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小米2024年投资者日:新十年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硬核科技引导者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6 18:00
业绩总结 - 小米2024年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4] - 小米汽车交付目标为10万台,全年研发投入为240亿元[4] - 小米汽车目前锁单超过7万台,其中SU7 Max占比43%[4] 未来展望 - 小米集团的长期估值有望提升,预计估值中枢将逐步提升[6] 免责声明 - 报告仅提供信息,不构成购买或出售证券的邀约[12] - 浦银国际及其董事、雇员可能持有报告内所述公司的证券[13] - 浦银国际不对投资者使用报告而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14] - 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报告内资料,并在交易前咨询专业顾问[15] - 浦银国际不受美国FINRA规则约束,不是美国注册经纪商[16] - 报告仅提供给美国主要机构投资者,不得分发给其他个人[17] - 报告未经英国FSMA认可,仅提供给合资格投资者[18] - 报告版权归浦银国际证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发或复制[19] - 浦银国际未持有报告所述公司超过1%的财务权益[20] - 报告作者声明观点独立,未受内幕信息影响[22]
科技行业:小米2024年投资者日:新十年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硬核科技引导者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6 11: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明确了2020-2030年的新十年目标和总体战略,重新诠释了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并将其渗透至公司的员工 [3] - 小米致力于成为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明确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总战略,并将重心放在高端化、产业能力领先、OS、AI、芯片、新零售6个战略方向 [3] - 2024年小米的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超过人民币3,000亿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00万-2,000万台,小米汽车交付目标10万台,全年研发投入人民币240亿元 [4] 报告内容总结 小米汽车业务 - 截至4月20日,小米汽车锁单超7万台,其中小米SU7 Max占比43%,小米SU7 Pro版本将会在当前28%的占比基础上有所提升 [4] - 小米汽车用户中,46%来自苹果手机用户,证明了小米汽车品牌占位高端,女性购买者占比28%,预计实际女性用户占比可能在40%-50%之间 [7] - 根据小米公布的媒体测评结果,小米SU7的智能驾驶能力位于行业前列,当前激活率达79%,激活使用2.61万次,行驶里程超25万公里 [4] - 2024年小米预计开设小米汽车销售门店219家,覆盖46座城市,开设服务中心139家,覆盖82座城市,全年交付量目标10万台 [4] 小米集团整体业务 - 小米正处于新一轮增长阶段的起点,随着小米SU7交付量快速提升以及小米手机全球份额和高端出货量的稳定增长,小米的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6]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业务形成闭环,将有效摊薄公司在OS、AI等基础共通能力的研发投入 [5] 投资风险 - 新能源车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不及预期;公司汽车订单表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成本压力拖累汽车和手机毛利率;线下门店扩张进度不及预期;超充网络建设不及预期,自动驾驶落地速度较慢;智能手机、IoT、互联网等业务运营波动 [7]
月度宏观洞察:中国经济增速好于预期,降低推出显著刺激可能性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3 13:30
经济数据 -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再次加快至5.3%,环比增速也加快到1.6%[3] - 进出口对一季度经济增速贡献高达0.8个百分点,消费维持韧性[3] - 3月单月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基础或仍不稳固,部分数据弱于市场预期[3] - 消费者信心指数温和回升,城镇调查失业率降低[5] - GDP平减指数连续四季度为负,CPI同比通胀率在3月下滑至0.1%,凸显内需仍然偏弱[8] - 外需改善是一季度经济增速远超预期的重要因素,但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7.5%,外贸和地缘政治风险逐渐显现[8] 经济展望 - 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4.9%,但推出显著增量政策刺激可能性正在降低[2] - 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4.9%,考虑到房地产行业、通胀问题、外需和地缘政治风险,公司维持二到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测不变[11] - 今年二到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测不变,全年预测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12] 政策措施 - 财政政策可能聚焦促消费和稳投资,以帮助扩大内需,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措施[12]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增发国债项目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中,以支持基建投资[14] - 央行货币政策或将继续宽松,但更为谨慎,可能会通过结构性工具稳固经济复苏,预计仍有可能降准25-50个基点[15] - 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央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操作会更为谨慎[16] - 房地产政策将继续三管齐下,政府重申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视,优化购房政策的步伐在加快,地方层面自1月下旬以来出台多项购房政策优化措施[19] 其他 - 报告内容提到,浦银国际并没有持有本报告所述公司逾1%的财务权益[46] - 报告中指出,浦银国际跟本报告所述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并没有任何投资银行业务的关系[46] - 作者声明报告中的观点均反映个人观点,并以独立方式撰写,没有与特定建议或观点有关的报酬[48] - 报告作者确认在报告发行日期之前的30个历日内未曾买卖或交易过本报告所提述的股票[49]
互联网行业AIGC行业趋势:强调应用落地,多模态是大势所趋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3 1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GC行业正从关注参数规模向更加强调应用场景落地转变,多模态被视为2024年重要趋势之一[1] - AIGC应用有七大赛道值得关注,包括营销、零售、教育、影视、办公协同等技术相对成熟的领域,以及游戏、医疗等技术尚不成熟但潜力巨大的领域[1] - 多模态应用产品占比已接近50%,随着未来人机交互更加多元,多模态应用产品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1] - 开源大模型受到市场厚望,有助于推动技术更新迭代和丰富产品生态[1] - AIGC商业化进程可分为三阶段:2024-2027年为产品落地阶段,2028-2029年为商业模式发展成熟阶段,2030年以后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3] - 2024年AIGC应用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到2026年将达千亿级别,到2030年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4] 报告内容总结 行业趋势 - AIGC行业正从关注参数规模向更加强调应用场景落地转变[1] - 多模态被视为2024年AIGC行业最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文本生成和图片生成产品占比最大,多模态应用产品占比已接近50%,未来将持续提升[1] - 开源大模型受到市场厚望,有助于推动技术更新迭代和丰富产品生态[1] 应用场景 - AIGC应用有七大赛道值得关注,包括营销、零售、教育、影视、办公协同等技术相对成熟的领域,以及游戏、医疗等技术尚不成熟但潜力巨大的领域[1] 商业化进程及市场规模 - AIGC商业化进程可分为三阶段:2024-2027年为产品落地阶段,2028-2029年为商业模式发展成熟阶段,2030年以后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3] - 2024年AIGC应用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到2026年将达千亿级别,到2030年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4] 投资风险 - 行业监管、内容合规、成本控制、商业模式等[4]
台积电1Q24业绩:维持公司2024年指引,AI需求保持强劲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2 17: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台积电1Q24业绩符合预期,2Q24收入指引强劲,但毛利率指引略低于市场预期 [1] - 台积电下调半导体行业增长预测,但维持公司2024年收入增长预期,认为公司仍可较好地捕捉AI带来的半导体增量需求 [2] - 台积电的AI需求仍然强劲,预计未来五年AI相关收入将有50%的复合增长率,并在2028年收入占比达到20% [2] - 台积电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上行,但毛利率仍然处于触底过程中,预期利润率有望跟随收入同比增速的周期趋势,触底并上行 [2][4] 报告内容总结 台积电1Q24业绩 - 1Q24营业收入为5,926亿新台币,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17%,高于指引区间上限,主要由于AI和高性能运算业务板块增长强劲 [1] - 毛利率为53.1%,环比大体持平,同比下滑3.3个百分点,大体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于3nm制程收入占比提升 [1] - 净利润2252亿新台币,环比下滑5%,同比增长9%,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费用控制较好 [1] - 二季度收入指引中位数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34%,高于市场预期;毛利率指引中位数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比大体持平,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地震和通胀影响 [1] 台积电行业预测调整 - 下调半导体行业(不含存储)规模增速至10%,下调晶圆代工行业规模增速至15%-20%,主要受汽车半导体需求下滑影响 [2] - 但维持公司2024年收入将增长20%-25%的指引不变,认为公司仍可较好地捕捉AI带来的半导体增量需求 [2] 台积电AI需求 - 预计2024年的AI相关收入将翻倍,未来五年AI相关收入将有50%的复合增长率,并在2028年收入占比达到20% [2] - 高性能运算业务板块的增长动能是主要推动力,同时也看好AI手机带来的换机需求增长 [2] 台积电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上行,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上升,全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二季度的高位 [2][4] - 但毛利率仍然处于触底过程中,受地震和通胀影响,短期有下行压力,但预期利润率有望跟随收入同比增速的周期趋势,触底并上行 [2][4]
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众、小鹏再携手,联合研发电子电气架构,双方合作加深提速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2 16: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 [1][9][10] - 本次合作将基于小鹏最新一代的电子电气架构EEA3.5,并集成到大众在中国的CMP平台,预计从2026年起应用于在中国生产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1][9][10] - 本次合作体现了大众对小鹏技术实力的认可,有助于小鹏与其他新势力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2][3] - 联合采购量级扩大有望带来进一步降本的机会,同时也为小鹏在海外市场的技术变现带来想象空间 [3] 报告内容总结 1. 合作背景和内容 - 小鹏与大众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基于小鹏最新一代EEA3.5架构进行联合开发 [1][9][10] - 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的CMP平台,预计从2026年起应用于在中国生产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1][10] - 这是在之前两次合作的基础上,小鹏与大众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和深度 [2][3] 2. 合作意义 - 大众的认可表明小鹏在技术方面再次完成了先进性验证,有助于小鹏与其他新势力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2][3] - 联合采购量级扩大有望带来进一步降本的机会,同时也为小鹏在海外市场的技术变现带来想象空间 [3] - 本次合作在收入上将作为技术授权收入进入报表,并带来持续性的贡献 [3] 3. 投资建议 - 预计小鹏今年下半年销量有望改善,与大众的合作深化有望提升小鹏的短中长期估值 [3] - 当前小鹏的估值处于较低位置,具有较大的潜在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3] 4. 投资风险 - 国内外新能源车行业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降价压力不断提升 [3] - 自动驾驶研发、新车型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3] - 公司费用投入增长过快,盈利下滑 [3]
优化渠道管理提升企业投资价值,加大派息比例释放股东长期投资回报,上调至“买入”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2 15:02
股息率和目标价 - 飞鹤的股息率已上升至7.7%,在消费品企业中名列前茅,加大派息力度有望释放公司长期的价值[1] - 飞鹤的目标价为4.65港元,潜在升幅为+13.3%,总投资回报达21%[1] 经营现金流和营业收入 - 飞鹤2023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34%,但公司预计2024年自由现金流将改善,支撑更大的派息力度[2] - 飞鹤的营业收入在2022年至2026年间有所波动,2024年预计为19,451百万人民币,同比变动为-0.4%[3] 股价预测和投资建议 - 浦银国际预测显示,中国飞鹤股价目标为7.9港元,建议买入[9] - SPDBI对中国飞鹤(6186.HK)的市场普遍预期为买入[12] 其他声明和版权信息 - 浦银国际证券建议投资者独立评估报告内的资料,考虑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20] - 本报告作者声明观点独立,报酬与特定建议无关,未获得内幕信息[27]
珀莱雅线,2024年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22 15: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129.1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超预期,业绩增速创历史新高 - 2023年珀莱雅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39.5%和46.1%,创上市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1] - 主要是线上销售占比提升和主品牌及第二梯队品牌强势增长带动 [1] 品牌矩阵日趋完善,助力公司保持高速增长 - 主品牌收入占比为80.7%,大单品增长亮眼 [1] - 第二梯队品牌(彩棠、OR、悦芙媞)在2023年增长迅速,2024年将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1]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空间有限 - 线上销售占比已达93.1%,未来提升幅度将放缓 [1] - 但线上渠道的营销和业务拓展仍是公司发展重点 [1] 营销费用率仍将提升,但费用投放效率提高 - 针对抖音等高增长渠道,公司通过优化品牌矩阵和营销策略提高费用投放效率 [1] 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 基于公司多条增长曲线,上调2024-2025年收入预测,但考虑经营费用率上升,适当下调净利润预测 [1] - 给予2024年34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129.1元 [1]
游戏引擎龙头,积极拓宽业务边界,顺应AI浪潮前进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15 00:00
公司业务 - Unity在游戏引擎市场占据强大领先地位,头部手游份额约70%[1] - 公司在行业拓展方面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驱动,目前游戏以外行业收入占比为23%[1] - 公司的增长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广告网络及游戏发行服务,2023年收入占比为61%[1] 市场趋势 - Unity在手游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约有70%的Top1000移动游戏使用Unity制作[6] - Unity有望受益于游戏移动化趋势,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8] - Unity拥有强大的跨平台部署能力,能够在多个主流平台上部署内容,节省开发者跨平台发布成本[11] 公司展望 - 预测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情况,目标PS (x)分别为6.5、5.8、5.2[2] - 公司目标年末实现“40法则”,即收入增速+利润率超过40%[34] - 预计2024年战略组合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48%至4.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率为22%[35]
低估值、高股息、优质基本面带来较强的防御性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4-15 00:00
业绩总结 - 滔搏短期收入表现较弱,但股价已反映在市场中[1] - 预计滔搏2024年以来收入增速弱于市场预期,股价下跌超过9%[1] - 滔搏FY2024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至14,177百万人民币,毛利润同比增长5%至6,341百万人民币[3] - 滔搏FY2024上半年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为32.9%,核心经营利润率为11.8%[3] - 滔搏FY2024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1,337百万人民币,净利润率为9.4%[4] 财务展望 - 预测FY24盈利同比增长20%,EBIT margin扩张至10.0%[1] - 2024年预测归母净利润率将达到42.6%[2] - 2025年预测经营利润率将为10.8%[3] - 2026年预测毛利率将为6.8%[4] 估值和评级 - 滔搏目前估值较低(12.7x FY25 P/E),分红率上升至7.9%[1] - 浦银国际预测滔搏(6110.HK)股价目标为7.0港元[5] - 滔搏被评为买入,目标价为7.0港元[6] - 滔搏(6110.HK)市场普遍预期为买入[7] - 滔搏(6110.HK)SPDBI情景假设中,乐观情景下目标价为8.8港元,概率为25%;悲观情景下目标价为5.6港元,概率为20%[7] 其他品牌和零售店效 - 公司库存维持健康水平,新品占整体库存80%左右[1] - FY25其他品牌收入预计增长超过20%,直营零售店平均店效同比增长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