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BYDDY)

搜索文档
You've Been Warned! 3 Renewable Energy Stocks to Buy Now or Regret Forever.
Investor Place· 2024-06-29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可再生能源行业目前低迷,但最终会反弹,推荐三只可再生能源股票 [2] 行业现状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高利率抑制消费者和企业对清洁能源技术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严重削弱消费者对新电动汽车的需求 [1] - 可再生能源公司资本支出大,高利率使利润承压,投资者兴趣降低 [1] 比亚迪(BYD) - 从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发展成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销售商,2023 年销量超过特斯拉,2024 财年第一季度末销量同比增长 46% 至 301,631 辆,其中 300,114 辆为新能源汽车 [4] - 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 48.9% 至 313,245 辆,5 月销量增长 38.1% 至 331,817 辆,国际市场特别是拉丁美洲、中东和东南亚将推动其财务数据增长 [5] - 与特斯拉相比估值有吸引力,远期市盈率约为 19.9 倍,适合长期投资者 [6] 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 - 设计和制造利用薄膜半导体技术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该技术使用硅少,成本低 [9] - 此前受中国低成本竞争对手冲击,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组件进口征收 50% 关税,情况将改变 [10]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 34.4%,远期市盈率 16.2 倍,在美国科技股昂贵环境下较便宜 [11] iShares 全球清洁能源 ETF(ICLN) - 适合希望分散投资且不敢大量投资单只可再生能源股票的投资者,该 ETF 规模 20 亿美元,投资 145 只不同股票,涵盖太阳能、氢能、水电和风电等领域 [13] - 持仓包括第一太阳能、奥马特技术公司和普拉格能源公司 [14] - 年初至今下跌超 11%,随着通胀得到控制,可再生能源股票可能反弹,此时投资 ICLN 是机会 [15]
BYD (BYDDY) Rolls Out High-Performance Seal EV in Japan
ZACKS· 2024-06-26 22: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日本推出其Seal电动轿车,这是该公司在日本推出的第三款乘用车型[1] - Seal EV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车型,售价分别为528万日元和605万日元[2] - Seal EV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分别为640公里(后驱)和575公里(四驱)[3] - Seal EV在中国市场迅速成为特斯拉Model 3的强劲竞争对手,比亚迪还推出了混合动力版本Seal DM-i[5] -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销售网络正在快速扩张,到2025年计划达到100家门店[8] 公司概况 - 比亚迪在2023年5月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331,817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37,499辆,显示公司的国际增长势头[8] -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先后推出了Atto 3和Dolphin两款电动车型,Seal EV是目前最高价的车型[6][7] - 公司目前在日本市场拥有55家销售网点,计划在2024年底和2025年底分别扩张到90家和100家[8] 行业动态 - 日本电动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对长续航里程和高性能的车型需求旺盛[3][4] - 比亚迪Seal EV的定价和性能指标有望吸引更多日本消费者[9] -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尚未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Seal EV是目前最高价的车型[7]
比亚迪: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车领军企业,剑指海外市场


国元证券· 2024-06-24 20:30
20年磨一剑,目前已成为国内新能源车领军企业 全产业链布局赋能,产品线布局完整 [6][7][8][9] - 公司由董事长王传福与其表哥吕向阳共同创立,自1995年成立以来,公司以手机和早期移动电话的电池制造为起点,专注于二次充电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 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实践,已经拥有了从电池原材料到单体电池,再到电池模组的全产业链研发与成本控制能力。 - 公司分为三大发展阶段:萌芽发展期(1995-2005年)、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3年)、全面发展期(2014年-至今)。 产能渠道布局领先 [21][22][23][24][25][26][27][28][29] - 公司目前国内合计规划产能已达475万辆,海外合计规划产能已达110万辆。 - 公司五大渠道网络的总数已达到约4099家,单店销售效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规模效益显著,财务指标优异 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 [33][34][35][36][37][38][39][40][41][42][43] -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技术研发、市场声量等方面的优势。 - 公司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达到23.02%。 费用率持续下降 [44][45][46][47][48] - 公司三费占营收比重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体现了规模效应的显现。 资本支出高峰已过,折旧压力有望减轻 [51][52][53][54][55] - 公司产能扩张高峰期渐趋尾声,未来折旧负担将逐步减轻。 成本为盾,技术为矛,已实现全价格段布局 深度整合供应链,掌握20万元以下市场定价权 [63][64][65][66][67][68][69][70][71][72] - 公司通过"袋鼠"发展模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覆盖,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公司已通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了全价格段乘用车的布局。 通过构建技术鱼池塑造三大高端品牌 [75][76][77][78][89][90][91] - 公司不断推出颠覆性技术,如刀片电池、DM5.0等,推动比亚迪品牌的持续向上发展。 - 公司已形成腾势、方程豹、仰望三大高端子品牌布局,实现了品牌力的持续升级。 把握时代机遇,公司出海迎来高速发展期 中国汽车工业成功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6][107][108]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已获得长足进展,为出海提供了强大动力。 - 我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国。 "产能出海"与"舰队出海"双管齐下,公司出海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110][111][113][114] - 公司通过"产能出海"与自建"出海舰队"的方式,支撑海外对新能源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 公司海外已规划产能达110万辆,出海步伐愈发坚定和迅速。 投资建议 - 公司是国内外新能源车领军企业,在成本控制、技术研发、市场声量、出海布局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中长期成长空间可期。[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79/548.30/684.21亿元,对应PE为18.48x/13.31x/10.67x。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26] - 海外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与海外贸易壁垒增多风险 [127] - 公司智能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128]
比亚迪20240621


2024-06-23 19:4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分组1 - 比亚迪海外市场拓展的三个维度: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规模效应和边际利润 [1][2][3] - 比亚迪国内市场预期确定性强,有望达到400万辆销量 [2][3] - 比亚迪海外市场空间广阔,有望达到300-400万辆销量,甚至500万辆 [4][5][29] - 比亚迪海外市场利润水平高于国内,FOB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售价 [27][28] 分组2 - 比亚迪海外拓展策略为"小水漫灌"式,覆盖面广 [29][30] - 比亚迪通过海外建厂和自建滚装船队提升海外供给能力 [30][31][32] - 比亚迪海外市场布局分为亚太、欧洲、美洲和中东非四大事业部,每个区域特点不同 [33][34][35] - 比亚迪海外产品溢价水平:欧洲最高、南美次之、亚太最低 [3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比亚迪海外市场拓展的具体策略和节奏是什么?[29][30] **分析师回答** 比亚迪海外拓展采取"小水漫灌"式策略,覆盖面广。首先进入门槛较低、当地汽车工业相对欠缺的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后逐步进入欧洲等本土汽车工业强的市场。整体节奏上,东南亚和拉美市场短期内是重点,欧洲等市场则采取相对谨慎的进入节奏。[29][30]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比亚迪海外市场的产品溢价情况如何?[35] **分析师回答** 根据分析,比亚迪海外市场产品溢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欧洲市场溢价最高,可达80%-200%;南美市场次之,约75%左右;亚太市场相对较低,在30%-50%。这主要反映了不同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差异。[35]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比亚迪如何借鉴丰田的经验推动海外拓展?[6][7][8] **分析师回答** 从底层基因、竞争角色、全球化策略等方面,比亚迪与丰田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丰田过去三个阶段的股价上涨逻辑,即量增、利增,为比亚迪海外拓展提供了借鉴。比亚迪可以先关注销量快速增长的初期市场,后关注高溢价高利润的成熟市场,以推动估值提升。[6][7][8]
比亚迪:复盘丰田成功有迹可循


2024-06-22 20:5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国内销量预计接近350万辆,出口50万辆,全年目标400万辆 [1] - 预计明年国内市场销量可达500万辆 [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DM-i5.0技术推动国内销量从300万辆的天花板提升至400万甚至500万辆 [1] - 公司海外市场分为亚太、欧洲、美洲和中东非四大事业部,亚太事业部预计有1000万辆的潜在市场 [1][2] -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过20%,是比亚迪的重点市场之一 [1] - 美洲事业部主要关注拉美市场,巴西工厂预计明年投产 [3] - 中东非洲事业部新能源渗透率仅为3%,市场潜力巨大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东南亚和澳洲市场是短期上量的主要区域,新能源渗透率仅为2% [1] - 欧洲市场尽管面临关税压力,但业绩影响有限 [1] - 拉美市场规模约600万辆 [3] - 中东非洲市场规模约2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为3%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策略与丰田类似,注重高效益、质量和技术,追求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垂直整合 [1] - 公司出口策略呈现散点式、小水漫灌特点,覆盖面广泛 [2] - 公司通过海外建厂和自建滚装船队等方式,增强海外产能和运输能力 [2] - 海外市场为自主品牌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有望占据300-400万辆份额 [5][6] -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有望显著高于国内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丰田的成功经验为比亚迪提供了宝贵借鉴,两家公司在公司基因、竞争角色和战略维度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1][4] - 管理层表示要复盘丰田的销量和股价走势,为比亚迪的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指导 [1][4] 其他重要信息 - 研究比亚迪出口业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丰田发展历程、比亚迪在不同市场的表现和策略、海外市场产能布局和渠道建设等 [1][2][9] - 管理层持续看好比亚迪的基本面,认为其是整车行业中逻辑最顺、没有逻辑瑕疵的标的,将继续发布更多深度研究报告 [6][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
3 Auto Stocks to Buy Now: June 2024
Investor Place· 2024-06-22 04:21
行业情况 - 美国汽车行业上月新车销量环比增长8.8%至144万辆,同比增长5%,今年前五个月销量较2023年增长3.5% [1] - 上月通胀持平促使利率下降,对汽车行业非常有利,通胀缓解将增加美国人购车的购买力,较低的利率将使贷款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 [1][2] - 4月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4%至102317辆,表明许多美国人愿意购买电动汽车 [2][3] 公司情况 Carvana(CVNA) - 在线汽车经销商Carvana近期获市场看好,4月17日至6月20日其股价上涨近50%,两家银行发布积极评估 [5] - 摩根大通6月10日将Carvana列为首选,认为公司将受益于二手车供应短缺,且正在采取提高利润率的措施 [6] - 投资银行Evercore将CVNA股票加入积极战术交易名单,认为其搜索趋势强劲,二季度业绩可能超分析师平均预期,“数字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在提升其市场份额 [7] - Carvana市销率为2.2倍,分析师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增长15%,2025年增长14% [10] Rivian(RIVN) - 4月美国Rivian的R1S大型SUV注册量从2023年4月的1259辆增至2855辆,成为当月美国第六畅销的电动汽车,销量远超特斯拉Cybertruck [11] - 本月初Rivian披露将在电动汽车中使用英伟达芯片,以提高“续航、性能和计算能力”,重新设计了电池和电气架构并增加驾驶辅助功能 [17] - 该公司新的混合动力汽车续航可达1200英里,有望长期提高销量和利润 [17] BYD(BYDDY) - 上月中国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海外销量达37499辆,同比增长268% [9] - 欧盟对其车辆加征17%关税会削减部分利润,但每辆车在欧盟的利润仍远高于中国,且海外销量不足3.8万辆,在欧盟和其他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 [13] - BYDDY股票远期市盈率为20.6,是值得购买的汽车股票之一 [18]
比亚迪深度研究系列2:复盘丰田成功有迹可循,海外拓展星辰大海可期


中泰证券· 2024-06-20 19:01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可选的研究主题众多,如高端化、出口、智能化等 [1] - 复盘丰田出海与股价,发现量增逻辑(初期&新拓展大市场阶段)和利增逻辑(总量稳定期)都能显著拉动股价 [2][3] - 公司出口按不同地区事业部梳理:东南亚&拉美是当下量增重点(产能&溢价相对低),欧洲是长期量利重点(产能&高溢价) [4] - 考虑公司新品周期及高端化&出口进展,预计2024-2026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8039/9560/113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34%/19%/19%;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375/476/5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5%/27%/14% [5] 报告目录分析 前言 - 复盘丰田对研究比亚迪的意义:底层基因类似,成功有迹可循 [1][2][3][4][5][6] - 公司基因均追求高效益、质量、技术 [1][2][3][4] - 产业链维度重视核心部件垂直整合 [4][5][6] - 丰田股价复盘显示出口景气为主逻辑带动股价上涨主要就是74-83年、94-07年和14-23年三个时期 [3][4] 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司出口&如何研究 - 行业层面:海外6000万空间,自主可展望15%+份额 [46][47][48][49] - 行业层面:海外市场竞争格局稳固僵化 [53][54][55] - 行业层面:自主品牌出海后产品力将领先 [56][57] - 行业层面:自主品牌整车出口利润更高 [58][59][60] - 公司层面:"散点式小水漫灌"出口策略,覆盖面广 [63][64] - 公司层面:供给端海外建厂+自建船队提升供应量 [65][66] 二、亚太事业部 - 东亚:汽车总量稳定,当前新能源渗透率较低 [72][73] - 日本:新能源战略起步早,近年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75][76] - 日本:公司23年开启乘用车业务,3款车型在售 [77][78] - 日本:全国均有布局,预计2025年超100家门店 [79][80] - 日本:ATTO3在日售价约人民币23w元,较国内+55.5% [82][83] - 日本:新能源渗透率低&潜在空间大,公司销量增速高 [84][85] - 泰国:税收优惠涵盖关税和消费税,最高近50% [91][92] - 泰国:针对纯电车型的补贴约1-4万元人民币 [93] - 泰国:公司业务转向乘用车,当前4款车型在售 [95][96] - 泰国:罗勇工厂预计24H2投产,年产能15万辆 [98] - 泰国:当前110+家渠道,预计2025年扩网至300家 [99][100] - 泰国:公司车型在泰国售价高出国内23%-55% [102][103] - 泰国:新能源渗透率10%+,公司在泰市占率近5% [104][105] - 泰国:日系为主,但新能源主要为中国品牌 [107][108] - 澳大利亚:新能源车市场起步晚,政府支持增强 [110][111][112] - 澳大利亚:四款车型在售,首款皮卡SHARK即将上市 [114][115] - 澳大利亚:公司采取三方合作模式,已建立多个体验中心 [117][118] - 澳大利亚:4款在售车型,定价高出国内45%-64% [119] - 澳大利亚:公司在澳大利亚销量稳步增长 [119][120] - 澳大利亚:集中度较低,公司产品优势渐显 [122][123] 三、欧洲事业部 - 英国:汽车总量持续恢复,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 [125][126] - 英国:新能源补贴政策不断收窄,转向基础设施 [128][129] - 英国:25年前仍豁免纯电车消费税 [129] - 英国:公司采取To B带动To C战略布局英国市场 [131][132] - 英国:目前38家门店,25年规划90-100家 [134][135] - 英国:公司车型较国内价格翻倍 [136] - 英国:新能源渗透率20%+,公司份额提升空间大 [137][138] - 德国:新能源补贴围绕环境奖金,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 [145][146] - 德国:纯电汽车免征保有税,实物福利税减免大 [147][148] - 德国:公司22年进入德国,23年全面进入乘用车市场 [150][151] - 德国:覆盖主要大都市区 [152] - 德国:公司车型溢价幅度94-138% [153] - 德国:市场尚处初期,销量提升空间大 [154][155] - 匈牙利:新能源战略坚定,税收减免&补贴双管齐下 [160][161] - 匈牙利:公司2023年进入乘用车市场 [161][162] - 匈牙利:三年内建成欧洲首个乘用车工厂 [164][165] - 匈牙利:2024年底将铺设6家门店 [166][167] - 匈牙利:定价高出国内60%-109% [168] - 乌兹别克斯坦:贴息免关税,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82][183] - 乌兹别克斯坦:合资成立工厂,当前多款车在售 [184][185] - 乌兹别克斯坦:工厂于24年1月投产,主要生产宋及驱逐舰 [186][187] - 乌兹别克斯坦:当前17家门店,均集中在该国首都 [188][189] - 乌兹别克斯
比亚迪深度汇报


中泰证券· 2024-06-20 17:1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 整车研究框架 - 报告采用简略版整车研究框架,详细版本可另行提供 [1][2][3] 第二章 比亚迪市场观点梳理 - 比亚迪2月推出的荣耀版车型,市场担心其销量和利润持续性 [4][5][6] - 公司解释荣耀版是去年产品的延续,真正的新车是5月份推出的海豹06等 [5][6] - 公司认为荣耀版不会影响全年销量和利润的持续性 [6][7] 第三章 比亚迪插混产品优势分析 - 行业层面,插混车型在各价格段都有优势,与燃油车存在互补性 [7][8] - 公司层面,比亚迪在插混技术积累深厚,DMI产品占比高,价格带较高 [8][9] - 历史上DMI产品带动了公司业绩和估值的提升 [10][11] - 面对合资品牌,比亚迪插混产品在用车成本等方面有优势 [11][12] - 面对自主品牌,比亚迪在消费者认知和技术成本等方面有壁垒 [12][13][1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Wall Street Favorites: 3 EV Stocks With Strong Buy Ratings for June 2024
Investor Place· 2024-06-20 03:26
行业情况 -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核心指数环比仅上涨0.2%,同比攀升3.4%,为三年多来最低 [1] - 美国和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因利率高企处于低迷状态,但情况可能很快改变 [10] - 5月新车价格和汽车保险成本下降,对电动汽车行业有积极影响 [11] 比亚迪(BYD) - 2024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6%至301,631辆,4月和5月保持强劲同比增长,4月销量313,245辆,同比增长48.9%,5月销量331,817辆,同比增长38.1% [3] - 获得六家华尔街公司强烈买入评级,其余24家覆盖该股票的公司绝大多数给予买入评级 [4] - 增长依赖中国需求和新兴市场拓展,已在巴西和泰国立足,计划进入中东和部分欧洲国家 [14] 特斯拉(Tesla) - 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低于华尔街多数预期 [7] - 股价年初至今暴跌24.6%,分析师给予六个强烈买入评级和11个买入评级,但多数分析师将其评级为持有 [8] 理想汽车(Li Auto) - 第一季度汽车收入同比增长32.3%至34亿美元,交付量增长52.9%至80,000辆 [16] - 27家覆盖该股票的公司中,25家给予强烈买入或买入评级,其中八家给予强烈买入评级 [17]
3 EV Stocks to Buy Now for the Rivian Resurgence
Investor Place· 2024-06-19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 行业虽面临多重挑战,但比亚迪、通用汽车、Rivian Automotive和理想汽车是值得买入的电动汽车股票,有望实现长期增长和可观回报 [11][12] 比亚迪(BYD) - 交付量稳步提升并迈向盈利,推出R1S SUV和R1T卡车的下一代版本,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增长催化剂 [2] - 策略是兼顾可及性与经济性,主导中国市场并拓展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3] - 推出“鲨鱼”皮卡和经济型“海鸥”电动汽车,为长期主导电动汽车领域奠定基础 [4] - 尽管第一季度表现相对平淡,但预计第二季度交付10.5万至11万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21.3%至27.1%,上个月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3.8%至35020辆 [6] - 克服市场逆风,从顶级电池制造商转变为电动汽车领域巨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8.1%,达331817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54.1%,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22.4% [13][14]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 作为汽车行业巨头,应对电动汽车领域的疲软,推进混合动力技术,同时开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8] - 财务状况良好,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8%,达43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9%至2.62美元,上调全年财务展望 [9] - 2023年交付超7.5万辆电动汽车,预计今年交付量大幅增加至20万至30万辆,计划今年投资35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项目,并对Ultium电动汽车平台进行重大投资 [18] Rivian Automotive - 正走向复苏,近几个季度表现出色,受积极发展和投资者兴趣推动 [11] 理想汽车(Li Auto) - 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开拓者,自2020年以来一直保持毛利润盈利,2022年亏损2.92亿美元,去年净利润达16.5亿美元 [16] - 专注于通过车型创新和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主导中国市场,计划投资超60亿元建设5000个充电站,扩大服务网络并开辟新收入来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