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业务

搜索文档
国际结算银行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继续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中心
新华网· 2025-10-01 06:39
新华社香港9月30日电 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消息,国际结算银行30日公布2025年中央银行外汇与场外衍 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结果。这项每三年公布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继续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中心, 以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调查显示,香港外汇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22年4月的6944亿美元增长27.2%至2025年4月的 8831亿美元。外汇掉期合约是交投最活跃的工具,占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的64%(5637亿美元)。 香港维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 额,由2022年4月的1912亿美元增长64.8%至2025年4月的3151亿美元。人民币场外利率衍生工具的平均 每日成交金额,也由2022年4月的147亿美元增长67.1%至2025年4月的245亿美元。 场外利率衍生工具方面,香港在2025年4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41亿美元,其中以美元、人民币及澳 元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在香港市场交易最为活跃。 ...
国际结算银行调查:香港继续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中心
搜狐财经· 2025-10-01 00:09
调查显示,香港维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 日成交金额由2022年4月的1912亿美元,增长64.8%至2025年4月的3151亿美元。人民币场外利率衍生工 具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亦由2022年4月的147亿美元,增长67.1%至2025年4月的245亿美元。 场外利率衍生工具方面,香港在2025年4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41亿美元,其中以美元、人民币及澳 元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在香港市场交易最活跃。(完) 9月30日,国际结算银行公布调查指出,香港继续是全球第四大的外汇中心。图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大 厦及维多利亚港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调查指出,香港外汇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22年4月的6944亿美元,增长27.2%至2025年4月的 8831亿美元,主要由外汇掉期、即期交易及场外期权交易的增加所带动。其中,外汇掉期合约是交投最 活跃的工具,占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的64%。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电 国际结算银行30日公布三年一度的中央银行外汇与场外衍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 结果。结果显示,香港继续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
香港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增至8831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21:32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30日,国际结算银行公布2025年每三年一度的中央银行外汇与场外衍生工具市 场成交额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继续是全球第四大的外汇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 务枢纽。香港外汇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22年4月的6,944亿美元,增长27.2%至2025年4月的 8,831亿美元。增长主要由外汇掉期(+33.0%或1,398亿美元),即期交易(+28.7%或385亿美元)及场外期权 交易(+165.4%或314亿美元)的增加所带动。外汇掉期合约是交投最活跃的工具,占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的 64%(5,637亿美元)。 香港维持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中心的地位。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 由2022年4月的1,912亿美元,增长64.8%至2025年4月的3,151亿美元。人民币场外利率衍生工具的平均 每日成交金额亦由2022年4月的147亿美元,增长67.1%至2025年4月的245亿美元。 场外利率衍生工具方面,香港在2025年4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41亿美元,其中以美元、人民币及澳 元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在香港市场交易最为活跃。 ...
(机遇香港)香港金管局10月9日起优化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1:34
政策核心内容 - 香港金管局自10月9日起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以取代现有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 [1][3] - 新安排将分三阶段推行,首阶段于10月9日启动,第二阶段于12月1日启动,第三阶段于2026年2月2日启动 [1] - 优化措施旨在确保市场有足够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更大力度地推动离岸人民币在实体经济的使用 [3] 具体优化措施 - 首阶段允许获分配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额度的银行以更低利率使用新资金安排 [1] - 第二阶段将特定人民币资本支出及营运资金定期贷款纳入合资格业务范围 [1] - 第三阶段将引入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的第三方回购服务安排,银行在回购交易期内可按需要更换抵押品,操作模式将更自动化 [1] - 日间人民币资金额度从200亿元调高至300亿元,隔夜额度从200亿元降低至100亿元,总额度保持400亿元人民币 [3] - 增加翌日交收的两周和一个月期限回购协议,以支持银行在资金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灵活性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新安排有助于更有效地运用400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帮助银行应付日益增加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日间资金需求 [3] - 优化措施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之间货币互换协议下的资金使用场景,强化了离岸人民币融资功能 [3] - 措施可提升人民币在企业层面的用途,为与中国内地市场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提供策略性优势,以管理融资成本 [4] - 安排有助于香港银行更有效地支持内地企业走向全球 [4] - 银行业界表示将继续鼓励拓展及扩充离岸人民币业务,并与监管机构保持紧密沟通以反映市场需求 [3]
香港金管局公布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将于10月9日生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8:26
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 - 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 将于2025年10月9日生效 旨在满足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1] - 优化措施包括重新分配日间和即日隔夜人民币资金额度 总额维持400亿元人民币不变 日间额度从200亿元增至300亿元 隔夜额度从200亿元减至100亿元[3] - 新增翌日交收的两周和一个月期限回购协议 利率参考当前市场利率 为银行管理资金提供更大灵活性[3]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三阶段实施 - 第一阶段自10月9日起实施 参加行可使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 免去此前25基点溢价 最低交易金额统一为1000万元人民币 期限增加1年选项[4] - 第二阶段自12月1日起实施 将特定人民币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定期贷款纳入合资格业务范围 扩大资金应用场景[4] - 第三阶段自2026年2月2日起实施 引入CMU第三方回购服务安排 允许参加行在回购交易期内更换抵押品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处理[5] 业务范围与交易机制优化 - 合资格业务范围从人民币贸易融资扩展至包括集团内部贷款 营运资金定期贷款和资本支出定期贷款[4][6] - 交易方式从组合及逐笔交易形式简化为统一的按每宗交易处理[4][6] - 抵押品管理优化 包括扣减率和每日市价估值安排的改进[5] 市场背景与政策支持 -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 人民币贷款对存款比率从2022年9月约20%攀升至2025年6月逾90%[7] - 香港金管局2025年2月推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获得积极市场反应 参与银行表示更有信心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7] - 新措施运用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的货币互换协议 得到人民银行大力支持[8]
香港金管局公布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将于10月9日生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8:21
【导读】香港金管局公布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 将于 10月9日生效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为更好地满足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所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香港金融管理局 ( 以下简称香 港金管局 ) 于9月26日宣布,将推出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以下简称优化措施), 于2025年10月9日生效。 两方面优化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 据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介绍,从今年10月9日起,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取代现有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实施多项优化措施及扩展合资格资金用途。 优化措施包括两方面 : 一是重新分配日间和即日隔夜人民币资金额度。 香港金管局现时通过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提 供各200亿元的日间和隔夜人民币资金额度。 自 生效日起, 维持 400亿元人民币的总额不 变,日间和隔夜的人民币资金额度将分别改为300亿元人民币及100亿元人民币。 香港金管局表示,随着离岸人民币业务在本港不断增长,这次的优化措施将更有助银行应付 日益增加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日间资金需求。一级流动性提供行安排的200亿元人民币总额 则维持不变。 二是优化措施将增加翌日(T+1)交收的两周和一个月期限回购协 ...
余伟文:10月9日起香港金管局将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分三个阶段推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43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 金管局将于10月9日推出“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取代现有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并分三个阶段推行优化措施 [1] - 第一阶段自10月9日起,参加行可使用更低利率的资金,计算基准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免去此前25基点的溢价 [1][4] - 第一阶段同时放宽资金使用范围,允许参加行通过同一集团的海外银行机构向企业客户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并简化交易方式,每宗交易金额最低为1,000万元人民币,期限增加1年选项 [4] - 第二阶段自12月1日起,将特定人民币资本支出及营运资金定期贷款纳入合资格业务范围,大幅扩展资金应用场景 [1][5] - 第三阶段自2026年2月2日起,将引入CMU的第三方回购服务安排,实现抵押品管理和交收的全程自动化 [1][5] - 该资金安排的总规模维持在1,000亿元人民币 [3]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银行业人民币的贷款对存款比率从2022年9月的约20%大幅攀升至2025年6月的逾90% [2] - 市场对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需求显著提升,企业对较长期人民币贷款的需求日益殷切 [2] - 金管局于2012年6月推出的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旨在应对市场短期流动资金紧张情况,目前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 [7] - 自10月9日起,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将进行优化,日间资金额度从200亿元调高至300亿元,隔夜额度从200亿元降低至100亿元 [7] - 为增加银行资金管理灵活性,将在现有安排下增加翌日交收的两周及一个月期限回购协议 [7]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新推出的一篮子措施将运用人民银行与金管局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得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 [3] - 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具备有利条件把握人民币业务及市场发展的机遇 [8] - 金管局将继续与内地当局及市场参与者合作,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发展 [8]
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公布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00:48
据悉,此份《路线图》发布后,将成为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未来数年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工作 的蓝图,以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新措施将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亚洲领先债券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汇丰亚洲及中东 地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表示,固定收益及货币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债券市场以国际化闻 名,《路线图》提出强化新一代金融基建新措施,将持续巩固这一优势。 9月25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下称《路 线图》),围绕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新一代基建"四大支柱"提出十项关 键措施,通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及创新,策略性定位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 廖宜建指出,受惠于债券通"南向通",香港是亚洲唯一能够联结内地投资者与国际发行人的债券市 场。因此,香港可以凭借这个独特优势吸引更多国际发行人,让他们以较低的人民币利率发债。对内地 投资者而言,通过香港市场投资来自全球发行人的债券,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 廖宜建表示,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是点心债(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 发行的集中地。数 ...
今天,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3:26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旨在通过四大支柱和十项措施,将香港打造成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 [2] 路线图四大支柱与措施 - 支柱一促进发行: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向目标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基金等)[4] - 支柱二增加流动性:落实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4] - 支柱三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及产品供应 [4][5] - 支柱四新世代基建: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落实代币化产品用例 [5] 具体实施细节与近期动态 - 将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香港证监会正与各界紧密配合筹备 [9][10] - “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将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管理利率风险的巨大需求 [10] - 将推动离岸国债回购市场,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并进行相关公众咨询以降低保证金要求 [11] - 将研究开发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并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以拓展应用场景 [11] 香港金管局的三大重点方向 - 债券一级市场发行:通过政府债券计划提供基准并引入创新,完善债券通“南向通”以推动内地投资者更广泛参与 [11] - 人民币业务: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完善流动性安排、推出新工具,并拓宽人民币计价产品覆盖范围 [12] - 金融科技:开发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研究优化法律监管制度以推动数码债券发行,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13]
今天,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2:57
政策核心目标 - 推进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策略性定位 [1] - 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和可持续发展 [5] - 在固收和货币市场中开发新机遇 [8] 四大支柱与十大措施 - 支柱一促进发行:透过政府债券引领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和基金等 [2] - 支柱二增加流动性:落实场外衍生工具制度、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2] - 支柱三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流动性和产品供应 [2] - 支柱四新世代基建: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代币化产品用例 [2] 具体实施细节与近期举措 - 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 [6][7] - 将"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以应对国际投资者巨大需求 [7] - 推动离岸国债回购市场发展 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 [7] - 进行公众咨询 涉及发放新牌照及降低有中央结算的对冲交易保证金 [7] - 与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7] - 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并拓展应用场景 [7] 人民币业务发展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 推动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 [8] - 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 完善流动性安排 推出更多新工具 [8] - 拓宽人民币计价产品覆盖范围 鼓励更多机构推出人民币柜台股票 [9] 金融科技与基建 - 开发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 [9] - 研究优化法律和监管制度 探讨推动数码债券发行的优化措施 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