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成本管理策略 - 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 - 公司及时关注原材料市场行情及价格波动 [1] - 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适时调整公司产品价格,以降低公司成本压力 [1] - 采取措施旨在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1]
玻璃玻纤板块11月14日跌2.92%,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4 16:5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1月14日整体下跌2.9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7%,深证成指下跌1.93%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领跌股为宏和科技,单日跌幅达6.57% [1][2] 个股价格变动 - 部分个股逆势上涨,北玻股份上涨0.49%,旗滨集团上涨0.30%,凯盛新能上涨0.26% [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中国巨石下跌3.87%,中材科技下跌3.26%,国际复材下跌2.95%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681.56万元 [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净流入金额为3.28亿元 [2] - 个股资金流向分化明显,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433.80万元,净占比4.58%;而南玻A主力资金净流出940.63万元,净占比达-10.59% [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较高的个股包括中材科技(19.27亿元)、金晶科技(5.31亿元)、耀皮玻璃(4.36亿元) [1][2] - 宏和科技虽然跌幅最大,但成交额也达到7.42亿元,显示交易活跃 [2]
建材行业年度策略:关注反内卷、出海、AI电子布机遇
东北证券· 2025-11-13 09:48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建材行业策略研报的关键要点。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建材行业内部呈现显著分化,投资机会应聚焦于“反内卷”(供给侧优化)、出海拓展以及AI驱动的新兴需求(如特种电子布)三大主线,整体给予“优于大势”的评级[1][2] 核心观点与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整体表现优于大盘,SW建筑材料指数近12个月绝对收益为12%,但相对沪深300收益为-2%[8] - 行业成分股总市值达8162亿元,整体市盈率为28.8倍,市净率为1.36倍[8] - 投资主线清晰: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国内价格支撑、中资企业出海机遇、以及AI算力需求拉动的特种玻纤材料放量[2][184] 水泥行业 - 产量与需求: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水泥产量12.6亿吨,同比下降5%,降幅较2024年全年(-10%)收窄,预计全年产量约为2014年峰值水平的七成[2][15] - 盈利能力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SW水泥制造行业营收2521亿元,同比下降9%,但销售净利率回升至3.3%,较2024年全年提升1.0个百分点[2][32] - 价格与成本:水泥价格呈现2024年前低后高、2025年前高后低趋势;煤炭价格持续走低,2025年环渤海动力煤均价679元/吨,较2024年下降5.3%,利好成本端[33] - 未来机遇:国内价格支撑取决于供给侧优化进程,重点关注年底限制超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出海机遇巨大,全球多地水泥价格远超国内,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市场潜力显著,推荐关注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2][35][45][46][184] 玻璃行业 - 供需与价格:2025年前三季度平板玻璃产量7.3亿重量箱,同比下降5%;价格持续下探,浮法玻璃均价1287元/吨,较2024年全年下降20%,仅为2021年高位的五成[2][57] - 行业景气度:产能利用率略降至约81%,企业库存平均6337万重量箱,较2024年水平上升12%,行业盈利持续承压[68] - 盈利水平磨底:2025年前三季度SW玻璃制造行业营收344亿元,同比下降11%,销售净利率仅为0.6%[2][74] 玻纤行业 - 市场表现领先:2025年初至今SW玻纤制造行业涨幅达71%,领涨建材板块,其中宏和科技涨幅296%,中材科技涨幅155%[83] - 盈利显著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24%,销售净利率达10.8%,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4.3个百分点[3][84] - 增长驱动力:受益于风电装机需求复苏和AI算力需求拉动,特种电子布(如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产品)持续放量;电子级玻纤行业资本和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优良,预计高景气度将持续,推荐关注中材科技、长海股份[3][89][93][94][108][184] 消费建材行业 - 宏观环境:2025年社零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有望回正;2025年前三季度商品房成交量和二手房价格降幅均较2024年显著收窄[3][120][121] - 成本端改善:主要原材料价格如重交沥青(2025Q4均价环比下降6%)、钛白粉、PVC等价格环比下降,利好企业毛利率修复[138] - 行业分化:2025年前三季度SW装修建材行业营收1119亿元(-6%),但净利率小幅回升至5.2%(+1.2pct);细分板块中防水材料与涂料改善显著,防水材料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1.2%提升至3.1%(+4.3pct),涂料行业净利率从-0.1%提升至4.3%(+4.4pct)[145][147] - 重点公司:东方雨虹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修复至3.8%,积极推进海外战略;三棵树营收增长且净利率大幅提升至7.8%,得益于零售业务发力;建议关注三棵树、悍高集团、兔宝宝等优势企业[170][171][179][184] 其他自下而上投资机会 - 麦加芯彩:受益风电需求景气,并积极拓展船舶涂料、光伏玻璃涂层等新业务[4][184] - 科达制造:海外建材业务量利齐升,且投资蓝科锂业受益于碳酸锂价格回升[4][184] - 赛特新材:VIP板业务显著受益于中国冰箱能耗等级新标准的施行[4][184] - 濮耐股份:湿法冶金级活性氧化镁持续放量,耐火材料出海业务贡献提升[4][184]
长海股份: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证券日报· 2025-11-11 22:11
公司业务与结构 - 长海股份全资子公司为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2] - 天马集团专业生产高性能玻纤及制品、不饱和聚酯树脂及辅料、玻纤粘结剂及复合材料系列产品[2] - 天马集团是公司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延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