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逸豪新材(301176)
icon
搜索文档
逸豪新材(301176)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暨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提示性公告
2025-10-29 17:12
权益变动 - 变动前逸源基金持股9,118,189股,占总股本5.3932%[2] - 变动后持股8,453,289股,占总股本4.9999%[2] 减持情况 - 计划减持不超1,654,970股,不超总股本1.00%[6] - 2025年10月24 - 28日累计减持664,900股,比例0.3932%[6] - 减持均价27.63元/股[10] 其他 - 公司总股本169,066,667股,剔除后165,497,025股[5] - 减持后比例触及1%整数倍[6] - 不触及要约收购,无实控人变更[3] - 减持与计划一致,无违规[8]
逸豪新材(301176.SZ):不涉及光模块领域
格隆汇· 2025-10-27 15:05
公司业务范围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其业务不涉及光模块领域 [1]
逸豪新材前3季亏1936万 2022上市募10亿国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4:3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18.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4.70亿元,同比增长35.09% [2]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12.55% [2][3] 盈利能力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5.89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1419.36万元有所扩大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6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75.39% [2]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6.12万元,亏损较上年的-3295.59万元扩大17.92% [2][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1亿元有所改善 [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亿元,较上年的-3065.51万元大幅下降497.86% [3]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22年9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股票数量为4226.6667万股,发行价格为23.88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0.0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03亿元 [4]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1.57亿元,原计划募资7.46亿元用于年产10000吨高精度电解铜箔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逸豪新材: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9%
证券日报· 2025-10-22 2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986,107.74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6,446.98元 [2]
逸豪新材(301176.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亏损1935.89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20:22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18.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935.89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213.45万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为0.1145元 [1]
逸豪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93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9: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12.18亿元,同比增长18.2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36万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145元 [1] 公司市值信息 - 公司当前市值为46亿元 [1]
逸豪新材(301176)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2 18:3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70亿元,同比增长35.0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18.26%[5] - 营业总收入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18.3%[20]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万元,同比增长75.3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6万元,同比下降36.39%[5] - 净利润为-1935.8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6.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45元[22] 成本和费用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为12.49亿元,同比增长18.5%[21]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费用为3701万元,同比增长49.44%[9] - 研发费用为3701.12万元,同比增长49.4%[21] - 年初至报告期末财务费用为1307万元,同比增长105.85%,主要因贷款利息增加[9] - 财务费用为1307.23万元,同比增长105.9%[21] 资产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8.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82%[5] - 2025年9月30日资产总计2,877,305,275.65元,较期初增长24.8%[17]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3.98亿元,较年初增长281.60%,主要因贷款及保证金增加[9] - 2025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97,540,979.54元,较期初增长281.6%[16] - 2025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663,840,180.00元,较期初增长43.8%[17] - 报告期末存货为3.49亿元,较年初增长46.03%,主要因产能增加[9] - 2025年9月30日存货为349,429,712.63元,较期初增长46.0%[17] - 2025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586,844,353.65元,较期初增长12.4%[17] - 2025年9月30日在建工程为227,119,638.98元,较期初下降40.6%[17] 负债和权益状况 - 负债合计为13.60亿元,较期初7.64亿元增长78.0%[18] - 流动负债合计为13.32亿元,较期初7.50亿元增长77.6%[18] - 2025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605,511,028.58元,较期初增长181.4%[17] - 未分配利润为1.83亿元,较期初2.02亿元减少9.6%[18]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6.0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7亿元,较上期的-1.714亿元改善26.0%[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32.66万元,较上期的-1.840亿元改善50.4%[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2亿元,较上期的5.077亿元下降4.4%[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111亿元,较上期的8.948亿元增长24.2%[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49亿元[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995亿元,较上期的9.608亿元增长14.4%[2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07亿元,较上期的8092.26万元增长24.4%[2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为8679.30万元,较上期的1.281亿元下降32.2%[2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346亿元,较上期的4.372亿元增长22.2%[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71亿元,较上期的1.531亿元增长74.4%[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71亿元,较上期的3.726亿元下降20.3%[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752名[13] - 控股股东赣州逸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2.06%,持股数量为88,022,985股[1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3,569,642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11%[14]
逸豪新材: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6399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41
公司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6399户 [1]
逸豪新材(301176) - 关于归还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的公告
2025-10-13 11:42
资金使用与归还 - 2024年10月11日公司用35000万元闲置募集及6293.86万元闲置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 - 2025年5月14日公司提前归还4718万元超募资金[2]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将闲置募集及超募资金全归还至专用账户[2]
逸豪新材(301176)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超募资金及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5-10-13 11:42
资金募集 - 2022年发行4226.6667万股,募资总额100932.80万元,净额90344.56万元,超募15729.86万元[3] 资金使用 - 2024年用35000万元闲置募集及6293.86万元超募资金补流[6] - 2025年拟用26000万元闲置募集及1575.86万元超募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7] 资金归还 - 2025年5月14日提前归还4718万元超募资金[7]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前次补流资金全部归还[7] 审批情况 - 2025年10月11日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0][12] - 保荐机构认为本次补流审批合规,未损害股东利益[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