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点评报告:当美国衰退成为“共识”之后
国金证券· 2025-05-07 19:12
美国经济现状 - 美国全行业处于关税到来前“活动激增”状态,持续性脆弱,掩盖增长放缓[2][20] - 一季度美国GDP数据显示私人部门最终购买稳健,但商品需求前置,耐用品消费显著[4] 消费情况 - 美国私人部门“抢消费”难维持高速增长,消费能力边际走弱,非农薪资、ECI收入、跳槽者薪资增速回落[6] - 2024年四季度起支撑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消退,2025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总财富或进一步下降[9] 企业情况 - 美国企业“抢进口”,库存激增,固定投资前置,PMI产出放缓,库存上行[14] - 4月劳动力数据显示就业健康,3月零售业、4月仓储物流业就业高增对应“抢消费”“抢进口”[15] - 3月职位空缺数下行,企业应对关税以静制动,冻结招聘[20] 经济趋势 - 美国经济将系统性走弱,走弱斜率随关税冲击和特朗普“内政”推进而增加[2][23] - 不能仅从关税视角看待美国经济衰退,衰退源于特朗普上任后更广泛政策变化[2][23] 风险提示 - “DOGE”改革进程、特朗普关税政策、企业劳动力需求、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带来风险[3][24]
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落地,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定预期
东方证券· 2025-05-07 19:11
政策举措 - 央行出台十条举措,包括降准、下调利率等,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 - 金融监管总局有八项增量政策,如加快出台房地产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等[5] - 资本市场有六项政策动态,如强化市场监测、出台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措施等[5] 增量信息 - 公积金政策变化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超200亿元,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5]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收费模式,提高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5] 市场情况 - 4月PMI数据体现外贸冲击衍生影响,新出口订单PMI、进口PMI下行,出厂价格指数PMI下滑超3个百分点[5] 风险提示 -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影响市场风险,关税引发产业链重构致全球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风险[5]
“三部门”组合拳再现,这次不一样
华西证券· 2025-05-07 19:07
货币政策 - 央行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含降准50bp、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LPR同步下调10bp等十项措施[1] - 降息幅度10bp低于预期,但节奏快于预期,5月8日实施[2] - 降准0.5%释放约1万亿资金,银行加权准备金率6.2%,部分打破准备金率5%下限[3] - 再贷款额度增加1.1万亿,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增3000亿、支农支小增5000亿、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3000亿[4] 市场影响 - 债市利率曲线陡峭化,3年及以内利率债收益率下行1 - 3bp,7年及以上上行1 - 3bp,债牛行情大概率未完待续[7] - 股市三部门定调积极,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总额度8000亿合并使用,市场韧性和修复能力乐观[7][8] 政策特点与预期 - 货币政策发力更精细化,侧重流动性呵护与定点发力,与“924”有差异[1] - 行长解读适度宽松有三方面内涵,与2008年不同,强调细水长流[4] - 会议未明确PSL增加额度及投向,利率下调至2%,是否增量工具待确认[5] - 5月“双降”或开启年内“宽货币”通道,后续政策取决于中美谈判和国内基本面[5]
资讯日报-20250507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5-07 18:51
股市表现 - 5月6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恒生指数涨0.7%、国企指数涨0.37%、恒生科技指数跌0.09%,南向资金净买入134.75亿港元[4][9] - 美东时间5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收跌,道指跌0.95%、纳指跌0.87%、标普跌0.77%,现货黄金涨2.9%报3430.36美元/盎司[4][9] - 日本股市5月6日休市,日经225指数前一日涨1.04%,年内跌7.68%[3][4] 行业板块表现 - 港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稀土、航空、博彩、黄金、非酒精饮料、香港零售股上涨,教育、苹果概念、半导体、内房股下跌[9] - 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收跌,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9] 重点新闻 - 美国3月贸易逆差从2月的1232亿美元跃升14%至1405亿美元,一季度GDP降0.3%,净出口拖累近5个百分点[12] - 中方何立峰将访瑞士、法国进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特朗普淡化谈判想法[12] - 美国财长称债务规模触“警戒线”,欧盟准备对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英美本周料签贸易协议[12] 公司动态 - 特斯拉欧洲4月销量下滑,AMD一季度营收和二季度营收指引超预期,二季度出口计提8亿美元[13] - 亚马逊前高管出任远程医疗公司Hims & Hers首席运营官,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13]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13]
热点点评:《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法治升级对债市影响几何?
中诚信国际· 2025-05-07 17:58
《民营经济促进法》概况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4月30日通过,自5月20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2] 对民企投融资机制影响 - 2025年1 - 4月民企发行债券规模约1022亿元,在信用债发行总规模中占比2.1%,较2016年下降11.4个百分点,未来政策或优化民企融资[6] - 2024年上市民企应收类款项占总资产比重为11%,高于全部上市公司约2个百分点,法案强调处理拖欠账款或助民企资金回笼[7] 对民营经济活力影响 - 科创类债券存量规模约1.85万亿元,未来民企发行科创类债券预计获更多政策支持[8] 对民企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影响 - 2025年1 - 4月新增4家违约主体中有3家为民企,展期债券发行人集中于民企,展期规模约100亿元,占全部展期规模超八成[9] 对信用评级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支持评级机构优化民企评级方法,增加有效供给[10][11]
5月7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会点评:人民银行降准降息,加大对科创企业金融支持
东兴证券· 2025-05-07 17:53
货币政策 - 人民银行降准50bp,降政策利率10bp至1.4%,LPR同步下行10bp,降结构性贷款和住房贷款利率25bp,降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4][12]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存准率从5%降至0,释放1万亿长期流动性[5][12] - 增加“两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至8000亿,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12] 科技企业支持 - 扩大两新贷款额度3000亿,一行一局一会全方位支持科技企业融资[6] - 证监会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央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6][12] - 证监会择机发布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金融稳定局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至全国性商业银行[6] 资本市场 - 央行优化资本市场工具,合并两项工具额度维持8000亿,利好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7][12] - 证监会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完善应对风险预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实相关行动方案[7][12] - 金融稳定局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7][12] 关税冲击应对 - 金融稳定局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制定护航外贸发展措施[8][12] 风险提示 - 海外通胀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9]
区域的视角系列(5):如何看待北京消费数据?
东方证券· 2025-05-07 17:51
消费数据表现 - 一季度北京整体社零总额同比-3.3%,全国正增4.6%;通讯器材类同比-24.9%,汽车同比-19.9%,弱于全国的26.9%、-0.8%[5] - 一季度北京近1.5万名车主(占常住人口0.069%)提交乘用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家电以旧换新88万台(4.031%),3类数码产品以旧换新106万台(4.855%);深圳截至4月21日,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万台(0.217%),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万台(34.45%)[5] - 今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销售额占全国比例为19.74%,去年为17.2%,2023年为14.8%,2019年为10.6%[5] - 海淀区整体社零增速为-13.9%,商品增速-15.2%,餐饮增速-6.9%;朝阳区整体社零增速为-3.5%,商品、餐饮分别为-3%、-6%;东城区整体社零增速1.2%,商品零售增速1.3%,餐饮增速0.2%;西城区整体社零增速2.8%,商品零售增速4.3%,餐饮增速-3.6%[5] 消费数据差异原因 - 就业环境压力传导到消费者“以旧换新”参与意愿,一季度北京消费者就业满意指数为80.8,较上季降4.3个点,低于前一年同期的103.9[5] - 黄金对其他可选消费产生挤占,因金价上涨抬升北京购金意愿[5] - 首都功能疏解影响,朝阳、海淀一些央国企搬迁,导致消费数据下行压力明显[5] 历史消费增速情况 - 2019年北京、上海、天津全年社零累计同比分别为4.4%、6.5%、-0.3%,全国水平为8%[5] 风险提示 - 城市间经济表现差异大,单个城市代表性与分析价值减弱[5] - 城市规划、关税摩擦等非经济性因素对数据影响大于预期[5] - 统计数据不能反映最新变化、数据不全或各地口径不一致导致结论有偏差[5]
“一揽子金融政策”新闻发布会学习理解:“增量政策”序幕拉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7 17:44
金融政策发布会 - 5月7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负责人出席,侧重政策执行细则解读[1][2][13] - 央行推出三大类型货币政策措施、十项具体举措,包括数量、价格、结构型政策[2][13] - 金融监管总局针对地产、资本市场和民营经济推出八项增量政策[3][14] 降准降息分析 - 超预期降准或响应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结合A股、二手房成交、一季度GDP同比增速5.4%等信号[4][15] - 50BP全面降准释放万亿长期资金,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 - 200亿元[4][15] - 我国银行业净息差自2022年收窄,2024年四季度降至1.52%,降准降息为贷款利率下行打开空间[5][16] 发布会三大主线 - 稳股市,三部门协同发力,完善机制、激活并购市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6][18] - 支持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推出融资政策,健全科技金融体制[6][18] - 稳楼市,供需两端加码,供给端保障房企融资,需求端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年节省利息超200亿元[7][19] 其他政策跟踪 -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办好自己的事,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快既定政策落实[23][24] - 4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部署稳就业举措,以667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强化保障[30][32]
宏观经济数据前瞻:2025年4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期一览
国信证券· 2025-05-07 17:20
数据预测 - 2025年4月国内CPI环比约0.1%,同比持平上月的-0.1%[3] - 4月PPI环比约-0.5%,同比回落至-2.8%[3]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至4.5%[3] - 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小幅上升至6.0%[3]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小幅上升至4.3%[3] - 国内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回落至2.0%左右[3] 数据对比 - 4月进口同比为-2.0%,前期为-4.3%;贸易顺差当月为824亿美元,前期为1026亿美元[4] - 4月信贷月增量为7000亿元,前期为36400亿元;信贷余额累计增速为7.4%,与前期持平[4] - 4月社会融资总量月增量为17000亿元,前期为58894亿元;社会融资总量累计增速为8.9%,前期为8.4%[4] - 4月M2同比增速为7.2%,前期为7.0%[4]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5]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货币先行,多箭齐发
银河证券· 2025-05-07 17:20
货币政策 - 总量型政策全面降准50BP,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节约银行资金成本约220亿,提升银行净息差约1.3BP,下调政策利率10BP,预计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下行10BP[1] - 结构型政策定向降准,汽车金融等公司存准率调至0%,调降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预计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 - 200亿[1] 各领域支持政策 - 科技领域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发展科创债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等[1] - 消费领域设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外贸领域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7] - 股市方面央行合并额度,扩大险资投资试点600亿,调降风险因子等[7] - 楼市加快完善融资制度,或通过银行体系支持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7] 后续政策展望 - 降准空间释放至600BP,三季度或降准50BP[8] - 若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可能再降息10 - 20BP,时间窗口或在7月[9] - 二季度或推政策性金融工具,PSL大概率重启[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政府债券发行、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