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搜索文档
廉洁文化中国行丨城湖江岭 文韵悠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7 08:30
历史文化资源 - 惠州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东坡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同时也是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 [6] - 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留下近20处"苏迹",包括白鹤峰东坡祠、合江楼、嘉祐寺等,并创作了近600篇诗文 [7][10][11] - 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成为重要文化景观,史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记载 [10] - 苏东坡在惠州推广水力碓磨和秧马,倡筑西新桥、东新桥,体现其廉政为民思想 [10] - 叶挺将军纪念园占地300亩,包括叶挺故居、育英楼、腾云学堂等历史建筑 [14] 建筑特色 - 客家围屋碧滟楼占地面积3700多平方米,融合客家建筑工艺和南洋艺术元素,由泮池、禾坪、堂屋等组成 [16][17] - 客家围屋讲究对称和轴线感,采用以祠堂为中心纵横排列的庭院式布局,大多带有防御功能 [17][18] - 碧滟楼屋内木构件雕刻有百只飞鸟,寓意"百鸟归巢",反映客家人思乡之情 [18] 革命历史 - 叶挺将军7岁时被老师改名"挺",寓意"挺身而出,拯救中华",后组建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 [14] -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育英楼成立,后发展为东江纵队,被朱德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15] - 周田村会水楼是共青团周田支部旧址,1928年成立第一个团支部 [15]
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马本斋的军事成就 - 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1] - 1939年7月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采用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等战术屡创日伪军[1] - 1940年康庄伏击战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8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2] - 1943年八公桥战斗中提出"牛刀子剜心"战术,直插敌军总部取得胜利[4] 马本斋的生平与信仰 - 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贫苦回族农民家庭,1938年1月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1] -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申请书中表达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1] - 母亲白文冠1941年被日军抓走后绝食殉国,马本斋写下"儿承母志"誓言继续抗战[4] - 1944年2月因积劳成疾逝世,年仅42岁[4] 马本斋纪念馆现状 - 纪念馆位于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包含主馆和母子烈士陵园[4] - 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 - 2024年9月启动升级改造工程,持续搜集核实马本斋战斗故事[5]
延安机场表现卓越 获颁2024年度服务地方优秀驻延单位殊荣
中国民航网· 2025-06-26 11:33
公司荣誉与成就 - 延安机场公司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2024年度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优秀驻延单位"称号 [1] - 公司获评省国资委系统清廉国企建设示范先行单位 通过省国资委文明单位标兵复审 荣获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政务值班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5] 运营与安全保障 - 全年圆满完成各类重要保障任务40余批次 实现零失误的安全记录 [2] - 完成运输起降8219架次 旅客吞吐量60.79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401.5吨 各项运营指标稳步增长 [4] 航线网络拓展 - 成功加密延安至北京航线 恢复至上海航线 优化调整南京、银川、长沙至延安航线 [4] - 开通西北民航辖区首条短途运输航线 丰富区域航空运输网络 [4] 服务创新与文化特色 -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机场"品牌 开放"起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4] - 航站楼设立历史非遗文化主题展示区和"延州阅读"城市书房 [4] - 创新推出"首乘 + 红色文旅"服务模式 将红色文化融入服务场景 [4]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融入延安精神 [2] - 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
大别山下,红色基因代代传(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41
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 - 大别山烈士陵园纪念碑高13.5米象征13.5万名在册烈士 碑座38根大理石柱纪念岳西3.8万牺牲英雄 岳西牺牲人数占当时人口近1/4被称为"烈士县" [1] - 抗日第三十一工作团旧址改建为展陈馆 展示老照片和实物 1938年工作团在此驻扎宣传抗日救亡 激发志士奔赴前线 [6] - 中关镇培养"红色宣讲员"和学生志愿者 组织祭扫烈士墓和参观红色展馆活动 挖掘红色资源教育价值 [7] 茭白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马畈村2001年引进茭白种植 因冷浸田土壤肥力差改种 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产出清脆香甜茭白 亩产3000-4000斤 亩均产值8000-10000元 [9] - 2005年起逐步完善道路建设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柏油马路扩宽 解决运输难题 2006年成立农产品公司打通全国销售渠道 [10] - 创新"一宅两院"民宿模式 利用海拔800米夏季25℃气候优势 30家民宿投入运营 村集体公司运营管理 收益20%分红给村民 [11]
从红色基因到诗画乡村!察右前旗北疆文化的时代绽放
内蒙古日报· 2025-06-25 23:18
察右前旗文化发展概况 - 察右前旗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是北疆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展现出独特人文魅力与时代活力 [1] - 近年来该旗持续探索北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1] 红色文化传承 - 作为绥东抗日游击区之一,纪松龄等革命先烈在此开展抗日活动,形成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 [1] - 通过编撰《察右前旗政协志》等21部文史专辑系统整理红色史料,并创作东路二人台《赤土青松》剧本推动红色文艺发展 [4] - 红色文化已成为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 [4] 诗词文化创新 - 2016年成立40余人规模的诗词学会,带动农民诗人群体涌现,会员活跃于乡村社区创作乡土题材诗词 [6] - 2024年在南村建设百米诗词文化墙,获评"中华诗词采风创作基地",结合书画院等设施形成艺术交流平台 [6] - 诗词文化带动农旅融合发展,文化墙与长廊等设施促进书画、摄影、文学等多艺术形式协同发展 [6] 文旅产业实践 - 内蒙古京西农牧业打造"京西牛村部落"文旅项目,整合15万亩草原资源开发民宿、露营、音乐节等多元业态 [8] - 2024年创新推出融合草原音乐节与都市潮流文化的夏日狂欢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达6000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8] - 规划7大主题区块包括草原市集、音乐舞台等,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模式 [9]
“红都”续写新传奇——解码“共和国摇篮”瑞金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网· 2025-06-23 15:49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瑞金作为"共和国摇篮",其红色文化基因持续吸引年轻一代关注,热播剧《追风者》推动青年游客增长 [3][5] - 红色资源深度开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等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量显著提升 [5] - 红色勤廉文化融入当代治理,情景剧《反腐第一枪》常态化演出,强化廉政教育 [8][10][16] 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 - 瑞金与上海瑞金医院建立深度技术合作,平移7项优势医疗技术,填补江西省房颤消融术空白 [5] - 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三年选派40余名年轻干部赴深圳学习,引进5亿元氢能源装备制造项目 [7] - 外地客商占比达规上工业企业七成,136家企业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5] 产业升级与重大项目 - 瑞金经开区招商干部谢忠推动青岛昊宇重工50亿级项目落地,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税收超亿元并解决数千就业 [17][19][23] - 特种线缆企业实现12项技术进口替代,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 [20] - 瑞金经开区全国排名一年内跃升78位至第116名,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25] 营商环境优化 - 政府败诉率从63.6%降至7.1%,通过行政复议纠错、减少行政处罚7万余件 [12][14] - 实施入企检查扫码制度,清理基层执法乱象,企业信心显著增强 [10][14] - 深圳客商沈涛等创业者认可当地作风转变,投资黏性提升 [10][15] 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 "新农人"刘剑春创办农产品电商公司,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带动上千脱贫户增收 [20] - 岗背村党支部书记钟小斌六次创业,最终打造出"国字号"紫灵芝品牌并实现出口 [22] - 国企改制企业成功抵御外资收购,转型为高技术制造标杆 [20]
一枚印章见证山东安陵88年乡村蝶变
中国青年报· 2025-06-23 10:11
红色文旅产业 - 安陵村以红色资源为核心打造研学路线,联动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大杨湖战役总结会旧址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超4000人次参观 [2] - 通过拍摄《亮剑大杨湖》等纪录片、出版《大黄集红色记忆》专著、组建"红领巾宣讲团"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精神遗产 [2] - 重要节庆日如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期间,全国革命先辈后人及周边机关单位、中小学生集中到访,形成稳定的客群基础 [2] 产业多元化发展 - 采用"一村一品"模式转型,整合156亩林场土地建成5栋全自动化鸡舍及1650平方米粪污处理车间,实现养殖业零污染闭环 [3] - 同步发展15家木材加工厂,生产电视柜、置物架等产品,并通过电商渠道畅销海内外 [3] 政策与品牌建设 - 2023年安陵村被纳入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名单,革命历史博物馆获评菏泽市党史教育基地等5项市级/区级荣誉称号 [3] - "红色安陵"品牌被纳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文化IP价值 [3] 基建与运营升级 - 通过复原战时会址陈设、升级博物馆展陈等方式强化场景沉浸感,例如马姓祠堂会议场景再现"不握手会议"历史细节 [1][2] - 建立"红色安陵"宣讲基地,系统化开展国防教育、党员培训等主题活动,提升运营专业化水平 [3]
红船启航地 丹青铸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红船精神的艺术表达 - 2005年6月21日首次提出"红船精神",20年来美术工作者通过实地写生、创作工程等方式推动主题创作拓展深化 [2] - 近期"红船颂"嘉兴美术成果展以68件画作从红船领航、文脉绵长、创新发展三个维度诠释红船精神 [2] - 南湖红船已融入嘉兴城市文化血脉,2001年起嘉兴市委市政府与中国美协合作举办五届"红船颂"展览 [2] 主题美术创作特点 -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聚焦代表登船历史时刻,彰显红船精神力量 [3] - 油画《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南湖》将中国绘画诗性传统融入创作,渲染红船深远意境 [3] - 作品将历史图景与现代嘉兴轮廓、山河气魄、百姓生活结合,重构历史与当代精神对话 [4] 展览的创新价值 - "红船颂"开创主题性美术创作新天地,将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巧妙结合 [4] - 展览实现从历史坐标到精神符号的提炼,让红船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4] - 为其他主题展览提供借鉴,如叙事逻辑重构、跨地域精神映照等 [5] 技术与创作融合 - 数智技术为艺术创造开辟新空间,可延展审美维度并增强观众共鸣 [5][6] - 数智技术与美术深度融合将提升红色文化弘扬效果 [6] - 红船精神持续激发艺术创新动力 [6]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
新华社· 2025-06-21 16:37
马本斋军事成就 - 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并发展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后任回民支队司令员[1] - 率部经历870余次战斗,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1] - 1940年康庄伏击战以零伤亡歼灭日伪军80余人[2] - 1943年八公桥战斗运用"牛刀子剜心"战术攻克敌军总部[2] 马本斋个人经历 - 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贫苦回族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 - 入党申请书中宣誓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切[1] - 母亲白文冠被日军抓捕后绝食殉国,激发其抗战决心[2] 纪念与传承 - 马本斋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3] - 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 - 2024年9月启动升级改造工程以扩充史料展示[3]
搭建网络课堂 促进“指尖学习”
人民网· 2025-06-20 09:31
民兵网络课堂的创新与成效 - 广州市军地运用网络课堂推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采用"指尖学习"方式方便基干民兵利用碎片时间学习[1] - 网络课堂设置"专题授课""国防公开课""融媒体视频"3个板块,包含必修微课和选学内容如红色纪录片、国防主题演讲等[1] - 系统上线首周学习人次突破1万,民兵反馈通勤路上可学习并在讨论区分享体会,解决了传统教育需专门调班的问题[1] 教育内容与模式的优化 - 微课内容结合真实案例(如训练任务完成不佳的教训),通过讨论交流拉近课堂与实战距离,提升教学实用性[1] - 黄埔区永和街道武装部将思想动员不足的案例写入微课,民兵骨干反馈"爱听且能指导实践"[1] - 联合多部门推广"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活动、"国防教育进百校"活动,丰富课堂内容[2] 用户参与与社会影响 - 约20%注册用户为普通市民,通过平台分享、扫码推广参与国防和红色文化学习[2] - 网络课堂上线国防教育融媒体平台,拓展了教育阵地并增强内容多样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