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端天气
icon
搜索文档
热浪、山火侵袭欧洲多国
期货日报· 2025-08-14 06:43
欧洲热浪与火灾影响 - 欧洲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 西班牙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4摄氏度 [1] - 西班牙 葡萄牙 希腊 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山火持续 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 [1] - 数千人被迫撤离 不少旅游胜地遭到破坏 [1] 各国灾情与应对措施 - 西班牙马德里市郊大火烧毁一处马厩致一人死亡 并蔓延到附近多座农场和民宅 [1] -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一名61岁劳工疑因高温天气身亡 [1] - 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仍有32处火点 超过1200名消防员投入灭火 [1] - 葡萄牙北部野火持续 超过1300名消防员和16架飞机投入灭火 其中一处野火已燃烧10天 [1] - 土耳其西北部 阿尔巴尼亚和黑山报告大规模火灾 阿尔巴尼亚一名男子死亡 黑山一名士兵救灾时身亡 [1] - 希腊多处旅游胜地因野火紧急疏散游客 [1] 气象预警与风险因素 - 西班牙 德国 意大利和法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1] - 高温叠加多风少雨等因素 火灾风险加剧 [1]
气象学者: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虎嗅· 2025-08-07 07:53
气候极端化现状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5±0.13℃,首次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5] - 中国成为全球变暖过程中的高敏感区和高风险区,升温幅度和自然灾害数量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 - 2020年被称为"气候危机元年",气候极端化已成为常态,表现为"涝的更涝,旱的更旱"的旱涝急转现象[3][8]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 国内粮食主产区已受到极端高温和暴雨影响,导致冬小麦提前抽空穗、玉米生长变缓等[3][16] - 高温增加植物需水量,导致农户灌溉成本上升[17] - 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化趋势明显,需配备烘干除湿设备并优化排水系统[18] 行业应对措施 - 农业需大规模更新基础设施以适应极端天气,包括灌溉排涝系统切换能力[20] - 需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如耐低温不足的冬小麦和耐高温干旱的玉米水稻[19] - 农业保险需引入新金融工具,调整巨灾险种设计和赔付标准[23] 其他受影响行业 - 新能源行业面临"无风无日"天气导致发电量波动[24] - 海上航运企业需应对更多台风等极端天气,考虑北极航线替代方案[24] - 城市规划需调整设计思路以应对高温暴雨,海绵城市建设需结合极端情况应对策略[25]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 - 全球需加速淘汰化石能源,全面转向绿色可再生能源[12] - 向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蕴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13] - 需坚持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排除伪科学干扰[26]
气象学者魏科: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21:47
气候极端化现状 - 全球变暖导致局部地区"涝的更涝,旱的更旱",甚至出现短期旱涝急转[1][3][8]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55±0.13℃,突破《巴黎协定》1.5℃目标[5] - 中国成为全球变暖高敏感区,升温幅度和灾害数量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 极端天气数据表现 - 2024年7月河南省平均气温30.5℃,较常年偏高3.2℃,为64年来最热[2] - 内蒙古2024年7月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北京为第二高[2] - 2020-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数量大幅攀升,气候相关灾害增长最显著[5][6] 农业领域影响 - 冬小麦因冬季低温不足导致提前抽空穗,玉米高温下光合作用受阻[14][15] - 北方需增加粮食烘干设备,东北需改良排水系统,华北需完善灌溉设施[16] - 蔬菜"天气型涨价"频发,但中国因储备完善价格波动小于国际市场[16][17] 行业应对措施 - 农业保险需调整巨灾险种设计和赔付标准以应对生产脆弱性[18] - 新能源企业需应对"无风无日"天气导致的发电量波动[18] - 海绵城市建设需结合低洼地区改造为临时蓄洪区以突破承载力限制[19][20] 能源转型与产业机会 - 全球需加速淘汰化石能源,转向绿色可再生能源[11] - 能源转型将催生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但需付出短期代价[11] - 中国需坚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应对长期气候挑战[21]
气候俗语不灵了,农业生产怎么办?
和讯· 2025-08-05 18:13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如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2025年北京暴雨导致44人死亡[2][3] - 全国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4] - 农业作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在气候变化下首当其冲,小农户通过调整作物结构等方式适应但难以形成稳定体系[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 - 河南2025年夏粮产量750亿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但高温少雨导致驻马店旱情严重,土壤干旱比例超六成[6][7] - 传统气象俗语如"麦收八十三场雨"开始失灵,2024年河南小麦底墒欠佳[7][8] - 重庆雾江区农户种植早熟梨避开高温干旱,但梨树秋季二次开花显著影响次年产量[8][9] - 渭塬市苹果树生长期气温年际变异增大,冷热害频发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9]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中央一号文件对气象工作要求逐步增强,从灾害防御到拓宽服务领域如生态建设、森林防火等[11]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农户应对高温干旱,如重庆农户形成社区支持网络共同抵御气候风险[12][13] - 高标准农田建设从2019年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超10亿亩,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15] 农业经营主体的应对差异 - 小农户应对气候变化依赖个体资源、短期调整为主,集体行动受限且制度支持不稳定[13][14] - 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资金相对充足,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如搭建大棚防冰雹、采用智慧农业措施[13] - 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面临更显著的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因其资本密集性和完整产业链[17]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报告建议加强西北黄土高原、长江经济带、华北平原等重点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10] - 提升农户气候适应能力需构建多方协作机制,结合制度设计、技术创新和本土知识[14] - 农业企业需做好气候适应性规划,争取投融资支持以降低适应成本[17]
再现“最热7月”!滚滚热浪会加重今夏日本的大米危机吗?
第一财经· 2025-08-03 19:48
极端高温对日本农业的影响 - 2024年东亚热浪导致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48% [3] - 日本7月平均气温创1898年以来最高纪录 高出正常水平2.89摄氏度 [4] - 北海道地区7月24日测得39摄氏度高温 远超往年26-28摄氏度的平均水平 [4] 日本大米市场供需动态 - 2024年5月日本5公斤装大米含税均价达4268-4285日元 为去年同期2倍多 [7] - 日本政府已投放36万吨储备大米 售价为市场价一半 [7] - 截至7月20日当周 日本5公斤大米均价3432日元 连续9周下跌但仍高于往年 [8] - 农协标志大米售价3931日元/5公斤 普通大米约2980日元/5公斤 [8] - 日本2024年大米产量679万吨 需求711万吨 连续三年供不应求 [8] 通胀与政策反应 - 日本央行预测2026财年核心CPI将达2.7% 较此前2.2%预测大幅上调 [9] - 6月日本核心CPI同比涨幅超3% 大米价格飙升为主要推动因素 [9]
极端天气正推高全球基本食品价格
快讯· 2025-08-03 14:39
极端天气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 日本7月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西部兵库县丹波市最高气温达41.2摄氏度创历史纪录 至少三地气温超40摄氏度 多地超39摄氏度 [1] - 研究显示极端天气推高全球基本食品价格 2024年东亚热浪导致韩国白菜价格同比上涨70% 日本上涨48% [1] - 极端天气通过食品价格上涨加剧整体通胀 对全球经济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1] 行业连锁反应 - 农产品行业受极端气候直接冲击 东亚地区蔬菜价格出现两位数同比涨幅 [1] - 食品通胀压力传导至下游消费行业 供应链成本上升风险显现 [1]
再现“最热7月”,滚滚热浪会加重今夏日本的大米危机吗?
第一财经· 2025-08-03 14:22
极端高温天气对日本的影响 - 2024年7月日本平均气温创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纪录,连续三年出现"最热7月",平均气温高出正常水平2.89摄氏度 [3] - 7月30日西部兵库县丹波市最高气温达41.2摄氏度,刷新日本历史极值,全境39处观测点破高温纪录 [1][3] - 北海道地区7月24日出现反常高温,北见市达39摄氏度,远超往年26-28摄氏度的平均水平 [3] - 2022-2024年日本因中暑死亡人数逐年攀升,分别为1477人、1651人、2033人 [4][5]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冲击 - 热浪导致福井县、新潟县和长野县等水稻主产区严重缺水,影响水稻生长和小豆播种发芽 [6] - 2024年东亚热浪致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48%,韩国白菜价格上涨70% [1] - 日本5月每5公斤大米含税均价达4268-4285日元(约213-214元人民币),为去年同期2倍多 [6] - 政府已投放36万吨储备大米(售价为市价一半),但7月20日当周5公斤大米均价仍达3432日元(166.43元人民币),同比维持高位 [6] 大米供需与价格走势 - 2024年日本大米产量679万吨,需求711万吨,连续三年供不应求,缺口38万吨 [7] - 超市渠道显示农协标志大米5公斤售价3931日元,普通大米2980日元,流通渠道无瓶颈但结构性价差显著 [7] - 农林水产省罕见未发布2025年需求预测,需重新评估此前预测偏差原因 [7] 通胀与货币政策影响 - 日本央行上调2026财年核心CPI预期至2.7%(原预测2.2%),6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超3% [7][8] - 大米价格飙升被列为推高通胀的关键因素,央行需重新审视货币政策以应对物价压力 [8]
暴雨大暴雨,又来了!北方地区夏季暴雨主要受什么影响?极端降雨预报难在哪?知名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20:59
极端天气现状与影响 - 北京遭遇持续147小时的降雨,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6] - 台风"竹节草"导致江浙强降雨,川渝地区持续高温[1]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18个省级区域,局部地区24小时降水量超250毫米(特大暴雨标准)[3][12] - 强对流天气预警覆盖华北、东北等地,雷暴大风达11级以上,局地小时雨量超70毫米[5] 极端天气预报的挑战 - 中尺度对流系统(50公里范围)突发性强、移动慢,导致局地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低[7] - 郑州"7·20"特大暴雨案例显示,极端短时强降水难以实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7] - 观测系统误差和天气模型局限性制约预报精度,气候变暖加剧大气不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可预报性[8][9] - 冰雹预报存在高误差率,国际观测计划投入千万美元设备,24次预报中5-7次未出现冰雹[7] 气候变暖与环流变化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增加,副热带高压北移可能引发北半球雨带位移[17] - 热带范围扩展,1979-2021年数据显示T8型环流在华北引发43次极端降水,40%为连续事件[13] - 副热带高压北移驱动水汽输送,北京地形("碗底"结构)加剧降水集中[13] 城市应对与预警体系 - 现有城市排水设计基于历史数据,难以匹配气候变暖下的极端降水强度[22] - 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全民早期预警"倡议,需政府、科研、媒体、公众协同[20] - 公众参与可补充观测数据,如冰雹样本分析有助于反演大气层结特征[23][25] 其他高影响天气 - 雷暴、龙卷风、野火因空间尺度小和突发性难以预报[15] - 冰雹对农业、光伏产业破坏显著,北京单次冰雹事件导致车险理赔激增[23]
高温少雨持续 日本多地水库蓄水量告急
新华网· 2025-08-02 14:01
气候异常影响 - 日本多地持续高温 多地出现40摄氏度及以上高温 创下高温新纪录 [1] - 东北和北陆地区等地降水量较往年大幅减少 多地降水量创有记录以来最低值 石川县轮岛市7月降水量仅为常年平均水平的1% [1] 水资源危机 - 国土交通省统计显示 截至7月31日 33座水库蓄水量低于常年平均水平 岩手县和宫城县两座水库蓄水量已"归零" [2] - 新潟县妙高市主要河流干涸 政府部门要求居民自8月4日起每人每天用水量控制在50升以内 [2] - 富山县 秋田县等地呼吁民众减少用水 [2] 农业影响 - 福井县 新潟县和长野县等水稻产地严重缺水 水稻长势受影响 [2] - 持续高温少雨将导致牛奶产量减少 鸡蛋个头变小 [2] 政府应对措施 - 农林水产省首次组建"缺水高温对策本部" 呼吁节水并商讨应对措施 [2] - 农林水产大臣表示将采取相关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 减轻高温缺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2]
2025年8月1日集运日报:市场氛围偏空,大宗商品均下跌较多,盘面偏弱震荡,近期波动较大,不建议继续加仓,设置好止损。-20250801
新世纪期货· 2025-08-01 1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氛围偏空,大宗商品下跌较多,盘面偏弱震荡且近期波动大,不建议继续加仓,应设置好止损 [1] - 地缘冲突叠加关税动荡,博弈难度较大,建议轻仓参与或观望 [3] - 短期盘面或以反弹为主,风险偏好者可对2510合约1300以下轻仓试多部分止盈,EC2512合约轻仓试空,不建议扛单并设置好止损 [4] - 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套利以正套结构为主,波动较大,建议暂时观望或轻仓尝试 [4] - 各合约建议冲高止盈,等待回调企稳后再判断后续方向 [4] 各部分总结 运价指数情况 - 7月2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2400.50点,较上期下跌0.9%;美西航线1301.81点,较上期上涨2.8% [2] - 7月25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综合指数1110.57点,较上期下跌3.26%;欧洲航线1422.9点,较上期下跌1.20%;美西航线1120.51点,较上期下跌5.19% [2] - 7月25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公布价格1592.59点,较上期下跌54.31点;欧线价格2090USD/TEU,较上期上涨0.53%;美西航线2067USD/FEU,较上期下跌3.50% [2] - 7月25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综合指数1261.35点,较上期下跌3.2%;欧洲航线1787.24点,较上期下跌0.9%;美西航线880.99点,较上期下跌6.4% [2] 经济数据情况 - 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初值49.4,预期49.8,前值49.4;服务业PMI初值50,为2个月以来新高,预期50,前值49.7;综合PMI初值50.2,预期50.5,前值50.2;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为0.2,预期为 -6,前值为 -8.1 [2]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高于5月2.1个百分点,与4月持平,重回临界点以上 [2] -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与5月持平,高于预期的51,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服务业PMI初值53.1,低于前值53.7,高于预期的52.9,创两个月新低;综合PMI初值52.8,低于前值53,高于预期52.1,创两个月新低 [2] 市场动态情况 - 特朗普继续加征多国关税,以东南亚各国为主,打击转口贸易,部分船司宣涨运价,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谈判日期推迟至8月1日,现货市场有小幅涨价试探,盘面小幅反弹 [3] - 7月31日主力合约2510收盘1425.1,跌幅为4.66%,成交量4.63万手,持仓量5.18万手,较上日减手3056手 [3] 政策调整情况 - 2508 - 2606合约跌涨停板调整为18% [4] - 2508 - 2606合约公司保证金调整为28% [4] - 2508 - 2606所有合约日内开仓限制为100手 [4] 地缘政治情况 -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称通过5架无人机成功袭击以色列境内三处目标,以色列暂无回应 [5] - 当地时间7月30日,以色列高级官员称以方已向加沙停火谈判调解方提交答复要点文件并转交给哈马斯,哈马斯暂无回应,此前美以召回谈判人员致谈判暂时中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