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拟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雅创电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七,净利润行业第十四,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证券· 2025-10-30 19: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14日,于2021年11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 [1] - 公司是国内汽车电子领域领先企业,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元器件分销及电源管理IC设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涉及存储概念、模拟芯片、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6.5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7位(共33家公司),低于行业平均数48.46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20.5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电子元器件分销收入26.94亿元,占比94.63%,自主芯片业务收入1.5亿元,占比5.2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815.96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4位,低于行业平均数1.39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8219.57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4.70%,高于去年同期的62.36%,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4.9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3.14%,低于去年同期的18.07%,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1.49%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谢力书、黄绍莉,董事长谢力书2024年薪酬为205.76万元,较2023年的106.76万元增加9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06万户,较上期增加24.3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348.98股,较上期减少19.5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22.03万股,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9.99万股 [5]
“超募王”再闯港股IPO
IPO日报· 2025-10-30 17:39
港股IPO申请概况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此次为公司在2025年4月25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 [1]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4097.69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资将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组合、扩展海外市场、战略投资及补充营运资金 [1] A股上市历史与股价表现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30元,原计划募资7.5亿元,实际募资达58亿元,超募近50亿元,被称为“超募王” [4] - 公司以250元开盘,开盘涨8.7%,上市首日市值超260亿元 [4] - 上市四个月后,股价在2022年8月达到峰值465.82元,总市值高达459.81亿元 [4] - 至2024年4月,股价跌至109.89元,总市值降至114亿元,较高峰期蒸发75%,市值减少345亿元 [4]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80.43元,总市值257亿元,相当于回到上市起点 [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专注于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 [8]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并且是前十名中唯一重点布局三大产品类别的厂商 [8] - 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9] - 以2024年数字隔离类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厂商第二名,市场占有率为15.6% [9] - 以2024年磁传感器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为7.1% [9]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3.11亿元、19.6亿元、15.24亿元,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9]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05亿元、-4.03亿元、-7801万元,已连续两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4.58亿元 [9] - 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48.5%减少至2023年的33.9%,并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的28%,累计下滑20.5个百分点 [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32.9%,主要归因于下游需求增加、产品组合优化及成本降低措施 [1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增加研发投资以推动技术创新,并重点扩展车规级产品组合 [9] - 公司计划扩大全球市场营运,加速国际布局,并深化与主要客户的合作 [9]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整合来扩大产品类别和市场覆盖范围 [9]
“超募王”再闯港股IPO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17:36
港股上市申请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此为继2025年4月25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 [1] - 本次港股IPO拟发行不超过4097.69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资拟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组合、扩展海外市场、战略投资及补充营运资金 [1] A股历史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30元,原计划募资7.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达58亿元,超募近50亿元,被称为“超募王” [3] - 上市当日以250元开盘,涨幅8.7%,市值超260亿元;上市四个月后股价达峰值465.82元,总市值高达459.81亿元 [3] - 至2024年4月,因2023年业绩不及预期,股价降至109.89元,总市值降至114亿元,较高峰期蒸发75%(345亿元) [3]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80.43元,总市值257亿元,相当于回到上市起点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包括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 [5]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并且是前十名中唯一重点布局上述三大产品品类的厂商 [5] - 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6] - 以2024年数字隔离类芯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厂商第二名,市场占有率为15.6% [6] - 以2024年磁传感器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为7.1% [6]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3.11亿元、19.6亿元、15.24亿元,收入整体增长良好 [6]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05亿元、-4.03亿元、-7801万元,已连续两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4.58亿元 [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48.5%减少至2023年的33.9%,并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的28%,累计下滑20.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32.9% [7] 业绩变动原因与未来计划 - 报告期内除2022年外录得亏损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调整、研发及市场拓展的庞大投资,以及A股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7] - 毛利率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调整;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归因于下游需求增加、产品组合优化及成本降低措施 [7] - 公司未来计划增加研发投资推动技术创新、扩展车规级产品组合、扩大全球市场营运、深化客户合作及追求产业整合 [6]
纳芯微冲刺港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激增79.5% 2024年净亏损扩大32%背后隐忧重重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29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厂商,采用Fabless模式,产品涵盖传感器、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应用于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本土厂商第五名,市场份额为0.9%,其数字隔离芯片及磁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6%和7.1%,均为国内厂商第一 [1] - 2024年国内模拟芯片厂商整体市场占有率仅为23.2%,国际巨头如TI、ADI等仍主导市场 [1] 营收表现与增长驱动力 - 公司营收呈现剧烈波动,2022年营收16.70亿元,2023年受价格竞争影响下滑21.5%至13.11亿元,2024年通过收购麦歌恩实现49.5%反弹至19.60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同比激增79.5%至15.24亿元 [2][11] - 2024年10月完成的麦歌恩收购贡献显著,2025年上半年传感器产品收入同比暴涨349.8%至4.1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6.7%跃升至27.1% [2][11] - 收入增长高度依赖并购整合效果 [2]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盈利状况持续恶化,2022年净利润2.50亿元,2023年转盈为亏至-3.05亿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32%至-4.03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0.78亿元 [2][11] - 亏损主因包括研发投入加大(2024年研发费用5.40亿元,占收入27.5%)、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2023年2.21亿元)及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压力 [2][11] - 毛利率从2022年的48.5%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33.9%,2024年进一步跌至28.0%,三年累计下降20.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32.9% [3][12] 收入构成与市场应用 - 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22年23.1%提升至2024年36.7%,2025年上半年达34.0%,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4] - 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从2022年69.3%降至2024年49.8%,消费电子占比从7.6%升至13.5% [4] - 传感器收入占比从2022年6.7%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27.1%,主要依赖收购的麦歌恩磁传感器业务,该业务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4.13亿元,占传感器收入的100% [4]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3.8%降至2024年36.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28.8%,但2023年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曾骤升至27.33% [5][1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连续三年超80%,2024年为82.3%,其中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32.8%,第二大供应商占比26.0% [5][13] 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 - 向联营公司购买货品及服务金额从2022年911万元增至2024年5,996万元,三年间增长558% [6][14] - 向联营公司销售货品及服务从无到有,2024年达5,461万元 [6][14] - 公司高管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联营公司权益,招股书未披露具体定价依据 [6] 财务状况与偿债能力 - 计息借款余额从2022年0.28亿元激增至2024年8.54亿元,增幅达2910%,2025年6月末进一步增至8.78亿元 [6][15] - 债务资产比率从2022年5.1%攀升至2024年22.5%,2025年6月末为22.2% [6][15] - 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7.13亿元,短期借款占比99%(8.45亿元),货币资金对短期借款覆盖率不足1倍(0.84倍) [6][15] 管理层与股权激励 - 2024年核心管理层总薪酬为1,521万元,较2022年1,930万元下降21%,其中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从591万元降至249万元,降幅58% [7][15] - 截至2024年末,已授予但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达200.93万股,行权价格为每股68元 [7]
纳芯微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08:55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纳芯微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将制造和封装测试外包 [1] - 产品线覆盖汽车电子、泛能源和消费电子三大领域,提供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1] 行业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纳芯微在全球模拟芯片公司中排名第14位,在中国厂商中排名第五 [1] -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为0.9% [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是中国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在汽车芯片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1] - 公司拥有丰富技术储备、卓越产品性能、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人才梯队 [1]
纳芯微再度递表港交所 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智通财经· 2025-10-28 07:02
上市申请概况 -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25日向港交所递表 [1] - 本次上市发行的最高价格包含每股指定金额的港元,并需额外支付包括1%经纪佣金在内的多项费用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采用无晶圆厂模式运营,专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 [4] - 产品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应用领域,提供传感器、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4]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所有模拟芯片公司中位列第14名,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市场份额为0.9% [4]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在中国汽车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丰富的产品矩阵、领先的产品能力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 [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6.70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3.11亿元,随后在2024年增长至19.60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收入为15.2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49亿元有显著增长 [5][6] - 公司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在2022年为盈利2.50亿元,但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录得亏损,分别为-3.05亿元、-4.04亿元和-7558.6万元 [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48.5%下降至2024年的28.0%,但在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2.9% [6]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较高,2023年达到39.8%,2025年上半年为23.7% [6]
新股消息 | 纳芯微再度递表港交所 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6:58
上市申请概况 -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25日向港交所递表 [1] - 本次发行涉及H股,最高发售价包含每股港元价格,另加1%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征费,面值为每股H股人民币1.00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采用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运营,专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 [4] - 产品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应用领域,提供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 [4]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所有模拟芯片公司中位列第14名,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市场份额为0.9% [4]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中国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中国汽车芯片领域领跑者、技术储备丰富、质量管控严格及管理层富有前瞻性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 [5] - 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8.49亿元、15.24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4亿元、-2.66亿元、-7558.6万元人民币 [5]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8.5%、33.9%、28.0% [6] - 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分别为29.7%、32.9% [6] - 2022年公司录得除税前利润2.53亿元,2023年及2024年则录得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97亿元及4.04亿元 [6] - 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收窄至8960.2万元人民币 [6]
新股消息 | 纳芯微(688052.SH)再度递表港交所 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6:56
上市申请概况 -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25日向港交所递表 [1] - 本次发行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专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 [4] - 产品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提供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4] - 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公司在所有模拟芯片公司中位列第14名,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市场份额为0.9% [4]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中国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中国汽车芯片领域领跑者、业内领先的产品能力、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富有经验的管理层 [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 [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5年同期,公司收入分别为8.49亿元和15.24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4亿元人民币 [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5年同期,公司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2.66亿元和-7558.6万元人民币 [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2.9%,较2024年同期的29.7%有所改善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61亿元,占收入的23.7% [6]
帝奥微涨2.01%,成交额1.2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3.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3: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报26.36元/股,上涨2.01%,总市值65.24亿元,成交1.29亿元,换手率2.59%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3.50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0.88%和1.01%,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65%和20.0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8.21%,近5个交易日下跌8.69%,近20日上涨4.77%,近60日上涨23.06%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1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036.21万元,买入总计1.60亿元(占总成交额17.31%),卖出总计1.80亿元(占总成交额19.5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5日,于2022年8月23日上市,主营高性能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源管理芯片51.58%,信号链芯片48.4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AI手机、汽车电子、无线耳机、模拟芯片、氮化镓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3亿元 [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5.11% [2] - 2025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为-420.92万元,同比减少115.7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56万,较上期增加0.25%,人均流通股11799股,较上期减少0.2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晚报 | 10月24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23 22:31
量子通信 - 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成功实现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秒,现网共纤距离创全球最高纪录[1] -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具有无法被破解的安全性,因任何对量子系统的观测都会改变系统状态从而被察觉[1] - 量子通信主要应用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传输等[1] 模拟芯片 -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首次将模拟计算精度提升至24位定点精度[1] - 该芯片计算吞吐量与能效远超现有顶级GPU,幅度可达百倍至千倍[1] - 模拟计算优势在于取消数据转化为二进制数字流过程,将数据计算与存储合而为一,有望打破数字计算长期垄断[2] 大模型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能从单张图像端到端生成高质量仿真级3D模型,包括精细几何、真实纹理和PBR材质[2] - 海外World Labs的3D世界生成模型Marble性能较前代显著提升,未来模型有望赋能游戏、影视制作等领域[3] - 国内通义Deep Research实现多项测试SOTA并已赋能多个阿里应用,多模态模型技术持续迭代有望降低内容创作门槛[3] AI眼镜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开启预售,88VIP会员到手价3699元,普通消费者3999元,搭载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双旗舰芯片[4] - 2025年AI眼镜中国市场销量预计增长188%,生态协同、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将驱动其复刻智能手机发展轨迹[4] - 未来AI眼镜有望开启千亿元级市场空间,国产厂商通过鸿蒙生态整合、光波导技术、供应链降本实现硬件成本下探[4] 漫剧 - 近半年漫剧累计上线3000+作品,流水规模激增12倍,2025年4月-7月剧目供给量复合增长率达83%,赛道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5] - 2025年9月抖音漫剧新增播放量TOP50中,AI漫剧占据22部,AI已介入剧本、分镜、线稿、动效、配音、剪辑等全流程[5] - 应用AI后漫剧单分钟成本从2000元-5000元降至1000元-2500元,部分环节提效50%-80%[5] 宏观与行业新闻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6] - 中美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6] -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9台,总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62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1.25亿千瓦,连续保持世界第一[6] - 人工智能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或将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将在第四季度上调DRAM和NAND闪存价格,幅度高达30%[7] 市场题材复盘 - 量子计算领域相关公司包括德美化工、格尔软件、神州信息、科大国创、达华智能等[11] - 深圳本地股因《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受到关注,相关公司包括深物业A、深赛格、广田集团、建科院、深纺织A、特力A、特发信息、天健集团、中新春克、力合科创、深粮控股、深圳能源、申科股份等[11][12] - 煤炭板块因大降温持续受到关注,相关公司包括大有能源、安泰集团、郑州煤电、云煤能源、陕西黑猫、辽宁能源、山西焦化、上海能源等[12] - 短剧/互动影游板块因漫剧市场超200亿规模受到关注,相关公司包括欢瑞世纪、幸福蓝海、海着股份、法狮龙等[12] - 其他活跃题材包括深地经济、机器人、核聚变、医药、冰雪产业、国产芯片、东数西算/算力、资产重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相关公司均有市场表现[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