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给甜蜜经济添把火
经济日报· 2025-11-03 08:07
近年来,多地拿出真金白银、推出务实举措,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但也要看到,根据全国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仍在减少,对我国下阶段出生人口依然存 在影响。为此,部分城市瞄准甜蜜经济,释放婚育人群消费潜力,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既是现实 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同时,根据之前部分城市实践情况看,还有一些人不清楚结婚消费券怎么领、怎么用,在一定程度 上让政策效果打了折扣。让结婚消费券真正成为"甜蜜消费券",还需进一步提升政策普及度,优化领取 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拓展使用场景,让好政策切实发挥出综合效应。(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存举) 近年来,从摄影跟拍到举办婚礼和蜜月旅行等一系列环节,甜蜜经济在全国多地风生水起。围绕相 关市场机遇,部分城市探索"婚姻+产业+文旅"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甜蜜经济升温需要持续添把火。一张小小的结婚消费券,适用于婚纱摄影、酒店住宿、服装等多个 场景和领域,对于政府而言,能够简单有效拉动市场消费;对于新人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筹备 婚礼的经济负担;对于商家而言,则有利于拓展市场份额。 近日,宁波市民政部门面向在该地登 ...
手机报·早报丨多地发钱奖励结婚;爱奇艺、转转等被工信部点名
搜狐财经· 2025-10-30 09:4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OpenAI投资的1X科技推出全球首款人形家用机器人Neo,售价2万美元(约14.5万人民币),单次充电可运行最长4小时,身高1.68米,重30kg,配备摄像头支持远程视角查看,可通过移动应用或语音指令控制,可编程执行浇水、清理洗碗机、整理房间等多种家务 [2] 半导体与科技巨头 - 英伟达市值于美东时间10月29日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史上首家达到此市值的公司,其Blackwell芯片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全面生产,并为采用下一代架构Rubin的芯片生产做准备 [18] 互联网与科技服务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第三季度通报指出,爱奇艺、转转、搜狐新闻等企业的人工客服无法接通,搜狗浏览器、嘀嗒出行的客服热线未提供人工客服,已被督促整改 [11] 学术与研究进展 - 青年女数学家王虹(1991年出生)于10月28日获得2025年塞勒姆奖,该奖被视为菲尔兹奖风向标,此前一天她还荣获ICCM数学奖金银奖,她与同伴于今年2月用一篇127页的论文证明了经典难题“挂谷猜想” [17]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00%-4.25%降至3.75%-4.00%,符合市场预期,此为自2024年9月以来的第五次降息,市场观察认为此次决定主要基于防范劳动力市场风险 [19]
多地发钱奖励结婚
第一财经· 2025-10-29 18:23
2025.10. 29 本文字数:243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靖 当前,生育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发布。《建议》提 到,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有效降低家庭 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建议》提到,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实施早孕关爱行动、孕育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 划。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 其中,倡导积极婚育观十分关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我国未婚生育的 数量比较少,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先结婚后生育。倡导积极婚育观,意味着生育支持政策措施进一步向前延 伸。当前,育儿补贴等措施已经实施,接下来需要进一步从文化倡导等各方面,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让年轻人 敢婚敢育。 《建议》提到,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下称 《若干措施》)提到,积极构建新型 ...
《建议》倡导积极婚育观,多地发钱奖励结婚|解读“十五五”
第一财经· 2025-10-29 17:59
生育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姜全保分析,一方面是结婚更加便利了,另一方面是通过物质的鼓励,通过各种方式,将鼓励措施进一 步向前延伸。 同时,生育支持体系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婚恋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 策。当前,生育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今年7月28日,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 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方案明确,育儿补贴按年发放,中央财 政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 自行承担。 当前,生育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发布。《建 议》提到,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 用,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建议》提到,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实施早孕关爱行动、孕育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 提升计划。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 其中,倡导积极婚育观十分关键。首都 ...
中国“最敢生”的地方,出现了
虎嗅APP· 2025-10-27 1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题图来自:AI生成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 一、全国生育排行,谁垫底了? 近日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首次全面披露31省份人口数据。 去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相比上年回升52万人;出生率6.77‰,反弹0.38个千分点。 龙年效应、后疫情生育补偿效应,叠加政策刺激,各地出生率短期均有所反弹。 一 般 而 言,经 济 越 发 达,城 镇 化 越 高,观 念 越 进 步,出 生 率 就 越 低 。 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出生率整体高于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发达地区。 西藏以13.87‰的出生率蝉联榜首,黑龙江则以3.48‰再次位居倒数第一,两者相差近4倍。 西藏、宁夏、贵州、青海4省份最高,出生率超过10‰。 四省均地处西部,且为欠发达地区,多为多民族聚居区。 在出生率最高的10大省份中,只有广东一个经济大省位列其中,堪称最大的例外。 数据显示,广东以8.89‰的出生率排在全国第七,而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沪苏两地,均不足5‰。 与之对比,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 ...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破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07:39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部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三方面工作: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老有所养、推动老有所为 [1] 药械审批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的1类创新药马来酸美凡厄替尼片获批上市,用于特定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直接研发投入约3.06亿元 [2]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药联合固定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2型糖尿病 [3] 财报披露 - 双鹭药业第三季度净利润2004.98万元,同比增长143.28%,前三季度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943.10%,增长主要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4] - 惠泰医疗前三季度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18.02%,营业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22.47% [5] 资本市场 - 药明康德拟以28亿元基准价款向高瓴投资关联方出售上海康德弘翼和上海药明津石医药100%股权,以聚焦CRDMO核心业务 [6][7] 行业大事 - 工信部调研强调推动中药工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包括提升中药材种养殖标准化和中药制造现代化水平 [8]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 [9] - 2025江西医药发展大会举行,16个涵盖创新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医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10] 舆情预警 - 北陆药业股东三峡油漆计划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比例1.78% [11]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25 06:06
会议核心成果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2] - 《建议》是指导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分为三大板块共15个部分61条,内容涵盖总结成就、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及加强党的领导等[2] 产业发展规划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任务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6] -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预计未来5年将新增10万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6] 科技创新部署 -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全球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8] - 未来5年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8] 市场与区域发展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把握拓展增量、提升效益、畅通循环三个关键[6]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区域布局和国土空间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城市更新,推动陆海统筹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6] 对外开放政策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进行部署[9]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加快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打造“投资中国”品牌[9] 健康与人口战略 -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11]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银发经济[11]
“十五五”民生大礼包:养老带娃降成本,预期寿命再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53
“十五五”规划民生领域核心目标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1] - 着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 - 预期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2] 生育支持与托育服务 - 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作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2]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十五五”时期逐步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6] - 浙江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宁海县试点托幼一体化模式,利用幼儿园闲置资源开设托班[6] - 2021年以来新生人口从1062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954万人,减少10.2%[7] - 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21年的4805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3584万人,减少25.4%[7] - 学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已落地,惠及1200多万儿童[8] 养老服务与老年保障 -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2] -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供给[2]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从2021年约2.7亿人(占比18.9%)增至2024年约3.1亿人(占比22%)[11] - 民政部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目录,已在35个试点地区开展[14] - 全国范围内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已发放36.51万张消费券,使用24.32万次,核销金额1.82亿元[14] 公共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需将政府资金更好用于民生紧要处[3] - 《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4] - 适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务事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4]
“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80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3:19
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 - 国家计划通过5年努力将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 重点部署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1] - 推动老有所养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1] 老年群体相关产业政策 - 将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优化就业及社保年龄限制政策 [1] -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老有所为 [1] - 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作为健全养老体系的重要一环 [1]
“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80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2:44
人口健康目标 - 国家目标在5年内将人均预期寿命从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 -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2] - 推动老有所养 健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2] - 推动老有所为 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优化就业社保年龄限制政策 [2] -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