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执文明之笔 绘城市新风
辽宁日报· 2025-07-25 09:18
悠悠夏日,漫步辽沈大地市井街巷,路面洁净、交通有序、设施完善、绿意盎然……这幅温馨画卷 的背后,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悄然浸润。 文明,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省全面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坚持以文化人、道德浸润、为民惠民和 城乡一体推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滋养文明沃土 暑期来临,沈阳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工业博物馆成为各地游客来沈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这里全面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各种老旧机器和工具让人大开眼界,孩子们还可以近距离 观看铸造过程,不仅涨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工业的魅力。"来自江苏的游客徐女士连连感叹收获满满。 城市文明建设需要文化沃土的滋养。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多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省坚持以文化人,聚焦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内在动力,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 位和文明水平,使文化成为润泽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 系统挖掘和梳理城市文化资源,让老街、老店、老馆、老厂、老站、老港等历史遗 ...
药都厚植文明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亳州市投入3 38亿元改造中心城区14条总长33 27公里的道路[1] - 建成区绿地率达41 21% 绿化覆盖率达44 38%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 26%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 85平方米[1] - 累计改造70个老旧小区 更新老旧片区33个 整治提升居民小区269个 整修背街小巷890条[1] 城市治理与智能化 - 主城区电动三轮车从20余万辆锐减至2 8万辆[2] - 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8600余处 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20处[2] -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4年处置问题超180万件 整改率98%以上[2]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 "零彩礼""低彩礼"等新风尚在亳州成为平常事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大幅减少[3] - 制定《亳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亳州市民公约》 发布"亳州文明20条"等倡议[3] - 打造"好人亳州"品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3]
全省唯一,小西湖入选全国城市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南京日报· 2025-05-30 12:11
城市更新案例 - 江苏南京小西湖片区入选"全国城市文明建设优秀案例",为全省唯一 [1] - 创新建立"五方平台""社区共建中心""社区规划师"等机制,鼓励居民参与方案设计,实践"一房一策"多种院落改造模式 [1] - "共享院"将封闭院落变为开放共享空间,"共生院"保留原住民并增设功能性建筑,商定"邻里公约" [1] 文化传承与融合 - 引入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业亮工作室、南京绒花赵树宪工作室、中国色植染博物馆等文化项目 [1] - 强化馆校合作与对外招募,探索馆校融合新路径 [1] - 复原"翔鸾戏台"为社区戏曲演出、露天电影活动场地,传统节日举办近百人参与的邻里家宴 [2] 新业态与社区互动 - 引进精品民宿、文创店等多元业态,构建全消费场景并串联小西湖故事 [2] - 通过虫文馆、24小时书屋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2] - 南京堂屋连续数日邀请800名老街坊享用地道南京菜,促进新老居民与商户互动 [2] 精神文明创建 - 秦淮区将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守护文化根脉 [2] - 通过学习教育、宣传引导与实践养成,为居民创造更具归属感的生活场景 [2]
淄博|淄博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大众日报· 2025-05-27 08:46
淄博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机制 - 政策制度创新与民间生活活力形成二元统一结构,通过互融共生推动文明建设[2] - 实施"五个淄博"建设(服务、诚信、志愿、文化、劳动),实现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的转型[5] - 创新"八大行动"培育八大类文明场景,构建"处处有景、人人有爱"的社会氛围[9] 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 鲁中海鲜交易中心采用联网智慧秤实现交易云端留痕,技术手段保障"足斤足两"[3] - 八大局便民市场推行信用积分制度,商户通过"诚信经营"流动红旗形成竞争机制[3] - 全市2.7万家商户承诺"无理由退货",2024年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5.72%[4] 城市精细化治理实践 -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一小区一方案",包含路面修缮、管线规整等10余项微改造工程[5] - 潮汐市场采用"五个统一"原则(地点/时间/内容/标识/管理),实现占道经营规范化[6][7] - 共享单车有序停放、便民座椅加装爱心坐垫等细节构筑城市文明毛细血管[4] 基层文明激励机制 - 冯家村通过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提升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8] - 牟村村延伸出美德食堂、便民澡堂等20余项服务场景,积分可兑换实际福利[8] - 全市形成"参与—奉献—回馈"闭环,积分制成为文明建设的底层代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