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笔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6:27
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方向 [1][2] 文化事业发展重点 - 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提升文化原创能力,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创作 [2] - 培育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2] -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3] - 坚持文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 [3] 文化产业发展举措 -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3] - 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 [3] -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3] - 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3] - 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深化文旅融合 [3] 行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同比增长7.9% [4] - 文化新业态行业增速显著,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文化与旅游、科技、商业等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 [4]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等区域文化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助力文化企业走向世界 [4][5]
诗词为媒,绘就文化润疆新图景!2025年兵地校园中华诗词大会圆满落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0-27 19:05
诗词为媒,绘就 文化润疆新图 景!2025年兵地 校园中华诗词大 会圆满落幕_南 方+_南方plus 日前,2025年兵 地校园中华诗词 大会在新疆第三 师图木舒克市举 办。恰逢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成立 70周年,这场文 化盛会,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为 纽带,串联起广 东与新疆两地情 谊,助力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 本次活动由广东 省对口支援新疆 工作前方指挥 部、第三师图木 舒克市教育局、 广东援疆驻三师 工作队主办,东 莞市教育局、喀 什地区疏附县和 伽师县等有关单 位大力支持。活 动覆盖小学组、 初中组两大组 别,吸引来自喀 什地区疏附县、 伽师县及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第三 师(以下简 称"三师")的12 支兵地校园队伍 同台竞技,不仅 为南疆少年搭建 了展现诗词素养 的舞台,更是一 次深化"粤新一 家亲"的生动实 践。 正如广东援疆驻 三师工作队和第 三师图木舒克市 教育局相关负责 人所言:"中华 诗词是跨越地 域、民族的文化 通用语言。我们 希望以这场大会 为抓手,让粤疆 青少年在传承文 明根脉的同时, 建立情感联结, 共同扛起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使命,这既 是'文化润疆'的 具体落地,更 ...
诗从长安来 唐韵润童心
西安日报· 2025-10-20 11:45
活动形式与内容 - 通过教师角色扮演(如化身“诗仙李白”)进行唐诗教学,结合典故讲解和互动游戏(如“诗句接龙”、“诗意猜猜看”)[4] - 开展“梦回长安·经典诵读”、“墨韵飘香·笔尖流淌古诗情”、“彩绘诗情·画中藏诗趣”等多元化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书法、绘画体验唐诗[5] - 组织“跟着诗人游河山”系列活动,学生化身“小旅人”,根据李白、杜甫等诗人诗句绘制风景手账,制作“唐诗旅行路线图”[6] 教学成果与学生反馈 - 活动将课本文字转化为有画面、有情绪的故事,使唐诗成为可诵、可写、可画的鲜活载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5] - 学生反馈显示,通过绘画等方式,诗句从文字变成了可触摸的风景,例如有学生表示“现在看着画,就像真的和李白一起坐船顺江而下”[7] - 活动让孩子们在领略唐诗魅力的同时,在心里种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5][7] 文化讲座与在地资源整合 - 邀请著名作家、作协名誉主席举办“唐诗里的长安”主题讲座,结合考古新发现(如唐代宰相夫人墓葬)讲解诗人与古都的联结[9] - 讲座内容聚焦李白在长安的创作(如《蜀道难》),并串联王维、杜甫、杜牧等诗人与长安的故事,强调长安作为唐诗核心发源地的地位[9] - 学校利用地处少陵原畔、古樊川道、临近终南山等丰富的唐诗地标资源,开展“城南诗韵”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实地感受文化[10] 活动规模与未来规划 - 此类让唐诗“活”起来的文化体验活动正在西安多所小学热闹上演[3] - 有学校计划持续开展“诗从长安来”系列活动,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富活力[7] - 近两年来,有学校大力开展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读唐诗、人人爱西安”的良好氛围[10]
11080名喀什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方农村报· 2025-10-18 09:35
学院成立背景与概况 - 新疆喀什技师学院成立新疆技工教育系统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由粤喀两地共同打造,成立至今近2年[10][11] - 学院于2023年12月27日揭牌成立,脱胎于原思政部,由广东援疆投入近800万元全力打造[13][15] - 学院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标是建成全疆技师学院思政教育的创新示范区[14] 课程创新与教学实践 - 学院引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作为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原为高职以上学生设置,中职院校并无硬性要求[18][19] - 广东援疆安排4名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援疆教师参与学院建设,与本地教师通过云端共同备课[28][29] - 2024年春季学期起课程顺利开课,教学中加入抢答、趣味问答等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吸收知识点[36][37][40] 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活动 - 校园内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配备数字交互设备和声像资料,成为生动的教学窗口[44][45][48] -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书法、朗诵、绘画等社团活动,并组织学生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展演[62][63][65][66] - 学生有机会参观广东省博物馆、邓小平纪念雕像、港珠澳大桥,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增进体验[66][67][70] 法治教育与专业成果 - 学院每周二下午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所有角色由学生扮演,红石榴法治社团同步成立[74][75][77] - 学生在2024年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教师法治课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90][91][92] - 学院教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金牌,实现新疆在该类赛事中金牌零的突破[95][96] - 学院在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数量在全疆技师学院中排名第一[97]
陕西共青团育品牌、建平台,持续激发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陕西日报· 2025-10-16 08:18
"大家看,我们身后的飞霜殿是景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曾经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10月8 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文博志愿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陕西的历史故 事。这一幕正是陕西共青团引领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陕西共青团坚持在青少 年中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共青团文化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阶 段性成果。 以活动为媒,打造文化品牌 "讲解不是简单背诵资料,而是让文物'活'起来。"西安工程大学大三学生王艺环道出了众多青年志 愿者的心声。她于去年经过招募、培训与考核后,成为华清宫景区的志愿者。"虽然一天下来要走上万 步,但是能带领游客'穿越千年',让更多人了解陕西厚重的文化、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再累也值 得。"王艺环笑着说。 在陕西,活跃着很多像王艺环这样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来自全省各级团组织组建的文旅青年志愿服 务突击队。 这些青年志愿者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有的仔细解答游客疑问,有的热情引导群众,有的化身"文化 使者",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用专业和热忱搭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个 ...
第三届澳门青少年国情研学活动在甘肃兰州启动
新华网· 2025-10-11 11:08
徐丽盈、马晨宇两名澳门学生分享了对此次研学活动的期待,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带着对 历史的敬畏、对学习的热忱,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彼此情谊,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祖国发展 的壮阔征程。 据介绍,研学团还将前往白银市会宁县、平凉市、庆阳市等地开展为期7天的主题课堂、实践体 验、联谊交友、学习分享等活动。 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于永梅介绍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此次研学活动安排。她希望同学们通过 这次研学活动,立复兴之志、成有用之才、建沟通之桥,希望澳门甘肃联谊会一如既往发挥积极作用、 保持密切联系、深化合作交流,共同为促进陇澳青少年交往交流、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搭建更 宽广的平台。 澳门氹仔坊众学校教师郭温惠说,这次研学是以"行走的课堂""文明的对话""心灵的成长"为主题的 学习之旅,期望同学们既能学知识、开眼界,更能学会思考、包容与担当,把甘肃之行的收获化作成长 的养分,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社兰州10月10日电(记者崔翰超)10日,由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海外联谊会联合澳门甘肃 联谊会主办的"大手牵小手·丝路一起走"第三届澳门青少年国情研学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正式启动。来 自澳门培正中学、镜 ...
镜观·回响|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新华社· 2025-10-08 10: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与社区传承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将国家级非遗图什业图刺绣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兴趣社团 [7] - 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的杨想妮和“舞乐蝉歌”团队通过电影配乐和教唱侗歌,将侗族大歌推向更广阔舞台 [8] - 海南省五指山市在14所公办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8] 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与基因传承 - 山东省临沂市组建沂蒙红孩子文艺先锋队,通过歌舞、朗诵、故事讲述等红色主题文艺节目增强文化感染力 [16] -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成多个红色文化展馆,设计开发多门精品研学课程和线路,200余名学生参与实践 [18] - 四川通江县300名中小学青少年代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启“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为25048名红军烈士寄去哀思 [19] 传统文化活动的社区推广与启蒙教育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多个社区联合组织学龄前儿童举办开蒙礼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0] -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湾街街道昌乐园幼儿园在谷雨节气前夕开展主题活动,让市民了解节气知识 [12] - 浙江宁波市中城小学自2008年开始在孔庙内举办传统开学礼,作为学校礼仪教育课程 [13]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验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行,约800名嘉宾参与,展示如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等项目 [24] - 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举办“腾跃古今——马文化数字艺术展”,展示500余件超高清文物影像数据,借助沉浸式投影、三维互动等技术 [26] - 湖南省怀化市五溪非遗园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于2025年5月正式开园 [27]
我们的节日·七夕
人民日报· 2025-08-29 06:38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 浙江安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七夕传情·牵手一生手模制作公益活动 20对户外劳动者夫妻参与[1] -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嵩山街街道西湖社区居民体验七夕投壶游戏[1] 传统文化传承形式 - 通过手模制作公益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 通过投壶游戏等传统民俗活动弘扬七夕文化[1]
“这里的梦值得一起追”(两岸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论坛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于7月10日至15日在浙江多地举行 主题为"两岸薪火 青春力量" [1] - 约1000名两岸青年参加论坛 其中包括700余名台湾青年 [1] - 论坛自2018年首届举办以来累计邀请3000多名两岸青年参加 [2] 科技展示与创新体验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嘉宾亮相开幕式 吸引两岸青年互动体验 [1] - 台湾青年现场与机器人进行挥拳切磋等互动 [1] 文化传承与产业合作 - 10名台湾青年向非遗传承人拜师 涉及龙泉青瓷 绍兴黄酒 东阳木雕 硖石灯彩等历史经典产业 [2] - 台湾青年曹景雯强调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需通过青年传承实现文化认祖归宗 [2] - 台湾作词人方文山呼吁两岸青年共同推广汉服文化 展现中国之美 [4] 主题研习与交流活动 - 150余名宁波和台湾青年在余姚开展"遇见阳明先生"主题沙龙及参观教学活动 [3] - 台湾青年通过实地参访感受到历史人物王阳明从课本到现实的鲜活呈现 [3] 就业创业与政策支持 - 浙江省为台湾青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深化教育 艺术 文化等领域合作 [4] - 截至2024年底 来浙就业创业台湾青年超1.3万人次 创业项目超1800个 [4] 个人经历与情感共鸣 - 台湾球员林秉圣分享从CBA落选到加入浙江广厦雄狮俱乐部并夺冠的逐梦经历 [2] - 航天员刘洋通过太空遥望台湾的视角引发两岸青年关于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1]
让社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辽宁日报· 2025-07-28 09:27
活动规模与形式 - 活动采取省、市、县、乡(镇)多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1] - 集中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665场 [1] - 发放宣传资料、科普书籍约8万份(册) [1] - 参与人数近105万人次 [1] 活动主题与内容 - 本届社科普及周以"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为主题 [1] - 注重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1] - 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队走进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专题讲座 [1] - 丹东、营口、鞍山、锦州、辽阳等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为机关干部、教师职工带来专题讲座 [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推出《辽宁美1.2亿年前的生命奇观》科普图书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 [2] - 盘锦市邀请民间故事传承人讲解盘锦古渔雁地域文化 [3] - 朝阳市将中华龙鸟、辽宁古果、玉猪龙等元素融入糕点设计 [3] - 辽阳雷锋纪念馆、鞍钢博物馆等场馆依托红色资源策划主题展览活动 [3] 创新传播方式 - 沈阳市制作"沈阳处处有故事""国际沈"系列视频和音频 [3] - 大连市推出"红山文化AI数智沉浸科普展" [3] - 朝阳市利用"掌上朝阳"APP进行线上直播解读 [3] - 抚顺市开展红色文化小课堂线上活动 [3] 分众化科普活动 - 阜新市聚焦残疾人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主题开展宣传服务 [4] - 本溪市聚焦机关、企业开展"清风溪韵"廉洁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展播活动 [4] - 营口市结合全民读书节活动设置趣味导览、纪录片观影、活字印刷实践等环节 [4] 活动影响与意义 - 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周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 [4] - 是推进社会科学普及走进生活、服务群众、提升人文社科素养的重要形式 [4] - 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4] - 是让党的创新理论贴近大众、深入人心的重要桥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