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300788)

搜索文档
中信出版股价小幅上扬 盘中快速回调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1 01:3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5时股价报33 0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30元 [1] - 当日开盘价33 71元最高触及34 38元最低下探32 75元 [1] - 成交量71915手成交金额达2 40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75 4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28%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629 7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42% [1] - 盘中9点37分出现快速回调五分钟内跌幅超过2%成交额达1 13亿元 [1] 公司业务 - 隶属于文化传媒行业主营业务涵盖图书出版数字阅读知识服务等领域 [1] - 作为综合性文化传媒企业业务布局涉及传统出版与新兴数字内容产业 [1]
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浪浪山小妖怪》背后有这些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48
电影票房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 026亿 超越《功夫熊猫3》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并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1] - 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达372亿 今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超99亿 [3] 出品方及衍生品业务 - 出品方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包括上海电影子公司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为参投方但不参与衍生品业务 [4] - 上映当天衍生品销售金额超700万元 美罗城"动漫主题影院"单店文创周边销售金额达周末同期4倍 [3][6] - 已与超30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涵盖汽车出行 餐饮茶饮等多个领域 其中17家为实体衍生品企业 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 [6] - 上影集团自研文创品牌"上影元品"推出300多款衍生品 [6] IP开发与授权 - 捷成股份获得IP衍生品开发权 推出陶瓷盲盒系列产品 [6] - 中信出版联合推出《中国奇谭》图书系列 完整呈现原作8个故事 计划扩大影游书IP联动 [6] - 上影元将重点推进《中国奇谭2》商业化运营 构建"奇谭IP宇宙" 预计2025年下半年播出 [7] 电影制作与文化背景 - 电影脱胎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 [7] - 主创团队600人 精细打磨1800多组镜头 20多位画师完成近2000张场景 [11] - 电影画面采用水墨 写意风格 顾问团队包括上美影老艺术家 [11] - 观众中25到29岁年轻人占比最高达26% [11] 行业趋势分析 - 《西游记》相关作品超300部 成为中国最"耐改"的古典小说 提供丰富文化底座 [9] - 国产动画从银幕走进生活 成为流行文化一部分 通过玩偶手办 联名咖啡等形式扩展影响力 [11]
“所有人创作,所有人阅读”,2025中信出版作家之夜重磅开麦
新浪财经· 2025-08-17 18:20
中信出版集团"天使望故乡+"项目 - 中信出版集团与"天使望故乡+"项目共同发起"作家之夜"活动 主题为"所有人创作 所有人阅读" 汇聚作家 学者 创作者和热爱故事的朋友进行开放麦分享 [1] - "天使望故乡+"项目将推动全民创作 记录中国故事 并运用融合出版手段进行全媒介开发 形成包括图书 Mook 视频播客等在内的产品矩阵 [3] - 项目秉持"所有人创作 所有人阅读"理念 旨在让普通人被忽视的声音能够穿过互联网喧嚣 让孤独灵魂在文字中找到彼此 [6] - 中信出版希望借此项目长期记录时代变迁 探索融合出版新模式 让日常烟火气中的中国故事更广泛传播和留存 [3] 项目内容与意义 - 推出新文化项目"天使望故乡+"及衍生MOOK试刊号《100个中国人的梦境》 收录普通人创作内容 如61岁广州护工沈阿姨20字的梦境描述 [5] - 项目被视为当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微博150字创作到文人进入互联网创作 呈现普通人鲜活故事 [14] - 中信出版从财经书头部企业转向搭建人文平台 希望与作者 媒体人一起走到人间烟火中 让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6] - 项目不应只是少数文化人的文字殿堂 而应成为整个城市阅读的园丁 上海因市民创造的万家灯火和烟火气成为可阅读的城市 [9] 参与者观点 - 邱兵作为发起人认为写作不再是专业作家专属 普通人写普通人故事让文学性价比更高 [4] - 陈炜表示要让阅读走到人间烟火中 把最优秀作品奉献给大众并共同创作优秀内容 [7] - 王帅分享写作让生命更完整 通过记录弥补记忆衰退 认为《100个中国人的梦境》能丰富生命 [10][12] - 李泓冰将项目比作当代五四新文化运动 指出当下人人都在表达创作 但真正关注他人内容的很少 [14] - 倪闽景提出创作需要懂欣赏的观众 否则如同人工智能批阅作文或介绍恐龙无人倾听 [15][17] - 张明扬认为在媒体衰落时代保持写作手艺很重要 如同远古巨兽灭绝而小动物存活 衰弱低调反而更易生存 [23]
+夜市、+展览、+旅游、+影视 2025上海书展思想盛宴“开席”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1:48
2025上海书展活动亮点 - 首创"双主场+X+N"办展模式,新增"阅界夜市"、乌镇分会场联动景区、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等创新形式 [5][6] - 阅读活动数量达1267项,同比增长23.8%,覆盖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及特色分会场 [6] - 通过"+夜市""+展览""+旅游""+影视"形成"书展+"矩阵,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 [7] 参展企业动态 - **出版行业**:中国出版集团携4000余种48000册精品图书设立文创与图书双展区 [8] 中南传媒展出超4000种书籍及50种湖南特色文创 [8] 新华传媒上海书城汇聚12万种图书并举办3500种文创的主题展 [6] - **文创企业**:四维传媒推出17款原创IP"柿崽"产品,部分已售罄,计划向自有IP生态转型 [8] 上图文化传播开发19个系列近500款文创产品,新增"海派旗袍"系列 [9] - **跨界合作**:上海图书公司与上影集团联合打造"童年拾光"展区,同步推广《浪浪山小妖怪》IP [10] 71路公交车通过车身广告串联文化地标与商业中心 [10] 行业趋势 - 出版传媒公司如中信出版、读客文化、果麦文化等积极参与,强化行业集中度 [5] - 阅文集团、哔哩哔哩等数字内容平台以多元形式参展,体现"出版+文创+科技"融合趋势 [8] - 文创产品开发成为重点,企业通过IP形象(如"柿崽")、地域文化(湖湘文脉)等提升附加值 [8][9]
中信出版(300788)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54.9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12:0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32 6元 上涨2 55% [1] - 当日换手率2 72% 成交量5 17万手 成交金额1 67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54 95万元 占成交额9 3% [1] - 超大单净流入245 89万元 占成交额1 47% [1] - 大单净流入1309 06万元 占成交额7 83% [1] - 中单净流出10 61万元 占成交额0 06% [1] - 小单净流出1544 34万元 占成交额9 24%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 19亿元 同比增长4 15% [1] - 归属净利润5426 28万元 同比增长43 27% [1] - 扣非净利润5214 07万元 同比增长45 70% [1] - 流动比率2 841 速动比率2 316 资产负债率33 07%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新闻和出版业 [1] - 注册资本19015 151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3976 136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陈炜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5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304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81条 专利信息11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327个 [2]
培育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发布
中国青年报· 2025-07-27 22:45
中信出版集团与课堂内外合作推出青少年AI期刊 - 中信出版集团与课堂内外联合推出国内首本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目标读者为8至15岁青少年 [1] - 期刊由全国百余所高校支持,集结国内外AI专家和教学名师共同创作,内容涵盖全球AI动态观察、学习场景实践等栏目 [1] - 期刊以"塑思维、强实践、启职业、创未来"为核心目标,培养青少年逻辑推理、跨界创新等关键素养 [1] 期刊内容与教育理念 - 期刊围绕"5项能力"与"6种思维"基础框架设计,强调权威性与趣味性结合 [1] - 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提出"不被AI取代的关键在于掌握AI工具"的观点 [6] - 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谢作如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AI,并引导孩子将AI作为成长伙伴 [6]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表示期刊旨在为青少年提供适应技术变革的认知工具 [3] - 公司与课堂内外签署战略协议,计划构建包含出版物、测评、赛事、培训等维度的AI素养培育生态 [3] - 合作启动仪式邀请期刊编撰者严伯钧和谢作如进行主题演讲,分享AI教育见解 [3][6]
【干货分享】中国图书零售行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17
行业概况 - 图书零售是将图书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通过选品、定价、促销和分销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实现商业利益 [3] - 实体书店数量稳定增长,涌现出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新书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体系初步构建 [3] - 产业链上游包括内容创作(小说家、学者等)和原材料设备供应(纸张、油墨、印刷机等),中游为图书发行批发与运输,下游为线上线下零售渠道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987亿元下降至871亿元,2023年小幅回升至912亿元,增速4.7% [6] - 2024年行业码洋规模达1129亿元,同比增速23.8%,主要受益于短视频电商崛起和实体书店创新驱动 [6] - 2024年渠道码洋结构:平台电商占40.92%、短视频电商占30.48%、垂直及其他电商占14.71%、线下实体店占13.99% [8] 业态创新 - 会员制折扣书店(如厦门"引序书店")通过会员制提供3-6折购书折扣,吸引"精神股东"参与设计 [4] - 综合性文化空间(如新华书店社区店)结合图书销售、文创产品、咖啡休闲和自习室,打造复合体验 [4] - 最美乡村书店(如杭州先锋云夕图书馆)利用闲置村落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激活文旅消费 [4] - 创新实验书店(如烟台新华书店)通过数字化手段和阅读推广活动深化全民阅读 [4]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信出版(300788)、中南传媒(601098)、新华文轩(601811)、中国出版(601949)等 [2] - 非上市企业包括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北京人天书店集团、北京中信书店等 [2] 发展趋势 - 短视频电商加速崛起,2024年码洋比重达30.48%,较上年明显提升 [8] - 线下实体店码洋比重提升至13.99%,创新业态持续为行业增长注入活力 [8] - 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体系初步构建完成,推动行业高速增长 [6]
研判2025!中国图书零售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短视频电商加速崛起,图书零售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13
行业概况 - 图书零售是将图书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 通过选品 定价 促销和分销满足需求并实现商业利益 [2] - 实体书店数量稳定增长 特色书店涌现 线上线下融合体系初步构建 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987亿元下降至871亿元 [5] - 2023年市场规模回升至912亿元 增速4.7% 新书品种和动销数量增加 [5]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129亿元 同比增速23.8% 主要得益于短视频电商崛起和实体书店创新 [5] 渠道结构 - 2024年平台电商码洋占比40.92% 短视频电商占比30.48% 垂直及其他电商占比14.71% 线下实体店占比13.99% [7] - 短视频电商和线下实体店码洋比重显著提升 持续推动行业增长 [7] 图书类别构成 - 2024年少儿类图书码洋占比最大 达28.16% 教辅类占比25.33% [9] - 少儿和教辅类图书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群体 2024年小学 初中 高中在校人数分别为1.06亿 0.54亿 0.29亿人 [9] 企业格局 - 线上市场以当当网 京东图书等综合电商为主 垂直类线上书店和社交电商模式不断涌现 [11] - 线下市场新华书店 西西弗书店等大型连锁书店通过优化布局和文化活动巩固优势 独立书店以独特氛围吸引小众读者 [11] -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加强 实体书店拓展线上业务 线上书店探索线下体验店 [11] 重点企业 - 中信出版主营业务包括图书出版与发行 书店零售及文化增值服务 覆盖经管 社科 少儿等领域 [13] - 中南传媒以教材教辅和一般图书出版发行为核心 拓展数字教育和文创产业园业务 [13] - 世纪天鸿2024年营业总收入5.31亿元 同比增长4.64% 2025年Q1营收1.03亿元 同比增长3.72% [13] - 新经典2024年营业总收入8.21亿元 同比下降8.89% 纸质图书销售收入7.46亿元 同比下降9.56% [15] 发展趋势 -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全渠道零售成主流 实体书店数字化转型 电商平台布局线下 未来五年线上渠道占比预计65%-70% [17] - 数字化与个性化定制服务并行 2025年数字化教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元 占比提升至15% [18][19]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预计投入50亿元支持实体书店转型升级 绿色印刷标准推动环保类图书增长25% [20]
中信出版: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190,151,51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8元人民币(含税),不进行送股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 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若实施前股本变动,将按分配总额不变原则调整比例 [1] - 扣税后不同股东类型实际派发金额不同:深股通香港投资者及QFII/RQFII每10股派2.862元,个人及基金持股按差异化税率征收 [1] 分派实施细节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17日 [2] - 分派对象为截至登记日收市后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 现金红利将于除权除息日通过股东托管机构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2] 税务处理说明 - 个人转让股票时按持股期限补缴税款:持股1个月内每10股补缴0.636元,1-12个月补缴0.318元,超过1年免征 [2] - 证券投资基金中香港投资者份额按10%征税,内地投资者份额适用差异化税率 [1] 其他信息 - 自派股东若因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红利不足,公司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2] - 备查文件包括股东会决议及登记公司确认的分派方案 [2]
中信出版(300788)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09 17:36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以190,151,515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3.18元,拟派60,468,181.77元[2] - 深股通等每10股派2.862元[3]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17日[4] 红利发放 - 委托代派A股股东红利2025年7月17日划入账户[6] 权益分派业务 - 申请期间为2025年7月1日至7月16日[7] 咨询信息 - 咨询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18层[8] - 咨询电话和传真电话为010 - 8415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