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基因
icon
搜索文档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严管实干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11 11:05
党旗引领方向,信念凝聚力量。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 和强大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赓续红色血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十五五"时期继续展 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取得新突破。 把党的领导贯穿 风劲帆满,奋楫争先;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连日来,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在南粤大地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备感振奋、 倍增信心。 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宣传干部,我备受鼓舞、倍增 信心。"肇庆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魏丽梅说,要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把每 条战线、每个环节的管党治党抓具体、抓深入、抓实在。立足肇庆实际,把正风肃纪反腐贯穿权力运行 全过程,把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念融入查办案件全过程。扎实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紧盯"一 把手"、新提拔干部、新入职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分层分类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着 力打造"清廉肇庆·砚都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叶剑英纪念园工作人员备受鼓舞让更多年轻一代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09 09:25
殷切寄语 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之上的。要结合 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 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山峦如黛、碧水秀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虎形山下,纪念馆依山而建,庄严肃 穆,不远处的故居白墙灰瓦,朴素寻常,记录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矢志共产宏图业"的光辉事迹。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叶剑英纪念园。在叶剑英纪念馆,他向叶剑英铜像敬献花篮,参观叶 剑英生平事迹陈列。随后,又参观叶剑英故居。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 党走。 谆谆话语,掷地有声,让纪念园的工作人员振奋不已、信心倍增。他们正谋划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精品展陈,通过馆校合作、巡演巡讲等方式将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 入心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要在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上下足功夫" 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
中共四大纪念馆迎来今年第100万名观众 打造最潮“红色打卡地”
解放日报· 2025-11-05 09:58
记者 周楠 昨天上午,当闸机数字跳到"1000000",中共四大纪念馆迎来年度第100万名观众:来自澳门的郭祺宇。 据介绍,自今年1月起,纪念馆围绕"四大百年"主题策划了一系列多元展览与创意活动:联合上海戏剧学院打造沉浸式少儿 情景剧,增强实景体验感;运用AI技术制作红色主题数字影片《一期神秘的"英文补习班"》,有效提升观展吸引力;举办"力量 之源"三对三篮球赛,以"三人成支部"理念传递党组织凝聚力,覆盖全市青少年群体;重磅推出"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 党支部建设历程展",系统梳理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历程等,打造最潮的"红色打卡地"。 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资料图片 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为郭祺宇递上两份寓意深远的纪念礼:一块"海上砖"特制文创,寓意"初心如磐, 共筑丰碑";一支"主要成就"纪念笔,镌刻着中共四大在党的组织建设、群众路线、革命武装、民族运动、党章完善五大方面的 历史成就。 郭祺宇目前在复旦大学就读,昨天他作为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成员之一参观纪念馆。他告诉记者:"中共四 大精神与我的'澳门记忆'紧密相连。纪念馆曾向濠江中学赠送编号75的国旗,而濠 ...
三代老兵重阳共聚忆军旅
杭州日报· 2025-10-30 10:27
活动概述 - 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主题为“薪火传情忆军旅,重阳共叙岁月长” [1] - 活动旨在弘扬尊老敬老传统,赓续红色基因 [1] 活动亮点 - 特别邀请百岁抗战老兵陆坚亲临现场,年轻军转干部代表向其献花并表达敬意 [1] - 陆坚老兵身着戎装佩戴勋章,回顾抗战岁月并勉励青年“永葆军人本色,不负时代使命” [1] - 活动中举办“军旅忆谈会”,老中青三代干部围坐共话,分享从军故事与转型感悟 [1] - 活动传递“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精神 [1] 活动意义 - 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表示老兵是国家宝贵财富,活动旨在传递关怀并激励年轻一代赓续奋斗精神 [1]
红色热土新风劲(快评)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0
核心观点 - 文章描绘了延安地区通过红色基因传承、黄土文化滋养和绿色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 [1][2] 红色基因与精神传承 - 延安乡村留存332处革命旧址作为精神坐标,将红色基因融入文明乡风建设 [1] - “张思德文明服务”网络覆盖安塞区的区、镇、村三级 [1] - “延安精神红领巾讲解团”的听众累计超过150万人次 [1] 黄土文化与精神滋养 - 黄土黄河文化滋养了当地热情质朴的性格,腰鼓、秧歌、民歌、唢呐、窗花等传统艺术形式得到赓续和创新 [1] - 这些文化符号展现了农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滋养着农民的心田 [1] 绿色发展与时代焕新 - 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在连片苹果园中应用机器人进行采摘,并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新农人使用新农具 [1] - 乡村经济业态多元化,窑洞开发农家乐,田间开展研学游,从脱贫攻坚迈向全面乡村振兴 [1] - 通过改变旧观念、拥抱新生活,实现发展与文明提升的相互促进 [1] 政策导向与宏观意义 - 乡村振兴强调“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明乡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 [2] - 从延安到陕西乃至全国,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共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2]
好评中国|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熠熠生辉
环球网· 2025-10-20 16:00
活动概况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10月18日在陕西延安举行,主题为“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1] -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化表达再现光辉历程,展现新时代延安儿女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1] 爱国情怀与历史传承 -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深厚爱国情结 [1] - 活动中通过《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等作品再现全民抗战的斗志和将士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 [1] - 音乐家冼星海于窑洞中创作,以艺术为武器谱写民族救亡诗篇 [1] 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 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育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 - 路生梅医生数十年扎根基层践行医者仁心承诺 [2] - “西迁精神”展现了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建设的崇高选择 [2] - 郝家桥村跨越70余年的故事印证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鱼水深情 [2] 新时代延安的发展实践 - 今日延安立足红色底蕴,坚持绿色发展,绘就多彩纷呈的时代画卷 [3] - 南沟村分享了延安苹果“飞”上太空的佳话,展现科技创新与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 [3] - 枣园革命旧址工作者、梁家河村第一书记、能源化工工程师等汇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扎实成效 [3] - 外国记者走进延安记录下土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3]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歌曲《爱青山爱绿水》演绎生动实践 [3]
以红色基因铸魂 用“连心金融”作答
金融时报· 2025-10-16 11:02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安农商银行通过深度融合红色基因与金融服务,以全周期陪伴、产业链深耕和普惠金融等模式,全面支持地方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实现自身存贷款总额突破1500亿元并荣获300余项荣誉 [1][5][14] 红色基因与金融服务融合 - 公司通过建设红色阵地如全国"红色村"、农业实践体验园和党史馆,并将红色服务送入社区乡村 [2] - 为退役军人、返乡青年和失业人员定制"拥军贷"、"农商·新农菁英贷"和"富民创业担保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其中"拥军贷"支持退伍老兵吴子香获150万元贷款创业,"新农菁英贷"首日发放80万元,"富民创业担保贷"已为142名失业人员提供2164.8万元资金 [3] - 以"背包精神"开展外拓服务,组建7支"小圆服务队"年均服务超1800次,覆盖客户超13000人次,并在暴雨夜协助村民转移物资 [4] 支持制造业与产业升级 - 公司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模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差异化方案,支持企业如南通盛大饲料有限公司发展至2025年上半年开票销售额近3亿元,农户刘昌华的事业带动超20名村民就业 [5][6] - 紧扣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链,通过专项信贷计划和政银企座谈会提供精准支持,今年1-8月举办6场座谈会为400余家企业授信82.92亿元 [7] - 通过推广"小微贷""税微E贷"等产品及下调利率、减免手续费降本减负,目前已推出18个个人贷款产品和12个公司贷款产品 [8] 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 - 通过整村授信实现210个行政村客户经理驻村全覆盖,为24万农户提供214亿元授信额度,其中70%农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放款,客户经理为28户种粮大户办理"惠农快贷",村民老谢用50万元贷款流转600亩农田预计今年增收20万元 [9] - 聚焦"一粒米、一滴油、一只蛋、一群鱼、一根丝"五个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一产业一方案"服务,为"金洲粮油"集团授信3亿元,为禽蛋企业授信超3亿元,为丝绸企业投放超4亿元贷款 [10] - 建成20家省级适老示范网点,近2年提供上门服务超1500次,选派48名金融骨干驻村办结48件民生项目,并快速推出"惠民助企暖心贷"为91户提供3.2亿元授信 [11] 社会责任与内部建设 - 公司与284个企事业单位党建共建,覆盖632个一级网格和5833个微网格,今年成功堵截9起电信诈骗为客户避免损失115.2万元 [12] - 通过红色培训、技能提升和实践锻炼三大工程培养员工,荣获省"新质生产力"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 [13] - 累计慈善捐赠超3000万元,建设22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年均服务3万人次,连续22年开展"春蕾班"助力40余名学子 [14]
永远的番号——记陆军某旅“刘老庄连”
新华社· 2025-10-15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记述了陆军某旅“刘老庄连”自82年前为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而全体牺牲后,其番号、英雄精神与红色基因得以代代传承至今的历史与现状 [2][3][5] 历史渊源与精神传承 - 82年前,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在刘老庄与千余名日伪军血战,最终全体牺牲,成功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 [2] - 战斗发生3天后,来自刘老庄的82名青年参军入伍重建四连,该连队由此获得“刘老庄连”的特殊番号,与当地血脉相连 [2] - 连队精神凝结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红色基因,并通过面对老连旗宣誓、授予战斗编号等传统仪式传承,新兵董洪运为连队第6679名战士 [7] - 连队每年评选“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其“勇士旗”上已有127个签名,以此激励后辈并告慰先烈 [8] 军民关系与人民根基 - “刘老庄连”的连队花名册编号从83号开始,象征其为一支为保护人民而“打光”后,依靠人民力量涅槃重生的连队 [11][12][13] - 连队重建至今,先后有170名刘老庄籍战士入伍来到“刘老庄连”,体现了连队与人民的深厚情谊 [13] - 连队在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2023年华北抗洪等抢险救灾中始终冲锋在前,践行“连队的力量来自人民,连队的奋斗为了人民”的信念 [14][15][16] 军事训练与现代化建设 - 连队已从传统步兵转型为合成营编制下的装甲步兵,在演训中运用“有人与无人”协同、“地面和空中”立体侦察等新型作战方式 [17] - 军事训练坚持“三个不满足”:不满足大纲要求、不满足常规练兵、不满足单个过硬,并在训练教案中设置多种附加条件以贴近实战 [18] - 面对战争形态变化,连队主动请缨担负旅无人智能试点建设任务,深钻无人平台武器装备与协同战法 [18] 国际维和与和平使命 - 2022年,“刘老庄连”参与组建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执行巡逻、护卫、物资护送等任务,行动足迹遍布朱巴战区各任务点位 [19] - 任务期间,连队慰问当地学校、孤儿院14次,捐赠各类物资3100余件,被当地人民称为“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 [20] - 2023年9月,全体任务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20]
校馆弦歌丨以科学之光育人 以报国之志扬帆
新华网· 2025-10-07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展示吉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实践,强调科学家精神与红色基因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并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和科研创新,以培养科技报国人才 [1][2][3][4][5]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 吉林大学将黄大年纪念馆建设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其感人事迹打造生动教材 [2] - 湖南农业大学依托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开展“稻田里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进入试验田传承科研精神 [3] - 大连理工大学打造红色校史现场教学点位,结合精神谱系开展浸润式主题教学,为党校培训和学生党日活动服务 [4][5] 科学家精神传承与科研成就 - 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担任“863”项目首席专家,其团队成果包括提出“红蓝军路线”和推动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问世 [2] - 袁隆平院士从1964年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成功培育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攻关第三代杂交水稻,其精神展示馆以“禾下乘凉梦”为核心线索 [3] - 湖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已培育出多个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体现了袁隆平科研精神的延续 [3] 高校历史与红色基因 -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依托1952年建成的理化电大楼,在2280平方米展区中通过历史文件、证书奖状和模型展现学校“由党创办、与国同行”的红色办学传统 [4] - 校史馆融合数字雕塑与3D打印技术,设有序厅、沿革厅及专题厅,布展风格厚重简约 [4] - 红色基因被描述为学校师生勇毅前行、接力奋进的力量之源 [5]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聚焦隐蔽战线斗争
新华社· 2025-10-07 12:28
电视剧内容与主题 -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已开播,呈现1949年至1950年间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潜伏事迹[1] - 该剧揭秘隐蔽战线斗争细节,将隐蔽战线斗争与解放战争尾声的排兵布阵相结合[1] - 剧情以东海情报小组为核心,涵盖地下工作者等多个人物群体,展现烈士们一往无前、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对祖国统一、家国同圆的渴盼[1] 创作背景与依据 - 《沉默的荣耀》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原型进行艺术创作[1] - 创作团队深挖解密卷宗,剧中从配角的人物原型到生活场景、社会生态均有真实历史资料参考[1] - 导演杨亚洲表示,创作团队旨在用镜头还原这段尘封往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英烈精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