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塑料
icon
搜索文档
全网评选正式启动 | 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3]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 "创新工艺改进奖"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其中"创新工艺改进奖"因申报新品数量不足暂停评选 [3] - 网络投票环节已开启 截止时间为7月23日24时 同一微信号每天可投5票 对同一选手最多投3票/天 [2][6] - 最终评选分数由专家评审(90%)和网络投票(10%)组成 [6] 参与企业 - 参与企业包括万华化学 DOMO 旭化成 LG化学 会通等同行业头部企业 [2][5] - 企业将发布新材料和新解决方案 [4] 评选流程 - 7月24日 25日下午将进行专家评审及线上展示阶段 各参选企业产品负责人将在材视直播间进行线上专家答辩 [3] -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2025年9月11日在合肥举办的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公布 并由专家评审组成员颁发奖杯 [8] 往届获奖产品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ULTEM™ DT1820EV树脂 采用直接溅射PVD工艺 与金属方案相比可降低系统成本60%左右 [26] - 浙江万盛股份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 具有低挥发性 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7] - 上海普利特的5G/6G用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功能薄膜 可满足5G消费电子设备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 [28] - 浙江糖能科技的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 建立了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 [29] - 丰汇新材料科技的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 2mm厚度产品穿透率≥40% 拉伸强度230MPa [30] - 重庆程邦途讯新材料的高透高强低膨胀系数玻纤增强阻燃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2mm透过率达到85%以上 [30] - 苏州和塑美科技的CTI提升助剂 可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 [31]
全网评选正式启动 | 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评选活动概述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3]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 "创新工艺改进奖"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其中"创新工艺奖"因申报新品数量不足暂停评选 [3] - 网络投票环节已启动 涵盖万华化学 DOMO 旭化成 LG化学 会通等30+企业 投票截止时间为7月20日12时 [2][3] 往届评委阵容 - 产业专家评委包括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黄家奇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刘斯羽等 [6] - 学术专家评委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王锦艳教授 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 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10][11][12][13] 创新材料奖获奖案例 - 沙特基础工业ULTEM™ DT1820EV树脂:采用直接溅射PVD工艺应用于手机装饰件 较金属方案降低系统成本60% [18] - 浙江万盛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BDP智能化连续生产线 解决传统间歇工艺技术瓶颈 [18] - 上海普利特TLCP功能薄膜:实现5G/6G用LCP薄膜全产业链国产化 满足高频高速传输需求 [19] - 浙江糖能5-羟甲基糠醛技术:建立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 首家获得欧盟REACH认证 [20]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 - 巴斯夫Ultramid® XCD材料: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 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22] - 重庆聚狮PPS副产盐循环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回收 打造零排放生产工艺 [23] - 烟台新特路高温尼龙解决方案:开发H系列耐高温抗氧化剂 对标布吕格曼系列产品 [24] - 重庆程邦途讯阻燃聚碳酸酯:2mm厚度透过率85%以上 兼具高刚性/低膨胀系数特性 [25] 活动后续安排 - 本月下旬将进行专家评审及线上展示 参选企业将在材视直播间进行专家答辩 [26] - 评选活动定位为年度全产业链盛会 旨在汇聚全球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创新 [26]
化工新材料巨头,扩产聚酰亚胺
DT新材料· 2025-07-06 23:39
公司动态 - 塑料加工商恩欣格正在扩大TECAPOWDER产品线产能,新增德国美因河畔奥伯恩堡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 [1] - 奥地利兰精工厂已达产能上限,新选址需满足特殊溶剂处理的化学专用基础设施要求,ICO基地具备理想生产条件 [3] - TECAPOWDER是一种高温聚酰亚胺材料,特性包括完全溶解性、优异填料性能和热稳定性,应用覆盖复合材料、PTFE基体系统、电池技术及航空航天领域 [1] - 双基地布局将提升供应安全性和客户服务灵活性 [3] 公司业务 - 恩欣格是全球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先制造商,专注石油石化、天然气、化工等领域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 [4] - 型材产品线涵盖上百种塑料制成的棒材/板材/管材,包括PEEK、PI、PPSU等高温塑料,POM、PA、PET等工程塑料,以及PP、PE通用塑料 [5] - 复合材料产品包括碳纤/玻纤/合成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半预浸料、预浸料和有机板,基材覆盖聚碳酸酯、聚酰胺到PEI、PPS、PEEK等高性能塑料 [6] 行业活动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及AI赋能等议题,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 [8] - 七大平行论坛聚焦具身机器人、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创新领域,涉及特种工程塑料、聚合物电解质、电磁功能材料等技术方向 [8] - 配套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CEO战略研讨会、投融资对接及国际合作专场,设置科研成果展示、企业产品设备展区等展览环节 [8][9]
【基础化工】MXD6具备高阻隔及高刚性特点,国产厂商放量在即空间广阔——MXD6特种尼龙行业动态报告(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6 21:24
MXD6材料特性与商业化 - MXD6是由间苯二甲胺与己二酸缩聚制得的结晶型聚酰胺,兼具脂肪族尼龙的易加工性和芳香族聚合物的高强度 [2] - 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实现工业化,具有高气体阻隔性、高刚性、热稳定性和低吸水率等特性 [2] - 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备,该工艺连续化、产品性能优异且技术门槛较高 [2] MXD6在食品饮料包装领域的应用 - 因优异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阻隔能力,MXD6可用于食品饮料包装,与PA6、PET等材料共混或共挤延长货架期 [3]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6972亿元,碳酸饮料和茶饮料市场规模分别为193亿美元和222亿美元 [3] - MXD6在包装领域的添加比例约为5%,在预制菜、碳酸饮料、茶饮料领域用量空间可观 [3] MXD6在改性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 - 具备轻量化、高刚性和高尺寸稳定性,添加碳纤维或玻纤后机械性能可与PEEK复合材料媲美 [4] - 应用于汽车引擎缸体、缸盖、活塞等部件,以及电子电器、无人机、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2021年中国特种工程塑料消费量13万吨,MXD6仅占0.8%(0.1万吨),自给率为0% [4] - 随着国产厂商放量,MXD6复合材料使用成本降低,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4][5] 全球MXD6产能与国产化进展 - 2024年全球MXD6产量约3-4万吨,主要供应商为日本三菱瓦斯化学(1.9万吨/年)和索尔维(8000吨/年) [6] - 七彩化学拥有5000吨/年MXD6产能,并规划3万吨/年产能及上游关键单体、中间体产能 [6] - 中化国际突破百吨级MXD6聚合工艺,产品品质稳定,上游芳香二胺和下游改性塑料领域均有布局 [6] - 泰禾股份子公司拥有2万吨/年间苯二腈和2万吨/年间苯二甲胺产能 [6]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 | 博禄——Daplen™EH196AEC汽车外饰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活动概述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聚焦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创新点 [2] - 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表彰行业优秀企业并推动行业发展 [2] - 活动时间线: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 [26][27] 参评企业及创新产品 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推出Daplen™EH196AEC高性能聚丙烯材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杠,具有高流动性、高刚性及4%-5%减重效果 [6][7][10] - 该材料支持薄壁化设计,提供喷漆、皮纹、特殊撒点等多种开发方案 [9] 其他创新材料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采用PVD工艺的热塑性塑料,较金属方案降低成本60% [15] - 高性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全球首条智能化生产线 [16] - 40%玻纤增强高温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际一流水平 [17]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适配高频高速天线需求 [21] 行业解决方案亮点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通过复合阻燃技术改善机械性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17]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与抗菌性 [17] - Ultramid® XCD聚酰胺: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18]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利用,打造零排放生产 [19]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5-羟甲基糠醛(HMF)产线:全球首条1000吨/年产能,获欧盟REACH认证 [22] - 高透PC复合材料:2mm透过率85%以上,应用于传感器壳体及车载元件 [22] - 高温尼龙改性方案:开发耐高温抗氧化剂系列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20]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五) | LG化学——无PFAS阻燃PC/ABS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2]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2] - 活动旨在宣传行业优秀企业,推动工程塑料行业乃至整个塑料行业发展 [2] - 活动时间安排: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 [27][28] LG化学无PFAS阻燃材料创新 - LG化学开发出环保阻燃材料无PFAS阻燃PC/ABS,已获得美国UL94阻燃测试V-0级认证 [4][11] - 该材料采用50%以上比重的PCR再生材料,与原生材料相比减少约46%的碳排放量 [9][10] - 材料将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充电系统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8][9] - LG化学是全球首家获得该材料认证的企业,正在积极开发各类无PFAS阻燃材料 [9][10] - 2023年LG化学全球销售额约423亿美元,在2024全球十大化工企业中位列第四 [12] 创新材料奖获奖产品 - ULTEM™ DT1820EV树脂:高耐温、高模量、高韧性聚醚酰亚胺树脂,可降低系统成本60%左右 [16] - 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无卤磷酸酯阻燃剂,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 [17] - 5G/6G用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功能薄膜:可传输高比特率的新型宽带天线材料 [18] - 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建立了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市场潜力巨大 [19] - 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40%玻纤增强产品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 [20]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产品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改善了低温机械性能,提高高温高湿电性能 [20]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材料:兼具传导性和抗菌性的全拉伸纤维材料 [21] - Ultramid® XCD玻纤增强聚酰胺:疲劳耐久性能提升14~40倍,流动性提升15%~20% [22]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回收的企业 [22] - 高温尼龙改性专用解决方案:开发了耐高温抗氧化剂等产品满足高端需求 [23]
灵鸽科技(833284)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6-19 19:5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7 日,地点在无锡市新吴区珠江路 95 - 2 号公司四楼会议室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包括东吴证券、东北证券等人员,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董事王玉琴女士 [3]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经营平稳有序,2025 年第一季度部分大额欠款有回款,详情见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5] 产品开发进展 - 公司较早参与固态电解质项目合作并获订单,下一步将配合客户优化升级,继续与行业大客户合作解决痛点 [6]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在精细化工领域有近 30 年经验,产品适用于特种工程塑料输送计量混和生产,在新型改性材料、工程塑料自动化生产流程中有应用,客户包括万华化学、金发科技、道恩等 [7] 股份回购与激励计划 - 公司通过回购股份专用证券账户以连续竞价转让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701,614 股,占公司总股本 0.67% [8] - 公司后续会根据经营、管理需求及人才激励制度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关注公司公告 [8]
又一聚酰亚胺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6-15 21:26
浙江清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 公司计划投资1200万元在浙江省仙居经济开发区建设新生产线,新增产能包括130吨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500吨1,3-环己二胺、200吨1,4-环己二胺、5吨聚酰亚胺QPI-SL20、10吨聚酰亚胺QPIP330、20吨聚酰亚胺QPI-P350 [1] - 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改,将糠酸产能从100吨/年提升至500吨/年,反式-4-氨基环己醇产能从200吨/年提升至280吨/年,同时将QPI-P280产能从60吨/年削减至25吨/年 [1] - 调整部分现有产品产能:YS20从40吨/年减至30吨/年,QPI-P460从30吨/年减至20吨/年,QPIP250从100吨/年减至65吨/年,ODPA从120吨/年减至60吨/年,PACM从1200吨/年减至400吨/年,2,2-二(四氢呋喃)丙烷从750吨/年减至620吨/年 [2] - 取消原计划建设的300吨/年四氢糠基乙醚生产线 [2] 公司背景 - 浙江清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由江苏清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3] - 母公司清泉化学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材料、功能性单体、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是全球呋喃及其衍生系列产品的龙头厂家 [3] 产品结构调整 - 聚酰亚胺系列产品中,新增QPI-SL20(5吨/年)、QPIP330(10吨/年)、QPI-P350(20吨/年)产能 [4] -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方面,新增1,3-环己二胺(500吨/年)和1,4-环己二胺(200吨/年)产能 [4] - 技改后公司总设计产量从11265吨/年调整为11230吨/年,副产品硫酸钠产量从1440吨/年调整为1379.5吨/年 [4]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 | 济诺新材——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
DT新材料· 2025-06-15 21:26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1]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1] - 旨在宣传行业优秀企业 传递创新信息 表彰工程塑料行业佼佼者 推动行业发展 [1] 济诺新材料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于聚酰亚胺及特种工程塑料的合成和加工 自主开发高性能聚酰亚胺泡沫、树脂和复合材料等产品 [19] - 以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SPIF)为核心产品 注册商标包括济诺®和GenoCell® [19] - 推出4大产品系列和8大应用方向 [19] 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特性 - 轻质 密度6~30kg/m³ 减重效果明显 [9] - 本征阻燃 氧指数可超40 无需阻燃剂 [9] - 隔热性能优良 明显降低非受热面温度 [9] - 防火性能突出 燃烧时无火焰、熔滴 无烟或极低产烟量 无烟毒 [9] - 耐高温 最高可达300℃以上 热分解温度500~600℃ [9] - 耐极低温 最低可达-260℃以下 低温下保持柔性 [9] - 耐盐雾 高盐度环境下抗腐蚀能力强 [9] - 无卤 无纤维粉尘 无VOC [9] - 无毛细现象 不吸湿 疏水 [9] - 导热系数较低 绝热性能好 [9] - 吸声系数高 降噪效果好 [9] - 尺寸稳定 线膨胀系数小 低温环境收缩率低 [9] - 柔弹性好 极低温环境也有很好的缓冲和抗冲击效果 [9] - 安装方便 可现场切割 维修简便 可带冷施工 [9] - 使用寿命长 [9] 主要应用领域 - 特种舰船及海工装备 [11] - 航空航天装备及低空飞行器 [11] - 特种防护或穿戴装备 [11] - 耐高温或极低温精密仪器或制造 [11] - 轨道交通装备 [11] 产品技术优势 - 兼具聚酰亚胺优良特性和发泡工艺带来的轻量化、绝热及吸音降噪等特点 [12] - 自主研发时机和技术突破有机会推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12] - 柔性PI泡沫材料主链酰亚胺基团赋予产品更好的耐温及阻燃性能 密度更低 更容易加工 [13] - 申请有关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发泡工艺的发明专利 在控制结皮厚度提高生产效率上有独特技术 [16] 行业发展前景 - 生产过程能耗较低 排放较少 符合环保、安全、节能、舒适的发展要求 [17] - 聚酰亚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之一 开发各类PI产品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17] - 随着国内舰船和航空航天工业迅猛发展 PI泡沫市场需求将被激发 市场规模可能存在复合式快速增长 [17]
申报仅剩1月!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火热报名中!
搜狐财经· 2025-06-11 03:29
行业概况 - 工程塑料行业以"一代材料,一代产业"为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型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1] - 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新塑奖)已吸引全球500余家产业链领军企业参与,包括巴斯夫、科思创、SABIC、金发科技等 [1] - 评选构建了覆盖原材料、改性加工、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 [1] 评选机制 - 评选分数由专家评审(90%)和网络投票(10%)组成,专家评审需达平均分60分以上 [3] - 网络投票得分按得票比例计算(前10%得10分,前10%-20%得9分),每参评公司需满足30票/投票天数的门槛 [3] - 专家评审通过线上路演答辩进行,参评方需展示行业背景、市场前景、产品创新及发展规划四大维度 [8] 参评标准 - 创新性:要求产品为近两年推出的创新技术或解决方案,需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符合自主化政策 [9] - 可行性:需具备稳定投产能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工艺路线成熟且成本可控 [10][11] - 经济性:需证明产品具有显著成本效益比,能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12] - 影响力:企业需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符合双碳政策,拥有专利或其他奖项认证 [14] 获奖案例 材料创新 - 金发科技ULTEM™ DT1820EV树脂:全球首款采用PVD工艺的热塑性塑料,手机装饰件成本比金属方案降低60% [23] - 万盛股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智能化连续生产线,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 [24] - 普利特TLCP功能薄膜:实现5G/6G用LCP薄膜全产业链国产化,满足高频高速传输需求 [25] 工艺设备 - 德腾机械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填补12-16mm直径挤出机空白,试验耗材减少50% [28] - 克劳斯玛菲双螺杆机:实现TPU聚合挤出全球最大台套,POE脱挥国产首台套 [28] - 梅特勒托利多DSC 5+:配备136对热电偶的新型传感器,热分析精度提升30% [34] 解决方案 - 万华化学聚碳酸酯透明导电技术:可见光透过率超80%,应用于激光雷达加热视窗 [38] - SABIC PEMWE电解槽材料:高强度耐腐蚀,推动氢能设备国产化 [38] - 科思创POE道路铺装方案:提升沥青低温稳定性,施工效率提高20% [38] 往届亮点 - 2022年创新材料奖包括SABIC LNP™天线改性料(信号增益提升15%)、鹏孚隆耐疲劳PEEK(碳足迹降低61%)等10项 [41][44] - 创新工艺奖涵盖卓越智能HTS挤出机(能耗降低25%)、SABIC厚壁注塑工艺(模具成本节省40%)等5项 [50][51] - 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包括锦湖日丽免喷涂汽车格栅、科莱恩生物基阻燃剂(碳足迹降20%)等10项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