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格医药(300347)
icon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20250428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泰格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5.6亿元,环比增长20%,同比下降5.8%,受CTS板块收入下降影响,CROS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 - 毛利润4.7亿元,环比增长73%,同比下降25%,毛利率30.03%,同比下滑但环比改善,主要受CTS板块影响,CROS板块毛利率稳定[4] 2. **现金流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98亿元,同比增长37.4%,应收账款较去年底减少超2亿,合同资产和负债与去年底基本持平,预计全年净额超10亿元[2][5] 3. **新订单进展** - 2025年一季度净新增订单超2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得益于战略调整和BD团队努力,国内客户订单复苏,价格相对稳定,期待下半年价格复苏[2][6] 4. **数字化与智能化战略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继续推进相关战略,产生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基本稳定,扣除AI投入后管理费用也稳定[7] 5. **大额存单利息对财务费用影响** - 2024年5月起大额存单利息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025年一季度利息2183万元在投资收益体现,去年同期165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二季度影响减小,下半年口径可比[8] 6. **管理费用控制** - 2025年注重管理费用控制,子公司方达是重点,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239万元,主要因基金份额估值下降,项目融资成功表明一级市场流动性恢复[2][9] 7. **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损益** - 一季度投资相关收益约1660万元(不含大额存单利息),少数股东损益为 - 5549万元,因并表泰裕基金GP,项目融资证明一级市场流动性恢复[10] 8. **CTS板块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约7.3亿元,同比下降约12%,受国内行业和周期影响,新签订单下降,老订单结束,新订单未达高点,国内临床运营业务量和单价下降,但海外业务增长,前端注册业务收入回升,毛利率约25%,同比下滑[11] 9. **CLS板块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收入约8.4亿元,同比增长,SMO业务双位数增长,毛利率稳定,数统业务稳健,毛利率略降,实验室服务方达中国区业务略降,美国和欧洲区持平,医学影像订单恢复,受试者招募收入减少,整体毛利率约35%,与去年基本稳定,全年目标高个位数收入增长[12][13] 10. **新订单趋势和全年目标** - 一季度新订单趋势良好,全年希望实现中双位数净新增订单增长,约10亿元净经营性现金流,通过分红和回购提升股东回报[14] 11. **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对海外大临床业务需求影响** - 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有对冲效应,国内复苏使申办方首选国内,公司有机会参与国内研发项目,在海外早期项目有竞争力,市场回暖后竞争力强[14][15] 12. **MNC客户在中国研发需求变化** - MNC全球研发支出有韧性,欧美精简项目但单个项目体量增大,中国项目数量增加,欧洲MNC更积极,美欧MNC表态扩大在中国投入[16] 13.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研发策略变化** - 研发策略趋向与欧美一致,专注潜力产品线,进行本地化研究和市场探索,与咨询公司合作开发中国特色产品线,上市后临床研究增长良好[17] 14. **地缘政治对MNC在中国研发活动影响** - 影响较小,中美数据互用机制可对冲风险,泰格不受关税影响,未显著影响MNC在中国发展策略[18] 15. **国内客户订单情况及未来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客户订单明显复苏,与去年相比显著增长,未来2 - 4季度大概率持续,原因包括BD团队、供给端、政策和资本市场等因素[19][20] 16. **国内创新药政策和资本市场对行业影响** - 政策呵护行业发展,资本市场估值回归支持行业,促成2025年一季度国内客户订单复苏,预计趋势延续[21] 17. **海外客户订单和现金流管理** - 一季度海外客户订单表现不错,但增速低于国内,公司现金流管理能力强,连续多季度现金流优于扣非净利润,保障业务稳定[22] 18. **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贡献** - 存量项目注重收款,增量项目对未来贡献更有意义,预计二至四季度存量项目收入可控,新订单质量未来更可控,收入确认和收款情况改善[23] 19. **临床CRO行业供给端变化** -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小型临床CRO公司收缩规模,新临床试验数量下滑快于申办方数量,市场份额上升,未来周期波动变小[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去年底年报显示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可通过相关渠道查询具体数据[25]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拉升,百济神州涨超6%
快讯· 2025-04-30 09:39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拉升 百济神州涨幅超过6% [1] - 石药集团和荣昌生物涨幅均超过3% [1] - 泰格医药 白云山 君实生物股价跟随上涨 [1]
泰格医药(033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更新)
2025-04-29 17:51
股息信息 - 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10股3元人民币[1] - 股东批准日期为2025年5月30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7月31日[1] 税率情况 - 非居民企业等投资A股股息代扣所得税税率10%[2] - 内地个人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股息代扣个税20%[2]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告日公司执行董事及独董人员[2]
泰格医药(03347) - 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议通告
2025-04-29 17:24
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议[3] - 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H股股东登记[8] 会议事项 - 会议考虑及批准建议授予董事会回购H股的一般授权[5] 相关要求 - 未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的H股持有人须不迟于2025年5月26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办理手续[8] - 特别决议案须至少三分之二出席会议且有表决权股东投票通过[8] - 代表委任表格须不迟于会议指定举行时间24小时前送达指定地址[8]
泰格医药(300347) - 关于召开2024年度股东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议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议的公告
2025-04-29 17:19
会议信息 - 会议包括2024年度股东会、2025年第一次A股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1]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30日上午10:00召开[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5] 议案审议 - 2024年度股东会审议13项议案[9] - 2025年第一次A股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均审议回购H股股份授权议案[12] 投票相关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9:15 - 15:00[3] - A股股东可通过深交所系统投票[23] - 网络投票代码为350347,简称为泰格投票[26] 登记事项 - A股股东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5月27 - 28日特定时段[16] - 登记方式为现场、信函、电子邮件[16]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相关地址[19] - 邮箱ir@TigermedGrp.com,电话0571 - 89986795[19] 选举规则 - 选举执行董事等不同职位应选人数及票数计算规则[27] - 本次股东会议案均为非累积投票议案,设有总议案[29]
泰格医药(03347) - 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4-29 17:15
股东周年大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 - 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H股股东登记[10] - 预期大会为时不超过半天[10] 决议案审议 - 普通决议案审议2024年度报告等多项事项[5] - 特别决议案审议2025年H股所得款项用途变更等建议[9] 投票及文件要求 - 普通决议案须二分之一出席且持有表决权股东投票通过[10] - 特别决议案须三分之二出席且持有表决权股东投票通过[10] - H股相关文件须按规定时间送达指定地址[10]
泰格医药(03347) - 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函
2025-04-29 17:04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6.0312亿元,营业总成本56.1005亿元,利润总额6.644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514亿元[3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7.391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7.0241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4849亿元[3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86.7102亿元,流动资产62.9969亿元,非流动资产223.7133亿元,负债总额46.0654亿元,股东权益总额240.6448亿元[3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647408.51万元,上年同期728911.13万元,同比下降11.18%[85] - 2024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317813.99万元,上年同期416812.83万元,同比下降23.75%[85] - 2024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329594.52万元,上年同期312098.30万元,同比增长5.61%[85] - 2024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345026.16万元,上年同期416250.15万元,同比下降17.11%[86] - 2024年境外主营业务收入302382.35万元,上年同期312660.97万元,同比下降3.29%[87]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十股股份人民币3.00元(含税),合共约人民币256.5百万元(含税)[22] - 公司拟以扣减回购专户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每十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0元(含税),测算现金分红总金额为人民币256,542,681.00元(含税)[24] - 2024年已实施回购的股份金额为人民币191,146,104.89元,实际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447,688,785.89元[24] 资金与授信 - 公司拟向银行申请不超1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36] - H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18.174亿港元,截至通函日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6.1887亿港元[37] - 公司将重新分配5.35亿港元用于偿还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未偿还借款[39] 股权与发行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741,823,770股A股(含9,806,300股A股库存股份)及123,124,800股H股[53] - 建议授予董事会发行不超已发行H股(不含库存股份)总数20%的H股的一般授权[53] - 若发行H股一般授权决议案通过,且假设股东大会前不再发行H股,公司最多可发行24,624,960股H股[53] 会议与决议 - 公司2025年5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4] - 股东周年大会将审议2024年度报告等普通决议案和2025年变更H股发售所得款项用途等特别决议案[180][186] - H股类别股东大会将审议并酌情批准授予董事会回购H股的一般授权特别决议案[193] 公司运营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会议10次,监事会共召开5次会议[75][147] - 公司拟以14036.41万元受让观合医药合计40.565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将合计持有观合医药72.8169%股权[153] 其他安排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可享有30万元人民币(含税)薪酬及津贴[47] - 非职工代表监事每年可享有10万元人民币(含税)薪酬及津贴[50] - 建议向总经理考核纳入ESG管理目标达成情况[47]
泰格医药(03347) - 2024泰格医药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04-29 16:52
證券代碼:3347 2024 泰格醫藥 可持續發展報告 目錄 CONTENTS | 領導致辭 泰格醫藥檔案 | 01 02 | | | |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持續發展管理 | 06 | 02 | | | | 育才與共,和衷共濟 | 58 | 05 | | | | | 合規前進,行穩致遠 | 21 | 03 | | 人才成長與發展 員工權益與福利 | 60 69 | 生態共融,和諧共生 | 80 | | 01 | | 合規經營 商業道德 | 24 28 | | 36 | 多元、平等與包容 | 73 | 應對氣候變化 | 82 86 | | | | 信息安全保護 | 30 | 創新服務,質量為本 | | 社會貢獻 | 76 | 環境保護 | | | 規範治理,誠信透明 | 16 | 知識產權保護 | 34 | 服務質量管理 | 39 | 行業發展 | 78 | | | | 董事會治理有效性 | 18 | | | 創新驅動 | 45 | | | | | | 投資者權益保障 | 2 ...
泰格医药(0334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66.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16] - 公司收入降至人民币6603.1百万元,同比下降10.6%[4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4.0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0%[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80.0%至人民币405.1百万元[7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8.5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16]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1%至人民币854.9百万元[79] - 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至12.9%[78][79] - 公司期内利润同比下降79.2%至人民币447.8百万元[75] - 非控制权益应占利润同比下降65.9%至人民币42.7百万元[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毛利为2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16]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38.6%下降至34.0%,毛利同比下降21.3%至人民币2242.0百万元[57] - 服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361.1百万元,占收入比例66.0%[59]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0.8%至人民币207.6百万元,主因全球业务拓展团队扩充及差旅费用增加[67]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3.3%至人民币736.8百万元,主因员工费用增加及折旧摊销开支增加人民币24.5百万元[68]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8.9%至人民币238.4百万元,主因研发雇员费用及耗材开支下降[69] - 投资收入同比减少50.7%至人民币166.6百万元,主因出售金融资产收入减少及联营公司利润下降70.2%[71] 各条业务线表现: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减少至人民币3178.1百万元,同比下降23.8%[44]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3178.1百万元,同比下降23.8%[43] - 临床实验技术服务分部毛利同比下降41.0%至人民币939.5百万元,毛利率由38.2%降至29.6%[60] - 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新增订单金额2023年同比下降,且平均单价下降[44] 各条业务线表现: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 - 临床实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至人民币3425.0百万元,同比增长6.5%[52]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收入增至人民币3425.0百万元,同比增长6.5%[43] - 临床实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毛利为人民币1302.5百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38.0%[62] - 现场管理业务毛利率大幅改善,主要因效率提升及执行更多盈利较好订单[62]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因使用更昂贵海外团队及国内低利润收入贡献增加[62] - 实验室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主因方达控股收入增长放缓及新设施固定成本增加[62] 各地区表现:中国 - 中国收入降至人民币3547.9百万元,同比下降16.2%[43] - 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150个办事处和运营网络[121] - 公司在中国与超过1400家临床试验机构合作[121] - 公司在全国有252家核心合作中心[121] - 公司已与74家临床试验卓越中心达成战略联盟[121] 各地区表现:海外 - 境外收入降至人民币3055.2百万元,同比下降3.0%[43] - 公司在美国与45个州的超过700个临床研究中心合作[121] - 公司在美国的临床运营团队超过120人,覆盖25个州的65个城市,与超过700个临床中心和100个肿瘤中心合作[13] - 美国地区进行中临床试验57个,其中国际多区域试验28个,累计在美试验超120个[27] - 公司在欧洲的团队增加至超过110人,覆盖20个国家[13] - 欧洲临床运营团队超110人,布局20个国家,累计执行超100个I-IV期临床试验[29] - 韩国团队人员规模达428人,同比增长16%,进行中项目超140个[29] - 东南亚临床运营团队超70人,进行中临床试验项目44个[29] - 澳大利亚地区2024年新增临床试验项目20个[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2024年净新增合同金额达人民币84.23亿元,同比增长7.3%[12] - 公司新增订单总额达人民币101亿元,净新增合同金额人民币84亿元同比增长7.3%[2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达人民币157.76亿元,同比增长12.0%[12] - 公司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2.0%[25] - 公司开发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2%[25] - 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752个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831个[45][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境外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数量显著增加,达295个[46] - 境外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数量从2024年6月30日的208个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33个[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执行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62个,累计多区域试验项目达148个[27] - 公司正在进行的医疗器械项目数量为614个[48] - 医疗注册团队服务的客户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720家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845家[49] - 药物警戒业务新增在研项目224个,新增客户179家,全球团队规模达190人[49] - 2024年新增美国FDA IND项目39个,完成31项美国FDA IND递交并获得临床批件[49]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的全球客户数量由340家增至407家[53] - 正在进行的现场管理项目由1952个增至2253个[54] - 实验室服务在执行的項目数量为4990个[55] - 医学翻译业务新增66家客户,其中药企28家、医疗器械企业38家[50] - 公司累计为70个中国已获批1类新药提供SMO服务[54] - 方达控股累计通过中国NMPA及美国FDA现场核查超过220次[55] - 公司雇员总数增至10185人,中国区雇员增至8559人,主因合并TeddyLab及扩充现场管理服务团队[65] - 海外雇员减少至1626人,主因北美实验室服务团队缩减约200人[66]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9701人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185人[155] - 国内雇员人数从7626人增加至8559人,海外雇员人数从1722人减少至1626人[155] - 北美地区实验室服务团队减少约200名雇员[1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AI与数字化战略 - 公司于2025年2月完成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的本地化部署[39] - 公司AI应用体系合规初步规划于2025年初完成,预计Q2完成AI管理Policy及伦理体系文件[40] - 公司通过AI翻译产品实现全流程RPA能力,提升医疗翻译人效[39] - 公司建立数字化推进中心,并于2025年初召开AI主题创新研讨会启动集团AI战略[38] - 公司计划研发AI驱动的临床试验原生产品及医学智问垂直搜索平台[4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市场地位与行业贡献 - 公司以12.8%的市场份额保持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11] - 公司2024年服务了28个已上市I类新药及6个创新医疗器械项目[11] -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超过60%的中国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研发服务[11] - 公司累计为中国60%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研发服务[24] - 公司2024年服务超过28个中国I类新药并获得超500个药品器械批件[24] - 公司在中国临床外包市场连续多年占据最大市场份额[120] - 公司为60%的中国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服务[12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预计2024-2028年平均年增长12.6%,2028年市场规模达750亿元人民币[19] - 2024年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48款I类创新药,创历史新高[20]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潜在总额达515亿美元,首付款约40亿美元[24]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对外授权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8%[24] - 全球前20大跨国药企2024年在中国新开336个临床试验,占其全球总量19%[24] - 上海设立总规模人民币1000亿元母基金支持生物医药等产业[22]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缩短至30个工作日内[22] - 2024年中国NMPA批准48款I类新药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加8个[131] - 2024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达4,861个同比增长15.57%较2023年4,206项[131]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潜在总额约515亿美元其中首付款约40亿美元[131] -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对外授权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8%[131]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133] -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其中创新药临床试验达1,859个[131] - 临床CRO行业需求复苏AI技术应用提升试验效率并缩短周期[132]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见稿)》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及支持创新药研发[134] - 上海市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134]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升国际竞争力具体目标[134] - 中国监管部门2024年发布《药物I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等系列指导原则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管理[136] - 中国新增《ICH M15: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总则(草案)》及《ICH M14》指导原则草案推进ICH技术指南本土化实施[13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灾害或流行病爆发可能影响临床试验招募健康志愿者能力及项目交付能力的风险[139] - 生物制药研发服务需求下降风险主要来自客户研发预算削减和制药行业投资减少[140] - 公司面临未能适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新导致业务受不利影响的风险[141] - 全球制药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对服务造成定价压力并降低盈利能力[142] - 业务扩张需要大量管理财务和人力资源投入若战略执行失败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43] - 公司受全球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约束,若未能遵守将导致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44] - 公司需取得并维持多项监管批准、牌照、许可证及证书,若未能取得或续期将导致运营受干扰或业务终止[145] - 若客户对服务不满意,可能将预算转移至竞争对手或终止合作,导致公司收入能力受重大不利影响[146] - 主要客户大幅削减支出或终止关系将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47] - 公司通过收购及投资实现增长,若未能找到合适标的或交易未达预期回报将导致业务受不利影响[148] - 公司需吸引、培训及挽留人才,招聘支出预计持续增加,若未能实现将影响服务质量和增长[149]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可能导致业务干扰,且吸引挽留合格人才竞争激烈,若失败将影响竞争力[150] - 公司面临美元外币汇率风险,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152] - 国际政策及地缘政治变化可能对海外扩张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5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董事会信息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包括监事会主席及职工监事[160] - 刘毓文女士于2024年3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9] - 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叶小平博士自2020年4月起担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162] -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曹晓春女士于2019年4月获委任为总经理,2020年4月成为执行董事,负责监察集团营运及管理[164] - 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吴灝先生于2021年10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7年医药行业经验[164][165] - 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闻增玉先生于2023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19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1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廖启宇先生于2020年4月加入,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及薪酬与评核委员会成员[1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袁华刚先生于2023年5月获委任,长期从事并购重组及创新业务[171] - 叶小平博士曾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担任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300244)董事[163] - 曹晓春女士于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10月21日期间担任公司主管会计负责人[164] - 吴灝先生自2022年6月1日起担任方达控股公司(联交所:1521)非执行董事[165] - 闻增玉先生自2021年7月起担任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的执行董事[167] - 公司总法律顾问袁先生于1998年8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非执业)证书[17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毓文女士于2000年成为注册药剂师[17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毓文女士于2013年获得高级经济师证书[17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毓文女士于2016年获得基金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173] - 公司监事张炳辉先生于1998年12月获认可为持牌高级会计师[176] - 公司监事张炳辉先生于2013年5月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资格[176] - 公司监事陈智敏女士曾任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副会长[176]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楼文卿女士于2015年10月获得企业家管理硕士学位[179] - 公司主管会计负责人杨成成女士拥有超过20年财务管理及上市公司投融资经验[182] - 公司主管会计负责人杨成成女士持有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历[182] - 执行董事曹晓春于2024年1月29日及2月1日抵押5,000,000股A股作为贷款附加担保品[18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毓文于2024年3月21日获委任并于4月3日确认董事责任[192]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报告期内举行1次独立会议讨论策略及董事贡献[197] - 董事会任期三年且董事可连选连任[198] - 公司已建立机制确保董事会可获得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99] - 公司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96] - 主席与总经理角色分别由叶小平博士和曹晓春女士担任[194] - 公司声明报告期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86]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无董事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财务与投资相关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4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3%[16] - 2024年总资产为286.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16] - 2020-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降,从47.1%降至34.0%[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6%至人民币1,097.0百万元[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扩大208.9%至净流出人民币4,739.1百万元[8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扩大至净流出人民币1,702.4百万元[83] - 收购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加至人民币6,176.1百万元[83] - 购买同业存单金额达人民币4,780.9百万元[83]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7.9%至1359.8百万元[86] - 应收票据增加5.8百万元至6.0百万元[86] - 其他应收款项增加11.8%至89.0百万元[86] - 合同资产增加5.9%至2504.7百万元[88] - 合同负债增加16.2%至790.7百万元[8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21.9%至778.5百万元[8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9.7%至420.5百万元[90] - 无形资产减少9.2%至336.9百万元[92]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至3424.6百万元[94]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减少75.3%至67.5百万元[99] - 金融资产期末结余为人民币10,188.849百万元,较期初减少0.97%[10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506.884百万元[101] - 未偿还借款总额人民币2,315.8百万元,其中短期借款占比86.0%[102] - 平均借款利率2.70%,人民币计价借款占比77.61%[102] - 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人民币6
泰格医药(300347)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17:42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1] - 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董事7人[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2] - 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