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交(301091)

搜索文档
深城交(301091) - 关于2025年半年度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8-21 19:46
业绩总结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金额为14,623,763.03元[1]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为-14,672,092.94元[1]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为48,329.91元[1]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14,623,763.03元[6] 数据指标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5] - 1 - 2年为10.00%[5] - 2 - 3年为30.00%[5] - 3 - 4年为50.00%[5] - 4 - 5年为80.00%[5] - 5年以上为100.00%[5]
深城交(301091) - 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1 19:46
资金占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2][3] 往来资金情况 - 与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2025年期初余额7178.21万元,半年末8137.54万元[5] - 与深圳市智慧城市通信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半年末余额870.81万元[5] - 与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半年末余额9.68万元[5] - 与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半年末余额14.50万元[5] - 与新视达视讯工程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半年末余额23.54万元[5] - 与深圳市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半年末余额0.66万元[5] - 与广州深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半年末余额82.09万元[5] - 与北京深研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半年末余额638.58万元[5]
深城交(301091)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1 19: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定期会议通知2025年8月8日送达全体董事,8月21日召开[2] - 本次董事会会议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7票同意[2][3] - 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案》,7票同意[5] - 审议通过《关于<南京城交院业绩承诺完成情况说明>的议案》,7票同意[5][6] 公告编号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编号2025 - 033,摘要编号2025 - 034[3]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公告编号2025 - 035[5] - 《关于南京城交院业绩承诺完成情况说明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36[5]
深城交(30109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19:45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4.15亿元,同比下降10.63%[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23.39万元同比下降10.63%[6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63%至4.15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84%至2.71亿元,毛利率提升5.73个百分点至34.68%[8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6%至4.15亿元(2024年半年度:4.65亿元)[1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39.93万元,同比收窄2.62%[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9.93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减亏2.62%[61] - 净利润由盈利1654万元转为亏损1233万元,同比下降174.5%[1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39.9万元(2024年半年度:965.2万元)[192]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2.71亿元,同比下降17.84%[7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8%至2.71亿元(2024年半年度:3.30亿元)[191] - 人工成本同比下降22.57%至1.0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40.41%[83] - 其他成本同比下降39.33%至1023.31万元,因管理优化节本增效[83] - 研发费用6,839.70万元同比增加26.1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6.47%[6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至6839.7万元(2024年半年度:5420.1万元)[191]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44.2%至4782万元,管理费用增长26.8%至5341万元[194]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至230.3万元(2024年半年度:-181.5万元)[191] - 信用减值损失达1467.21万元,占利润总额134.49%,主要因应收账款减值计提[86]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62.2%至-1467.2万元(2024年半年度:-3881.2万元)[191] 业务表现:分产品收入 - 大数据软件与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364.40万元占营收比重56.27%[61] - 规划咨询服务收入为1.04亿元,同比下降19.12%[80] - 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收入为2.34亿元,同比下降8.94%[80] - 工程设计与检测收入为7371.77万元,同比下降6.02%[80] - 分产品中大数据及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94%至2.34亿元,毛利率提升6.06个百分点至34.90%[81] 业务表现:分地区收入 - 深圳市外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15%占比达到55%[67] - 广东省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4.06%至9335.66万元,毛利率微增1.84个百分点至30.14%[8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3.86亿元,同比扩大7.7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86亿元,同比扩大7.71%[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3.86亿元,同比增加7.7%[1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3416亿元,较上年同期负2.8421亿元恶化17.5%[1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85亿元,同比转负346.58%[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828亿元,较上年同期正3400.89万元大幅下滑535.9%[1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67.62万元,较上年同期负1533.5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51亿元,同比增长18.1%[196] - 支付给职工现金3.14亿元,同比减少16.8%[196]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9059.85万元[19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3.5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56%[19] - 资产总计减少至33.555亿元,较期初35.156亿元下降4.6%[182][183][184] - 货币资金减少55.9%至3.8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35个百分点[87] - 货币资金减少至3.855亿元,较期初8.731亿元下降55.8%[182]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263亿元,较期初6.211亿元下降63.6%[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2.2%至4.49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4.494亿元,较期初2.770亿元增长62.2%[182]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3.885亿元,较期初2.636亿元增长47.4%[187] - 应收账款增长8.41%至12.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52个百分点[87] - 应收账款增至12.681亿元,较期初11.698亿元增长8.4%[182]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至9.457亿元,较期初8.546亿元增长10.7%[187] - 短期借款激增5272%至9143.28万元,新增信用借款所致[88]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9143万元,较期初170万元增长5273%[183] - 短期借款同比大幅下降98.1%至776万元(2024年半年度:9064.5万元)[188] - 合同负债减少至3694万元,较期初7626万元下降51.6%[183]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68.7%至2243.6万元(2024年半年度:7156.9万元)[188]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6.9%至4.97亿元(2024年半年度:5.34亿元)[188] - 流动负债同比下降8.5%至7.92亿元(2024年半年度:8.66亿元)[1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10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07%[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3.100亿元,较期初23.350亿元下降1.1%[184] 投资与理财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8.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0.04亿元下降18.42%[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合计4.49亿元,其中基金类资产1,390万元,其他自有资金类资产3.70亿元,募集资金类资产6,517万元[96]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66万元,其中基金类收益54.86万元,其他自有资金类收益33.67万元[9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1479.96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贡献368.53万元[23] - 投资支付现金5.831亿元,较上年同期8.3534亿元减少30.2%[199] - 收回投资收到现金4.48亿元,较上年同期9.245亿元减少51.6%[19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292.52万元,较上年同期602.79万元减少51.5%[19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612.01万元,较上年同期6118.17万元减少73.6%[19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4.6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79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20亿元,使用比例达95.76%[100] - 超募资金金额1,146.62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0] - 使用超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1.48亿元,支付股权收购款8,424.49万元[101][102] - 累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7亿元(含2023年1.43亿元及2025年1.34亿元)[102][103]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2.80亿元[102] -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1.18亿元[103] - 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68亿元[101]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34.5026万元人民币收购南京城交院61.4759%股份(对应1909.2614万股)[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使用8424.4万元支付股权收购款,占总额84.8%[10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475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额执行[10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4393.0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13393.03万元(93.1%)[108]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1833.98万元,其中超募资金余额1146.62万元(含1000万元补流用途)[108] - 募投项目自筹资金预先投入16828.43万元,已于2022年完成置换[108] 募投项目建设进度 - 深圳总部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90.31%,累计投入金额27,389.92万元[105] - 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投资进度为99.75%,累计投入金额22,961.55万元[105] - 研发创新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65.34%,累计投入金额8,311.18万元[105] - 企业数字智慧化管理提升项目投资进度为88.95%,累计投入金额3,558.37万元[10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02.10%,累计投入金额18,953.81万元[107] - 收购南京城交院股权项目投资进度为84.80%,累计投入金额8,424.49万元[107] - 超募资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14,750万元,进度100%[107] - 超募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7,672.76万元,进度100%[107]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4,279.7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投入132,022.08万元,总进度95.76%[10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检测中心净利润达1816.79万元,营业收入6374.93万元[115] - 子公司香港数科净利润达662.57万元,营业利润率96.7%[115] - 子公司南京城交院净亏损1571.18万元,营业收入767.06万元[115] 股权与投资关系 - 公司持有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61.4759%的股权[11] - 公司持有深圳市宝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45%的股权并实际控制[11] - 公司持有广州深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权[11] - 公司持有深城交中设(无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11] - 公司参股深圳市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5%[11] - 公司参股深圳市龙华聚泰设计产业园有限公司,持股26.45%[11] - 公司参股湖州芯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4%[11] - 公司参股深研人工智能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持股20.70%[11] - 公司参股深圳市前海智慧园区有限公司,持股2%[1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8.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61] - 公司发放牌照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突破800台[47] - 公司开通包括跨区干线在内近700条线路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47] - 公司参与研发深圳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并在超30个重点城市开展低空经济项目[46] - 公司协助开展全市车网互动规模化反向放电首次示范活动[55] - 公司参与超30个城市低空经济业务包括一带一路国家[70] - 公司获批建设低空交通融合新基建与安全管控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70] - 公司承接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及陆空一体测试基地[70] - 公司研发城市交通科学计算行业大模型并集成至TransPaaS平台[64] - 公司开展佛山南海重点医院间无人机血液运输业务[65] - 公司推动全市车网互动规模化反向放电提升新能源调控能力[66] - 公司发布覆盖八大城市管理领域的"一网统飞"巡检治理平台[65] - 公司智能代步机器人进驻深圳宝安机场运营测试[64] - 公司挂牌中国气象科技融合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实验区[70] - 公司在国内及中东、中亚10个城市逐步部署其数字应用平台[40]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为7182.07万元,同比增长12.66%[78] - 研发经费投入比例持续超过年收入的10%[72] - 公司累计拥有超过350项发明专利和320项软件著作权[74]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到3.5万亿元[29] - 公司总资产规模超300万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市场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27] - 深圳计划新建超千个低空起降点以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29] - 深圳已开放超过9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并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1000辆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运营[30] - 预计2025年和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分别为0.7万亿元和2.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8%[30]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及基础支撑四大部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7%、79.7%、56.7%和14.3%[30] - 工信部提出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31] - 2025年目标建成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并初步形成车网互动标准体系[32] - 深圳计划到2025年建成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3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125] - 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因取消监事会致三名监事离任[128]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129] - 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130]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2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0.51元(含税)并转增3股[13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全部解除限售,减少1.22亿股(原占比30%),无限售股份增至5.27亿股(占比100%)[164] - 国有法人持股全部转为流通股,减少1.22亿股(原持股1.22亿股,占比30%)[164] - 公积金转股增加1.22亿股,导致总股本由4.06亿股增至5.27亿股[164] - 公司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405,6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0.51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20,685,600元[165]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527,280,000股[165] - 股东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解除限售股121,680,000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30%[165] -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158,184,000股[171] - 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1.16%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111,585,900股[171] -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5%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39,546,000股且全部处于冻结状态[17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33%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8,121,280股[17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4,016名[171] - 珠海道远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26%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2,485,810股[17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48%报告期末持股数量为2,540,301股[173]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总额为2682.63万元,其中向控股股东深智城销售商品及服务金额达2112.5万元(占同类交易8.26%)[147] - 向龙华产业园公司采购物业管理服务127.8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达31.36%[147] - 向深圳市易图资讯采购商品及劳务金额296.8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53%[147] - 向深圳市智慧城市通信采购信息技术服务94.68万元(占同类交易1.19%),获批额度2000万元[147] - 向联营企业深研人工智能采购技术服务5.13万元(占同类交易0.06%),获批额度1000万元[147] 风险与承诺事项 - 公司面临业务转型风险,计划2025-2027年向科技产品型及城市平台运营型升级[119] - 南京城交院2024年度业绩承诺未完成需补偿2000.70万元[140] - 南京城交院2022-2023年度业绩承诺已完成[140]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43]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41] - 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2] 投资者关系与活动 - 公司于2025年2月25日及3月18日接待多机构实地调研[124] - 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通过网络平台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124] - 公司通过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问题105个
鹏城增添低空经济新引擎
深圳商报· 2025-08-21 07:19
项目概况 - 大鹏新区无人机测试基地由深城交低空运营公司投资运营 计划于9月底正式启幕 是深圳四大无人机测试基地之一 [1] - 基地坐落于坝光片区 拥有41.98平方公里真高600米适飞空域及周边200平方公里海域适飞区 [1] - 空域开阔封闭 年均风速低于2.5米/秒 地闪频率低 安全性高 满足中型无人机和eVTOL试飞测试及适航审定需求 [1] 基础设施与服务 - 规划"五大中心"提供全周期服务:研发中心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检验检测中心聚焦中型无人机和eVTOL机型 展览展示中心提供展示与路演平台 交易交付中心涵盖航空器全链条服务 科普培训中心开展教育与竞赛活动 [1] - 依托三面环海地理优势 坐拥山、海、湖、岛、城全场景 将打造eVTOL"空中纽北赛道" 建设中型无人机测试场 拓展无人船、车等融合应用 [1] 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 - 应用场景覆盖政务、文旅、物流、出行等领域 包括应急救援、低空游览、海岛运输、空中交通等 [1] - 作为低空经济创新风向标 将推动无人机及相关技术商业化 目前诚邀全球合作伙伴参与 [1] - 市民可体验科技与文旅融合新场景 [1]
2025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6 16:32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指在距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融合载人、载物等多种场景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1] - 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等 [1] - 崛起源于传统地面交通压力、经济转型需求及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升级需求 [1] 政策支持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进一步强调"安全健康发展" [1] - 国家发改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发展战略与空域管理改革 [14]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实施,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1] - 全国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 [1] 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 [2] - 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达10644.6亿元 [2] - 2024年投融资事件达139起,金额321.04亿元 [2] - eVTOL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310% [2] 行业特征 - 企业数量超8000家且持续增长 [2] - 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198.7万架 [47] - eVTOL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4年预计达32亿元 [47] -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年推进,逐步下放管理权限至地方 [2] 区域发展 - 广东、江苏、浙江等为第一梯队 [2] - 长三角构建城际"空中走廊",推动交通一体化 [61] - 珠三角通过立法推动空域管理改革,为低空飞行商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62] - 成渝经济圈聚焦山地特色与产业协同 [62] 全球格局 - 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区域 [64] - 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 [64] - 美国拥有5000多个通用航空机场,在册航空器数量稳定保持在20万架以上 [64] - 中国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领域具备与美国相当的优势 [64] 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如钢材、铝合金等关键原材料,以及芯片、电池等零部件 [70] - 中游涵盖低空经济核心部分,包括无人机、航空器等低空产品 [70] - 下游涉及低空经济+物流、农业、旅游、消防等多个领域 [70] 核心技术领域 - 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独家投资数亿美元 [74] - 万丰奥威全资子公司以1000万欧元收购德国eVTOL企业Volocopter核心资产 [76] - 英搏尔与亿航智能合作,负责向其提供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电机产品 [79] - 宗申动力积极布局无人机及eVTOL动力链建设 [80] 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 - 亿航智能EH216-S是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eVTOL飞行器 [91] - 2025年3月28日,亿航智能取得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91] - 2024年,亿航智能交付216架EH216系列航空器,营收4.56亿元人民币 [91]
房屋检测概念下跌3.26%,主力资金净流出3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7:04
房屋检测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房屋检测概念下跌3.26%,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华建集团跌停,C广建科、设研院、深圳瑞捷等跌幅居前 [1]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37亿元,37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7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板块内个股资金流动 - 华建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1.16亿元,居首 [2] - 深城交、东方雨虹、华测检测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6392.39万元、5130.66万元、4974.04万元 [2] - 方大集团、测绘股份、新点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408.96万元、367.80万元、280.50万元 [2] 其他概念板块涨跌幅 - 电子身份证涨幅居首,上涨1.44% [2]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下跌4.69% [2] - 中船系、共封装光学(CPO)、特钢概念分别下跌4.10%、3.07%、3.04% [2]
深城交:公司股价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9:4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内在价值为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及产品化转型 [1] 股价影响因素 - 公司股价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1]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8月12日跌0.03%,深水规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16:31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当日下跌0.03%,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领涨股华建集团涨幅3.84%,领跌股深水规院跌幅7.31% [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华建集团(15.97元,+3.84%)、深城交(33.51元,+2.67%)、太极实业(6.85元,+1.63%)[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深水规院(35.13元,-7.31%)、设研院(11.37元,-6.96%)、广咨国际(18.05元,-3.48%)[2] 成交活跃度 - 华建集团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77.19万手,成交额12.21亿元 [1] - 深水规院虽大幅下跌但成交活跃,成交量28.31万手,成交额10.20亿元 [2] - 深城交成交额8.13亿元,苏州规划成交额4.07亿元,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8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532.0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71亿元 [2] - 太极实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45.45万元,主力净占比9.67% [3] - 苏州规划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989.71万元,主力净占比4.89% [3] - 勘设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46.86万元,主力净占比9.46% [3] - 深城交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2938.15万元,主力净占比3.6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