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赢合科技(300457)
icon
搜索文档
赢合科技(300457)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2 19:3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9名董事全出席[2] - 会议由董事长贾廷纲召集和主持,通知8月11日邮件送达[2] 议案表决 - 《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等多议案表决通过[3][5][6] 业务评估 - 公司对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经营等状况评估[4] 制度修订 - 公司对内部治理制度梳理修订并制定7项制度[6]
赢合科技(300457) - 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第四次专门会议决议
2025-08-22 19:30
经与会独立董事认真审议,通过了以下决议: 1、审议通过《关于<在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办理金融业务的风 险持续评估报告>的议案》 经核查,《关于在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办理金融业务的风险持续 评估报告》具备客观性和公正性,充分反映了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 状况,财务公司经营资质、内控建设、经营情况均符合开展金融服务的要求,公 司与财务公司之间发生关联金融业务风险可控。在审议该议案时,关联董事已回 避表决,董事会审议及表决程序合法、有效。因此,我们一致同意《关于在上海 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办理金融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第四次专门会议决议 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情况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第四次专门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8 月 18 日以电子邮件方式送达全体独立董事。本次会议应参加表决独立董事 3 名,实际参加表决独立董事 3 名。全体独立董事知悉本次会议的审议事项,并 充分表达意见。会议由独立董事李博先生召集和主持,会议的召 ...
赢合科技(30045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1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下降3.6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19.84%[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17.99%[22] - 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同比下降19.2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4%,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42.64亿元,同比下降3.7%[144][14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32.4%[145] - 净利润为2.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148] - 公司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0%至2.49亿元[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费用1.3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09%[47] - 研发投入3.072亿元,同比增长26.16%[47]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至3.07亿元[145]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6.1%至1.35亿元[14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亿元,同比改善69.08%[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13亿元,同比改善69.08%[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负7.16亿元改善69.1%[150][1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负1.28亿元改善6.3%[15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2.6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0.44亿元[1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15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50] - 支付职工现金7.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3%[151]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2.30亿元人民币[151] - 收到税费返还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1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68.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29%[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4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54%[22] - 存货34.8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67%[54] - 合同负债25.2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73%[54] - 短期借款5.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01%[54] - 货币资金减少2.31亿元,降幅10.2%,从22.57亿元降至20.26亿元[137] - 应收账款增加6.09亿元,增幅10.8%,从56.30亿元增至62.39亿元[137] - 存货大幅增加11.40亿元,增幅48.6%,从23.43亿元增至34.84亿元[137] - 应收款项融资激增3.58亿元,增幅356.4%,从1.00亿元增至4.58亿元[137] - 短期借款激增3.92亿元,增幅212.0%,从1.85亿元增至5.77亿元[138] - 应付账款增加11.48亿元,增幅29.3%,从39.14亿元增至50.62亿元[138] - 合同负债增加8.72亿元,增幅52.8%,从16.53亿元增至25.25亿元[138]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加2.81亿元,增幅65.7%,从4.27亿元增至7.08亿元[140]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加7.35亿元,增幅15.9%,从46.31亿元增至53.66亿元[141] - 母公司短期借款激增3.73亿元,增幅1065.8%,从0.35亿元增至4.08亿元[141] - 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6.1%至22.24亿元[142] - 公司流动负债同比增长19.5%至70.30亿元[142] - 公司总负债同比增长23.9%至72.91亿元[142] 业务线表现 -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收入27.995亿元,同比增长4.58%[49][51] - 子公司深圳市斯科尔科技电子烟业务营业收入12.74亿元,净利润3.2亿元[69] - 子公司惠州市隆合科技锂电设备业务营业收入8.3亿元,净利润6687.6万元[69] - 斯科尔电子烟获欧洲TPD认证并拓展多国市场[38][41] - 锂电设备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产品销往德国韩国等国家[74] - 2024年发布多款锂电设备新品包括双层Super-E涂布机等[75] - 固态电池制造设备已交付客户用于中试线建设[75] 地区表现 - 境外地区收入19.505亿元,同比增长16.20%[51] - 公司建立全球多中心本土化服务体系覆盖英美德等国[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实施国际化人才布局预计全球化人才占比持续提升[43]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3月27日通过董事会审议[73] - 公司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升核心竞争力[74]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19.38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50.89万元[26] - 信用减值损失-9328.08万元,占利润总额-19.18%[5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3297.6万元,累计投资亏损51.54万元,期末金额为3246.06万元[61] - 应收款项融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0亿元,报告期内购入11.43亿元,售出7.82亿元,期末金额为4.58亿元[61]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84] - 处置子公司股权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投资收益[18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1.17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0.75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6,504,400股(占总股本1%),回购金额达计划上限的62.72%[81] - 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锁99.2277万股(占总股本0.15%),涉及激励对象140人[86]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97,250股[87] - 取消监事会,3名监事于2025年6月19日离任[84] - 2025年新增聘任4名高管(含董事会秘书),解聘/离任9名原高管及监事[84] - 半年度无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计划[8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907,637股至11,568,105股,占比从1.92%降至1.78%[11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07,637股至637,624,858股,占比从98.08%升至98.22%[119]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649,192,963股[119]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99.2277万股,涉及140名激励对象[120] - 报告期内新增高管锁定股84,640股[120] - 期末限售股总数2,217,763股,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2,128,623股[12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期初限售股3,120,900股,本期解除992,277股[12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3,091户[125] - 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84,426,829股,占比28.41%[125] - 王维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1,738,241股,占比15.67%,报告期内减持9,996,121股[125] - 王维东所持股份中有51,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507,363股处于冻结状态[125] - 许小菊持股11,756,664股,占比1.81%,其中8,817,498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693,046股,占比0.57%,报告期内减持6,140,748股[125]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10,420,685股,占总股本1.61%[126]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84,426,829股[127] - 王维东与许小菊为夫妻关系,存在一致行动关系[125][127] - 股东韩小梅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1,780,000股,通过普通账户持有1,900股[127] - 公司注册资本为649,192,963元,股份总数649,192,963股[169]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2,475,742股,持股比例1.92%[16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36,717,221股,持股比例98.08%[169]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5.41亿元,较期初减少约0.35亿元[156] - 未分配利润增加1.96亿元至26.09亿元,增幅约8.1%[156] - 资本公积减少1.17亿元至33.30亿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及其他权益变动[156]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332万元至3.87亿元,增幅约0.9%[156] - 综合收益总额为4.2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2.72亿元[154] - 利润分配总额3.20亿元,包括对股东分红2.45亿元[155] - 库存股减少2.31亿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299万元[155]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80万元至81万元,增幅约1057%[15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6.2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3.38亿元[158]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加2.76亿元,增幅约4.2%[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606672162亿元[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7538.271133万元[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99.336124万元[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权益工具投入导致资本减少11483.431364万元[1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9652337106亿元[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1.1295246866亿元[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62.928604万元[166]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4062774066亿元[164]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4.8178468277亿元[1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权益工具投入金额为3.938万元[166]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176,146,382.48元[168] - 资本公积余额为3,451,844,562.29元[168] - 盈余公积余额为139,476,375.02元[168] - 未分配利润为1,072,213,799.19元[168] - 专项储备余额为1,337,602.43元[168] - 其他综合收益为140,688,830.59元[168]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循环激光科技及其子公司发生采购材料关联交易金额279.6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7%[99] - 公司向关联方深圳市循环激光科技及其子公司租赁厂房办公室,关联交易金额0.19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2%[99] - 公司向关联方深圳市循环激光科技及其子公司销售商品,关联交易金额0.1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0%[99] - 公司向关联方电气控股及其控股企业采购材料,关联交易金额2,139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50%[99] - 公司接受关联方电气控股及其控股企业劳务服务,关联交易金额26.5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3%[99] - 公司向关联方电气控股及其控股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关联交易金额2.6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00%[99]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公司发生存款业务,期末存款余额5,051.08万元,期初余额0.04万元,本期存入26,125.84万元,取出21,074.80万元[103] - 公司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公司获得贷款,期末贷款余额5,000万元,期初余额0万元,本期贷款金额10,000万元,还款金额5,000万元[103] 重大合同 - 公司与蜂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重大合同总金额125,189.98万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62,124.62万元[111]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87.8万辆[28] - 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28] - 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401.3GWh,同比增长38.5%[2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63.6GW,同比大幅增长105.4%[29]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29] - 2024年中国电子烟出口总额为109.61亿美元,较2023年微降1.11%[30] - 2024年中国电子烟出口前十大目的国总额达83.92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76.56%[30]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39] - 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401.3GWh同比增长38.5%[39] -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39]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同比增长54%[39]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达587.8万辆[39] 公司技术和ESG - 公司拥有专利技术共计2,270项[42] - 公司ESG万得评级跃升至AA位列锂电设备行业第一[45] - 万得ESG评级从2023年A级提升至2024年AA级[79] 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存在坏账风险[71]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坏账计提门槛为6,000万元[17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子公司,购买日后经营成果纳入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87]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18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8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低风险流动性投资[193]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96]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99] - 境外经营利润表收入/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99] - 公司对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财务报表采用特定折算方法[200] - 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200] - 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200] - 折算按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20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4] - 公司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至26.92亿元[147]
赢合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28万股,成交额528.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16:56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8月21日赢合科技发生大宗交易成交28万股,成交总额528.64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比例1.13% [1] - 成交价格18.88元较市场收盘价21.59元显著折价12.55% [1] 交易明细分析 - 第一笔交易成交量10.70万股,成交金额202.02万元,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丽泽营业部 [2] - 第二笔交易成交量17.30万股,成交金额326.62万元,买方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榆林神木营业部,卖方同样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丽泽营业部 [2] 价格与流动性特征 - 两笔交易均以相同折价价格18.88元成交,较当日收盘价折让幅度达12.55% [1][2] - 大宗交易总成交额528.64万元占当日市场总成交比例较低,仅为1.13% [1]
赢合科技: 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0 00:34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及6月19日分别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决议 回购注销97,250股限制性股票[1] - 本次回购涉及6名激励对象 包括5名离职人员及1名因个人绩效考核未达标者[5] - 回购价格为10.285元/股 总回购金额为1,000,216元 使用公司自有资金支付[5] 股本结构变化 - 回购前总股本为649,192,963股 回购后减少至649,095,713股 变动比例为0.015%[1][6]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从11,568,105股降至11,470,855股(占比1.77%) 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从2,128,623股减至2,031,373股(占比0.31%)[6]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维持637,624,858股不变 但占比微升至98.23%[6] 历史回购记录 - 2024年曾两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月回购179,000股(涉及9名离职人员) 9月回购166,000股(涉及13名离职人员)[3][4] - 2024年首次解除限售期完成99.2277万股限制性股票解禁 涉及140名激励对象[4] 审批与合规流程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得上海市国资委批复(沪国资委分配〔2022〕297号)[2] - 本次回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验(上会师报字(2025)第13588号) 并于2025年8月18日完成登记结算[5] - 历次股权激励计划均履行监事会核查、独立董事意见及法律意见书等合规程序[2][4][5]
赢合科技(300457) - 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8-19 18:06
1、2022 年 11 月 11 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 公司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 2022 年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 办理公司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宜的议案》。同日,公司第四届监事 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上述议案并对本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实,公司 独立董事就本激励计划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证券代码:300457 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公告编号:2025-056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召 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 2025 年 6 月 19 日召开的 2024 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 案》,同意回购注销 97,250 股限制性股票。 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深圳市赢 ...
赢合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06万股,成交额2040.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8 16:56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8月18日赢合科技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量106万股 成交总额2040.51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比例2.95% [1] - 成交价格统一为19.25元 较当日市场收盘价21.73元折价11.41% [1] 交易明细结构 - 单笔最大成交量37万股 由机构专用席位通过中信建投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卖出 成交金额712.25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三笔 分别成交26万股(500.50万元)、11万股(211.75万元)及37万股(712.25万元) [2] - 中国银河北京丽泽营业部为主要卖方 合计卖出四笔共84.5万股 总金额约1626.63万元 [2] - 买方营业部呈现多元化 包括机构专用、国联民生深圳益田路及华泰广州云城东路等席位 [2] 价格与流动性特征 - 全部交易均按固定折价成交 折价率统一为11.41% 未出现价格分化 [1][2] - 大宗交易总额占当日二级市场成交比重接近3% 对当日股价形成一定流动性压力 [1]
中国工业:回归基本面-China Industrials _Pivoting back to fundamentals_ Li
2025-08-18 10:53
中国工业行业研究报告关键要点总结 一、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范围**:电池供应链(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船舶制造、电气元件[3][5][6][7] - **重点公司**: - **买入评级**:宏发股份(600885)、璞泰来(603659)、扬子江造船(YAZG.SI)、当升科技(300073)[3][21][25][31][35] - **中性/卖出评级**:云南恩捷(002812)、无锡先导(300450)、容百科技(688005)、英可瑞(300457)、诺德股份(600110)[3][40][46][52][62]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电池材料行业动态 - **价格压力**:隔膜(湿法7μm价格同比-19%至0.68元/平米)、铜箔(6μm加工费同比+9%至19元/kg)持续承压[10][41][64] - **产能利用率**:负极材料行业利用率从2023年2月40%提升至2025年6月90%[29] - **盈利水平**:行业平均ROE 9%(2027E),正极材料企业净杠杆率普遍<100%[12][14] 2. 固态电池进展 - **商业化时间表**: - CATL:2026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ASSB) - 清陶能源:2025年7月实现IM L6车型配套 - 丰田:计划2027-28年量产[20] 3. 重点公司分析 宏发股份(600885) - **增长驱动**:非继电器业务(传感器/薄膜电容)2024-30E CAGR 22%,TAM达2829亿元[22] - **估值**:20x 2025E PE,较行业平均(24x)折价17%[5] 璞泰来(603659) - **产能扩张**:四川新产能8月达产,月产量从1.1万吨增至1.7万吨[26][27] - **盈利预测**:2025E净利润24.2亿元,较市场预期低0.4%[3] 扬子江造船(YAZG.SI) - **订单周期**:2028年船坞填满率从25年1月31%升至8月80%,接近韩企水平[32] - **利润率**:2025E ROE 30%,显著高于中韩行业平均(11%/20%)[7] 当升科技(300073) - **客户结构**:LGES/SK On出货占比从2022年7.1%提升至2025E 45.8%[39] - **出口数据**:2025年6月对波兰NCM出口达3500吨,超韩国同行[37] 三、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美国USTR对中国造船业港口费提案(2024年4月提出)[34] 2. **技术风险**:4680电池生产疲软影响容百科技NCM出货量(2025年7月产量1.2万吨 vs 峰值1.4万吨)[54][56] 3. **估值风险**:诺德股份2025E PE -133x,加工费较2024年高点下跌35%[64][66] 四、数据附录 - **关键价格变动**:[10] - LFP正极加工费:QoQ -7%至14,494元/吨 - 三元523正极:YoY +17%至13,089元/吨 - 湿法隔膜:YTD -19%至0.68元/平米 - **行业比较**:[7][6] - 中国船企平均订单周期:106% vs 韩国220% - 电池材料2025E平均PE:中国30x vs 韩国39x ``` (注:根据要求省略所有句号,关键数据均标注原始文档ID,每个要点引用不超过3个文档编号)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渐行渐近,设备端迎发展良机
甬兴证券· 2025-08-15 22: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有望解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 [1][15] - 亿欧智库预期2030年全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固态电池产业规模超1800亿元 [1]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将发生显著变化,带来新的设备需求 [1] - 技术迭代,设备先行,固态电池设备迎发展机遇 [2] 技术工艺变化 前段工序 - 主要新增干法电极和固态电解质膜相关设备 [1] - 干法成膜技术与固态电池更为适配,包括粉末压缩、粉末喷涂和粘结剂纤维化等工艺 [1][42] - 干法制膜技术可节省约56%生产成本(约1.2亿美元/年产100万个锂电池) [42] - 湿法工艺制备固态电解质膜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 [42] 中段工序 - 叠片成为全固态电池量产主流工艺 [2][54] - 新增等静压设备解决孔隙率和接触不充分问题 [2] - 等静压技术可使电极密度提升至95%(500MPa,85℃条件下) [57] - 等静压技术加工成本从0.5欧元/Wh(100L压机)降至0.04欧元/Wh(2000L压机) [61] 后段工序 - 需使用高压化成设备(60-80吨压力)优化电池性能 [65] - 高压化成有助于消除界面空隙,降低界面阻抗 [65] 封装形式 - 软包封装与固态电池适配度高 [69]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中软包仅占1.21% [66] - 软包铝塑膜能适应固态电池300%以上的体积膨胀 [7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布局的相关公司 [3] - 具体公司包括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曼恩斯特、利元亨、先惠技术、信宇人、先导智能、杭可科技、赢合科技、联赢激光、海目星等 [3]
赢合科技(300457)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17.2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20:28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21 39元 上涨2 64% [1] - 当日换手率4 03% 成交量25 70万手 成交金额5 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17 29万元 占比成交额4 9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7 89万元 大单净流出2669 41万元 [1] - 中单净流出557 39万元 小单净流入3274 68万元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 38亿元 同比减少28 29% [1] - 归属净利润1516 42万元 同比减少90 43% [1] - 扣非净利润1267 77万元 同比减少91 94% [1] - 流动比率1 477 速动比率1 142 资产负债率55 6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64919 2963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4919 2963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何爱彬 [1] 公司投资及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2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0条 专利信息306条 行政许可23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