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合科技(300457)

搜索文档
赢合科技(300457)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28 18:56
证券代码:300457 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2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特别提示: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本次权益分派将以公 司总股本 649,192,963 股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 10,420,685 股后 的股本 638,772,278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1.17 元人民币现金(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74,736,356.53 元。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持有的股 份 10,420,685 股不参与本次权益分派。 计算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后除权除息价格时,按公司总股本折算的每 10 股现 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总股本*10,即 74,736,356.53 元/649,192,963 股*10 股 =1.151219 元(保留到小数点后六位,最后一位直接截取,不四舍五入)。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的除权除息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按公司 总股本折算的每股派发的现金红 ...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公司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7-28 18:56
股票回购 - 公司拟用1 - 2亿元自有和/或自筹资金回购股票用于员工股权激励[2] - 调整后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不超28.82元/股,2025年8月5日生效[4] - 按2亿上限预计回购6,939,625股,占比1.07%;按1亿下限预计回购3,469,812股,占比0.53%[6] 权益分派 - 2024年年度以638,772,278股为基数,每10股派1.17元,合计派现74,736,356.53元[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4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8月5日[5] - 每股现金红利为0.1151219元/股[6]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5年7月暨中期投资策略: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7-10 22:51
核心观点 - 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中央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风机出口业绩大幅增长,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建设加速推进 [1][2][3][4] 6月行情回顾 - 6月电力设备板块上涨6.68%,显著跑赢大盘,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名,6月估值整体小幅回升 [13] - 电力设备新能源股票池6月平均涨幅7.55%,细分行业均上涨,锂电池材料、风电和储能涨幅居前 [23] - 6月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为龙蟠科技、聚和材料、星源材质等 [23] AIDC电力设备产业链 - 6月以来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亚马逊、韩国SK电讯、阿里云均有相关投资计划,首批英伟达GB300开始部署 [27]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品类多,国内企业在细分产品和环节具备竞争优势,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关注相关企业 [28] 电网产业链 - 国内网内25 - 27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十五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25年特高压招标、开工有望大幅增长,虚拟电厂商业模式25年有望成熟 [37] - 建议关注平高电气、东方电子、思源电气等企业 [37] 风电产业链 - 中央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金风科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6月以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加速推进 [55][56][57] - 2025年国管海风开发元年,预计“十五五”年均海风装机超20GW,陆风装机有望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金风科技、中际联合等企业 [57] 动力电池及充电桩产业链 - 欧洲车市7月销量或环比回落,国内车市7月季初销量或稳中略降,7月电池企业生产环比有望稳中有增 [69]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快速普及,关注锂电、充电桩、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标的 [70][71] 光伏产业链 - 工信部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出清与整合势在必行,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硅料环节有望实现产能整合和出清 [83] - 5月光伏产业需求快速增长,7月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关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企业 [83][84] 储能产业链 - 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美国储能税收抵免时限延长,欧洲大储持续高增但户储需求偏弱 [95][96]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盛弘股份等企业 [9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大金重工、金盘科技、金杯电工等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昨收盘、总市值、EPS、PE等数据 [5][111][112]
赢合科技: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比例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6:13
股东减持情况 - 持股5%以上股东王维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8,906,000股,占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的总股本比例2.96% [1] - 王维东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6,683,7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2954%,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的总股本比例1.04634% [2] - 王维东与一致行动人许小菊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17.99%下降至16.95%,变动触及1%的整数倍 [2] 权益变动细节 - 王维东减持前持有103,179,941股,占总股本15.89%,减持后持有96,496,241股,占总股本14.86% [3] - 许小菊持有股份数量未变,仍为11,756,664股,占总股本1.81% [3] - 两人合计持有股份由114,936,605股(17.70%)降至108,252,905股(16.67%) [3]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本次减持与2025年4月30日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 [4]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2]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比例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2025-07-09 15:56
股东减持 - 王维东计划减持不超1890.6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2.96%[1] - 2025年6 - 7月王维东累计减持1523.8121万股,占比2.38554%[1][2] 持股比例变动 - 减持后王维东与许小菊合计持股降至16.95%[2] - 王维东持股降至14.86%(总股本)、15.11%(剔除回购专户)[3] - 许小菊持股不变,占比同变动前[3]
国泰海通|机械: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固态电池产业持续推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7 22:36
机械设备行业表现 - 上周机械设备指数涨跌幅为+0.28%,关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叉车、出口链、3C设备板块 [1] 机器人领域 - 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技术突破与盈利改善驱动价值重估 [1] - 卧安机器人聚焦AI具身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达11.9%,日本市场占比超57% [1] - 云迹科技专注酒店服务场景,在线机器人数量全球领先 [1] - 极智嘉在仓储AMR领域连续六年保持全球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超70% [1] - 具备核心技术、全球化布局与盈利改善趋势的机器人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 - 建议关注具备底层技术研发、专利储备及海外市场拓展能力的公司 [1] 锂电领域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 [2] - 部分企业已实现半固态量产,预计2025~2027年将进入全固态小批量投产阶段 [2] - 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与工艺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设备提出全新要求 [2] - 设备环节有望作为产业化前置环节率先受益,头部设备厂商加快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节奏 [2] - 先导智能推出覆盖干法混料、转印等核心工序的整线解决方案 [2] - 赢合科技、海目星、杭可科技等在涂布、辊压、复合等关键环节完成样机交付和技术迭代 [2] 其他重点板块 - 叉车行业受益具身智能快速发展,无人叉车、具身搬运机器人趋势逐渐明晰 [3] - 出口链条受益越南关税政策落地,区域制造成本差拉大,出海产能优势加速兑现 [3] - 3C设备短期受益苹果硬件产品创新带来的新工艺需求,中期受益东南亚新建产能拉动 [3]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2 16:42
股份回购 - 公司拟用1 - 2亿元回购A股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回购价不超28.94元/股,期限8个月[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6504400股,占总股本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回购最高成交价21元/股,最低15.38元/股[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成交总金额125431832元(不含交易费用)[2]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副总裁、财务总监辞职暨公司副董事长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的公告
2025-07-01 15:42
人员变动 - 副总裁、财务总监刘永青因岗位调整辞职,原定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2] - 刘永青持有公司股份50,000股[2] 职责安排 - 2025年7月1日会议通过副董事长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议案[2] - 聘任完成前副董事长郑英霞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2] - 公司将尽快履行聘任财务总监程序[2]
赢合科技(300457)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5-07-01 15:42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7月1日通讯表决召开[2] - 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变动审计委员会委员议案,郑英霞不再担任,王君当选[3] - 变动后审计委员会委员为李博、余爱水、王君[3] - 审议通过副董事长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议案[4]
研判2025!中国锂电池注液机行业分类概述、市场现状、代表性企业分析及未来前景展望:市场规模扩大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9:10
行业概述 - 锂电池注液机是专为锂电池制造中电解液填充步骤设计的专用设备,负责将电解液精确注入电池单元内部,对实现电池高性能指标至关重要[2] - 按加压方式分类可分为差压注液机和等压注液机[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为技术积累阶段,早期注液机精度低、效率慢,核心部件依赖进口[4] - 2000年至2010年为技术升级阶段,引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注液精度和效率显著提升[4] - 2010年至2020年为国产化替代阶段,国内企业突破核心部件技术,单机效率从每分钟数十个电芯提升至数百个[4] - 2020年至今为高端化发展阶段,新型设备如卧式注液机出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钢材、铝材、电线电缆等原材料和高精度计量泵、注液泵、传感器等零部件[7] - 中游为锂电池注液机的生产制造环节[7] - 下游为锂电池生产制造,利用注液机完成电解液注入[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注液机行业市场规模为83亿元,同比增长12.16%[1][11] -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94.57亿只,同比增长20.10%,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是主要增长动力[9]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市场主要由铂纳特斯、格林司通科技、深圳市迈坎科技等龙头企业主导[13] - 铂纳特斯凭借等压钟罩式注液机技术优势占据领先地位[13] - 先导智能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营业收入为76.89亿元,同比下降39.18%,毛利率为38.94%[15] - 璞泰来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9.64%[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等压注液技术、真空注液技术等新型注液方式将普及[19] - 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成为趋势,引入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确控制[19] -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快速发展带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1] - 行业竞争加剧,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巩固市场地位,新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