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搜索文档
长三角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落地昆山 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内全面投用
苏州日报· 2025-10-24 08:43
记者昨天(10月23日)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获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示 范基地已在苏州昆山落成。目前,基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建设正加紧推进,预计年内全面投入 使用。 基地位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昆山监测中心及淀山湖水域综合管理中心所在地,地处长三角一 体化示范区协调区。今年9月,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正式命名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示范基 地"。 基地划分为室内智能展厅、入口展示区、水土保持展示区和水土保持试验区四大功能区,涵盖水务 水文融合会商中心、水土保持宣传长廊、气象观测场、地表径流场、生态湿地与护岸等设施,集中展示 水土保持措施、法规、监测及水文气象监测等内容。依托省水文局的水土保持视频监控系统,基地还可 实现在线远程监控。 基地由水土保持监测站及配套工程组成,由江苏省发改委立项,省水利厅及昆山市水务局投资建 设,并纳入太湖流域"十五五"水土保持站点建设规划。"基地将重点推动示范区在协同治理、科研转 化、技术应用与公众参与四方面实现突破。"苏州水文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据平台共享,基地 将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及太湖流域人为扰动条件下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 ...
菏泽:生产建设单位开工前应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才可开工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7: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马璐璐 一是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 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 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 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10月22日,菏泽市召开2025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佀赟就菏泽市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做好哪些水土保 持工作做介绍。 二是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 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 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山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鲁财税〔2025〕5号)第七条规定:开办 ...
菏泽:水土保持率呈现良好态势,良性循环机制促生态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3:33
根据山东省水土保持公告,2024年度菏泽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7.23%,这一数值不仅超出省级下达的 97.12%目标值,还高出全省平均值约11个百分点,全市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 蚀"双减少"的良好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份,菏泽市率先完成黄泛平原区首单水土保持生 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该案例被省水利厅列为典型案例推广,成功探索出水土保持"治理—转化—再投 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两山理论"在平原区落地见效。 为高质量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全市水务部门多措并举、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提升效能。在行业驱动与 部门联动方面,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建 立管理台账实现监管全覆盖。同时,推进部门协同、执法协作机制,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建设单位 防治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完成408个水土保持疑似违法图斑的核查认定与查处,督促105个生产建设项 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取得批复,接收70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自主验收报备,生产建设项目单位缴 纳水土保持补偿费2648.84万元,水土保持资料系统录入率达100%,基本实现全市区域内人为水土流失 遥感监管全覆 ...
【省水利厅】陕西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陕西日报· 2025-10-15 08:24
陕西全力推动延安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延安创新推行"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 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的综合治理模式,累计修筑淤地坝1.16万座,形成23个群坝矩阵;拦截泥 沙约10亿吨,入黄泥沙量较历史均值下降88%,黄土高原治理"三道防线"初见成效。生态环境的持续改 善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延安市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发展苹果、红枣、核桃等特色林果产业,总 面积突破1000万亩,带动数十万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10月14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陕西省水利厅指导,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 发展先行区建设座谈会在延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陕西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 沙一体化治理,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源 涵养为重点,新建加固各类淤地坝3585座,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61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717条,完成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降至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 达70.81%,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趋势。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基础理论与创新发展研究 ...
预计“十四五”末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
新华社· 2025-10-03 12:06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 魏弘毅)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预计"十四五"末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 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以黄土高原为例,各级水利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为重点, 因地制宜建设淤地坝、旱作梯田等。同时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依法划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 施差别化防治措施。此外,水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 降",水蚀和风蚀"双减少"。 ...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水利建设投资与工程进展 - 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 [5] - “十四五”时期预计总投资达5.4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6倍 [5] - 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 [5] - 国家水网建设加快,预计到2025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6] - 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15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江济淮一期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 [6]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提供水源 [6] - 新建和改造2150处灌区,完成7.3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6] - 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 [8] - 有效应对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保障旱区群众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 [5] 水资源节约与效率提升 - 在经济总量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7] -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7.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3.6% [7] - 节水灌溉面积达6.38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 [7] - 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1亿立方米 [7]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较“十三五”末增加4900万亩,预计“十四五”末达10.9亿亩 [7] 防洪减灾与安全保障 - 洪涝灾害损失占GDP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十四五”的0.18% [5] - 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 [5] - 战胜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5] - 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5] 生态保护与河湖治理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西辽河、永定河等断流河流全线贯通 [10]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10]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3.29米,深层地下水回升7.67米,102眼干涸泉眼复涌 [10]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11] - “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 [11] - 预计“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10]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消减超过一半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1:43
陈敏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蚀和风 蚀"双减少",预计"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消减超过一半 中新网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主色调 由"黄"转"绿",绿色版图明显向北延伸。 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来,黄土高原的"绿色版图"不断延伸,从"黄"到"绿"的转变中,水利是关键支 撑,请问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助力这一生态变化? 对此,陈敏表示,黄土高原曾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 域面积的71%,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曾是"沙土漫天、沟壑纵横"。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目前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主色调由"黄"转"绿",绿色版图明显向北延伸。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减"存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为重点,在多沙粗沙区特 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因地 ...
上海建工旗下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被罚20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9-07 20:48
公司违规事件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设计要求和水土保持方案采取防治措施被深圳市龙岗区水务局罚款20万元 [1] - 公司作为深圳工业软件园边坡绿地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单位 未落实方案要求的临时排水沟857米、I/II型沉沙池5座、土袋拦挡128立方米、土工布覆盖15200平方米及表土剥离2800立方米等开挖边坡区措施 [2] - 回填边坡区未按方案设置临时排水沟253米、I型沉沙池2座、土袋拦挡96立方米、土工布覆盖6600平方米及泥浆池1座等防护设施 [2] - 2025年5月23日检查发现沉沙池未投入使用 现场缺失I型沉沙池和土袋拦挡等关键防护措施 [2] 公司背景 - 公司注册资金8亿元 主营桥梁高架、轨道交通、公路隧道、管道工程、深基础工程、水工港口及房屋建筑等工程领域 [3] - 系上海建工(600170)全资子公司 始创于1919年 前身为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及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3] 处罚依据 - 违法行为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认定 处罚依据该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 [2] - 因在责令改正期间主动完成整改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从轻处罚情形 [2]
“十四五”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网· 2025-08-30 21:54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54万平方公里[3]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3] 重点区域治理成果 - 丹江口库区截至2024年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4] - 东北黑土区治理侵蚀沟3.3万条[6] - 全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6] 工程效益与生态价值 - 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3] - 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6] - 生态产品交易金额近30亿元[6]
“十四五”以来 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二十八万平方公里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45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69.27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60.19万平方公里 减少9.08万平方公里[1] - 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71.85%提升至2024年72.83% 增长0.98个百分点[1]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区域治理进展 - 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 建设淤地坝和拦沙坝2637座 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3090座[1]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 减少1.54万平方公里[1] - 东北黑土区治理侵蚀沟3.3万条 探索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2] 重点区域治理成果 -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2]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2] - 2023-2024年"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41万平方公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