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梅隆银行(BK)
搜索文档
全球资管深研系列(三):如何延拓投研能力圈?
国信证券· 2025-11-21 17:12
核心观点 - BNY Mellon构建投研能力圈的核心战略在于通过精准并购实现能力整合与跃迁,而非依靠内部自主培养,通过系统性收购各细分领域的成熟“精品店”,将外部顶尖的投研团队与策略体系纳入麾下,从而快速、高效地搭建起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投研大平台 [3] - 在业务架构上,集团采取独立赋能、协同互补的管理哲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旗下各资管子公司保持高度经营与投研自主性,专注于自身核心策略,而母公司则通过统一的智库中台、科技平台与全球分销网络提供强力支持,确保了整个体系在从被动到主动、从传统到另类的全谱系投资中既能发挥专业深度,又能形成战略合力 [3] - BNY Mellon的模式为中国资管机构提供了关键启示:能力圈的延展可借助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成功关键在于尊重独立与整合赋能的平衡,收购后需保留子公司的团队激励机制与文化特色,而母公司则需聚焦于顶层战略、资源分配与中台能力建设,从而在产业变革与客户需求升级中,构建起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3] BNY Mellon介绍:从托管到资管 - 纽约梅隆银行由1784年成立的纽约银行与梅隆金融公司在2007年合并而成,其核心身份是全球最大的托管银行,商业模式以手续费收入为绝对主导,2020-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占比均70%以上,构建了一个以投资服务和投资管理为双轮驱动的轻资本运营体系 [5] - 公司的战略转型之路是一部主动剥离传统业务、聚焦核心优势的演进史,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通过多轮并购与业务拆分,逐步剥离传统银行业务,2006年将零售和中小市场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彻底退出零售银行领域,标志着其向轻资本、手续费驱动的金融服务公司迈出了关键一步 [5] - BNY Mellon的资管版图并非内生增长,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准且富有远见的收购构建而成,其核心逻辑在于利用托管业务积累的庞大机构客户基础,反向驱动资管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公司通过收购成熟的资管“精品店”,快速获取了跨区域、全品类的投研能力 [12] - 从1994年收购现金管理专家Dreyfus,到2008年收购巴西资管公司ARX以拓展南美市场,以及2009年将英国固收巨头Insight Investment收入囊中等,每一次收购都精准地填补了产品线或地域的空白,这种“收购-整合-赋能”的策略使得BNY Mellon实现了托管业务与资管业务的深度协同 [12] 产品矩阵与策略 - BNY Mellon通过旗下资管子公司,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球主要市场、贯穿多种资产类别的庞大产品矩阵,这些“精品店”并非全能型机构,而是各自深耕细分赛道,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例如Insight Investment是全球固定收益领域的领导者,Newton聚焦于为高净值客户定制主题性权益投资策略 [19] - 这种布局使得公司能够提供从主动到被动、从传统股债到另类投资的全方位产品,主要资管子公司包括Dreyfus、Newton、Alcentra、Walter Scott、ARX、Insight Investment、Siguler Guff、Mellon Investments Corporation等,各自专注于特定策略和区域市场 [19][20] - BNY Mellon Global Emerging Markets Fund(DGEAX)是公司布局新兴市场的代表性产品,基金资产规模为328.67百万美元,投资目标为长期资本增值,至少80%投资于新兴市场股票,策略为自下而上的基本面选股,管理费为0.75% [25] - 基金呈现出明显的行业集中与地域分散特征,行业配置上信息技术占26.72%、消费 discretionary占22.74%、金融占15.27%,地域配置上中国占23.929%、印度占21.449%、台湾占19.249%等,前十大持仓包括台积电占8.88%、腾讯控股占5.21%等 [24][25] - Future Legacy目标风险系列策略由五只以风险为目标的多元资产基金组成,通过New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专业知识,旨在帮助客户实现其退休前和退休期间的投资长期目标,基金设法保持在英国领先的基于风险的财务规划系统(Dynamic Planner)的3-7级风险目标范围内 [26][27] - 策略特点包括主动管理、全球及可持续投资、直接投资等,由Newton的专门团队积极管理,以管理波动性并利用及时的投资机会,并利用整个公司的最佳想法和专业知识,寻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以实现完全多元化的方法 [28] - SMA独立管理账户计划由旗下证券公司BNY Mellon Securities Corporation管理,提供多种账户类型,包括市政债券系列(最低投资额国家级300,000美元,州级500,000美元,费用0.70%)、全球股息策略(最低投资额100,000美元,费用1.50%)、定制股票系列(最低投资额100,000美元,费用1.50%)、个性化债券收入策略(费用统一为0.70%)等 [33] 投研体系建设 - BNY Mellon投研能力圈构建可清晰地划分为两次集中的收购浪潮,第一次浪潮(1993-2006年)主要由其前身纽约银行和梅隆金融主导,旨在补齐基础资管能力,标志性收购包括1994年梅隆金融收购Dreyfus(现金管理)、2006年纽约银行收购Walter Scott(全球权益) [38] - 第二次浪潮(2007年两行合并后)则更侧重于全球化布局和细分领域的深化,2008年收购巴西的ARX,成功打入南美市场,实现了新兴市场的地域突破,2009年收购英国的Insight Investment,极大地增强了其在全球固定收益和风险管理领域的实力 [38] - 尽管旗下多家子公司涉足多资产领域,但BNY Mellon通过精细化的定位,实现了协同而非重叠的差异化布局,例如Newton的多资产策略更偏向于为高净值客户和养老金提供以主动权益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而Insight Investment则专注于提供风险管理和绝对回报导向的多资产策略 [41] - 这种差异化定位贯穿于整个资管体系,形成了清晰的分工与协作,Mellon Investments Corporation专注于提供纯被动投资策略,Newton的单一资产类别的产品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特色,Siguler Guff将主动投资与FOF模式相结合,专注于多策略私募股权投资 [42] - BNY Mellon对旗下资管子公司的管理哲学核心在于尊重独立,全面赋能,被收购的资管子公司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管理层和投研文化,母行扮演资源分配者和分销渠道的关键角色,利用其全球托管网络将庞大的机构客户资源引荐给子公司 [44] - 集团统一的智库与科技平台提供深度支持,BNY Investment Institute专注于宏观经济趋势、可投资市场和投资组合构建的深入洞察,为所有子公司提供统一的顶层设计支持,公司持续加码科技投入,自主开发了如NetX360+等一站式托管与清算技术平台 [44] 投研能力建设的启示 - BNY Mellon的发展历程表明战略上应顺势而为,契合产业发展与客户变迁的大背景,其从传统银行成功转型为以手续费为主的轻资本机构,手续费收入占比高,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摆脱息差依赖、拥抱资管与财富管理是必然趋势 [51] - 构建投研能力圈并非只有内生增长一条路,通过收购实现能力跨越的“精品店”模式值得借鉴,公司整体的投研体系依赖于收购的每一家资管子公司原有的投研体系共同整合而成,例如Insight Investment的固收专长、Newton的主动权益能力、Dreyfus的现金管理经验都是通过收购并入并得以保留和发扬 [51] -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收购后要给予子公司充分的独立性与激励机制,尊重智力资本,被收购的资管子公司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管理层,同时母公司要做好资源整合者与赋能者的角色,通过统一中台、客户引流和全球分销,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51] - 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将技术视为驱动业务创新、提升运营效率、构建护城河的核心引擎 [51]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INVESTOR ALERT: Scott+Scott Attorneys at Law LLP Investigates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s Directors and Officers for Breach of Fiduciary Duties – BK
Businesswire· 2025-11-21 06:15
NEW YORK--(BUSINESS WIRE)---- $BK #NYSE--Scott+Scott Attorneys at Law LLP ("Scott+Scott† ), an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and consumer rights litigation firm, is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NYSE: BK) breached their fiduciary duties to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and its shareholders.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Scott+Scott is investigating whether members of Bank of New York Mellon's board of directors or senior management failed to m ...
Cboe Clear Europe Is Developing Securities Financing Transactions Clearing Service
Crowdfund Insider· 2025-11-15 08:34
Cboe Global Markets, Inc. (Cboe: CBOE), the derivatives and securities exchange network, announced that Cboe Clear Europe, its pan-European clearing house, has reached a key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ecurities Financing Transactions (SFT) clearing service, with BNY (NYSE: BK), a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acting as the service’s first Agent Lender. This milestone was achieved with BNY clearing SFTs on “behalf of UCITS clients, expanding the service to a key new client segment.”Cboe Clear Europe and B ...
Bank of America,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seek to end Epstein lawsuits
Reuters· 2025-11-14 09:05
法律诉讼 - 美国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于周四请求联邦法官驳回相关诉讼 [1] - 诉讼指控两家银行在知情情况下通过提供银行服务协助Jeffrey Epstein进行性交易活动 [1]
Stock Of The Day: Top U.S. Bank Stock BNY Near Buy Point
Investors· 2025-11-11 02:05
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创下收盘纪录后,股指期货上涨 [1] - 纽约银行梅隆公司股价为111.31美元,上涨0.35美元,涨幅0.32% [2] 公司技术分析 - 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图表形态为平底形态,买入点为110.87,支撑位在10周线 [2] - 早期入场点为110.19 [2] - 综合评级为92分(满分99分) [2] - 行业组别排名为51名(共197组) [2] - 图表形态是进行技术分析时值得关注的三种积极形态之一 [2] 评级变动 - 纽约银行梅隆公司的IBD SmartSelect综合评级从94分跃升至96分 [2][3] - 该评级使公司跻身综合评级95分以上的股票行列 [2][5]
BNY to Speak at the Goldman Sachs Financial Services Conference
Prnewswire· 2025-11-10 21:30
A live webcast of the audio portion of the conference will be available on the BNY website (www.bny.com/investorrelations). An archived version of the audio portion will be available on the BNY website approximately 24 hours after the live webcast and will remain available until January 9, 2026.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NEW YORK, Nov. 10, 2025 /PRNewswire/ --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 ("BNY") (NYSE: BK), a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today announced that Robin Vince, Chie ...
Schwab IMPACT 2025: Record $13T in ETFs & What's Next for ETF Assets
Youtube· 2025-11-06 00:4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美国ETF行业总资产达到13万亿美元 较不到5年前5万亿美元的规模显著增长 [2] - 主动管理型ETF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 [3] - 2024年主动ETF资金流入再创纪录 延续2023年的创纪录势头 [3] 主动管理型ETF趋势 - 应税债券主动ETF年内资金流入领先 达1100亿美元 [8] - 年内新推出超过600只主动ETF 过去5年新推出超过2000只 [9] - 主动ETF采用的主要驱动力是税收效率 去年45%的主动共同基金支付资本利得 而主动ETF仅为8% [11][12] 固定收益ETF需求 - 超短期债券类别持续受到关注 作为货币市场增强型策略 年内应税债券流入领先 [13][14] - 核心增强型和更广泛的核心主动固定收益产品也显现需求 反映利率环境的不确定性 [15] - 数据显示在固定收益领域选择主动管理比被动管理有更高概率获得超额回报 [15] 衍生品收入策略 - 衍生品收入类别ETF在过去5年兴起 2020年开始进入市场 [16] - 年内该类别新增85只ETF 资产管理公司正增加供给以满足需求 [16] - 此类产品通常为底层股票投资组合搭配期权或衍生品以增强收入 旨在提供更稳定的月度收入流 [17][18]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BK) - 2025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10-31 19:02
资产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托管和/或管理的资产(AUC/A)达5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14][26][3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管理资产(AUM)为2.1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4][26][3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托管及管理资产规模达41.7万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1%[74][77][81] - 截至期末管理资产规模达1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90][9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AUM)为2.142万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2.144万亿美元基本持平[104][107] 公司整体收入与利润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88美元[20]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增长9%,其中费用收入增长7%,净利息收入增长18%[24] - 2025年第三季度普通股股权回报率(ROE)为13.7%,有形普通股回报率(ROTCE)为25.6%[25]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和其他收入为2.0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96亿美元增长6%,主要受处置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推动[41][42] - 2025年前九个月投资和其他收入为6.2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47亿美元增长14%(增加7500万美元),主要反映处置收益[41][44] - 2025年前九个月费用收入同比增长6%,主要受投资服务费增长9%和外汇收入增长5%推动[43] - 2025年第三季度其他交易收入为7300万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收益为1900万美元,公司/银行持有的人寿保险收入为4100万美元[41] - 2025年前九个月总收入为24亿美元,同比下降4%[113] 费用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费用收入为36.37亿美元,同比增长7%[24][27][30]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服务费收入为2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32]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管理及绩效费收入为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27][34] - 2025年第三季度外汇收入为1.66亿美元,同比下降5%[27][37] - 2025年第三季度融资相关费用收入为6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27][38] - 2025年前九个月投资管理收入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7%[113] 净利息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12.3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48亿美元增长18%,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12.03亿美元增长3%[45][47] - 2025年第三季度净息差为1.31%,较2024年同期的1.16%上升15个基点,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1.27%上升4个基点[45][48] - 2025年前九个月净利息收入为35.9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1.18亿美元增长15%[45][51] - 2025年前九个月净利息收入为19.7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1%[74] - 净利息收入为15.27亿美元,今年迄今同比增长22%[90][99] 生息资产与负债 - 2025年前九个月平均生息资产为3683.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522.5亿美元增长5%[45][52] - 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生息资产为3744.9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569.34亿美元增长5%[45][49] - 2025年第三季度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3744.93亿美元,净利息收入(非GAAP)为12.36亿美元,净息差为1.31%[53] - 2025年前九个月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3683.13亿美元,净利息收入(非GAAP)为35.99亿美元,净息差为1.30%[55] - 2025年第三季度贷款平均余额为726.92亿美元,利息收入10.62亿美元,平均收益率为5.80%[53] - 2025年前九个月贷款平均余额为712.20亿美元,利息收入30.93亿美元,平均收益率为5.80%[55] - 2025年第三季度计息存款平均余额为2480.16亿美元,利息支出18.13亿美元,平均成本率为2.90%[53] - 2025年前九个月计息存款平均余额为2444.16亿美元,利息支出53.75亿美元,平均成本率为2.94%[55]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为3200.39亿美元,利息支出53.58亿美元,平均成本率为6.64%[53] - 2025年前九个月总资产平均余额为4307.2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109.80亿美元增长4.8%[55] - 2025年第三季度美联储及其他央行计息存款平均余额为945.33亿美元,利息收入8.92亿美元,平均收益率为3.69%[53] - 2025年前九个月美联储及其他央行计息存款平均余额为933.63亿美元,利息收入26.55亿美元,平均收益率为3.75%[55] - 2025年第三季度非美元存款约占平均总存款的25%,其中约50%为欧元计价[50] - 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存款为920.1亿美元,同比下降8%[101] - 平均贷款余额为4452亿美元,今年迄今同比增长8%[90] 非利息支出 - 第三季度非利息支出总额为32.3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30亿美元增长4%[57][58] - 2025年前九个月非利息支出总额为96.9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93.46亿美元增长4%[57][60] - 第三季度员工费用为17.4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17.36亿美元增长1%,但较上一季度17.68亿美元下降1%[57] - 第三季度软件和设备费用为5.4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4.91亿美元增长10%[57] - 第三季度分销和服务费用为68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9000万美元大幅下降24%[57] - 2025年前九个月分销和服务费用为1.9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2.74亿美元下降28%[57] - 第三季度银行评估费为6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2200万美元显著下降,但较2024年同期1000万美元有所下降[57] - 非利息支出为16.5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6%,较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2%[74][85] - 非利息支出为8.95亿美元,同比增长7%,环比持平[98] - 2025年第三季度非利息支出为6.4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2%[101][112] - 2025年前九个月非利息支出为20亿美元,同比下降4%[114] - 今年迄今非利息支出为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6%[100] 所得税 - 第三季度所得税拨备为3.95亿美元,有效税率为21.3%,低于上一季度的22.0%和2024年同期的22.0%[61] 员工情况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职员工为49,200人,较2024年同期52,600人减少6%[57] 证券服务业务表现 - 证券服务业务总营收为24.59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11%,但较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1%[74][81] - 资产服务收入为19.15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11%,较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2%[74][82] - 发行人服务收入为5.44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10%,但较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10%[74][83] - 业务税前利润为8.0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26%,但较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7%[74] - 截至2025年前九个月,总营收为72.3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0%[74][87] - 截至期末,代理证券借贷计划中在贷证券的市场价值为5540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74][76] - 截至期末,服务的总债务为14.5万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74] 市场与财富服务业务表现 - 市场与财富服务业务总营收为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95] - Pershing业务营收为7.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95] - 国库服务业务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4%[96] - 清算与抵押品管理业务营收为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3%[97] - 今年迄今总营收为5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99] 投资管理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8.24亿美元,同比下降3%,环比第二季度增长3%[101][109]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管理收入为5.46亿美元,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3%[101][109]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富管理收入为2.78亿美元,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3%[101][110] - 2025年第三季度税前利润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5%,环比大幅增长24%[101] - 2025年第三季度长期策略净流出330亿美元,主要由负债驱动投资、股票和指数投资流出导致[104][108] - 2025年第三季度短期策略(现金)净流入340亿美元[104][108]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中28%来自非美国来源,低于2024年同期的31%[111] 公司其他业务/部门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税前亏损为2500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税前亏损为400万美元[115] - 2025年前九个月税前亏损增加5700万美元,主要受非利息支出增加影响[121] - 投资管理部门商誉减值测试显示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约8%,分配商誉为62亿美元[12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为4550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4160亿美元有所增加[13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存款为3150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2900亿美元有所增加[130] - 总存款为3147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95亿美元增长9%[194] - 2025年前九个月平均非核心资金来源为22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98亿美元有所增加[207] - 2025年前九个月平均计息国内存款为1472亿美元,平均计息国外存款为972亿美元[208] - 2025年前九个月平均应付客户和经纪商款项为157亿美元,平均长期债务为318亿美元[209] - 2025年前九个月平均无息存款为49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90亿美元略有增加[210] 风险敞口与集中度 - 前十大国家风险敞口(不包括美国)为797亿美元,占公司非美国总敞口的65%[13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对以色列的总风险敞口为2.27亿美元[142] - 总贷款相关敞口为1308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58亿美元增长4%[156] - 金融机构和商业组合占总敞口的47%,是最大的集中风险[157] - 金融机构组合敞口为484亿美元,其中96%为投资级别,82%在一年内到期[159][160][161] - 金融机构敞口中46%在90天内到期,66%为有担保[161] - 银行组合敞口中84%为投资级别,92%在一年内到期[163] - 商业投资组合总风险敞口为137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166] - 财富管理贷款敞口为100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4亿美元有所增加[169] - 财富管理抵押贷款敞口为89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亿美元略有下降[171] - 财富管理抵押贷款地理分布集中度最高为加利福尼亚州,占比20%[172] - 商业房地产投资组合总敞口为100亿美元,与2023年12月31日的99亿美元基本持平[174] - 保证金贷款敞口为234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亿美元增长22.5%[182] 证券投资组合 - 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在2025年9月30日为1465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21亿美元增长11%[148] - 证券投资组合净未实现损失(含对冲影响)为37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2亿美元有所改善[149] - 可供出售证券公允价值为1000亿美元,占证券组合的68%;持有至到期证券公允价值为465亿美元,占32%[150] - 可供出售证券组合税后未实现损失(含对冲)为5.06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亿美元改善[151] - 证券组合中99%被评为AAA/AA-级,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51] 信贷损失与资产质量 - 信贷损失拨备金期末余额为3.68亿美元,贷款损失拨备金占总贷款的比率为0.36%[185] - 第三季度信贷损失拨备金录得700万美元收益,主要受宏观经济预测变化驱动[186] - 商业房地产的拨备金分配占比最高,达86%,金额为2.9亿美元[188] - 若宏观经济情景权重100%应用于下行情景,信贷损失拨备金将增加约1.13亿美元[191] - 不良资产总额为1.6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为0.21%,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9亿美元和0.25%有所下降[193] - 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比率为172.2%,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资产比率为170.0%[193] 流动性与资金 - 总可用资金为1643.1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6%,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44.82亿美元(占总资产35%)增加[206] 信用评级 - 公司及主要银行子公司在穆迪、标普等机构的长期高级债务信用评级分别为Aa3/A和Aa2/AA-[212] 市场敏感性 - 公司估计全球股市均匀波动5%将导致费用收入影响小于1%,摊薄后每股收益影响0.05至0.08美元[72]
AI adoption will trim banking industry costs by up to 20%
Yahoo Finance· 2025-10-31 15:00
AI对银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 AI有望成为银行生产力提升的强大驱动力 但银行需转变运营方式并准备应对技术驱动的变革以获取价值 [3] - AI对银行业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银行实现完全自主AI并降低运营成本的能力 以及客户采用AI管理财务的程度 [3] 代理AI的应用与投资 - 代理AI预计将对银行运营产生最显著的影响 [4] - 领先金融机构正大力投资AI代理 例如纽约梅隆银行、第一资本和摩根大通正在构建代理AI工作流架构 [4] - 银行业近期可能出现协作模式 即一名人类员工监督20至30个自主管理复杂端到端工作流的AI代理 [5] - 纽约梅隆银行已部署117种代理AI工具用于管理银行运营的不同方面 [5] AI的成本效益与行业收入 - 随着AI技术在行业内全面实施 预计可为银行带来高达20%的净成本削减 [7] - 但AI驱动的成本节约预计不会持久 因为竞争将侵蚀银行收益 储蓄将转移给客户而非留在行业内部 [7] - 2024年银行业净收入达到1.2万亿美元 在所有行业中总额最高 [7]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AI对银行业是一把双刃剑 [6] - 摩根大通等公司计划平衡其方法 不会为构建AI而匆忙进行大规模招聘 [6] - 尽管技术采用可能带来生产力提升 但该行业将努力应对来自AI进步的颠覆、来自非银行提供商(如金融科技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 [7] - 银行业估值比其他行业低约70% 因为有利的行业条件预计将发生变化 [7]
纽约梅隆银行(BNY)美洲宏观策略师John Velis表示,数据的缺乏将使六周后美联储的动向很难预测
新华财经· 2025-10-30 21:54
美联储政策预测 - 纽约梅隆银行美洲宏观策略师John Velis表示 未来六周美联储的动向将很难预测 [1] - 预测困难的原因在于数据的缺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