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定格城市温度!2025“微笑青岛”城市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新浪财经· 2025-11-09 09:39
活动概述 - 2025"微笑青岛"城市公益活动于11月7日在王家麦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由青岛市文明办指导,凤凰网青岛频道携手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联合打造 [1] - 活动旨在汇聚城市温暖点滴,浇筑城市的文明底色、善良本色、美好亮色,并通过全媒体人物访谈、典型事迹征集评选等多元形式呈现青岛各行各业奋进者的温暖群像 [1][8] 主办方与支持方 - 活动由澎聚传媒、凤凰网青岛总经理史同坤致辞,强调活动依托凤凰网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深入城市文明的各行各业进行探访记录 [4] - 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作为活动坚定支持力量,在扎根青岛的34年间,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融入山东及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大潮 [6] - 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为5万多对公客户、400多万零售客户和近百家同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6] 活动亮点与参与者 - 活动在崂山区松岭路小学孩子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并有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民警简齐恒、公益青岛周末课堂创始人李文胜等分享其用微笑服务群众的经历 [4][8] - 十余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微笑人物共同登台宣读《2025微笑青岛倡议书》,包括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青岛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运营管理部委派会计经理等 [11] - 被称为"玉米大姨"的刘玉荣分享了跳海救人的经历 [13] 活动影响与未来展望 - "微笑青岛"公益活动已走过十一载,凝聚起岛城无数温暖与美好的瞬间,用微笑向世界传达青岛城市最美的表情 [1] - 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与"微笑青岛"已并肩前行八年,始终践行"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尊严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 [19] - 未来,凤凰网青岛频道将持续传递源自青岛的微笑力量,让世界感知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 [21]
郑智化的吐槽,值得每个城市听见
第一财经· 2025-10-26 22:01
事件概述 - 台湾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乘机时,因航班停靠远机位需使用升降车登机,但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高度差,导致双腿瘫痪的他被迫以困难方式进入机舱,过程中升降车司机拒绝调整高度且态度冷漠 [1] - 郑智化发文批评深圳机场对残疾人“最没人性”,此事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共情和批评,对深圳机场及深圳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1] - 深圳机场事后迅速道歉并整改,但事件暴露出的设施和服务不足仍是事实 [1] 城市形象与管理 - 此事导致深圳城市风评在数天内出现巨大转变,此前深圳因“卷尺哥”和“听劝市政”等事件受到全网盛赞 [1] - 深圳作为经济发达且现代化的文明城市,拥有自觉排队的乘车秩序和遍布全城的400万注册志愿者,并连续七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2] - 事件提醒城市在文明建设道路上不可自满,无论获得多少奖杯和赞誉(如“深吹”),都不代表完美无暇,未来也可能出现后退 [2][3] - 城市需警惕在赞誉中迷失自我,从而淡忘坚持改革创新的初心和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斗志 [3] 核心启示与影响 - 城市以人为本,善待每位市民和客人尤其是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方能彰显包容与伟大,深圳著名的“来了就是深圳人”口号包含此价值取向 [2] - 细节里的问题虽非主流,却可能带来一票否决的效果,郑智化事件让城市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3] - 针对城市的各种评比虽有积极意义,但看得见的奖杯在手上,看不见的奖杯在百姓心里,只有把人民之需摆在第一位,扎实做好每件事才能赢得最重的奖杯 [3] - 事件检视的远不止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还应包括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 [3]
壹快评|郑智化的吐槽,值得每个城市听见
第一财经· 2025-10-26 21:48
事件概述 - 台湾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乘机时因航班停靠远机位需使用升降车登机但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高度差导致双腿瘫痪的他被迫连滚带爬进入机舱在此过程中升降车司机拒绝调整高度冷眼旁观让他感觉深圳机场对残疾人最没人性 [3] - 事件发生后深圳机场迅速道歉并整改但公众的共情和批评仍然令深圳机场乃至深圳这座城市的形象被扣分 [3] - 从网上流出的视频及事件全貌来看郑智化的吐槽稍有些许夸大深圳机场的应对也算及时妥当但机场设施和服务存在不足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4] 城市形象与评价 - 深圳在短短数天内城市风评出现巨大转变前几天还因卷尺哥和听劝市政而受到全网盛赞郑智化的吐槽仿佛一下子掀开了光彩的华服露出一块刺眼的疮疤 [3] - 深圳经济发达也是一座公认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多年来自觉排队的乘车秩序遍布全城的400万红马夹注册志愿者都是深圳连续七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好注脚 [5] - 作为改革创新之城深圳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俨然国内城市里的优等生这自然为深圳带来了大量赞誉网上善意地调侃这种赞誉为深吹意即吹捧深圳同时也让深圳在各种评比中奖杯称号拿到手软 [5] 城市治理反思 - 城市以人为本善待每个市民和到来的客人尤其是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方显其包容伟大深圳有句著名的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其中就包含这一价值取向但若一个城市连残障人士都不能悉心以待谁还愿意来呢 [5] - 这次刚被表扬转眼就被批评的尴尬提醒深圳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永远不可自满切莫在一座座奖杯一声声深吹中迷失自我从而淡忘了坚持改革创新的初心松懈了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斗志 [5][6] - 细节里的魔鬼虽然不是主流却可能带来一票否决的效果郑智化吐槽事件想必让深圳官员和市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需要检视的当然远不止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而是应包括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 [6]
壹快评|郑智化的吐槽,值得每个城市听见
第一财经· 2025-10-26 20:53
事件概述 - 台湾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乘机时,因航班停靠远机位需使用升降车登机,但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高度差,导致双腿瘫痪的他被迫以困难方式进入机舱 [2] - 在此过程中,升降车司机拒绝调整高度并冷眼旁观,使其感觉深圳机场对残疾人最没人性,此事登上微博热搜 [2] - 事后深圳机场迅速道歉并整改,但公众的共情和批评仍对深圳机场及深圳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2] 城市形象与评价 - 事件发生前,深圳因卷尺哥和听劝市政而受到全网盛赞,此次事件导致城市风评在数天内出现巨大转变 [2] - 深圳经济发达,是公认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拥有自觉排队的乘车秩序和遍布全城的400万注册志愿者,并连续七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3] - 作为改革创新之城,深圳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获得大量赞誉及网上善意的深吹调侃,在各种评比中奖杯称号拿到手软 [3] 管理与服务细节 - 从网上流出的视频及事件全貌看,郑智化的吐槽稍有些许夸大,深圳机场的应对也算及时妥当,但机场设施和服务存在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2] - 此次事件提醒城市在文明建设道路上不可自满,细节里的魔鬼虽然不是主流,却可能带来一票否决的效果 [3][4] - 需要检视的远不止无障碍设施等硬件建设,而是应包括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 [5] 核心启示 - 城市以人为本,善待每个市民和到来的客人,尤其是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方显其包容伟大 [3] - 切莫在一座座奖杯、一声声深吹中迷失自我,从而淡忘了坚持改革创新的初心,松懈了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斗志 [4] - 看得见的奖杯在手上,看不见的奖杯在百姓心里,只有永远把人民之需摆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赢得最重的那座奖杯 [4]
文明中国·江西|印象宜春:热腾腾的活力火辣辣的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3 13:13
城市荣誉与综合实力 - 宜春市于今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该称号是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金字招牌 [1] - 宜春市目前拥有1个全国文明城市、2个全国文明县城、39个全国文明村镇、32个全国文明单位、2户全国文明家庭和8所全国文明校园 [6] 文化传承与教育资源 - 文宇阁书院藏书300余万册,年服务超过10万人次,延续千年文脉 [3] - 龙光书院历史超过900年,比著名的鹅湖书院早101年,朱熹曾在此讲学,四方来学者多时达300余人 [5] - 万载县深入挖掘17个古祠堂姓氏家风故事,编印《万载家风故事》并创作文艺作品,推动家风文化进学校、进景区 [5] 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 - 袁州区注册志愿者数量达20.2万名,积极打造“志愿者之城” [7] - “宜春好人”易冬平累计策划、参与活动3852次,服务时间达27632小时 [7] - 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回馈和激励机制,例如“积分兑换超市”可供居民兑换物品 [7] - 宜丰县从新就业群体中聘请10人担任“社情民意观察员”,组建“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以协调解决各类事件 [7] 城市更新与旅游发展 - 万载古城2024年人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8] - 2021年至2024年,袁州区累计投入约11.5亿元实施民生提质工程,包括改造692个老旧小区、126条背街小巷,新增2800个车位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12] - 宜阳新区完成了30个老旧小区、21栋自建房、30条背街小巷的升级改造 [12] 文化活动与理论宣传 - 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江西省主场活动在万载古城举行 [10] - 万载县“大碗茶”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巧妙融合本地“喝大碗茶看花灯戏”传统习俗,以“理论+文艺”形式开展常态化宣传宣讲 [14][15]
江风悠然 讲述文明夜曲 “城市文明开放麦”首场市级专场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28 09:34
活动概述 - 2025年“城市文明开放麦”首场市级专场活动《江风悠然里的文明夜曲》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举行 [1] - 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精神文明办以“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为主题广泛开展 [1] - 7位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现场分享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故事 [1] 活动规模与参与者 - 2025年5月以来,各区已开展活动百余场,推荐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候选人近150人 [1] - 活动参与者包括全市各区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代表和市民代表 [1] - 市精神文明办综合遴选推出30余位年度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围绕城市精神厚度、红色血脉热度、服务群众温度、传统文化深度、先进典型亮度、文明素养高度六个方面遴选发言人 [1] - 启动“城市文明开放麦”流动巴士专线,于9月至11月期间定期开行 [2] - 巴士专线串联浦江两岸,途经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豫园、北外滩、上海图书馆东馆、浦东软件园等场所 [2] 未来计划 - 市精神文明办将陆续推出《生态画卷里的未来约定》《时光长卷里的初心图谱》等专场展示活动 [2] - 流动巴士专线旨在打造“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移动快闪空间,与市民分享建设故事 [2] - 系列活动旨在综合呈现上海崇德向善的文明图景 [2]
代表之声
人民日报· 2025-08-14 05:50
城市文明建设核心观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7个方面重点任务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1] - 城市规划需以代代相承的历史观洞察发展之道 立足中华文明守护城市精神内核[2] - 城市文化软实力通过历史积淀 人文精神 艺术创造和公共服务等无形资源塑造城市独特品格[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人民群众需求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5] - 文明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让文明成为每个人身边落地生根的实践[7]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注重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将保护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建设有机结合[2] - 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不可移动文物修缮[2] - 系统活化历史与民族资源 将静态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场景[4] -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将红色故事与城市发展实践紧密结合[4]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 通过以文化人 以文兴业 以文塑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4] - 紧扣城市特质找准定位 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城市气质精准契合[4] - 将生活节奏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让文化自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4] - 增强城市内在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塑造城市独特品格与吸引力[4]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 坚持德法融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6] - 建立"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对各类诉求一口受理一平台调处[6] - 建立困难群众发现救助机制 动员企业媒体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爱心救助[6] - 推动博物馆体育场所等公共设施免费开放 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6] 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 挖掘培育志愿服务队 深入开展文化交流社区关爱公益互助等志愿服务[7] - 在传统节日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让市民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7] - 传播家风文明故事 让市民在文化浸润中提升文明自觉性[7] - 搭建居民议事厅让群众制定社区居民公约 实现共商共治共管[7] - 推出文明积分制等机制 量化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行为并兑换生活服务[7]
城市更文明 人民更幸福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是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通过保护城市独特禀赋和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 [1][2] 城市文明建设策略 - 筑牢城市文明有形之基,通过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和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和自然景观 [1] - 具体案例包括陕西西安保护十三朝古都历史遗迹,江苏苏州彰显江南水乡人文地理交融之美,福建厦门坐拥城海相融的自然景观 [1] - 弘扬城市文明无形之魂,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方式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1] -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文化菜单、打造10分钟文化圈、挖掘文旅资源、建立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建设爱心食堂和最美上学路等 [1] 城市发展目标 - 通过深耕细作和久久为功,使城市有形与无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最终实现城市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的目标 [2]
执文明之笔 绘城市新风
辽宁日报· 2025-07-25 09:18
城市文明建设成效 - 辽宁省通过全面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2] - 沈阳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工业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展示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并吸引游客体验工业魅力 [3] - 辽宁省系统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开展"感受文化辽宁·共赴文明之约"主题活动,用好红色"六地"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文明水平 [4] 文化设施与活动 - 辽宁省深化"书香辽宁"建设,建成城市书房近百座、书屋近千间,常态化开展"阅读中的风景"等100余项品牌活动 [4] - 小而美的新型阅读空间和多样化全民阅读活动遍布城市社区、商圈、公园,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4] 社会风尚与志愿服务 - 辽宁省两人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体现"辽宁正气" [5] - 辽宁省强化价值引领,实施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创新工程,推动道德力量迸发 [5] - 全省有741万余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和3万余个志愿团队,活跃于交通秩序维护、垃圾分类引导等领域 [6] 民生改善与城市治理 - 辽宁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年均解决6000余件问题,包括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冬季供暖等 [7] - 鞍山海城市通过老旧小区红黑榜制度改善物业管理,600余个无物业小区焕发新貌 [7] - 全省4年完成6146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均新建口袋公园超1000个,12345平台年均受理问题1129.6万件、办结率97.5% [7] - 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7%,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7]
药都厚植文明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亳州市投入3 38亿元改造中心城区14条总长33 27公里的道路[1] - 建成区绿地率达41 21% 绿化覆盖率达44 38%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 26%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 85平方米[1] - 累计改造70个老旧小区 更新老旧片区33个 整治提升居民小区269个 整修背街小巷890条[1] 城市治理与智能化 - 主城区电动三轮车从20余万辆锐减至2 8万辆[2] - 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8600余处 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20处[2] -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4年处置问题超180万件 整改率98%以上[2]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 "零彩礼""低彩礼"等新风尚在亳州成为平常事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大幅减少[3] - 制定《亳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亳州市民公约》 发布"亳州文明20条"等倡议[3] - 打造"好人亳州"品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