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产

搜索文档
腾讯视频回应VIP账号登录设备限制,超限将封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6:42
智通财经查询爱奇艺发现,目前爱奇艺黄金VIP会员只能在1台设备上同时播放,可在5台设备上同时登 录。账号不得以转让、出租、出借、售卖、分享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交由他人使用。因存在上述违规行为 触发爱奇艺账号安全管理风控策略导致出现验证、账号异常、被封停等风险,均由账号持有者自行承担 等。(智通财经,德塔) > 腾讯视频 VIP VIP 首页 电视剧 NBA 电影 对此,腾讯视频相关工作人员对密度财经表示,账号首次超限进入保护期后,前2次可通过手动操作解 除限制,但随着超限次数增加,保护期会逐步延长,其中7天封禁已属于较长时长的处罚,若累计达到 第6次,将存在彻底封号的可能。 智通财经查询腾讯视频APP账号保护规则发现,同一腾讯视频VIP账号最多可在3台设备登录,且同一时 间同一账号最多可在1台设备上使用;SVIP账号最多可在8台设备上使用,且同一时间同一账号最多可 在3个设备上使用,超出上述范围使用的,为保护账号安全和会员权益、资产、隐私等,账号将进入安 全保护期。 此外,腾讯方面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对超出限制设备数量的账号进行封号,是为了防止 黑灰产。一位接近腾讯视频的知情人士称,整个影视行业里的黑 ...
腾讯视频VIP设备超限被“封号”?知情人士:防止黑灰产
观察者网· 2025-10-10 15:15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的腾讯视频VIP账号因登录设备数量超过3台限制,被平台封号7 天。 从该网友晒出的App页面截图中可见,其腾讯视频VIP账号已累计在4台设备上播放,超出了最多3台的 上限。为保护账号安全及会员权益,该账号已于10月7日进入第4次账号保护期,至10月14日将自动恢 复。 相关网页发布内容截图 在腾讯视频App中的"登陆设备管理"页面中,观察者网注意到,腾讯视频VIP账号最多支持3台设备登 录,仅允许1台设备同时播放;SVIP会员则可登录8台设备,并允许3台设备同时进行播放;家庭卡会员 则可登录10台设备,允许4台设备同时播放。 | | 腾讯视频VIP | 腾讯视频SVIP | | --- | --- | --- | | 累计播放设备 | 3台 | 8台 | | 同时播放设备 | 1台 1 | 3台 | | 家庭卡 享10台累计播放 4台同时播 | | 详情 > | | 家庭多身份 | SVIP观影权益 | 家庭资产共享 | | 多人观看互不干扰 | 会员内容全端看 | 一人付费全家共享 | | 家长守护 | 长辈关怀 | 每月权益 | | 管控子女观影健康 | 帮助长辈找影片 ...
腾讯视频VIP设备超限被“封号”?腾讯:为防止黑灰产
财联社· 2025-10-09 22:07
近日,"腾讯视频VIP设备超限被封号7天"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有网友晒出其App页面截图显示,其腾讯视频VIP账号已累计在4台设备上播放,超过最多3台的上限,为保护账号安全及会员权益,已于10 月7日进入第4次账号保护期,至10月14日自动恢复。 开通SVIP或家庭卡享播放权益 立即后道 最多8台设备累计播放、3台设备同时播放 账号保护规则 VIP: 2026-01-20,可升级到SVIP(1) 账号情况 × 安全保护中 尊敬的会员,您已累计在 4 台设备上播放,超过最多 3 台的 上限, 为保护您的账号安全及会员权益,已于 2025-10-07 11:26:24 第 4 次进入账号安全保护期,至 2025-10-14 11:26:24 自动恢复。 请妥善保管账号,为了避免再次触发账号保护,建议通过下 方 【设备情况】进行管理,移除不常用、非自用设备。 第4次安全保护 未恢复 详情 > 时间 2025-10-07 11:26:24 至 2025-10-14 11:26:24 设备数 4 台 温馨提示: 1、腾讯视频SVIP可累计在 8 台设备播放,如需立即观看, 可升级为腾讯视频SVIP, 提 ...
10.9犀牛财经晚报:中芯国际、佰维存储两融折算率调为零 国产AI眼镜退货率超三成
犀牛财经· 2025-10-09 18:25
公募基金分红 - 2025年全市场公募基金分红金额已达1831.97亿元,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接近2021年1873.55亿元的历史水平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83.94亿元领衔市场,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分红金额分别为55.58亿元、55.54亿元、24.35亿元 [1] - 分红主力为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部分长期业绩稳健的主动权益基金如易方达科讯、大成策略回报也恢复分红 [1] 融资融券监管 - 东方财富证券将中芯国际与佰维存储的两融折算率由0.70和0.50均调整为零,原因为两公司静态市盈率均超过300倍 [1] - 根据2016年实施的规定,个股静态市盈率超过300倍或为负数时,融资融券折算率将被调为零以加强风险控制 [1] 加速计算市场 - 2025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2] - IDC预计到2029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美元 [2] 消费电子与AI硬件 - 京东、天猫等平台AI眼镜退货率约30%,抖音平台退货率高达40%-50%,核心问题是功能实用性不足 [3] -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实现全球首颗全功能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 [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阿斯麦任命Marco Pieters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其将于2026年4月被任命加入管理委员会 [3] 互联网平台管理 - 腾讯视频对VIP账号登录设备超过3台上限的用户实施封号7天的账号安全保护期,旨在防止黑灰产账号共享租赁 [4] 公司资本运作 -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卢志强等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2.6亿元,该公司现存被执行人总金额超232亿元 [5]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洛阳文旅等机构注资 [6] - 天兵科技完成近25亿元人民币Pre-D轮和D轮融资,用于火箭及发动机批产和新一代产品研制 [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中环环保控股股东拟变更,转让27.5%股份,交易总对价5.98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7] 公司经营与订单 - *ST松发下属恒力造船签订6艘30.6万吨超大型原油运输船建造合同,金额合计约6-9亿美元,将于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交付 [8] - 长源电力9月完成发电量27.42亿千瓦时,同比降低41.88%,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降47.10%,水电发电量同比增557.61% [8] 港口运营数据 - 广州港9月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5.1万标准箱,同比下降0.8%,完成货物吞吐量4784.5万吨,同比增长4.1% [9] - 广州港1-9月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完成货物吞吐量4.34亿吨,同比增长2.7% [9] 公司财务数据 - 环旭电子9月合并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增加0.1%,环比增加7.23% [10][11] - 环旭电子2025年1-9月合并营业收入436.41亿元,同比减少0.83%,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收入164.27亿元,同比减少1.16%,环比增加21.10% [11] - 山东钢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5.91亿元 [14] - 广东明珠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5亿元到2.63亿元,同比增长858.45%到1,071.44% [15] 公司投资与并购 - 索辰科技全资子公司拟以7425万元购买昆宇蓝程55%股权,交易完成后昆宇蓝程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2] 公司业务中标 - 平治信息子公司预中标中国电信天翼网关4.0集中采购项目标包2和标包3 [13] 金融市场表现 - 沪指涨1.32%突破3900点,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2.6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718亿元 [16] - 全市场近百股涨停,有色金属、核电板块上演涨停潮,影视院线概念股集体大跌 [16]
腾讯视频VIP设备超限被封号7天?知情人士:为防止黑灰产
新浪科技· 2025-10-09 15:08
新浪科技讯 10月9日下午消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因腾讯视频VIP登录设备超过3台限制而 被封号7天。据截图,该网友腾讯视频VIP账号累计在4台设备上播放,超过最多3台的上限,已于10月7 日第 4 次进入账号安全保护期,至10月14日自动恢复。 一位接近腾讯视频的知情人士表示,整个影视行业里的黑灰产非常猖獗,包括盗版、账号共享租赁等现 象,平台设立账号安全保护期是为了防止黑灰产,这也是行业的通用规则。同时,在账号即将到达设备 上限时,用户也会收到站内信提示。 根据腾讯视频《账号保护规则》,腾讯视频VIP同时间最多1台设备播放,累计最多3台登录;腾讯视频 SVIP同时间最多3台设备播放,累计最多8台登录。"如果用户账号持续超限,账号就会进入安全保护 期,7天属于较长时间的封禁期。"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据了解,腾讯视频VIP账号进入安全保护期后有多种恢复方式,包括等待安全保护时间结束;手动恢复 (每名会员用户有2次机会,机会用完则无法再手动恢复);非腾讯视频SVIP用户升级为腾讯视频 SVIP,使用家庭设备权益最多可在10个设备上使用。 责任编辑:杨赐 ...
8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源于快递公司“内鬼”
第一财经· 2025-08-22 20:12
个人信息泄露案件 - 甘肃张掖高台县警方披露涉及8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 金额35万余元被查获 18人被抓获 [4] - 案件源于工程车司机被微信好友以充值返利为由诈骗 通过网购记录追查到无货源电商老板 [4] - 犯罪链条包含快递公司内鬼 订单解密技术人员 层级代理和无货源电商商家四个层级 [4] 无货源电商运作模式 - 无货源电商模式中商家A将订单转售给有货商家B发货 A从中赚取差价 [4] - 因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 电商平台对订单信息加密 催生解密中介产业 [4] - 每条信息解密价格从几毛到2元不等 形成产业化犯罪链条 [4] 数据安全技术漏洞 - 快递公司内部信息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 加密信息在内部平台可被查询 [5] - 犯罪分子通过内部平台账号密码或爬虫软件解密订单信息 技术含量较低 [5] - 犯罪手法主要依赖内部权限管控不到位 属于内鬼作案模式 [5]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 企业业务分包模式导致层层转包 中小企业因规模小技术弱管理混乱引发信息泄露 [5] - 公司无法重投入建设全产业链 第三方参与留存信息泄露漏洞 [5] - 内部管理混乱与权限划分管控不到位是主要问题根源 [5] 黑灰产犯罪特征 - 产业联动犯罪形式普遍 以互联网平台为据点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5] - 很小数据源点即可快速形成犯罪网络 危害性大但技术含量不高 [5] - 涉案人员分散 证据链难获取 给案件侦破带来较大难度 [5]
8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源于快递公司“内鬼”
第一财经· 2025-08-22 18:56
案件背景与模式 - 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发生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 涉及80万条个人信息和35万元资金 [3][4] - 案件起源于工程车司机被微信好友以充值返利诈骗 通过网购记录追查到无货源电商模式 [3] - 无货源电商模式中商家A将订单转卖商家B发货 A赚取差价 催生出解密中介产业 [4] - 每条信息解密价格在0.几元至2元之间 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4] 犯罪链条结构 - 犯罪链条包含四个层级:快递公司内部人员为信息源 订单解密技术人员为上线 层级代理为中间商 无货源电商商家为终端买家 [4] - 胡文军通过前同事账号密码或爬虫软件从快递公司内部平台解密加密订单信息 [4] - 李广飞作为层级代理加价转卖解密信息给无货源电商商家 [4] - 警方最终抓获18人 查获8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4名主犯于2024年7月被判刑 [4] 技术漏洞与内部管理 - 快递公司内部信息平台与电商平台存在数据合作 加密信息在内部平台可被直接查询 [4] - 犯罪手法技术含量较低 核心问题在于内部账号密码泄露 属于典型内鬼作案 [5] - 企业业务分包模式导致信息安全风险 中小分包商因规模小/技术弱/管理乱易成泄露源头 [5] - 内部管理混乱和权限管控不到位是信息泄露的主要成因 [5] 行业特征与治理挑战 - 产业联动犯罪形式在行业内非常普遍 以互联网平台为据点形成犯罪生态 [1][5] - 微小数据源点可能快速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虽技术含量不高但危害性大 [5] - 涉案人员分散和证据链难获取为案件侦破带来显著难度 [5] - 需国家层面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犯罪成本 同时强化企业数据保护投入 [5]
《王者荣耀》第35次登上财报:腾讯「摇钱树」惧怕黑产滥用?
新浪科技· 2025-08-14 09:33
腾讯Q2财报表现 - 公司Q2收入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股东应占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17% [1][13]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3%提升至57%,经营盈利601亿元,同比增长18% [13] - 游戏业务表现亮眼,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7%,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5% [13][14] 《王者荣耀》业绩表现 - 游戏上半年收入破10亿美元(约71.7亿元),月均收入近12亿元 [2][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6%,连续三年实现全球收入"三连冠" [11] - MOBA类产品流水份额增加主要受该游戏流水创新高影响 [11] 游戏匹配算法争议 - 青岛律师起诉要求公开匹配机制,庭审达5小时未宣判 [3] - 腾讯担忧算法公开会造成黑产滥用,认为涉及技术秘密 [4][6] - 职业选手在钻石段位排位赛胜率不足25%,引发匹配机制公平性质疑 [7][8] 王者荣耀IP衍生游戏现状 - 三款衍生游戏《王者荣耀:世界》《星之破晓》《王者万象棋》均未如期上线 [16] - 《王者万象棋》官网预约破800万但开发停滞,《星之破晓》测试服关闭退款 [17] - 《王者荣耀:世界》开发周期长,商业模式尚未明确,被指场景密度不足 [18] 游戏业务战略方向 - 长青游戏向平台化进化并加大AI应用,推动用户和收入增长 [3] -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刷新历史高点,增速创季度新高 [14] - 行业分析师认为该游戏将继续保持王者地位,除非出现颠覆式创新竞品 [14]
信用卡退费退息调查:骗局还是维权良机?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5:26
信用卡持卡人退费诉求与现象 - 社交媒体上信用卡退费“成功案例”增多,7月以来相关话题笔记有90多篇,比6月的40多篇明显增加 [1] - 持卡人因资金周转困难仅支付最低还款额,导致罚息累积,例如透支取现3.6万元产生高达2.3万元罚息 [1] - 银行对持卡人诉求的回应存在差异,有案例显示银行提出减免2000元息费或延期2期还款,但最终也可能无法批准 [1] 中介服务模式与运作 - 中介机构分为宣称“债务委托公司”“合伙人公司”的机构以及以个人身份接单的中介,声称能帮忙退还多种费用 [2] - 中介展示成功案例,例如帮助一位客户退还三家银行信用卡息费共计5452元 [2] - 除代退服务外,中介还售卖话术,一套话术学习费为59元,包含退息客服沟通步骤、多家银行实战话术音频等 [3] - 代退服务收费为退后利息的20%至50%,持卡人需提供姓名、信用卡卡号后4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6] 中介资质与潜在风险 - 多数中介公司实际运营主体并非具备律师执业资质的律师事务所,而是普通咨询公司或债务委托公司 [7] - 有中介公司展示的营业执照显示公司名为某某教育公司,2023年成立,经营范围涵盖教育咨询服务等,但声称用此执照开展退费业务 [7] - 中介抛出承诺吸引客户,称时间没有超过2年就能退,且近几个月没有退过则几乎100%成功 [8] 银行与监管层面回应 - 银行方面表示没有乱收费情况,有股份行称若客户在2023年10月12日之后有在还款日后3天内全额还款到账产生了费用,可申请返还 [9] - 监管层面已展开专项整治,例如2025年7月新疆金融监管局等14部门联合发布通告,直指非法中介以退息退费为噱头收取高额手续费等问题 [9] - 信用卡退费存在合法与不合法两种情况,按照个人真实情况与银行协商是合法行为,编造事实则涉及“黑灰产” [9]
信也科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2023年度报告: 科技驱动、服务为先、合作共建社会化消保体系
新华网· 2025-08-12 14:13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 - 公司成立由首席执行官挂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并将消保工作纳入整体发展战略 标志着2023年成为"消保元年" [1] - 搭建覆盖制度建设、产品服务、科技实力、公益宣导和行业协作五大板块的多维度消保治理框架 [1] 用户服务与运营保障 - 上线"消费者保护专区"实现一站式权益保障平台 人均在线接通率达95% 一次性问题解决率达74.6% 用户满意度为98.9% [2] - 为近50万用户提供深度客户管理服务 为超3000名用户提供精细化协商服务且协商解决率达73.19% [2] - 通过消费者保护救助机制在2023年提供总计6.64亿元客户支持 [2] 科技风控与反诈成效 - 构建"董事会-首席技术官-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三层级信息安全治理架构并建立《隐私信息管理体系》 [3] - 全年实现超3万次诈骗阻断 反诈提醒覆盖超1723万用户 保护用户及机构免受损失近5.5亿元 [3] - 通过智能识别机制标记超2万疑似黑灰产客户 向行业反馈声纹信息并发送近4000条风险提示短信 [3] - 协助警方破获涉及非法"代理维权"的金融黑灰产案件 [3] 行业协作与学术研究 - 邀请中国国家举重队担任消保形象大使 公益宣传活动累计覆盖1131万人次 [4] - 设立常态化消保公益讲堂并策划"信用记录关爱月"等活动 重点提升老年人及低收入群体金融素养 [4] - 牵头策划《中国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研究》 从立法经验和趋势角度推进消保体系化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