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超10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7 00:53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 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 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 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各省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 前教育投入机制,明确省以下分担责任,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 足额发放;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 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 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 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 具体实施 ...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生育支持政策多维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8-06 23:37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 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 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 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 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也是我国生育支 持政策体系框架完善的一部分,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教育成本,这对全社会构建生育友好型 社会、育儿友好型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生育支持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策。当前,生育 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 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 ...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生育支持政策多维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8-06 20:00
生育支持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策。当前,生育 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 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 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 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各省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 前教育投入机制,明确省以下分担责任,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 足额发放;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 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 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 ...
四川:9月1日起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6:21
人民财讯8月5日电,8月5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官微发布消息,近日印发《关于调整职工生育津贴申领 和发放方式的通知》,从2025年9月1日起,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参保职工,由职工或其委托人申 请,医保经办机构将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至职工本人。目前,全省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期间 的人员生育津贴由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给个人,单位职工生育津贴由医保经办机构支付给用人单 位。为支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及时印发《通知》, 调整全省职工生育津贴申领和发放方式,申请方式从由参保单位申请调整为由职工或其委托人申请,支 付方式从由医保经办机构支付给用人单位调整为直接发放至职工本人。 ...
结婚人数,怎么突然反弹了?
虎嗅APP· 2025-08-04 19:04
结婚人数反弹分析 - 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同比增加10.9万对,扭转2024年610.6万对(1980年以来最低)的颓势,全年有望正增长[4][5][6] - 反弹主因:二季度结婚人数大增26.9万对(抵消一季度-15.9万对降幅),广州等流动人口大市增速达39.9%(跨省市登记为主)[8][9][18] - 政策驱动:全国通办(打破户籍限制)、取消户口本要求(仅需身份证)、5月新政与"520"高峰叠加刺激[12][14][16] - 文化因素:"双春年"民俗偏好(对比2024年"无春年"推迟效应)[11] 离婚人数同步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离婚133.1万对(同比增5.7万对),增速4.5%高于结婚(3.2%)[21] - 政策效应消退:离婚冷静期(2021年实施)初期使离婚数腰斩至284万对,但诉讼离婚占比从24%升至28%[24][25] - 社会结构变化:传统婚姻观念弱化+经济压力加剧矛盾,2024年真实离结比达57.5%(含诉讼离婚)[21][28] 政策组合拳刺激婚育 - 经济支持: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落地(每孩年补3600元至3岁),叠加个税抵扣等[32][36] - 服务优化:28省延长婚假(甘肃/山西30天)、产假普遍158天+,推进12年免费教育[34][36] - 制度松绑:生育登记与婚姻脱钩,新生儿落户无需结婚证[36] - 政策目标:对冲低生育率(2024年出生人口仅902万),但扭转趋势需长期投入[37][38]
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经济网· 2025-08-03 09:11
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强调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1] - 202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1] - 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分化特征 需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1] 生育支持服务体系 - 生育政策转向结构优化性策略 涵盖经济支持 亲职福利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大体系[2] -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育龄妇女(生育补贴 休假 生殖健康) 儿童(托育 医疗) 青少年(生殖教育) 孕妇配偶(陪产假 育儿假)[2] - 服务过程贯穿全生命周期 构建妊 生 养 育一体化体系[2] 系统性保障措施 - 人口系统包含数量 质量 结构要素 需统筹社会经济关联因素[3] - 强化生育保险功能 提高生育医疗和儿童医疗服务水平[4] -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均衡 完善全学段资助体系[4] 家庭支持政策 - 住房保障措施包括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增加保障房供给 发展租赁市场[4] - 完善妇女就业政策 强化女职工劳动保护 营造家庭友好工作环境[4] 文化培育方向 - 新型婚育文化包含文明简约婚俗 适龄婚育观念 代际平等家庭风尚[5] - 将人口国情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通过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婚育观[6] - 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 强化政策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6]
用真金白银传递生育友好信号 | 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8:49
从2021年四川攀枝花市率先出台生育补贴政策算起,迄今至少有23个城市陆续"发钱"鼓励生娃。但这一次,是国家第一次在制度层面明确育儿补贴的发放。 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乎有所滋长,在公共场所因孩子而起的矛盾时有发生——去年8月,吉祥航空航班上,1岁幼童哭闹被陌生旅客带进机舱厕所 "立规矩";今年6月,一位找不 到母婴室的父亲在展览馆给10月龄孩子喂奶,被工作人员以禁止饮食为由制止并驱赶。对婴童不宽容的氛围与低生育意愿之间彼此关联,互为因果。重塑社 会观念需要时间,也需要政策持续且长期地渗透和发力。 我们乐见这样真金白银补贴于人的政策。每月300元当然不能覆盖育儿的全部成本,但考虑到这项支出的长期性及其覆盖广度,财政整体支出不小,传递出 国家与民众共担生育成本的强烈信号。今年中央财政对此项转移支付的初步安排预算是900亿元左右。中国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不尽相同,在农 村,以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看,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能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即便在城市家庭,有人已经算过账,这笔钱差不多够 解决半年的奶粉了。 ...
全国28省份明确延长婚假 专家:婚假有助提高结婚率,此外还应继续降低婚育成本
新浪财经· 2025-08-02 06:48
延长婚假政策进展 - 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政策 其中山西和甘肃婚假最长达到30天 河南和黑龙江通过婚检可额外增加7天和10天 最长分别达28天和25天 新疆为23天 其他省份多在10-18天区间 [3] - 广东、广西和湖南暂未出台延长政策 湖南省人社厅7月回复称正推动相关立法程序 [3] - 四川拟将婚假从5天延长至20天 参加婚检再增加5天 湖北将婚假延长至15天 山东和浙江已于2023年至2024年陆续出台政策 [3] 婚假延长的影响分析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同比减少157.4万对 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加10.9万对 [5] - 专家指出3天法定婚假对跨省婚姻不足 建议至少7天 延长婚假可促进旅游消费 改善福利并提升生育意愿 [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认为延长婚假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能缓解人口流动带来的婚假紧张问题 [6] 提升婚育意愿的配套措施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 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至3周岁 [7] - 学者建议同步推出孕妇弹性工作制、普惠托育服务 并解决就业住房等深层问题 高校可增设婚恋课程 [11]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强调提升幸福感是关键 降低育儿成本与托育服务能间接促进生育意愿 [11]
新闻1+1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如何打出政策“组合拳”?
央视网· 2025-08-01 06:01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和免费学前教育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措施 [1] - 2016年至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从1883万降至902万,降幅达52% [1] - 政策框架包含经济支持、公共服务、家庭-职业平衡及孕产妇保健四个维度 [9] 政策执行机制 - 地方政府需评估财政可持续性并确保国家政策全覆盖,地方标准高于国家的经评估后可保留 [3] - 需制定规范性文件实现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同步建立动态评估反馈机制优化流程 [5] - 政策宣传需细化到申领操作层面,确保基层执行精准度 [5] 教育支持措施 - 免费幼儿园教育将显著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国家投入规模与育儿补贴相当 [7] - 免费政策采取从地方到中央的渐进推行模式,需总结试点经验后全面实施 [7] 区域差异化需求 - 东部地区需加强婚育延迟群体的孕产妇服务,提升医疗保健投入 [9] - 需建立支持女性平衡家庭与职业发展的制度配套 [9]
北京“生育15条”,直击“想生不敢生”痛点
新京报· 2025-07-31 17:48
生育补贴、生育休假、住房支持……各项利好应有尽有。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 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的通知,推出了一揽子支 持生育的政策,为"想生不敢生"的家庭切实消除后顾之忧。 从内容看,此番北京公布的15项工作措施,不仅一次性发放多个"红包",各项政策之间也体现出相应的 整体性、系统性。从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强化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到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营造 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四大维度协同发力,形成覆盖生育、养育、教育全链条的支持网络。这种系统化的 思维,跳出了"政策单兵作战"的局限思维,将形成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陆续完善,尤其是"三孩政策"的出台,满足了多数家庭的生育意愿和要 求。然而,同时也应看到,现实中,由于经济压力、托育难题、住房紧张、教育焦虑等诸多因素的困 扰,仍有不少家庭面临"想生不敢生"的情况,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也是当前生育率偏低的关键 症结。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出台了不少生育支持政策,既有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也有一步到位的生育休假。 而在国家层面,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