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CIS
icon
搜索文档
【大佬持仓跟踪】消费电子+机器视觉,公司二季度营收预计创下历史新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
财联社· 2025-08-21 12:39
消费电子+机器视觉,二季度营收预计创下历史新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已发布 机器视觉领域产品,汽车CIS覆盖ADAS、电子后视镜等应用,这家公司为全球前十Fabless半导体企业之 一。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前言 ...
汽车CIS,豪威力压安森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4 09:13
汽车成像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汽车成像市场规模达到59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 [1] - 到2030年出货量将增至4亿台,以环视、卫星ADAS和座舱内应用为主 [1] - ADAS前置摄像头最具价值,但侧视和卫星摄像头增速更快 [1] - DMS是座舱内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受欧盟法规推动 [1] - 后视摄像头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被环视系统取代 [1] - 图像传感器收入增长,但镜头组和集成组件增长更强劲 [1] 市场竞争格局 - 豪威科技和安森美是汽车CIS市场最大供应商,豪威科技在成本敏感领域表现强势,安森美在大批量项目中地位稳固 [4] - 索尼在高分辨率摄像头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4] - 法雷奥引领智能和观看摄像头市场,其次是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 [4][5] - 舜宇光学科技在镜头市场领先,其他领先公司包括世高和奥普特龙 [5] - 舜宇、LG Innotek和海康威视等摄像头制造商提供完整模块,对一级供应商构成挑战 [5] - 中国正在构建从传感器到模块的全集成供应链,支持比亚迪等OEM厂商 [5] - OEM厂商和一级供应商采用多源CIS策略,寻求供应链韧性 [5] 技术发展趋势 - ADAS分辨率向800万像素过渡,以提升物体识别能力 [7] - 高动态范围、LED闪烁抑制和宽视场是传感器的关键要求 [7] - 市场转向集中式融合架构,索尼尝试将串行器集成到图像传感器中 [7] - DMS主要依赖2D RGB传感器,逐渐转向RGB-IR传感器 [7] - 混合镜头组结合玻璃和塑料,优化成本、尺寸和热稳定性 [7] - 热成像和SWIR摄像头仍属小众,主要用于高端汽车夜视和高级ADAS [7] 多摄像头架构与功能集成 - 分布式摄像头架构重塑ADAS市场,单前置智能摄像头被多侧视、后视和全景摄像头取代 [10] - 360°环视摄像头是销量主要贡献者,尤其在停车辅助和L2+自动驾驶成为标配的情况下 [10] - DMS逐渐成为欧洲及其他地区法规和设计的必需品,RGB-IR和全局快门传感器提升系统价值 [10] - 镜头组转向混合解决方案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10] - 电子后视镜和外部访问摄像头等新功能在高端电动汽车平台涌现 [10]
晶方科技(603005):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汽车CIS驱动高增长,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4-30 23: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CIS晶圆级封装细分赛道龙头,技术积累深厚,客户结构优质,新业务拓展顺利,有望持续受益于汽车CIS需求高增长及CIS新应用场景的出现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30亿、15.57亿、20.28亿、24.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7%、37.8%、30.2%、22.7% [2] - 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亿、3.92亿、5.15亿、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4%、55.1%、31.4%、29.3% [2] - 2024 - 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39元、0.60元、0.79元、1.02元,市盈率分别为72倍、46倍、35倍、27倍,市净率分别为4.2倍、3.9倍、3.6倍、3.2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65,217.17万股,已上市流通股65,217.17万股,总市值181.17亿元,流通市值181.17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9.20%,每股净资产6.6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37.40/17.07元 [3]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1.30亿元,同比+23.72%;毛利率43.28%,同比+5.13pct;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3/2.17亿元,同比+68.40%/+86.74% [6] - 2025Q1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环比+20.74%/-3.15%;毛利率42.38%,同比/环比-0.06pct/持平;归母/扣非归母后净利润0.65/0.55亿元 [6] 业务分析 - 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芯片封装及测试收入8.17亿元,同比+33.55%,毛利率44.83%,同比+9.06pct;光学器件收入2.93亿元,同比-1.08%,毛利率37.26%,同比-5.72pct;设计收入0.19亿元,同比+307.29%,毛利率67.73%,同比+29.74pct [6] 市场需求与布局 - 消费领域,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1%,预计安防CIS出货量同比增长2%,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承接下游回暖需求,业务企稳回升 [6] - 汽车电子成亮点,公司建成全球首条12英寸车规级TSV封装量产线,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车载CIS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 - 2029年汽车CIS出货量CAGR达13.46%,公司也在积极布局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6]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光学领域推进产品应用,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车用高功率模块,在马来西亚投建生产基地,2024年研发投入1.60亿元,同比+17.4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12% [6] 投资建议 - 对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2/5.15/6.66亿元,对应EPS为0.60/0.79/1.02元,给予2025年58倍PE,目标价为34.9元/股 [6]
韦尔股份:一季度利润超市场预期,汽车CIS预计大幅成长-20250430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4-3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 153.0 元,潜在升幅 19.1%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韦尔股份进入强势产品周期,多板块推动 2025 年业务成长,长期增长预期乐观,远期市盈率低于历史均值,估值有上行空间 [1] - 一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等表现良好,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盈利预测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5%,环比下降 5%,创历史一季度收入新高;毛利率 31.0%,同比增长 3.1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2.1 个百分点;净利润 8.66 亿元,同比增长 55%,环比下降 9% [2] - 上调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均有提升 [11]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预计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净额从 210.21 亿元增长至 418.83 亿元,总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5%、22%、21%、13%、19% [4] - 毛利率从 21.8%提升至 33.3%,归母净利润从 5.56 亿元增长至 67.79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44%、498%、33%、20%、27% [4] 估值 - 使用 DCF 估值,采用 2.2%的无风险利率,假设 2030 - 2034 年成长率为 25% - 30%,永续增长率为 3%,WACC 是 11.3%,得到目标价人民币 153.0 元 [2]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182.4 元(概率 20%),悲观情景目标价 84.6 元(概率 15%) [24] 浦银国际科技行业覆盖公司 - 对多家科技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韦尔股份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153.0 元 [26]
韦尔股份(603501):一季度利润超市场预期,汽车CIS预计大幅成长
浦银国际· 2025-04-30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 153.0 元,潜在升幅 19.1%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韦尔股份进入强势产品周期,多板块推动 2025 年业务成长,长期增长预期乐观,远期市盈率低于历史均值,估值有上行空间 [1] - 一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收入、毛利率、营业利润等表现良好,上调 2025 年和 2026 年盈利预测 [2] 各部分总结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5%,环比下降 5%,创历史一季度收入新高;净利润 8.66 亿元,同比增长 55%,环比下降 9% [2][10] - 上调 2025 - 2027 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均有提升 [11]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预计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净额从 210.21 亿元增长至 418.83 亿元,总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5%、22%、21%、13%、19% [4] - 毛利率从 21.8%提升至 33.3%,归母净利润从 5.56 亿元增长至 67.79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波动较大 [4] -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等项目呈增长趋势,负债结构相对稳定 [8] - 现金流量表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等表现良好 [8][9] 估值 - 使用 DCF 估值,采用 2.2%的无风险利率,假设 2030 - 2034 年成长率为 25% - 30%,永续增长率为 3%,WACC 是 11.3%,得到目标价 153.0 元 [2] - 目前远期市盈率 30.0x,低于历史均值 45.5x [18]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182.4 元(概率 20%),悲观情景目标价 84.6 元(概率 15%) [24] - 乐观情景因素包括终端需求增长强劲、上游成本稳定等;悲观情景因素包括终端需求增长不足、上游成本增长等 [25] 浦银国际科技行业覆盖公司 - 对多家科技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多数公司评级为“买入” [26]
韦尔股份:25Q1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龙头成长趋势再加强-20250430
国盛证券· 2025-04-30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韦尔股份利润超预期,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成长趋势加强,汽车CIS 25年加速放量,手机CIS 26年接力成长,IoT CIS和模拟业务也有增长潜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5Q1实现营收64.7亿元,yoy+14.7%,qoq - 5.1%,归母净利8.7亿元,yoy+55.3%,qoq - 8.7%,扣非归母净利8.5亿元,yoy+49.9%,qoq+11.1% [1] - 25Q1毛利率31.0%,yoy+3.1pcts,qoq+2.1pcts,净利率13.3%,yoy+3.5pcts,qoq - 0.2pct [1] 各业务营收情况 - 24年手机CIS营收98亿元,yoy+26%,汽车CIS营收59亿元,yoy+30%,二者合计营收157亿元,占24年总营收257亿元的61% [2] - 24年IoT CIS营收7.6亿元,yoy+42%,模拟业务营收14.2亿元,yoy+23%,其中车用模拟IC约2亿元,yoy+37% [2]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6/2027年营收295.3/366.7/422.9亿元,同比增长14.8%/24.2%/15.3% [3]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43.8/59.8/72.3亿元,同比增长31.7%/36.6%/20.9% [3]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021|25,731|29,529|36,674|42,291| |增长率yoy(%)|4.7|22.4|14.8|24.2|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56|3,323|4,378|5,982|7,234| |增长率yoy(%)|-43.9|498.1|31.7|36.6|20.9| |EPS最新摊薄(元/股)|0.46|2.73|3.60|4.92|5.94| |净资产收益率(%)|2.6|13.7|15.7|18.1|18.5| |P/E(倍)|281.2|47.0|35.7|26.1|21.6| |P/B(倍)|7.3|6.5|5.6|4.7|4.0|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半导体,前次评级买入,04月29日收盘价128.41元,总市值156,268.33百万元,总股本1,216.9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100.00%,30日日均成交量14.26百万股 [6]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 - 04到2025 - 04韦尔股份和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7][8]
韦尔股份(603501):25Q1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龙头成长趋势再加强
国盛证券· 2025-04-30 11: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韦尔股份利润超预期,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成长趋势加强,汽车CIS 25年加速放量,手机CIS 26年接力成长,IoT CIS和模拟业务也有增长潜力 [1][2][3]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5Q1实现营收64.7亿元,yoy+14.7%,qoq-5.1%,归母净利8.7亿元,yoy+55.3%,qoq-8.7%,扣非归母净利8.5亿元,yoy+49.9%,qoq+11.1% [1] - 25Q1毛利率31.0%,yoy+3.1pcts,qoq+2.1pcts,净利率13.3%,yoy+3.5pcts,qoq-0.2pct [1] 业务板块 - 24年手机CIS营收98亿元,yoy+26%,汽车CIS营收59亿元,yoy+30%,二者合计营收157亿元,占24年总营收257亿元的61% [2] - 24年IoT CIS营收7.6亿元,yoy+42%,25Q1预计快速增长;模拟业务24年营收14.2亿元,yoy+23%,其中车用模拟IC约2亿元,yoy+37% [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2025/2026/2027年营收预测295.3/366.7/422.9亿元,同比增长14.8%/24.2%/15.3% [3]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43.8/59.8/72.3亿元,同比增长31.7%/36.6%/20.9%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36/26/22X [3]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021|25,731|29,529|36,674|42,291| |增长率yoy(%)|4.7|22.4|14.8|24.2|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56|3,323|4,378|5,982|7,234| |增长率yoy(%)|-43.9|498.1|31.7|36.6|20.9| |EPS最新摊薄(元/股)|0.46|2.73|3.60|4.92|5.94| |净资产收益率(%)|2.6|13.7|15.7|18.1|18.5| |P/E(倍)|281.2|47.0|35.7|26.1|21.6| |P/B(倍)|7.3|6.5|5.6|4.7|4.0|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半导体,前次评级买入,04月29日收盘价128.41元,总市值156,268.33百万元,总股本1,216.9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100.00%,30日日均成交量14.26百万股 [6]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韦尔股份与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7][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A-2027E的情况 [10]
思特威(688213):Q1利润创单季度新高 手机、汽车双引擎驱动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核心观点 - 受消费政策出台、智驾升级、智驾平权推动,公司手机CIS、汽车CIS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推动营收同比高增108.94%,归母净利润实现1.91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展望全年,国补等刺激消费政策持续释放影响,手机等终端消费迎来复苏,国内智驾升级、智驾平权创造车载CIS增量需求,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1] - 行业景气度向上叠加国产替代加快将促使公司全年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 [1]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17.50亿元,同比增长108.94%,环比微降0.62% [2] -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环比增长60.21% [2] - 毛利率22.79%,同比提升1.53pct,环比提升3.78pct [2] - 期间费用率10.46%,同比下降8.47pct,净利率大幅回升至10.94% [3] 手机CIS业务 - 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MP产品及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MP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3] - 2024年公司智能手机收入32.91亿元,同比增长269.05%,占收入比例55.15% [4]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手机CIS市场出货排名第5,出货份额占比11.2% [4] - 全球CIS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86亿美元,CAGR达4.7% [4] 汽车CIS业务 - 受益于智能驾驶快速渗透,应用于汽车摄像头领域(环视、前视、周视和座舱)的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 [3] - L3级自动驾驶摄像头搭载数量将比L2级大幅增加,可增至18颗,像素升级是车载摄像头的长期发展趋势 [5] - 车载摄像头成本构成中CIS占比最高达50%,全球车载CIS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3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31.55亿美元,CAGR达5.4% [5] - 2024年公司产品已在比亚迪、吉利、奇瑞、上汽、广汽等主车厂量产,2023年公司在全球车载CIS市场位列第4、国内第2 [6]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1.76、103.02和126.7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26%和23% [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6、11.78和15.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7.71%、44.39%和28.27% [7] - 对应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47倍、32倍和25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