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

搜索文档
尼日利亚遣返60名中国籍网络诈骗犯,中方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8-23 06:51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网络诈骗盛行。EFCC已捣毁尼日利亚多处诈骗窝点,发现不少年轻 人受外国犯罪团伙招募,在网上学习诈骗手法。这些团伙通常利用网络钓鱼,诱骗受害者转账或泄露账 户密码,主要目标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欧洲的民众。专家警告称,随着技术更新,诈骗手段更复 杂、更具攻击性,受害者往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积蓄化为乌有。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据法新社22日报道,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EFCC)当天表示, 尼日利亚已遣返102名外籍人士,其中包括因"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诈骗"被定罪的60名中国公民和39名 菲律宾人。根据认罪协议,法院裁定上述人员服刑期满后将被遣返回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在 例行记者会上就有关问询表示,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公民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支持驻在国 依法打击犯罪活动。 EFCC在声明中称,最新被遣返人员中包括50名中国人和一名突尼斯人。该机构发言人奥耶瓦莱透露, 自8月15日以来,另有39名菲律宾人、10名中国人和2名哈萨克斯坦人被遣返,并强调未来将有更多人被 遣返。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尼日利亚正加大力度打击网络诈骗。 毛宁表示,中国驻尼日利亚使 ...
抖音电商:严打直播间引流欺诈,今年以来已处罚违规商家超4万家、达人超5万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5:53
8月22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公布引流欺诈典型案例并同步治理进展。近年来,随着网络诈骗手 法不断翻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已蔓延至包括电商在内的多个场景,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正常交 易秩序。公告显示,今年以来抖音电商已处置违规商家4万余家、违规达人5万余名。 直播间目前最常见的引流诈骗手段包括,部分商家以低价商品为诱饵,在直播或商品详情页中引导消费 者脱离平台交易,要求通过陌生手机号转账,或以"售后补偿"名义诱导下载第三方应用,实施大额诈 骗。消费者在此过程中不仅遭受财产损失,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公告显示,典型的违规手法还包括,商家以"炒股工具"为掩护,引导消费者添加客服,并通过第三方聊 天软件诱导用户参与所谓"内部炒股计划"。还有商家利用虚拟商品作为幌子,要求用户通过陌生账户充 值,以"兼职代付"或"激活会员"为由骗取钱款等。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权益,抖音电商表示已全面升级针对引流诈骗的风险识别与处置机制。如,平台通过 大模型实时识别诈骗商家的引流意图,及时清退违规商家并冻结货款,限制其账号登录。同时,加大日 常巡逻,一旦发现违规,立即中断直播,进一步核实处置。此外,平台还建立了针对用户的反诈提醒机 ...
21 岁大学生被判 7 年!他靠写“钓鱼代码”,3 年赚 288 万,却致全球损失超 9.5 亿元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8-01 08:12
核心观点 - 英国21岁大学生Ollie Holman利用计算机工程专业知识开发并售卖钓鱼工具包,导致全球范围内超过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亿元)的诈骗损失 [1][2][7] - 这些钓鱼工具包包含完整诈骗工具链,可一键生成假冒网站,攻击目标涵盖69家银行、政府机构和慈善组织 [2][3] - Ollie Holman通过Telegram建立近700人的诈骗者社区,非法获利约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8万元),最终因7项罪名被判7年监禁 [5][7][8] 案件细节 犯罪手段 - 开发1052套钓鱼工具包,客户遍布全球24个国家,工具包包含网页模板、信息采集脚本、部署指南和售后技术支持 [2] - 钓鱼页面高度仿真,内嵌脚本可自动捕获用户登录凭据、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并上传至攻击者服务器 [3] - 通过加密通讯平台Telegram分发工具包并提供技术支持,形成近700人的诈骗者网络 [4][5] 犯罪影响 - 钓鱼工具包被用于假冒慈善机构捐赠页面等场景,导致受害者银行卡数据被盗 [3] - 攻击波及国际慈善组织,造成经济损失和公众信任危机 [7] - 总诈骗损失达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亿元),非法获利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8万元)通过加密货币洗钱 [5][7] 法律后果 - 2023年10月首次被捕,2024年5月因继续提供"售后支持"二次被捕,警方查获钓鱼套件源码和部署记录等关键证据 [5][6] - 2025年7月23日被判7年有期徒刑,承认7项罪名包括教唆犯罪、制作诈骗工具和转移犯罪所得 [7] - 法院颁布《严重犯罪预防令》限制其未来网络行为,并计划追缴30万英镑非法所得 [7][9] 技术特征 - 钓鱼工具包设计为"菜鸟诈骗者"可轻松使用的一键生成模式,降低犯罪门槛 [1][2] - 利用Telegram、虚拟服务器和加密货币进行匿名交易,但警方仍通过电子证据锁定身份 [5][6] - 案件凸显加密平台和匿名技术被滥用于网络犯罪的趋势 [8][9]
21岁大学生被判刑7年!他靠写“钓鱼代码”,3年赚288万,却致全球损失超9.5亿元
猿大侠· 2025-07-31 12:09
案件概述 - 英国21岁大学生Ollie Holman开发并出售钓鱼工具包,导致全球诈骗损失超过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亿元)[1][6] - Ollie Holman曾是肯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利用技术能力为网络诈骗者提供钓鱼开发服务[2] - 案件涉及1052套钓鱼工具包,客户遍布24个国家,攻击目标包括69家银行、政府机构和慈善组织[2][6] 诈骗工具包特点 - 钓鱼工具包包含完整诈骗工具链:网页模板、信息采集脚本、部署指南和售后技术支持[2] - 工具包可生成假冒网站,内嵌脚本自动捕获用户输入的登录凭据、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3] - 钓鱼页面高度逼真,曾用于假冒慈善机构捐赠页面窃取用户银行卡数据[3] 销售与运营模式 - 通过加密通讯平台Telegram分发钓鱼工具包,并建立近700人的诈骗者社区提供技术支持[4] - 个人非法获利约3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8万元),并通过加密货币钱包洗钱[4] - 使用虚拟服务器和加密货币交易以掩盖资金流向,但仍被警方锁定[4] 法律后果 - 2025年7月23日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承认7项罪名包括教唆犯罪、制作诈骗工具和持有犯罪所得[6] - 法院颁布《严重犯罪预防令》,限制其今后从事相关网络行为[6] - 英国皇家检察署计划追缴其30万英镑非法所得[7] 案件影响 - 钓鱼工具包导致银行、大公司和国际慈善组织蒙受经济损失及公众信任危机[6] - 案件表明即使使用匿名身份或加密平台,仍难逃法律制裁[7]
美国人被骗数十亿!美参议员致信马斯克:阻止东南亚诈骗团伙使用“星链”
财联社· 2025-07-29 12:50
星链服务被用于跨国犯罪活动 -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Maggie Hassan致信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要求阻止东南亚犯罪集团利用星链服务对美国人实施诈骗 [1] - 泰国当局切断边境地区电力和网络时,发现犯罪集团通过走私的星链终端保持通讯畅通 [1] - 缅甸妙瓦底一带至少有8个电诈园区部署了未获授权使用的星链服务 [1] - 泰国已切断五处缅甸边境地区的电、网和燃料供应以打击诈骗中心 [1] 犯罪规模与影响 - 美国财政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数据显示,犯罪团伙从美国人处骗取超过数十亿美元 [2] - 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的诈骗网络仍在利用星链服务进行欺诈活动 [2] - 联合国指出网络犯罪导致成百上千人被贩卖到东南亚诈骗窝点,不少位于泰缅边境 [2] - 受害者被迫参与非法网络诈骗活动 [2]
暑期未成年人上网安全教育需加强 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网络黑手
央视网· 2025-07-24 11:57
未成年人网络诈骗案例 - 浙江衢州一名9岁女童因扫描明星视频中的二维码,被冒充律师的诈骗分子以泄露明星隐私为由恐吓,最终被骗取5000元 [1][3] - 诈骗分子通过视频通话诱导女童展示母亲手机支付账号信息,并扫描微信二维码完成转账 [3] - 长沙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十多万元的"手机口"电信诈骗案,主犯为16岁未成年人 [4] 诈骗手法分析 - "手机口"技术利用两部手机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本地号码,其中一部手机接收境外指令,另一部拨打受害人电话 [4] - 诈骗团伙通过"日薪2000元 只要会接打电话"等高薪兼职信息招募未成年人作为"工具人" [4] - 长沙案件中受害者因轻信伪装成快递短信的诈骗信息遭受财产损失 [4] 案件处理进展 - 衢州女童被骗案已由当地派出所受理,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3] - 长沙"手机口"诈骗案涉及金额达十万多元,警方仍在调查中 [4]
我就帮忙投个票,怎么钱包空了?
环球网· 2025-07-20 09:58
诈骗案例 - 张女士因点击QQ好友发来的"帮孩子投票"链接并输入农业银行支付密码等信息 导致京东账户被盗刷 购买39个高价鼠标共计25018 49元 [1][4] - 王先生点击同一链接并在京东APP输入密码和验证码 随后京东白条绑定银行卡被分期扣款14725元 [5][7] 诈骗手法 - 伪装性强 通过盗取社交账号向好友列表群发"投票链接" 利用熟人关系降低受害者警惕性 [10] - 获取权限 钓鱼网站诱导输入支付密码 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从而控制受害者账户 [10] - 盗刷额度 批量购买高价商品套现 并利用分期功能扩大损失 [10] 应对措施 - 转发警示信息给中老年群体 该群体因热心助人更易成为目标 [10] - 遭遇诈骗后立即报警 保存聊天记录和链接作为证据 [11]
当心!快手、淘宝等平台出现诈骗店铺,故意发错货实施诈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2 13:49
新型电商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 以售后补偿名义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私下联系[1][2] - 典型话术包括看短剧做任务返利(案例中事主被骗数万元)[1] 投资黄金高额返利(案例中事主被骗5万元)[2] 以及威胁影响征信等恐吓手段(案例中事主被索要86000元)[3] - 涉诈店铺集中在抖音 快手 淘宝 番茄小说等平台 商品涵盖日用品到电子产品 营业执照多为个体工商户[3] 平台监管漏洞 - 诈骗团伙利用平台监管盲区 通过扫描快递内二维码 添加私人微信等方式规避平台监控[1][2] - 涉诈店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反映出平台对商户资质审核和日常巡查存在不足[3] - 警方建议平台需在客服界面增设防诈骗提示 并加强店铺开设审核机制[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诈骗成功率高的原因包括:前期小额返利建立信任(案例中事主通过短剧任务获得初期佣金)[1] 全额退款+好评返利等组合拳降低戒备心(案例中洗衣液买家)[2] - 典型诈骗流程为:发错货→引导脱离平台→小额返现→大额诈骗 平均单案损失达数万元[1][2][3] - 消费者普遍存在脱离官方平台操作的行为 包括下载陌生软件 添加私人联系方式等[3]
想靠刷单赚钱反被骗?小心掉进诈骗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38
消费者投诉事件 - 消费者吴女士在参与"兼职刷单"活动时被骗,通过某加油平台App充值4700元后被异地消费3151 71元 [3][4][5][8] - 诈骗分子通过指导操作获取了吴女士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导致资金被盗 [9][10] 涉事平台回应 - 平台工作人员表示交易支付需消费者本人同意,推测吴女士泄露了手机验证码和交易密码 [9] - 平台注册和油卡开通流程需实名认证,正常情况下操作安全,但消费者在受控状态下信息被套取 [10] 行业安全建议 - 商家应在App页面设置防诈骗提示,提醒消费者保护登录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10] - 消费者需警惕"刷单"陷阱,避免参与任何形式的垫资刷单活动 [11] - 避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防止诈骗分子窃取密码和账户资金 [11]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盗刷 守护“钱袋子” 这些关键信息要牢记↓
央视网· 2025-06-30 15:15
信用卡盗刷案件分析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盗刷案进行二审宣判 多名被害人信用卡未被丢失或复制 却在异地被盗刷100多万元 [1] - 被害人张先生信用卡在海南产生多笔大额消费 累计达7万多元 信用卡额度被刷光 [1][3] - 两天内40多名群众信用卡在海南被盗刷 盗刷金额累计达100多万元 [3] 犯罪手法分析 - 犯罪团伙将被害人信用卡绑定在犯罪嫌疑人名下电子钱包 实施集中盗刷 [5] - 犯罪团伙购买大量具有NFC功能手机 激活电子钱包 通过群发"ETC异常需登录恢复"等诈骗短信诱导被害人填写银行卡信息 [5] - 通过钓鱼短信获取信息后 犯罪嫌疑人能将信用卡信息绑定到已开通NFC功能的手机电子钱包 [7] 电子支付安全风险 - 电子钱包是流行快捷支付方式 绑定银行卡后使用NFC功能手机靠近支付终端即可完成支付 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 [9] - NFC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套取银行卡信息远程绑定电子钱包外 还有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控制手机进行隔空盗刷 [9] - 新型诈骗场景中 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将银行卡贴近具有NFC支付功能手机 远程完成交易支付 [11] 安全防范建议 - NFC功能本身不存在安全风险 关键在于守好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点击安装不知名App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