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银行戴志锋:前瞻|上市银行2024三季报展望与预测:息差企稳,利润增速边际回升-20241017
中泰证券· 2024-10-17 07: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预计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2.4%(VS 1H24 -2.2%),利润+0.6%(VS 1H24 +0.4%)[1] 2) 息差:禁止手工补息在3季度形成支撑,预计息差环比回升0.9bp [1] 3) 规模:实体需求弱,信贷增速延续下行趋势,预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信贷增速为8.2% [1] 4) 资产质量:对公平稳,零售冒头趋势预计年内有改善,拨备仍有释放空间 [1] 报告内容总结 息差分析 1) 禁止手工补息在3季度形成支撑,预计息差有所企稳 [1] 2) 预计三季度息差环比回升0.9bp,存量房贷利率、化债置换、LPR重定价共同拖累,挂牌利率下调逐步显效 [1] 规模分析 1) 信贷:三季度,受实体需求疲软的影响,信贷增速延续下行趋势,预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信贷增速为8.2% [1] 2) 生息资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与社融基本匹配,预计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增速为7.3% [1] 资产质量分析 1) 对公平稳,零售冒头趋势预计年内有改善 [1] 2) 存量的不良贷款和拨备有腾挪空间,行业整体不良预计仍保持平稳 [1] 财务预测 1) 预计营收-2.4%,非息支撑力度继续减弱,三季度营收增速边际下行 [1] 2) 规模增速放缓但息差企稳,净利息收入增速预计-2.9%,与1H24同比-3.4%的水平相比有所缓和 [1] 3) 非息增速边际下行,手续费继续承压,其他非息正向支撑力度减弱 [1] 4) 预计利润增速在+0.6%左右,主要来自于拨备的继续释放 [1] 投资建议 1) 关注银行中的核心资产 [1] 2) 关注估值便宜的城农商行 [1] 3) 关注大型银行 [1] 风险提示 1) 经济下滑超预期 [1] 2) 行业数据测算偏差风险 [1] 3) 样本统计不足导致与实际情况偏差的风险 [1] 4) 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1]
正海磁材:聚焦磁材主业,盈利筑底
中泰证券· 2024-10-16 2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稀土价格下行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盈利承压 [2] - 公司南通工厂产能继续爬坡,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2] - 公司拟对上海大郡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符合公司战略部署和实际发展状况,有利于公司聚焦主业,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 [2] 公司投资评级分析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股本8.2025亿股,流通股本8.1496亿股 [1] - 公司市值80.96亿元,流通市值80.44亿元 [1] 公司财务指标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4亿元,同比下降7% [2] -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11% [2]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 - 2023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1% [2] - 2023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元 [2] 公司估值 - 2023年公司市盈率为18倍,市净率为2.1倍 [2]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市盈率分别为24.8倍、21.2倍和17.7倍 [2]
上市银行2024三季报展望与预测:息差企稳,利润增速边际回升
中泰证券· 2024-10-16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 -2.4%(VS 1H24 -2.2%),利润 +0.6%(VS 1H24 +0.4%)[1] - 息差方面,禁止手工补息在 3 季度形成支撑,预计息差环比回升 0.9bp [1] - 规模上,实体需求弱,信贷增速延续下行趋势,预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信贷增速为 8.2% [1] - 资产质量对公平稳,零售冒头趋势预计年内有改善,拨备仍有释放空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息差测算 - 预计上市银行三季度息差企稳,LPR 新发及重定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和城投化债共同拖累,禁止手工补息、存款利率调降及降准对息差起支撑作用;国股行受 LPR 新发及重定价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较大,但受益于禁止手工补息;城农商行受 LPR 新发及重定价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较小,重债区域城农商行受城投化债影响相对较大 [6] - 3Q24~4Q24,LPR 新发及重定价累计拖累 5.5bp,国有行受影响最明显,累积受拖累 6.4bp,其余各类银行累积为 4bp 左右 [8] - 3Q24~4Q24,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累计拖累 2.9bp,国股行受影响程度大,因其按揭贷款占比高于城农商行 [10] - 3Q24~4Q24,化债累计拖累 2.3bp,重债区域城农商行受影响程度大 [12] - 3Q24~4Q24,存款利率调降累计支撑 6.2bp,各类银行受益程度无明显区分 [15] - 禁止手工补息对 3Q24~4Q24 息差支撑 2.4bp,国股行更受益,股份行因“协定存款”占比相对更高受益更明显 [17][18] - 2024 年 9 月降准 0.5 个点,对 3Q24~4Q24 息差支撑 0.7bp 左右 [20] 规模测算 - 三季度受实体需求疲软影响,信贷增速延续下行趋势,三季度末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 8.1%,各类银行信贷投放均同比少增;预计 2024 年上市银行信贷增速为 8.1%,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 9.1%、4.3%、11.9%、6.4% [22][26] -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与社融基本匹配,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增速为 7.3%,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 7.9%、4.0%、11.4%、7.3% [31] 资产质量观察 - 对公方面,上半年公司贷款不良率维持下降趋势,截至 2024 上半年降至 1.42%;实体类贷款不良率大幅暴露概率不大,样本银行制造业不良率较年初下降 18bp 至 1.36%;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率处于稳健状态,样本银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 7bp 至 1.24%;房地产不良率边际由升转降,较年初下降 22bp 至 3.55% [34][35][36] - 零售方面,上半年各类零售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 +11bp 至 1.04%;预计零售类风险冒头趋势年内有改善 [39][40] - 总体来看,行业整体不良预计仍保持平稳,拨备仍有一定释放空间 [1] 营收与业绩测算 - 预计上市银行 1 - 3Q24 营收同比 -2.4%,非息支撑力度减弱,带来三季度营收增速边际下行;净利息收入增速预计 -2.9%,非息增速边际下行,手续费继续承压,其他非息正向支撑力度减弱 [1] - 预计上市银行 1 - 3Q24 业绩同比 +0.6%,拨备计提平稳,三季度利润增速小幅上升 [1] 投资建议 - 政策发力利好银行基本面和资产质量预期改善,助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建议关注银行中的核心资产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1] - 优质城农商行基本面确定性大,关注估值便宜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南京银行和齐鲁银行 [1] - 关注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高股息率的大型银行,如农行、中行、邮储、工行、建行、交行等 [1]
前瞻│上市银行2024三季报展望与预测:息差企稳,利润增速边际回升
中泰证券· 2024-10-16 16:00
前瞻│上市银行 2024 三季报展望与预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信服:企业客户运营显韧性,持续降本增效
中泰证券· 2024-10-16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下调)。[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7亿元,同比下降7.72%;归母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减少6.94%。[1] 2) 受限于经济环境恢复缓慢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公司发布超融合/云平台等产品收入保持增长,但网络安全业务未能实现增长,主要是由于下一代防火墙等成熟产品线的收入下滑。[1] 3) 公司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三费(研发、销售、管理费用)整体同比减少,但部分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1] 4) 公司进行了策略性备货,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出能力及意愿承压明显,恢复情况不及预期,我们调整公司评级为"增持"。[3] 财务数据总结 1) 营业收入:2023年7,662百万元,2024年预计7,608百万元,2025年预计7,837百万元,2026年预计8,445百万元。[4] 2) 归母净利润:2023年198百万元,2024年预计196百万元,2025年预计352百万元,2026年预计505百万元。[4] 3) 每股收益:2023年0.47元,2024年预计0.47元,2025年预计0.84元,2026年预计1.20元。[4] 4) 净资产收益率:2023年2%,2024年预计2%,2025年预计4%,2026年预计5%。[1] 5) 公司目前市盈率为135倍,市净率为3倍。[4]
银行:金融|如何理解财政部会议——未来动态博弈,化债和稳地产利于银行
中泰证券· 2024-10-16 1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发力明确,投向和力度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中,中央加杠杆可期,化债与地产表述超预期,民生消费领域表述符合预期[1] - 增量财政政策助力银行稳规模、降风险,当前财政政策是稳增长的必要条件,体现决策层决心和力度[1] - 短期财政政策预期引导资本市场波动,中长期促进经济修复与稳增长[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体评价 - 态度积极乐观,部分领域超预期,新闻发布会明确财政政策发力的确定性和持续性,化债、地产等领域表述超预期[1][4] - 财政政策投向和力度处于动态博弈,取决于政策底层框架、经济社会复苏情况和资本市场环境的动态平衡,需持续观察[1][4] 内容及对银行影响 资金来源 - 中央加杠杆可期,发布会表明中央财政有较大举债和赤字空间,回应市场疑问,其力度值得观察期待[1][4][5] 资金使用 - 化债是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的措施,预计此次化债规模超市场预期,2015 - 2018年置换债规模超12万亿元[1][5] - 地产方面,专项债允许用于土储和收储,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方向优化,以财政解决存量住房问题[5] - 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上次注资在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5] - “三保”是财政支出重点领域,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部分资金增长8.8%和8.6%[5] - 惠民生促销费政策表述基本符合预期,未来相关领域支持力度和投入值得期待[1][5] 对银行的影响 - 化债使信用成本改善与息差下行压力相互对冲,假设每年置换债发行规模2万亿元、利率降2个百分点,对银行业息差影响每年约1.2bp,利润影响约1.7%[7] - 地产稳定房价有助于银行按揭贷款稳规模、降风险,缓解零售资产端增长压力,稳定资产质量[7] - 注资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注资对每股分红摊薄程度取决于利润和股份增长关系,假设增资需注资约1.1万亿元,最多撬动14万亿元长期总资产投放[7] 当前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 财政政策发力是经济企稳的必要条件,经济下行时各类主体加杠杆能力弱,金融政策效果有限[7][8] - 财政规模和力度体现决策层决心和力度,财政政策推进约束条件多,反映政策底层框架[8] 展望 - 短期财政政策预期引导是资本市场波动主要原因,近期政策转向明确,资本市场底部明确[1][8] - 中长期促进经济修复与稳增长,当下至春节前是政策发力和经济真空期,春节后经济复苏决定资本市场上行时间和空间[1][8] 投资建议 - 关注银行核心资产,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2][9] - 选择优质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南京银行和齐鲁银行[2][9] - 考虑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的高股息率大型银行,如农行、中行、邮储、工行、建行、交行等[2][9]
通信行业周报:B系列芯片开启交付,Robotaxi+Optimus算力需求新方向
中泰证券· 2024-10-1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通信行业"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本周沪深300下跌3.25%,创业板下跌3.41%,通信板块下跌1.85%,板块价格表现强于大盘。[1] 2) 通信板块个股中,涨幅居前的公司包括澄天伟业(+23.82%)、海能达(+25.04%)、神宇股份(+23.82%)等,跌幅居前的公司包括华星创业(-16.02%)、欣天科技(-13.35%)、百邦科技(-12.74%)等。[1] 3)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政策有望推动数据产业规范快速发展,建议关注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ICT设备等相关板块。[2] 4) 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发布全调度以太网(GSE)全套标准及首套商用设备,GSE1.0技术标准已规模商用,GSE2.0技术标准为未来超十万卡智算中心网络建设保驾护航。[10][11][12] 5) 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信资本支出预计下降10%,主要受到库存积压、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15][16] 6) 2024年将成为企业网络市场的调整之年,但2025年有望迎来反弹,受益于数字化转型、云迁移等需求。[17][18][19] 7) 2024年Q2全球AI服务器占比达29%,市场前景广阔。[20] 8) OpenAI预计2026年亏损140亿美元,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21] 9) 鸿海集团将在墨西哥建造全球最大的AI服务器工厂,为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B200AI服务器提供供应。[22]
电子行业定期报告:多公司发布Q3业绩预告,持续关注高增方向
中泰证券· 2024-10-1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市场整体回调,半导体指数表现相对较好,节后国产算力、AI 及国产化双主线方向涨幅较大后随市场波动回调,临近 Q3 业绩期,多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同比大幅增长,建议持续关注基本面持续向上细分方向 [1] - AI 是 2024 年最强赛道,建议重点关注 AI 产业链机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海内外市场表现 - 本周(2024/10/8 - 2024/10/11)沪深 300 跌 3.25%,上证综指跌 1.60%,深证成指跌 4.45%,创业板指数跌 3.41%,中信电子跌 0.57%,半导体指数涨 1.75%,费城半导体涨 2.48%,台湾半导体涨 6.05% [1][9] A 股细分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中逻辑 IC 板块 +12.1%、代工板块 +14.3%、SoC 板块 +5.1%、模拟 IC 板块涨 2.4%、功率板块 +2.5%、设备板块 +0.4%、封测板块 -0.5%、材料板块 -0.7%、存储板块 -3% [1][22] - 消费电子板块 -4.1%,PCB 板块 -2.9%,被动元件板块 -4.3%,面板板块跌 6.5% [23] 行业新闻 - 10 月 9 日联发科发布第二代全大核旗舰芯天玑 9400,巩固高性能等优势,架构创新,升级端侧 AI 层面对 NPU 软硬件生态,成业内首款智能体 AI 芯片 [3][21] - 10 月 10 日凌晨 AMD 召开会议,发布全新旗舰 AI 芯片、服务器 CPU、AI 网卡/DPU 及 AI PC 处理器等产品 [2][21] - 9 月 25 日消息,Meta 有意在越南扩大 VR 头显产量 [3][21] 板块跟踪 - 模拟 IC 板块受宏观景气度影响大,是复苏链高弹性板块,国内部分公司配置性价比显现,关注优质龙头、低估值标的和低国产化率细分赛道 [22] - 存储板块建议关注有阿尔法属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存储设计标的 [22] - 逻辑 IC 板块国产算力弹性大,看好海外算力产业链创新及国产算力公司替代机遇 [22] - SoC 板块历经调整,基本面向上,建议关注有新品、AI 端侧创新逻辑方向 [22] - 功率板块上涨因国庆假期港股设计板块带动 [22] - 碳化硅板块随大盘冲高后回调,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望催化产业链 [22][23] - 半导体设备板块节后冲高回调,下游扩产拉动订单,为业绩释放奠定基础 [23] - 半导体制造板块因港股带动 A 股补涨,行业景气度回升,代工厂商盈利能力修复 [23] - 封测板块与大盘表现相近,消费电子旺季有望提升稼动率和毛利率 [23] - 材料板块部分品类随先进制程推进反转,低国产化率,看好高端材料国产化机遇 [23] - 消费电子板块苹果新机短期销量不佳,后续有望改善,安卓产业链新机发布有望拉动表现 [23] - PCB 板块受行情波动回调,AI 带动数通领域需求,看好布局数通领域公司 [23] - 被动元件板块受情绪影响下跌,旺季稼动率有望提升,叠加国产化机遇 [23] - 面板板块多数下跌,部分逆势上涨 [23] 重要公告 - 韦尔股份前三季度业绩预增,24Q3 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和环比均增长 [3][24][25] - 长电科技 24Q3 营收创单三季度新高,24Q1 - Q3 营收创同期新高 [3][25] - 通富微电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减持不超 3%股份 [25] - 沪电股份三季报预告利润创新高,24Q3 归母净利润等同比和环比增长 [3][25] - 鹏鼎控股 9 月及 Q3 营收同比和环比增长 [4][25] - 瑞芯微 2024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Q3 单季各项指标同比和环比增长 [4][25] - 鼎龙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长,Q3 环比稳健增长 [5][25] - 天德钰 2024 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5][25] - 全志科技 2024 年前三季度和 Q3 预计扭亏为盈 [25] - 维信诺拟收购合肥维信诺 40.91%股权 [25] - 长川科技拟收购长川制造 27.78%股权 [25] - 晶合集成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预增,28 纳米逻辑芯片通过验证 [25][28] - 德明利定增获批,募集 9.9 亿元用于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8] - 北方华创部分高管拟减持不超 0.015%股份 [28] 投资建议 - AI+关注立讯精密、鹏鼎控股等公司 [5][26] - AI 关注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公司 [5][26] - 半导体关注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公司 [5][26]
计算机:中泰科技:财政与货币政策齐发力,关注国产替代和顺周期产业IT
中泰证券· 2024-10-16 10:37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行业"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定调方向1:补链强链,聚焦科技创新和安全可控 1. 财政政策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本年仍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10][11] 2. 货币政策将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一以贯之的发展主线,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11][12] 定调方向2:促民生,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 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17] 2.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腾出更多财力空间。[17] 3. 央行推出50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17] 分行业总结 国产替代 1. 建议关注鸿蒙和信创两大方向,如润和软件、中科创达、中国软件等。[21] 顺周期和促民生相关产业IT 1. 建议关注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等C端消费,以及电改、车联网、轨交、设备更新等2B/2G端方向,如德赛西威、朗新集团等。[21]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固收肖雨:滞涨之后,转债会补涨吗?-20241016
中泰证券· 2024-10-16 10: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转债反弹中,转债涨幅远不及权益,主要原因是转债"债性"太强,偏债型转债占比较高 [3][4] - 从整体上看,转债仍有上涨空间,分化调整中,结构重要性凸显,建议关注弹性标的、债底稳固的转债标的池、偏债品种等 [3] - 今年转债下修特点包括:董事会提议下修占比较高,80-90元价格段转债下修占比高;下修到底概率随价格上升而上升,90-130元转债下修到底概率较高 [4] - 从下修收益看,平价90-100元、80-90元转债下修累计收益率较高,建议关注此类机会 [4] 行业动态总结 - 海内外多家人形机器人相继发布新品,特斯拉、Figure AI、宇树等公司在工厂实训部署 [5] - 板块波动主要受特斯拉人形Bot事件和量产进度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优秀主机厂的影响 [5] - 未来核心影响因素包括特斯拉Optimus进度、重要主机厂产业化进程、智能化迭代 [5] 投资建议 - 核心围绕海内外优秀主机厂供应链(特斯拉、宇树、智元等)进行投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