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CC认证
icon
搜索文档
299万!罗马仕电池供应商成被执行人
鑫椤锂电· 2025-10-15 11:40
公司近期法律与合规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1日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299万余元 [1][2] - 2025年9月,公司因多项产品认证违规行为被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处罚,没收违法所得351万余元并罚款23万元,罚没款合计374万余元 [3] - 违规行为包括擅自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的电芯、在CCC证书暂停或撤销期间销售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等 [3] - 公司拥有的74张CC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其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已被全部封存 [3] - 公司董事长表示在原因厘清之前不会恢复生产 [4]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变动 - 2025年7月底,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原控股股东安普瑞斯有限公司退出持股,由安普瑞斯(香港-2)有限公司接替,持股比例仍为54.7437% [4] - 另一股东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2563% [4] - 原控股股东安普瑞斯有限公司(曾用名AMPRIUS LIMITED)已告解散,意味着公司已完成注销程序不再存在 [4] - 2025年6月20日,一家同名的新“安普瑞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5] - 公司多位高管在控股股东变更期间发生变更 [4] 行业关联事件影响 - 2025年6月,因罗马仕、安克等品牌的充电宝召回事件持续发酵,作为其电芯供货商的公司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3]
依法严打消费类重点产品制假售假
经济日报· 2025-10-09 06:03
市场监管行动概览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部署开展164类产品、超过1.6万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1] - 首次对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整车等新兴行业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以防范低价低质风险 [1] - 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批次较2023年增加70%,重点针对低价产品开展抽查 [1] 执法查处与案例曝光 -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2024年共查处各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32万件,其中107件移送公安机关 [1] - 执法聚焦消费类重点产品,严厉打击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 [1] - 针对头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多次开展约谈,督促平台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 [1] 充电宝产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督导深圳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通讯等公司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涉及数量总计超过135万件 [2] - 通过“回头看”行动,相关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2] - 电商平台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已拦截被撤销或暂停证书的充电宝产品相关链接约8万个 [2] 网络销售产品质量监管创新 - 组织开展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以电动自行车、移动电源等10种产品为突破口 [3] - 淘宝天猫、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企业联合倡议,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亮码销售 [3] - 2024年网售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大幅加强,抽查品类和批次实现同比“双翻倍”,平台商品售卖类投诉量同比下降15% [3] 质量帮扶与产业发展 - 市场监管部门2024年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帮助企业提升质量并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 [4] - 下一步工作重点包括严查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同时深入推进质量技术帮扶 [4]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 年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已发放超四千张
人民日报· 2025-10-01 09:12
监管政策与制度完善 -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 [2] -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和证后监管,今年以来对4071家企业发放许可证4216张,不予许可216张 [2] - 撤销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3万张,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2] 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2] - 完善充电宝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增加获证前后工厂检查频次,样品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3] - 充电宝认证"回头看"期间暂停企业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3] 线上销售产品质量监管 - 开展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构建生产赋码、平台验码、消费者识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 [5] - 10家平台企业联合发起倡议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和亮码,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 [6] 质量技术帮扶与企业成效 - 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采用企业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模式 [6] - 全国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 [6] - 技术帮扶推动雪地靴产业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升至95%,订单量增长30% [6] - 储能电池产业通过帮扶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制造成本降低8% [6]
今年以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已发放超四千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6:46
监管政策与制度完善 -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 [2] -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今年以来发放许可证4216张,不予许可216张 [2] -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体系,撤销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CCC证书3.3万张 [2] 重点产品与领域监管 -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国家监督抽查 [1][2] - 强化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暂停近9000张CCC认证证书,撤销600余张证书 [3] - 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2025年CCC认证从业机构检查范围,基本完成相关机构全覆盖检查 [3] 质量技术帮扶与成效 - 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全国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 [6] - 技术帮扶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 [1][6] - 通过技术帮扶,雪地靴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升至95%,订单量增长30% [6] 线上监管与创新机制 - 开展网售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构建生产源头赋码至消费者用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 [5] - 10家平台企业联合发起倡议,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并在商品界面持续亮码 [5] - 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线上监管成效初显 [1][6]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5:49
监管制度完善 -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并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2] -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今年以来发放4216张,不予许可216张[2] - 强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撤销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CCC证书3.3万张[2] 重点产品监管与抽查 -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国家监督抽查[1][2] - 对充电宝等产品完善CCC认证制度,增加初始工厂检查和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3] - 组织充电宝认证"回头看",暂停近9000张CCC认证证书,撤销600余张证书[3] 线上销售产品质量管理 - 开展网售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5] - 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企业联合发起倡议,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和亮码销售[5] - 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显示线上监管成效初显[6] 质量技术帮扶成效 - 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1][6] - 帮扶行动推动企业提升质量,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1][6] - 在浙江台州,雪地靴产业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升至95%,订单量增长30%[6] - 在福建厦门,储能电池产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制造成本降低8%[6] 产业聚集地专项支持 - 在广东、江西等充电宝、锂电池产业聚集地开展认证政策和标准要求的宣贯解读[4] - 主动为产业聚集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推进技术帮扶[4]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充电宝锂电池3C认证近9000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5 18:33
市场监管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三家科技公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1] - 有关认证机构在“回头看”期间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1] - 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向主要电商平台通报信息,目前有关电商平台共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1] 监管规则强化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新规,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 [1] - 新规将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以加大CCC认证把关力度 [1] - 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CCC认证从业机构2025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目前已基本完成相关CCC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全覆盖检查 [1]
市场监管总局完善CCC认证制度体系 全面强化充电宝监管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8:11
市场监管举措 -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充电宝及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并撤销证书600余张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 - 电商平台根据监管信息拦截相关产品链接约8万个并下架涉事产品 [1][2] - 认证模式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以加大认证把关力度 [1] 制度体系完善 - 发布移动电源及锂离子电池强制性产品认证试行实施规则完善CCC认证制度体系 [1] - 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以加强过程控制 [1] - 将充电宝领域纳入2025年CCC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并已完成相关机构全覆盖检查 [2] 行业支持与整治 - 组织认证机构对已获证充电宝及锂电池产品深入排查开展认证回头看活动 [1] - 在广东江西等产业聚集地开展认证政策和标准宣贯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以提升企业质量意识 [2] - 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定期向电商平台通报证书异常信息严禁售卖违规认证标识 [2]
充电宝产品召回以及3C认证监管有哪些新进展?市场监管总局回应
新华网· 2025-09-25 17:35
充电宝产品召回进展 - 相关企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产品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1] -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为召回主体 [1] - 罗马仕公司累计召回充电宝16.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34.1%,退款金额2283.7万元 [2] - 安克创新公司累计召回56.5万件,占召回总量的78.7%,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 [2] - 小米公司累计召回1.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12%,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 [2] - 市场监管总局协调帮扶罗马仕公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消费者排队登记退款现象已全部动态清零 [2] 市场监管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江苏等地督导,并组织11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索排查、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 [1] - 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督促电商平台履行线上召回主体责任,召回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2] - 协调企业选择固定合作的快递公司提供上门收件服务,并规范召回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流程,指导消费者对移动电源无害化处理后直接退款、无需寄回 [2] - 下一步将通过消费者投诉等渠道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信息排查,督促企业严格做到"应召尽召",对违规企业依法依规处置 [3] 3C认证监管加强 - 有关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1][3] - 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3] - 组织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锂电池产品深入排查,开展认证"回头看" [3] - 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已完成相关CCC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覆盖检查 [3] - 向主要电商平台定期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督促立即下架涉事产品,相关电商平台共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4]
罗马仕等公司召回充电宝135万余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5 17:27
召回事件概述 - 市场监管总局督导深圳罗马仕科技 安克创新科技 小米通讯技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实施召回 涉及总量135万余件[1] - 召回原因为产品存在自燃安全隐患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缺陷调查推动企业实施召回[1] 企业召回执行情况 - 罗马仕累计召回16.7万件(占比34.1%) 退款金额2283.7万元[1] - 安克创新累计召回56.5万件(占比78.7%) 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1] - 小米累计召回1.7万件(占比12%) 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1] 监管措施升级 -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 江苏等地督导 组织11个省(市)开展线索排查和缺陷调查[1] - 要求电商平台履行线上召回责任 协调快递公司提供上门收件服务 允许消费者无害化处理后直接退款[1] - 对罗马仕公司资金短缺问题协调帮扶 实现消费者排队登记退款动态清零[1] 行业规范强化 - 发布新规增加充电宝CCC认证的工厂检查和飞行检查频次 样品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1] - 认证"回头看"行动暂停近9000张CCC证书 撤销600余张证书[1] - 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 电商平台已拦截相关产品链接约8万个[1] 未来监管方向 - 将通过消费者投诉等渠道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排查[1] - 要求企业对缺陷产品做到"应召尽召" 对隐瞒缺陷行为依法处置[1] - 将充电宝领域纳入2025年CCC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1]
市场监管总局:罗马仕、安克、小米召回充电宝共计135万余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5 17:04
充电宝产品召回事件 - 深圳罗马仕科技 安克创新科技 小米通讯技术三家公司的充电宝产品因安全隐患实施召回 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1]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多起自燃事故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 组织11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索排查和缺陷调查[1] - 总局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召回规定 加大线上召回监管力度 要求电商平台和生产企业履行线上召回主体责任[1] 召回实施与监管措施 - 总局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召回计划 协调快递公司提供上门收件服务 规范召回产品无害化处理流程[2] - 针对罗马仕公司资金短缺导致的退款排队问题 总局协调相关部门帮扶 目前已实现动态清零[2] - 下一步将通过消费者投诉等渠道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排查 对隐瞒缺陷行为严格依法处置[2] CCC认证监管加强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工厂检查和获证后飞行检查频次 样品改为生产现场抽样[3] - 认证"回头看"期间 相关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 撤销证书600余张[3] - 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向电商平台通报证书异常信息 目前已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