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思维

搜索文档
特朗普欲加“次级关税”!阻挠中国买俄罗斯石油,中方四字回应亮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08:07
中美能源贸易摩擦 - 中国在能源安全问题上立场坚定 面对美国"次级关税"威胁 强调将继续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1] - 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 通过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运输实现稳定供应 这是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 [2] - 美国试图通过"次级关税"切断中俄能源合作 这种单边主义行为违反WTO规则 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 [3]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 能源需求巨大 每天消耗量相当于小型国家年产量 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2] - 中东地缘政治动荡和马六甲海峡风险促使中国转向俄罗斯等多元化供应渠道 陆路连接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2] - 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中国在该领域没有妥协余地 完备工业体系和庞大国内市场构成应对风险屏障 [7] 全球能源市场影响 - 中美作为前两大经济体 贸易摩擦将冲击全球能源市场 最终成本可能转嫁给各国消费者 [5] - 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强行脱钩将损人不利己 欧洲日韩等美国盟友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 不愿牺牲自身利益 [7] - 中国反制工具箱已今非昔比 从稀土出口管制到市场准入限制 有能力捍卫国家利益 [7] 国际格局演变 - 美国冷战思维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中国展现战略定力 坚持自身发展道路 [8] - 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增强 中国正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制定者 单边主义行径越来越难以奏效 [3][7] - 历史发展大势显示零和博弈没有市场 逆全球化行为终将被淘汰 时间站在更有定力的一方 [7][8]
美航空展览惊现“红旗-16仿制品”,军事专家:轮胎都是充气的,意在炒作
环球网· 2025-08-01 19:36
美方展示红旗-16仿制品 - 美国威斯康星州国民警卫队表示正在使用中国防空导弹系统仿制品作为战斗机飞行员训练的一部分 [2][5] - 仿制品在7月25日奥什科什航空展览上展示 被描述为"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的仿制品" [5][7] - 该仿制品是一辆可牵引、高保真的红旗-16导弹发射车 用于训练飞行员在真实作战条件下演练 [7] 仿制品的用途与特点 - 仿制品被设计为全面的训练辅助工具 旨在让第五代战斗机飞行员熟悉现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7] - 军事专家解读该模型更多是"模拟训练器材" 为美军提供目视、光学识别和红外识别的参照 [7] - 仿制品外形连轮胎都是充气的 被专家评价为"防空假目标" 制造水平较低 [8] 美方战略意图分析 - 美军过去主要使用苏联和俄罗斯武器模型 引入中国防空系统仿制品反映国防规划"更广泛的转变" [7] - 专家认为美方此举炒作意味更浓 通过"装备对抗+舆论渲染"组合拳传达对抗性信息 [8] - 这种展示暴露美方冷战思维 更高水准的模拟技术需要丰富的信号情报支持 [8]
FBI在新西兰设办公室,欲“对抗中国”?我驻新西兰使馆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8-01 06:35
美国FBI在新西兰设立执法专员办公室 - FBI宣布在新西兰开设"执法专员办公室",基于2017年设立的惠灵顿办事处,升级后职能包括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及打击恐怖主义、网络犯罪、有组织犯罪等[1] - FBI局长帕特尔称该机构将协助"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并列优先事项包括打击毒品贸易、网络入侵及保护公民[1] 新西兰官方回应 - 新西兰国防部长柯林斯回避回应"对抗中国"言论,强调办公室主要针对跨国犯罪,否认与中国影响力直接相关[1] - 新西兰外交部长彼得斯称会谈未提及中国[1] - 反对党工党议员质疑设立办公室的突然性,绿党发言人批评此举侵犯新西兰主权[2] 中方立场 -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声明反对合作针对第三方,批评美方冷战思维及抹黑中国行为[2]
美国空军举行“史上最大规模演习”,国防部: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1:14
台湾"汉光演习"相关评论 - "汉光"演习时间长度相较往年翻倍 美制装备首次亮相 动员人数创新高 演练纵深防御和持久作战等[2] - "汉光"演习被定性为演戏作秀 无法改变"台独"必亡的下场 演得越多越暴露民进党当局害台毁台的图谋[2] -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军事勾连 要求美方履行不支持"台独"承诺 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2] 美国空军西太平洋演习相关评论 - 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举行"部队重返太平洋"等演习 号称美空军史上最大规模演习[3] - 批评美方固守冷战思维 在亚太地区炫武示强 妄图以军演拉帮结派对他国威胁施压[3] - 中国军队有信心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做维护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3] 黄金交易新规 - 购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4]
日美磋商首谈动用核武,专家: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典型表现
快讯· 2025-07-28 08:34
美日防卫磋商 - 美日两国在例行防卫磋商中进行多次设想突发事态的桌面推演 [1] - 讨论内容包括美军使用核武器的防卫脚本 [1] - 专家认为此举体现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1]
欧洲对华提要求,让中方理解欧盟贸易壁垒,话音刚落中国对欧征税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02
贸易壁垒与双标行为 - 美西方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倡导自由贸易 但对中国产品进入其市场时施加贸易壁垒 形成双标行为 [1] -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7月5日起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引发欧盟国家"不公平"的舆论反应 [1]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设立贸易壁垒 并策动第三国非法拘禁中国高科技企业高管 暴露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 [1] 技术封锁与产业打压 - 部分欧洲国家以安全风险为由拒绝中国5G技术设备 延续美国"技术冷战"叙事 [3] - 欧盟2024年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 试图削弱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力 [4] - 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采取类似措施 显示跨大西洋阵营在技术封锁与产业打压上的战略协同 [4] 中欧产业合作历史 - 20世纪80年代起欧洲企业在数控机床 工业自动化及化工机械等领域为中国提供技术转移 帮助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6] - 欧洲汽车制造商通过合资企业实现技术本地化 引入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 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 [6] - 欧洲合作动机源于中国市场潜力与低成本劳动力 非无私慈善行为 [6] 欧洲对华战略转变 - 欧洲以防御性姿态重构对华经贸关系 通过关税和技术标准限制中国电动汽车 光伏及5G设备进入其市场 [7] - 欧洲产业界对技术更新与市场竞争存在深层焦虑 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7] - 欧洲希望维持产业优势 同时要求中国增加对欧投资 但不愿让出核心市场空间 形成"双重诉求"策略 [9] 全球化合作本质 - 中西方经贸合作基于市场规则与互利共赢 欧美日韩等经济体通过参与中国市场获得空前收益 [9] - 将合作曲解为对华经济援助违背经济常识 中国制造业成就源于自身努力 [11] - 欧洲应跳出保护主义舒适区 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制造业复兴 而非短期封闭排斥 [11]
高志凯:我不认为美国想放弃世界第一,是不想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36
中美关系与全球格局 - 美国不愿放弃世界第一地位 同时极力阻止中国成为新领导者 [1] - 中美竞争升级体现在贸易摩擦 关税壁垒 高科技限制等领域 [3] - 美国对华政策受恐惧驱动 担心被超越且害怕自身模式反噬 [3][7] 中国发展现状与全球影响 - 中国在钢铁 汽车等传统工业超越美国 新兴行业占全球过半份额 [3] - 中国企业持续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美国遏制手段效果适得其反 [3] - 中国强调和平发展 公平合作 尊重各国主权 反对霸权思维 [5][11] 国际秩序与意识形态差异 - 美国沉迷冷战思维 表面倡导自由贸易 实际设置多重障碍 [7] - 中国定位为国际秩序建设者 通过共赢合作落实"仁义"理念 [11] - 全球化格局下 破坏规则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9] 未来趋势与权力转型 - 世界潮流趋向合作共赢 美国反复举动暴露其地位不稳 [12] - 新兴力量通过平等对话 开放包容引领未来 [12] - 美国难以接受自身衰退 但无法逆转合作趋势 [14]
美国施压澳大利亚增加军费,中国驻澳大使撰文提醒
环球时报· 2025-07-01 06:48
中澳关系与国防开支议题 - 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在《澳大利亚人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澳是友非敌,批评部分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并煽动澳大利亚提升国防开支 [1] - 文章指出相关国家渲染地区紧张局势是为自身增加军费找借口,大幅提高军费加重财政负担,损害经济复苏和民生改善 [3] - 文章提醒澳大利亚需权衡向"盟主"采购军火或回应本国经济发展需求的选择,特别强调中澳经济结构互补且无根本利益冲突 [3] 澳大利亚对国防开支的立场 - 美国主张澳大利亚将国防预算从GDP的2%提升至3.5%,白宫称印太盟友应效仿北约盟友增加投入 [4] -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未直接回应美方要求,强调决策基于国家利益而非外部压力,国防部长表示将评估预算调整 [4] - 澳外长将出席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会议,媒体预测美国可能继续对成员国施压增加军费 [4] 中澳经贸合作前景 - 文章重申中澳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共享贸易航线安全利益,分歧不应影响两国友好关系 [3] - 澳总理计划近期访华,表态将代表澳大利亚利益处理对华关系,未直接评论大使文章内容 [4]
G7大开绿灯,美国关税战最后一搏?中国早有警告,反击信号已拉满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47
G7税收协议的核心内容 - 协议允许美国科技巨头豁免OECD制定的全球最低企业税规则,避免向海外市场补缴税款 [1] - 美国国会需废除《美国竞争法案》第899条款,该条款授权政府对"歧视美企"的国家加征报复性关税 [1] - 协议被批评为"向大公司投降",本质是美国用战术退让换取盟友在对华经济围堵中的战略配合 [3] 美国的谈判策略与主导地位 - 美国在协议达成前威胁对欧盟数字税启动"301调查",并计划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欧洲商品加征关税 [3] - 特朗普政府采用"掀桌子"式施压,单方面叫停与加拿大的数字税谈判 [6] - 谈判节奏完全被美国主导,盟友迅速妥协以换取关税豁免 [3] 欧洲的三重困境 - 财政主权让渡:欧盟每年因美国科技巨头避税损失逾200亿欧元,新协议变相承认美国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4] - 对华政策绑架:欧盟跟随美国对华实施半导体设备禁运,荷兰ASML对华出口额因政策限制骤降 [4] - 内部撕裂风险:东欧国家附和反华政策,而德法等国因对华贸易顺差左右为难 [4] 中国的反制策略 - 稀土王牌:中国对镓、锗等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全球9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美国重建供应链需5年 [9] - 分化美欧联盟:中国批准空客公司价值170亿美元的飞机订单,同时暂停采购波音737MAX [9] - 规则制定权争夺:中国联合巴西、南非等国家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改革,挑战美国主导的"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标准 [9] 未来局势的关键点 - 美国的让步能持续多久:特朗普的"交易思维"可能短命,关税大棒可能再度挥舞 [9] - 欧洲的"战略自主"能走多远:马克龙呼吁"欧洲不应做任何大国的附庸",德国强调与中国合作解决气候危机 [9] - 中国的反制如何出牌:从稀土出口管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国仍有大量不对称武器 [11] 全球贸易规则的转变 - 全球贸易规则正从"美国主导"转向"战国时代",美国靠威逼利诱维持盟友关系,霸权根基松动 [11] -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西方阵营的裂缝中构建更坚韧的经济防火墙 [11] - G7内部可能先于遏制中国而内爆,贸易战的真正输家或许早已注定 [11]
北约秘书长操弄涉华议题,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2025-06-26 15:35
北约军费开支与亚太扩张 - 北约成员国军费已占全球军费总开支的55% [1] - 北约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本国GDP的5% [1] - 北约突破地理范围限制 以欧亚安全联动为借口向亚太扩张 [1] 中国军事建设立场 - 中国反对北约诋毁其正常军力建设 认为这是北约扩权借口 [1] -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 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 [2] - 中国严格管控两用物项出口 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2] 中国国际角色定位 - 中国自称为世界和平建设者 全球发展贡献者 国际秩序维护者 [2] - 中国表示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 [2] - 中国敦促北约摒弃冷战思维 停止操弄涉华议题 [2] 地区安全局势 - 亚太国家对北约东进亚太保持高度警惕 [1] - 国际社会对北约扩张意图看得一清二楚 [1] - 中国将继续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