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搜索文档
1200余场展演活动!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启幕
央视新闻· 2025-09-24 14:34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 据了解,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55台129场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约六成,在沪首演率超九成。 开闭幕演出将延续"一中一外"模式,上演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和丹尼尔·哈丁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柏林剧团等国际名团都将齐聚上海。国内作品在本届艺术节中也呈现出佳作竞艳的文艺"新气象"。"陕西人艺上海驻演"5部大戏, 舞台剧《繁花》终季、音乐会《诗的中国》等"上海出品",民族歌剧《同心结》、舞剧《王阳明》等原创力作,或植根中华传统文化,或取材当下现实生 活,以创新表达彰显中国文艺新气象,展现了东方文化"码头"生机盎然的内在生命力。 本届艺术节"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在上海各大公共空间共推出60台90余场活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艺术家踊跃登台,围绕"红色基因""一带一 路""中意建交""数字年轻力"等主题打造区域文化特色,用惠民舞台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今年艺术节将发售超过6000张半价惠民票,在今年推出的"乐赏上 海"文化消费券 ...
【“两点一存”耀华夏】红军长征“加油站”哈达铺
新华社· 2025-09-23 14:25
责编:张靖雯、王瑞景 0:00 哈达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之处。这里自古人口稠密、物产丰饶, 贸易繁盛。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抵达哈达铺,在此休整"加油",恢复战斗力,作出了一系列重大 决策,这座小镇因此被称为红军长征"加油站"。深厚的红色基因也为当地注入蓬勃发展的活力。(刘欣 瑜、张静) ...
校馆弦歌|文脉赓续,弦歌不辍 高校校馆这样锚定青春航向
央视网· 2025-09-19 21:39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沃土。大学里的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老建筑,见证过往,召唤未来。这些看似静态的物理 空间,是流动的精神血脉,浓缩着校史国史,记录着时代变迁,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人文理念、科学精神,为学子们锚定了青春航向。文脉赓续,弦歌不 辍。现在正值开学季,我们聚焦几家校馆,探寻历史记忆,感受新时代的青春脉动。 复旦大学校园旁的国福路51号,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旧居。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完整中译本的译者。新学期开学,复旦大学 的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充满了特殊意义。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用真实的物件、真切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可触可感、可亲可近。这样一个展示馆不仅是复旦人的精神高地,更成为青年学生坚定 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 红色历史不仅仅是党史,对于大学校园来讲,有的学校本身就是一部"红色史诗",一些大学博物馆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史诗。 新学期伊始,西安交通大学大一新生走进学校西迁博物馆,共同开启一堂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大思政课"。麦田选址的老照片、西迁教授讲义教具等2000 余件珍贵展品,讲述着西安交大师生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 ...
校馆弦歌|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
人民日报· 2025-09-15 11:51
高校红色教育实践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870余名新生分批次参与北大红楼"开学第一课"活动 通过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讲解和专家讲座形式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 [1] - 复旦大学通过《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组织"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 推出"心有所信"系列视频微党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创新宣讲形式 覆盖校内外及线上场景 [3] - 南京大学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项目 采访亲历者及后人并创作《约翰·拉贝》绘本 项目获评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4] 历史资源教育转化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利用毛泽东题写校训及第八班教室原貌 组织学生排演沉浸式思政课 同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红色场馆 [5][6][7][8]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展示1956年6000多名师生西迁实物 包括粉色车票等标志性物品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担任讲解员并完成300余场讲解 [8][9] -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收藏5000余张照片及上万件实物 学生志愿者讲解队通过文物展陈传递"刚毅坚卓"精神内涵 [9] 行业精神传承实践 - 重庆大学通过工学院楼前"大轰炸纪念碑"及历史事迹激发师生"红心向党、立志报国"责任感 推动学生选择西部基层就业 [10] -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陈列万余件馆藏实物 包括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舰载计算机"901"元器件 以及多语言学术笔记等军工历史见证 [10][11] - 各高校将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等历史资源转化为可感知的精神滋养 通过实物展陈与现场讲解实现信仰教育 [1][10][11]
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校馆弦歌)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开栏的话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高校校史馆的史料,记录烽火岁月;博物馆的藏品,见证科学探索;图书馆的典 籍,涵养人文情怀;历史建筑的设施,镌刻办学初心。 本报今起推出"校馆弦歌"专栏,循着时光印记,来到高校相关历史场馆,品读一砖一石、一事一物。愿 这承载着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弦歌续写新篇,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在新时代 新征程上奏响青春之歌。 走,到北大红楼上"开学第一课":在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细致讲解中,重返觉醒年代;在百年前的大 教室里,听专家学者围绕"大历史视野中的北大红楼"等主题倾情开讲。 截至9月14日,已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北大红 楼,在红色浸润中开启新学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25级本科生黎子墨说:"这堂'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精 神的淬炼,让信念的火种长存于心。" 从红色遗址到革命文物,从纪念设施到英雄事迹,各高校将思政课堂开在承载初心与使命的历史现场, 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追寻真理之光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起陈望道 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 ...
传承铁军精神 立志建功军营
镇江日报· 2025-09-13 07:51
全体人员来到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青年们整齐列队,瞻仰庄严的纪念 碑,这是对所有拟应征入伍青年的精神洗礼。接着,青年们依次参观了韦岗红色文化公园和新四军韦岗 抗战纪念馆。详实的图文资料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再现了韦岗战斗的全过程。青年们驻足观看,被革 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打动。 通过此次役前国防教育活动,拟应征入伍青年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铁军精神有了更 透彻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军旅生涯中,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铁军精神、刻苦训练, 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朱莹蓉 记者 孙晨飞) 9月11日下午,润州区人武部联合韦岗街道党工委组织润州区2025下半年拟应征入伍青年来到"润州 区国防教育主题课堂",开展役前国防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让拟应征入伍青 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从军信念。 活动伊始,拟应征入伍青年们踏上韦岗红色研学环线。一路上,大家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着这片土地 曾经历的战火。青年们在行走中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辽宁:黑土地上英雄多
人民网· 2025-09-11 10:02
英雄精神传承与教育 - 辽宁通过"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线路串联10市15区县抗战遗址 今年夏季客流高峰显著[3]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8月参观高峰 游客情绪激动 青少年明确认知英雄历史贡献[5] - 辽沈战役纪念馆创建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收录6万余位烈士名录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6] - 辽宁用英雄名字命名地点街路班级 包括雷锋派出所 雷锋小学 士英街 尚志乡及"杨靖宇班"等教学单位[11] 英雄事迹与模范实践 - 11岁小学生30秒内用海姆立克法救窒息顾客 大货车司机主动让道避免事故 民辅警横警车救5名少年[2] - 沈飞公司"罗阳青年突击队"持续攻坚急难险重任务 队员方文墨创造0.00068毫米锉削公差航空精度[13][15] - 鞍钢首席技师李超30年解决270余项技术难题 创造经济效益1.7亿元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影响青少年[15] - 本钢工人凭听觉避免生产事故 消防员攀爬60米电塔救援 盘锦电工研发工具提升检修效率10倍[16] 国家级仪式与纪念活动 - 第十批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由运-20接返 歼-20伴飞护航 沈阳以过水门礼遇迎接[9] - 2014至2024年共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安葬沈阳 市民自发祭扫并敬献苹果小米战斗机模型等[9] - 辽宁雷锋干部学院举行雷锋入列式 2000余名高校学子宣誓 重走雷锋路社会实践覆盖多所名校[10] - 沈阳市设立首个"工匠日" 致敬行业英模与匠心传承 省委领导强调宣传英雄事迹推动社会学习[7][16]
东方开展向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献鲜花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9-07 08:06
活动概况 - 东方市于9月5日开展"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向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献鲜花活动 [2] - 活动由东方市博物馆负责人主持宣讲 通过史料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并讲述劳工抗争事迹 [2] - 东方市第三小学师生及家长代表参与献花、默哀及瞻仰仪式 [2] 参与群体与形式 - 活动参与者包括学生、家长及教育机构代表 总人数未明确但涉及多群体协作 [2] - 仪式包含献花、默哀、绕碑瞻仰及参观"东方抗战历史展"等环节 [2] 长期规划 - 东方市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群众重温抗战历史 重点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 - 活动目标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历史责任感 为自贸港建设凝聚精神力量 [2]
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贡献“银发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9-07 06:04
关工委组织发展现状 - 企业关工委总数达10.6万个 其中国有企业关工委2.4万个 民营企业关工委8.2万个 [9] - 形成企业创建 园区共建 属地合建 系统联建等多种建设方式 [8] - 与国资监管 金融监管 市场监管等部门及工商联 商协会共建指导机制 [8] 青年职工培养体系 - 通过"五老"大讲堂 入职第一课等形式开展思想教育 [3] - 组织老劳模 老工匠传授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 [5][6] - 助力青年职工参与技术革新 技能竞赛等创新活动 [13] 企业服务与产业升级 - 老专家在企业科技创新 技术攻坚场合发挥领军作用 [6] - 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与合规建设 [4][6] - 为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 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建言献策 [6] 社会责任实践 - 在职工集中居住区建立"四点半学校" 假期托管等公益服务 [7] - 组织老同志参与产业扶贫 教育资助等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7] - 促进青年职工增强家国情怀与共同富裕理念 [7] 工作机制创新 - 试点建设"五老"资源库 建立工作室与服务队 [14] - 探索园区/商圈关工委带企业关工委的联动模式 [14] - 坚持"党建带关建"原则扩大组织覆盖 [1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纵身一跃
新华网· 2025-09-06 21:43
历史事件概述 -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 晋察冀军区第1团第7连五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任务 [2] - 五位战士将敌人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用石块还击 坚持战斗至日落 [2] - 班长马宝玉(21岁)带领战士毁掉枪支 高呼口号后纵身跳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殉国 葛振林、宋学义重伤获救 [2] 战役影响与结果 - 英雄事迹极大鼓舞抗日根据地军民斗志 边区军民两个月作战800余次 粉碎日军消灭边区领导机关和摧毁根据地的企图 [2] - 1941年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2] 纪念设施与传承 - 狼牙山棋盘陀峰顶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1][3] - 狼牙山脚下设立五勇士陈列馆 馆长李芳为当年村长后代 自12岁起持续讲解英雄事迹逾数十年 [4] - 狼牙山红军学校将红色资源融入日常教学 通过锣鼓表演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4][5] 社会影响与瞻仰活动 - 狼牙山脚下矗立五位壮士雕像 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前来瞻仰 [5] - 幸存者宋学义1970年重返狼牙山悼念战友 当地村民杨成海(83岁)持续半个多世纪搜集研究事迹并坚持义务讲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