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ian Automotive(RIVN)

搜索文档
全球汽车业-被 “关税先生” 重击 -描绘美国汽车关税对全球的影响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 - **公司**:美国车企(福特、通用汽车、Stellantis、特斯拉、Rivian、Polestar等)、欧洲车企(宝马、奔驰、大众、雷诺、沃尔沃汽车、法拉利、保时捷、阿斯顿·马丁等)、日本车企(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铃木等)、韩国车企(现代、起亚等)、中国车企(比亚迪、上汽、吉利、长城、广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等)、印度车企(Eicher Motors等)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商(Ramkrishna Forgings、Bharat Forge、Sona BLW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美国汽车关税新挑战 - **日本车企受冲击最大**:纳入进口调整抵消后,估计日本汽车制造商将面临4.9万亿日元的逆风,行业营业利润(OP)影响约3万亿日元,下降约42%;丰田/本田利润预计下降约29%/34%,斯巴鲁/马自达/日产利润大幅下降,但美国关税影响尚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行业仅反映约29%的影响)[2][3][8] - **美国车企成本增加**:美国车企虽避免了最严厉的关税,但整体成本负担仍显著;分析显示Stellantis、福特、通用汽车在缓解措施前全年关税总敞口分别为18亿美元、24亿美元、73亿美元;预计这将大幅提高美国制造业的投入成本,并促使消费者价格上涨[4] - **欧洲车企压力各异**:若无额外欧盟关税讨论,欧洲车企影响异质;宝马和奔驰因在美国有大量生产基地,处境较好;法拉利强大的品牌定价能力限制了其息税前利润(EBIT)影响;雷诺推迟在美国推出Alpine品牌,避免了关税敞口;大众和保时捷仍有显著敞口,EBIT影响在5亿至9亿欧元之间;沃尔沃汽车受关税打击严重,在2025年第一季度撤回了所有短期和中期指引[5][20] - **政策不确定性高**:美国政府贸易政策不可预测,如5月23日宣布对欧洲征收50%关税,后又将6月1日截止日期延长至7月9日;在加征关税前,美国消费者的车辆购买力近年来已显著恶化,进一步提价可能对需求构成重大逆风;汽车关税的零碎和不可预测演变给所有车企带来重大挑战,将抑制投资,并可能阻碍连贯产业政策方向的形成[6] 投资建议 - **欧洲汽车**:看好宝马(跑赢大盘,目标价92),其即将推出的NEUE KLASSE平台和一系列技术集群将应用于多达40款纯电动汽车(BEV)和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ICE/PHEV);看好法拉利,其客户群最有能力抵消关税影响;看好雷诺,其决定推迟在美国推出Alpine品牌,目前无直接关税敞口[7] - **日本汽车及零部件**:重申对铃木和丰田工业的跑赢大盘评级,因其美国关税敞口最小;对日产、马自达和斯巴鲁给予跑输大盘评级,因其对潜在盈利影响的幅度缺乏明确性;对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继续监测其估计的关税影响更新以及与车企就成本转嫁的讨论进展[8] - **美国汽车**:对福特、通用汽车、Rivian和Polestar给予跑输大盘评级;对Stellantis给予与市场表现一致评级;预计美国车企将提高价格以抵消部分逆风,但这将增加销量风险,预计价格普遍上涨3%至4%,随后销量下降5%(或更多)[9][30] - **印度汽车及零部件**:美国关税上调对印度车企影响不大,因印度向美国出口的成品汽车较少;但对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商影响较大,美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印度汽车零部件贸易总体平衡,但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为43亿美元,部分抵消了与中国的约60亿美元贸易逆差;一些印度供应商在美国有制造基地,可减轻直接关税影响,但许多公司仍可能因产品线和采购安排面临出口压力[10][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关税政策细节**:美国政府对进口车辆和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标准的生产有差异化规则,对美国制造商有临时抵消措施;近期关税格局有所稳定,但双边贸易谈判和更严格的美国原产内容定义等关键不确定性仍构成持续风险[15][18] - **各车企应对策略**:各车企应对关税的策略不同,如宝马计划增加美国产量、调整销售策略;奔驰准备本地化战略、增加库存;大众可能宣布对美国生产基地的承诺;保时捷试图通过定价缓解关税影响;日产优先销售美国组装车型、与供应商合作制定缓解计划;丰田评估形势并在内部制定对策;本田考虑提高价格、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等[22][25][28] - **估值比较**:提供了全球主要车企的估值比较表,包括市值、企业价值(EV)、市盈率(P/E)、EV/EBITDA、EV/销售额、股息收益率、自由现金流收益率(FCF Yield)、资本回报率(ROCE)、净债务/EBITDA等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13]
“特斯拉劲敌”Rivian(RIVN)跌3.3%,最近五天迄今累计下跌11.8%。该公司计划发行12.5亿美元绿色债券,从而在电动汽车需求下滑期间为债务再融资。
快讯· 2025-06-02 22:35
公司股价表现 - Rivian股价单日下跌3.3%,最近五天累计下跌11.8% [1] 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12.5亿美元绿色债券,用于债务再融资 [1] 行业背景 - 电动汽车行业当前面临需求下滑的挑战 [1]
Prediction: Rivian Stock Is a Buy Before Aug. 5
The Motley Fool· 2025-05-31 16:05
核心观点 - Rivian Automotive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上涨约40% 投资者应考虑在公司下一次财报电话会议前买入其股票 原因包括增长即将加速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以及估值过低 [1] 增长潜力 - Rivian近年销售增长停滞 主要因现有车型R1T和R1S定价接近10万美元 目标市场较小 已出现饱和迹象 [2] - 2025年将推出三款新车型R2 R3和R3X 定价均低于5万美元 可触达数百万新客户 预计2025年销售增长5% 2026年加速至41% 2027年后收入可能爆发式增长 [3] 盈利能力 - 2023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正毛利率 最新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改善至与特斯拉相当水平 [4] - 电动车制造商盈利关键在规模效应 若大众市场车型能复制特斯拉Model Y/3的成功 运营杠杆将推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5]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仅3 3倍市销率 显著低于特斯拉(12 5倍)和Lucid Group(8倍) 尽管新车型需数季度才能上市 且完全达产还需约一年 但估值吸引力已不容忽视 [7] - 新车型上市后销售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改善有望推动市场给予更高估值倍数 [8]
Rivian's Growth Story Screeches To A Halt
Forbes· 2025-05-29 02:20
核心观点 - 文章认为Rivian Automotive(RIVN)是一家基本面糟糕且估值过高的公司 其股价存在大幅下跌风险 [2][3][6] - 公司被描述为"僵尸股票" 现金消耗巨大且盈利能力极差 [10][12][13] - 当前股价隐含了不切实际的市场份额增长和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22][23][26] 业务表现 - 2024年车辆交付量同比增长3%至51,579辆 收入增长12% [4] - 2025年一季度生产14,611辆 交付8,640辆 超出公司指引 [5] - 2025年全年交付指引为46,000-51,000辆 高端指引意味着同比下滑 [7] - 一季度美国交付量同比下降37%至8,553辆 [8] - 2024年产量同比下降13%至49,476辆 低于57,000辆的初始指引 [8] 市场份额 - 美国市场份额从2023年三季度5%的峰值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9% [9] - 福特和雪佛兰分别占据7.7%和6.5%的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 [18] 财务状况 - 2020年以来累计消耗32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占企业价值的159%) [12] - 2023-2024年两年间消耗8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12] - 2024年经济收益为-63亿美元 2019年为-6.92亿美元 [12] - 2024年底持有77亿美元现金 按当前消耗率仅能维持22个月 [13] - 利息覆盖率为-13.6 [13] - 2024年营业成本为收入的194% 2023年为229% [16] - 2024年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为-46亿美元 [16]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14美元隐含2035年收入1244亿美元(2024年收入的25倍) [23] - 隐含2035年NOPAT 50亿美元 是特斯拉2024年NOPAT的130% [24] - 按87,000美元ASP计算 需销售130万辆才能实现估值目标 [25] - 更现实的增长假设显示股价可能下跌71%至4美元 [27] - 公司经济账面价值为-39美元/股 显示股权价值可能为零 [33] 行业比较 - 在覆盖的55家汽车公司中 Rivian的ROIC排名倒数第五 [17] - NOPAT利润率、资本周转率和ROIC均接近行业底部 [19] - 传统车企通过燃油车利润支持电动车业务扩张 [18] - 特斯拉2024年NOPAT利润率为4% Rivian为-93% [28]
Abercrombie & Fitch Says Tariffs Will Cut Profits By $50 Million—Joining These Companies Warning Of Tariff Impacts
Forbes· 2025-05-28 23:10
公司业绩与展望调整 - Abercrombie & Fitch下调2025年全年利润预期,预计关税将减少5000万美元收益 [1][2] - Macy's尽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仍下调全年每股收益预期,原因包括关税、消费者支出放缓及促销竞争加剧 [3] - Target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下降,此前预测为增长1%,归因于关税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支出减弱 [3] - Diageo预计2025年年度利润将减少1.5亿美元,计划通过未指定措施抵消约一半影响 [4] - 丰田汽车估计3月和4月利润减少1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营业利润下降近21% [5] - Steve Madden撤回2025年财务指引,此前预计收入增长高达19% [6] - Rivian下调2025年车辆交付和资本支出目标,提及全球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6] - AMD预计2025年因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将损失15亿美元收入 [7] - 法拉利提到2025年收益可能减少50个基点,因美国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 [7] - Mattel暂停全年指引,可能提高玩具价格以应对关税影响 [8] - 福特预计2025年息税前利润减少15亿美元,暂停全年指引 [8] - 苹果预计第二季度关税将导致9亿美元利润损失,中国销售低于预期 [10] - 通用汽车将2025年收益预期从137-157亿美元下调至100-125亿美元 [12] - 麦当劳报告2025年一季度美国同店销售下降3.6%,为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 [12] - Stellantis暂停2025财年财务指引,因关税相关不确定性 [12] - 梅赛德斯-奔驰因关税政策波动撤回2025年展望 [12] - UPS撤回2025年890亿美元收入指引,计划裁员2万人 [12] - Kraft Heinz下调全年展望,因运营环境波动及关税和通胀压力 [13] - JetBlue撤回2025年展望,预计需求疲软将持续 [13] - Snap不提供第二季度指引,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广告需求 [14] - 沃尔沃警告2025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撤回2025和2026年指引 [14] - 百事可乐下调2025年盈利预期,因供应链成本上升和消费者环境疲软 [15] - 宝洁将2025年销售增长预期从最高4%下调 [15] - 美国航空撤回全年指引,主舱需求显著减弱 [15] - Skechers撤回全年展望,称贸易政策导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15]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撤回全年利润预测,预计对华销售减少4亿美元 [16] - Chipotle下调全年同店销售增长预期,因消费者支出担忧加剧 [17] - 阿拉斯加航空撤回2025年指引,因近期经济不确定性和波动 [17] - 西南航空撤回2025年指引,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使预测困难 [17] - 联合航空维持全年预测,但发布第二指引显示2025年收益大幅降低 [17] - 罗技撤回2026财年展望,因关税环境持续不确定性 [17] - 沃尔玛将撤回5月15日一季度报告中的运营收入预测 [17] - 达美航空撤回全年指引,此前已下调一季度每股收益预期40-50美分 [1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沃尔玛警告无法完全吸收关税压力,零售利润率狭窄将导致价格上涨 [5] - 富士康调整展望,从强劲增长调整为显著增长,称美国关税政策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 [5] - 亚马逊称未来业绩难以预测,新增关税和贸易政策为影响因素 [11] - 行业普遍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福特提及潜在报复性关税影响 [8] - 多个行业提及消费者支出放缓或需求疲软,包括零售、航空和餐饮 [3][13][15][17] - 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条件变化成为多家公司撤回指引的共同原因 [11][12][14][15][17]
Polling Indicates Tesla's Popularity has Plunged: Should Investors Buy Rivian Stock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5-26 06:34
特斯拉品牌受损 - 特斯拉曾因技术和可持续能源成为最受欢迎品牌之一[1] - 由于CEO涉足政治争议 特斯拉品牌声誉从2021年调查第8位跌至2023年第95位[5] - SpaceX声誉同步下滑 显示政治争议可能影响特斯拉车辆销售[6] Rivian发展困境 - 2023年交付50,122辆 2024年仅微增至51,579辆[8] - 管理层将2025年交付指引从46,000-51,000辆下调至40,000-46,000辆 主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9] - 旗舰产品R1T皮卡和R1S SUV市场需求疲软[9]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车行业需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生产线 特斯拉2017-2019年曾因Model 3增产濒临破产[7] - Rivian与大众成立合资企业 目前持有71亿美元现金储备[12] - 若销量持续低迷 可能引发融资稀释股权 股价已较2021年高点下跌91%[12] Rivian转型机遇 - 计划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便宜的R2 SUV 起售价约45,000美元[10] - 特斯拉Model 3的成功表明平价车型对销量增长的关键作用[10] - 当前运营规模下现金消耗速度极快 使R2项目承压[10]
Better EV Stock: Rivian vs. Lucid
The Motley Fool· 2025-05-24 15:55
Rivian Automotive (RIVN)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生产R1T皮卡、R1S全尺寸SUV及为亚马逊等商业客户提供的电动配送车(EDV) [4] - 2022年实际产量24,337辆,远低于5万辆目标,2023年产量提升至57,232辆,但2024年回落至49,476辆 [4] - 2025年产量指引下调至4-4.6万辆,主因原材料关税上涨、供应链中断及工厂升级为2026年R2中型SUV投产做准备 [6] - 2024年Q4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5%至52.4亿美元,净亏损收窄至33.8亿美元 [7][8] - 2026年营收预期暴增41%至73.7亿美元,核心增长动力来自R2车型,当前股价仅为2025年预期销售额的3.7倍 [9] Lucid Group (LCID) - 产品线包括Air轿车和2024年底延迟推出的Gravity SUV,由特斯拉前首席工程师Peter Rawlinson创立 [10] - 实际交付量持续低于指引:2022年4,369辆、2023年6,001辆、2024年10,241辆,管理层将原因归咎于供应链问题 [11] - 2025年计划产量约2万辆(较2024年9,029辆翻倍),分析师预计营收激增73%至14亿美元,净亏损收窄至27.8亿美元 [12][13] - 沙特政府通过PIF持有超60%股份,截至最新财报持有57.6亿美元流动性,但2026年28.3亿美元营收预期对应6.1倍市销率估值偏高 [13][14] 行业对比 - Rivian生产增速更快(2023年同比+135% vs Lucid +37%),单车亏损更少,且创始人仍掌舵 [15] - Lucid面临豪华电动SUV市场竞争加剧风险,Gravity车型市场接受度尚未验证,毛利率仍未转正 [14] - 两家公司当前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超90%,Rivian 16美元/股和Lucid 3美元/股分别对应IPO峰值10%和5%水平 [1][2]
Has Rivian Automotive (RIVN) Outpaced Other Auto-Tires-Trucks Stocks This Year?
ZACKS· 2025-05-23 22:45
行业概况 - 汽车-轮胎-卡车行业包含103只个股 目前Zacks行业排名为第14位[2] - 该行业年内平均回报率为-10.5% 显著低于Rivian公司19.6%的涨幅[4] - 行业采用Zacks排名系统 通过16个维度评估各板块表现[2] Rivian Automotive表现 - 当前Zacks排名为第2级(买入评级) 过去90天全年盈利预期上调8.4%[3]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6% 远超所属行业及细分领域表现[4][6] - 所属国内汽车细分行业包含16家公司 行业年内平均下跌15.2%[6] Xos Inc表现 - 同属国内汽车细分行业 年内股价上涨2.5%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4][6] - 当前Zacks排名同为第2级 过去三个月EPS预期上调5%[5] 投资关注点 - Rivian与Xos被列为汽车-轮胎-卡车行业中持续表现优异的标的[7] - 两家公司均保持盈利预期上调趋势 且Zacks排名处于买入区间[3][5]
Golden Cross Alert: Rivian Breaks Out, Even As Nio Outsells It 10-To-1
Benzinga· 2025-05-23 20:47
While electric vehicle investors fixate on Tesla Inc's TSLA margins, Rivian Automotive Inc. RIVN has quietly pulled off a bullish technical feat — a Golden Cross.Chart created using Benzinga ProThat's when the 50-day moving average rises above the 200-day average, often interpreted as a breakout signal. But here’s the kicker: the fundamentals haven't quite caught up.Rivian stock is currently trading at $15.91, riding above its eight-day ($15.78), 20-day ($14.45), 50-day ($12.79) and 200-day ($12.47) moving ...
Jim Cramer: Rivian Better Than This Automaker, Pan American Silver Is The 'Best Silver Mine'
Benzinga· 2025-05-22 20:18
Rivian Automotive与Lucid Group对比 - Rivian Automotive优于Lucid Group 因后者一季度营收2.350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亿美元 [1] Marvell Technology合作动态 - Marvell Technology与Nvidia合作 为客户提供Nvidia NVLink Fusion技术 [2] - Marvell Technology股价被建议"适合买入" [1] Pony AI业绩表现 - Pony AI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1.6%至1398万美元 主要受Robotaxi服务收入快速增长驱动 [2] - 分析师此前预期销售额为9011万人民币 实际达1.016亿人民币 [2] Pan American Silver收购进展 - Pan American Silver与MAG Silver达成最终协议 将通过安排计划收购MAG Silver股份 [3] - Pan American Silver被称为"最佳银矿"公司 [3] Doximity业绩指引 - Doximity预计一季度营收1.39-1.4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4334亿美元 [3] - 公司预计2026财年全年营收6.19-6.31亿美元 低于预期的6.346亿美元 [3] Micron Technology市场观点 - Micron Technology被认为"略显见顶" 当前更适合交易而非投资 [4] - 公司将于6月25日召开三季度财报电话会 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1.59美元 营收88.3亿美元 [4] 股价表现 - Lucid股价下跌6.4%至2.77美元 [7] - Marvell股价下跌2.1%至60.11美元 [7] - Pony.ai股价下跌3.3%至17.29美元 [7] - Pan American Silver股价上涨1.3%至24.10美元 [7] - Doximity股价下跌4.3%至50.75美元 [7] - Micron股价下跌2.3%至95.84美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