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普赛斯(301080)
搜索文档
百普赛斯11月6日获融资买入268.22万元,融资余额1.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07 09:36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百普赛斯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1355.5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56.94万股。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位居第四大流通 股东,持股599.4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77.81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006228)位居第九大流通股 东,持股206.14万股,为新进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8号4幢 4层,5幢4层,成立日期2010年7月22日,上市日期2021年10月1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重组蛋白等 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重组蛋白82.27%,抗体及其他试剂12.88%,技 术服务3.04%,其他(补充)1.80%。 截至9月30日,百普赛斯股东户数1.06万,较上期减少9.75%;人均流通股11947股,较上期增加 54.93%。2025年1月-9月,百普赛斯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 比增长58.61%。 分红方面,百普赛斯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 ...
百普赛斯跌2.04%,成交额4688.2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0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下跌2.04%,报59.12元/股,总市值99.23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4688.28万元,换手率0.6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0.3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8.20%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2.01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相近,分别为5.57%和5.60%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重组蛋白收入占比82.27%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6万,较上期减少9.75% [2] - 人均流通股11947股,较上期增加54.9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355.58万股,较上期增持756.94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分别为第四和第九大流通股东,其中后者为新进股东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2日,于2021年10月18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1] - 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送转填权、高送转、专精特新、人工智能等 [1]
百普赛斯(301080):业绩持续向好 拟赴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1-05 08:5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37.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862万元,同比增长8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4851万元,同比增长87.7%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93.1%,利润弹性较大 [1]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2026年为2.71亿元,2027年为3.57亿元 [2] 业务与行业前景 - 创新药BD行情火热,催生新项目立项研发需求 [1] - 公司作为生物试剂国内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 [1] - 随着收入兑现,公司利润有望保持高增速 [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发布公告,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上市相关筹备工作 [1] - 赴港上市有望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 [1] - 赴港上市有助于拓宽海内外并购和融资渠道,提高公司国际知名度与竞争力 [1] 估值与评级 - 基于2025年三季报,上调公司营收和管理费用预测 [2] - 给予公司2026年54倍市盈率估值,对应目标价86.94元 [2] - 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2]
百普赛斯(30108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需求端改善驱动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百普赛斯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2][4] 核心观点 - 百普赛斯是全球领先的重组蛋白试剂提供商,深耕工业端客户,产品质量高壁垒 [2]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高增长 [2] - 公司围绕细胞基因治疗研发生产场景,拓展GMP级别产品种类 [2]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增长32.3%至6.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6%至1.32亿元,主要由需求端改善驱动 [1][7] - 公司毛利率保持平稳,净利率显著改善,期间费用率下降 [1][8]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32.3% [1][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 [1][7] - **分季度营收(2025年)**:Q1为1.86亿元(同比+27.7%),Q2为2.01亿元(同比+30.9%,环比+7.7%),Q3为2.26亿元(同比+37.5%,环比+12.3%) [1][7] - **分季度归母净利润(2025年)**:Q1为0.41亿元(同比+32.3%),Q2为0.43亿元(同比+66.1%,环比+6.5%),Q3为0.49亿元(同比+81.5%,环比+12.5%) [1][7] - **盈利能力指标(2025Q1-3)**:毛利率为91.2%(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6%(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1][8] - **费用率(2025Q1-3)**:销售费用率28.9%(同比-2.6pp),管理费用率14.7%(同比-2.4pp),研发费用率22.1%(同比-4.2pp),财务费用率-4.7%(同比+3.5pp),期间费用率合计60.9%(同比-5.8pp) [1][8] 盈利预测调整 - **营收预测调整**:2025年营收预测由7.86亿元上调至8.47亿元,2026年由9.44亿元上调至10.65亿元,2027年由10.88亿元上调至12.88亿元 [2][12] - **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2025年预测由1.57亿元上调至1.81亿元,2026年由2.25亿元上调至2.46亿元,2027年由2.82亿元上调至3.12亿元 [2][12] - **营收增长率预测**:2025E为31.3%,2026E为25.7%,2027E为21.0% [3][12] - **净利润增长率预测**:2025E为46.0%,2026E为36.2%,2027E为26.7% [3][12]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为1.51元,2026E为2.05元,2027E为2.60元 [3][12] - **估值指标预测**:对应市盈率(PE)2025E为41.4倍,2026E为30.4倍,2027E为24.0倍 [2][3] 历史财务数据与业务拆分 - **历史营收增长**:2023年营收5.44亿元(+14.6%),2024年营收6.45亿元(+18.6%) [3][12] - **历史净利润**:2023年归母净利润1.54亿元(-24.6%),2024年为1.24亿元(-19.4%) [3][12] - **主营业务收入拆分(2024年)**:重组蛋白业务收入5.36亿元(占比约83.1%,同比+17%),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收入0.80亿元(同比+31%),检测服务收入0.17亿元(同比+13%),其他业务收入0.12亿元(同比+11%) [12] - **主营业务毛利率(2024年)**:重组蛋白业务毛利率93%,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毛利率90%,检测服务毛利率88%,其他业务毛利率25% [12]
百普赛斯跌2.03%,成交额1092.4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6.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5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61.17元/股,成交1092.49万元,换手率0.14%,总市值102.6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6.89万元,大单卖出186.89万元,占比成交额的17.1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6.9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5.32%,近20日上涨4.55%,近60日上涨10.04%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58.6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重组蛋白82.27%,抗体及其他试剂12.88%,技术服务3.04%,其他(补充)1.8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6万户,较上期减少9.75% [2] - 人均流通股为11947股,较上期增加54.9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355.58万股,较上期增加756.94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99.44万股,较上期增加277.81万股 [3]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006228)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06.14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全称为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2日,于2021年10月18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送转填权、专精特新、人工智能、中盘等 [2]
百普赛斯涨4.25%,成交额1.77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211.99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56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10月31日公司股价上涨4.25%,成交额为1.77亿元,换手率为2.18%,总市值为108.72亿元 [1] - 公司股东户数为1.06万,较上期减少9.75%,人均流通股为11947股,较上期增加54.93% [9]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亿元 [10] 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收入构成为重组蛋白82.27%、抗体及其他试剂12.88%、技术服务3.04%、其他(补充)1.80% [8]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58.61% [9]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66.46%,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针对CAR-T细胞治疗领域核心靶点CD19,推出特异性靶向FMC63 scFv抗原识别表位的抗独特型抗体,并拥有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产品,包括用于iPSCs诱导分化的细胞因子、层粘连蛋白、靶点特异性激活磁珠及多种检测试剂盒 [2]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平台,开发出高质量、高活性的重组蛋白,涵盖多种疾病靶点及生物标志物 [2] - 公司已启动猴痘病毒相关产品开发工作,上线多款重组蛋白、抗体及试剂盒产品,助力相关疫苗及药物开发 [2] 企业资质与行业地位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专精特新、送转填权、人工智能、中盘等 [9]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355.58万股,较上期增加756.94万股 [10]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99.44万股,较上期增加277.81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006228)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06.14万股 [10]
2025年全球及中国重组蛋白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趋势研判: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重组蛋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1 09:20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重组蛋白是运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活性的蛋白质,是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生物试剂 [4] - 按功能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类别 [4] - 主要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不同系统影响下游处理过程、目标蛋白表达量和定位 [6]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发展经历了1970-1990年的起步阶段、1990-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000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 [8] - 进入21世纪,重组蛋白技术与细胞工程技术、合成生物学结合,催生出CAR-T、生物印迹等新一代生物治疗产品 [9] - 全球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预计2025年将达208亿美元 [13] - 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4% [15] 行业驱动因素与优势 - 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引导,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产化进程加速 [1] - 相较于传统小分子化学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具有治疗效果显著、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等独特优势,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1] - 生物制药产业整体蓬勃发展及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推动行业保持强劲增长 [15] - 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精准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行业未来稳健增长提供动力 [1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包括生物原材料及原辅料、生产设备、包装材料及耗材等 [10] - 产业链中游为重组蛋白产品,包括标记蛋白、非标记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蛋白等 [10] - 产业链下游客户分为以科研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实验室,以及工业用户(制药企业、疫苗生产企业、诊断试剂生产商) [1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辉瑞、罗氏、诺华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主导 [16] - 中国市场涌现出以丽珠集团、中源协和、诺唯赞、百普赛斯、义翘神州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 [16] - 百普赛斯2025年上半年重组蛋白业务营业收入为3.19亿元,同比增长25.59% [17] - 义翘神州2025年上半年重组蛋白业务营业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9.77%,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77000种 [17]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研发重点转向攻克具有复杂结构、特殊修饰及高难度表达体系的高价值蛋白,行业竞争聚焦于产品活性、纯度与批间一致性 [18] - 智能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将深度渗透于靶点选择、蛋白质结构预测与理性设计环节,构建智能生物反应与纯化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与精准调控 [19] - 全球化:中国企业将更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构建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质控体系与注册申报能力,竞争维度从成本优势转向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品牌信誉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比拼 [21] 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包括资金支持、加快药品审批流程、引导市场规范化等 [9] - 2023年12月,吉林省提出重点开展工业化大规模高密度发酵技术、高纯度重组蛋白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等研究 [9] - 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9]
百普赛斯(301080) - 301080百普赛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17:2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298.54万元,同比增长32.2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42.64万元,同比增长58.61%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3,263.43万元,同比增长58.77%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2,562.05万元,同比增长37.5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62.24万元,同比增长81.46% [1] 战略与公司发展 - 公司聚焦抗体药与细胞免疫治疗,推进全球化战略 [1] - 公司启动H股发行工作,旨在强化全球品牌影响力并为海外产能布局、技术引进及跨境并购提供资金支持 [1][2] - 创新药市场关注度提升,公司专注于为生物医药开发提供关键生物试剂及服务 [3]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布局 - 公司为CGT领域提供从药物靶点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4] - 开发CD19、BCMA、Her2等重组蛋白和抗独特型抗体产品,用于CAR-T产品开发和质量评估 [5] - 推出针对CD19靶点的抗独特型抗体,丰富FMC63 CAR的检测技术手段 [5] - 提供iPSCs诱导分化培养的细胞因子、层粘连蛋白、靶点特异性激活磁珠及多种检测试剂盒 [5] - 基于GMP质量管理体系,成功开发近60款GMP级别产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磁珠、核酸酶和Cas酶等 [6] - 提供Pre-GMP级别原料和GMP级别蛋白的一站式开发服务,支持客户从临床前到临床阶段的无缝过渡 [6] 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布局 - ADC药物研发的五个核心要素:抗原靶点、特异性抗体、毒素分子、连接子和DAR值 [7] - 公司提供靶点蛋白、Linker酶切酶类、抗小分子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等产品 [7] - 推出AGLink®定点偶联试剂盒,并提供分子互作及抗独特型抗体开发服务 [7] - 产品与服务覆盖ADC药物从抗体制备、筛选、偶联到生产质控的全研发链条 [7]
百普赛斯(301080):业绩持续超预期 拟赴港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0-30 12: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2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1%;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58.7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37.50%;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81.46%;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87.68% [1] - 公司收入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从24Q3的1.64亿元持续上升至25Q3的2.26亿元 [2] 盈利能力与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93.12%,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改善 [3] - 尽管第三季度计提了3,281.53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但单季净利率仍维持在21.40%的稳定水平,与第二季度的21.44%基本持平 [3] - 若还原减值损失的影响,公司的利润率实则进一步提升 [3] 行业环境与增长驱动力 - BD(业务发展)和创新药领域的活跃激发了下游企业的研发积极性,早期研发呈现趋势性向好 [2] - 公司作为前端研发试剂的主要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行业趋势 [2] - 行业进入降息通道,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有望转暖 [2] 公司战略与发展前景 - 公司启动赴港上市筹备工作,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 若成功实现"A+H"上市,将有利于推动国际化战略,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内外并购和融资渠道,并提高国际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 [3] - 随着行业持续复苏以及公司CMC(化学、制造和控制)阶段业务发力,增长趋势预计将得以维持 [2]
生命科学上游:供需改善,各企业拐点有望逐步显现
国投证券· 2025-10-29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领先大市-A [6] 报告核心观点 -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正处于供需改善的拐点,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与加速出海并行 [1] - 需求端受创新药研发趋势向好及政策支持驱动,2025年国内创新药企业海外BD交易总额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92% [2][25] - 供给端国内企业技术持续突破,通过内生外延扩大布局,部分公司业绩已显现改善趋势 [2][29][34] 各章节内容总结 行业概述与国产替代出海趋势 - 生命科学上游涵盖科研试剂、实验耗材与动物、仪器设备及综合服务四大领域 [9] - 生物科研试剂国产化率约10%,高端科学仪器整体进口率约70.6%,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1][22] - 国内企业出海趋势显著,例如昊帆生物海外业务占比从2018年16%提升至2024年36%,毕得医药从43%提升至56% [1][23] 需求端驱动因素 - 下游创新药研发活跃,2025年国内创新药海外BD交易额超1000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两倍,驱动上游需求 [2][25]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如《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产业产值达450亿元 [27] 供给端技术布局与业绩改善 -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平台迭代与外延并购扩大管线,如奥浦迈拟14.5亿元收购澎立生物,纳微科技收购福立仪器 [29][32] - 部分公司业绩拐点显现,百普赛斯25Q2收入同比增长31%,净利润增66%;奥浦迈25Q2收入增47%,净利润增402% [34] 重点公司分析 - 百普赛斯为重组蛋白龙头,覆盖抗体药、ADC、CGT等领域,24Q4起业绩改善,25H1高增长 [39][40][41] - 奥浦迈是细胞培养基龙头,内生外延并举,收购澎立生物完善CRO布局,25H1利润同比增长超50% [42][43] - 纳微科技为色谱填料龙头,突破国外垄断,产品覆盖纳米至微米级微球,提供分离纯化整体方案 [43][45] - 药康生物是实验动物龙头,国内产能约28万笼,海外布局加速,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达17% [4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