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搜索文档
世卫组织报告:全球卫生领域进展放缓
快讯· 2025-05-16 04:38
全球健康领域进展 - 全球健康领域进展放缓 [1] - 2019至2021年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下降1.8岁 [1] - 健康预期寿命因焦虑与抑郁上升而减少6周 [1]
财务挑战空前,世卫组织总干事呼吁全球团结、维护公共卫生命脉
快讯· 2025-05-15 14:47
在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规划、预算和行政委员会第42次会议5月14日开幕之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 德塞发出了明确而紧迫的呼吁:面对严峻的财务缺口与结构性挑战,世卫组织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各会 员国需加强团结与支持,确保这一全球卫生机构能在危机中稳步前行。 谭德塞指出,尽管会员国曾在2022年承诺将会费占比逐步提高到总预算的50%,并已批准49亿美元预 算,但由于关键捐助国削减资助,特别是美国取消支持,世卫组织当前面临超过5亿美元的薪资缺口。 为应对这一局面,秘书处主动将预算目标下调至42亿美元——这一数字较最初提案低21%。即便如此, 在已经确认的26亿美元资金支持下,仍存在高达17亿美元的缺口。(联合国新闻) ...
【西街观察】健康证“给钱就办”是挑战公共卫生防线
北京商报· 2025-05-13 22:55
健康证办理乱象 - 媒体曝光医疗机构在办理健康证体检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况,包括压缩体检项目甚至直接造假[1] - 郑州、沈阳卫健委已对涉事医院暂停业务并立案查处[1] - 健康证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人员的必备上岗证件,旨在预防传染病传播[1] 违规操作方式 - 部分医疗机构将健康证体检项目肆意压缩,不到一小时即可完成[1] - 有些机构直接省略检测项目,与劳务中介、体检中心形成造假流水线[1] - 假健康证可通过外卖平台核验,形成完整产业链[1] 行业背景 - 随着家政、餐饮、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健康证需求大幅增长[3] - 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职业从业者数量增加,推动健康证办理需求[3] - 健康证已成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劳务中介眼中的盈利业务[3] 监管问题 - 卫生监督部门日常飞行检查频次低、处罚力度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3] - 监管审核把关不严,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违规成本低[2][3] - 从办证机构到监管部门再到餐饮企业,安全链条层层断裂[3] 解决方案 - 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3] - 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将健康证办理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3] - 设置违规体检机构黑名单制度[3] - 推进健康证信息联网,实现办证流程统一合规,信息真实可查[4]
盖茨猛烈抨击马斯克:扼杀儿童
第一财经· 2025-05-09 15:25
美国政府卫生预算削减 - 马斯克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部门大幅削减卫生机构预算,引发比尔·盖茨强烈批评,称此举"扼杀了世界上最贫困的儿童" [2] - 盖茨警告预算削减将导致全球死亡率在未来4-6年内出现巨大逆转,死亡人数可能增加数百万 [2] - 白宫计划明年将美国卫生支出削减25%以上,特朗普政府提议将NIH预算从450亿美元削减至270亿美元,减少180亿美元 [4] 医学研究经费终止情况 - 2023年2月28日至4月8日期间,NIH终止了694项拨款,总额超过18亿美元 [2] -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被削减资金最多,超过5亿美元 [3] - 哥伦比亚大学被终止的资助项目数量最多,达157项 [3]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分别有12至19项资助被终止 [3] 研究资助终止特点 - 被终止的拨款中20%用于资助研究人员的培训或职业发展 [3] - 金额高于平均水平的拨款更有可能被终止 [3] - 已有美国研究人员提起诉讼要求NIH恢复资助 [5]
健康管理需“小处方”,也要“大处方”(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3
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 - 社会治理的"大处方"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健全公共健康服务,营造健康宜居环境 [1] - 爱国卫生运动被赋予健康促进新内涵,转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1] -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1] 健康管理与社会共建 -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四大基石,需社会共建共治 [2] - 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可少油少盐定量盛饭菜,社区建设需考虑运动健身需求 [2] - 公共场所禁烟条例需严格落实,12356心理援助热线持续纾解不良情绪 [2]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健康管理融入社会治理,构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大健康格局 [2] -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村)委会等创新工作方式,促进体重管理以减少慢病 [2] - 体重管理是应对超重肥胖引起疾病的关键,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2] 健康生活方式与科普 -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需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3] - 偏远地区健康素养水平待提升,健康科普任务艰巨 [3] - 体重管理、乡村建设、中医药专项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强调健康促进与医防融合 [3] 健康知识普及与教育 - 需强化健康教育、宣传、科普,以喜闻乐见方式推动健康知识普及 [3] - 引导公众科学管理体重,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就医习惯 [3] - 爱国卫生运动是惠民工程,需丰富活动形式以增强健康意识、改善人居环境 [3]
资金缺口显著!世卫组织欲裁员,专家:警惕卫生融资“断崖式”下滑危及全球健康
第一财经· 2025-05-07 11:34
全球卫生融资现状 - 全球卫生融资正经历"断崖式"下滑,被描述为"记忆中全球卫生融资最严重的动荡" [1] - 国际发展援助骤然削减,经贸环境充满挑战,导致公共卫生领域出现混乱 [1] - 美国宣布退出WHO并关闭美国国际开发合作署,大幅削减对全球卫生的双边和多边支持 [1] - 传统捐助国如英国和法国等地缘政治和经济压力下悄然缩减全球卫生援助 [1] WHO面临的财务危机 - 因美国拒绝支付2024和2025年评定会费及其他国家削减援助,WHO在2026至2027双年度面临5.6亿至6.5亿美元薪资缺口 [3] - WHO被迫裁员和重组,总部高级管理团队人数从12人缩减至7人,部门数量从76个减至34个 [4] - 美国承担约18%的全球会费预算,年均分摊会费约1.15亿美元,自愿捐款通常在2亿至4亿美元之间 [3] 全球卫生体系影响 - 近一半国家的疫苗接种活动、常规免疫服务和物资获取因资金减少遭受中度至重度干扰 [5] - 2023年全球约1450万儿童未接种任何常规疫苗,高于2022年的1390万和2019年的1290万 [5] - 被忽视的热带病影响逾10亿人,因资金削减导致超过1.4亿人治疗暂停,新医疗工具研发遭削减 [6] WHO筹资模式问题 - WHO筹资模式存在结构性缺陷,80%预算依赖少数捐助方的自愿捐款 [6] - 全球卫生组织需挖掘新筹资来源和机制以应对资金下滑 [6] 行业应对与呼吁 - 资源有限的国家被呼吁投资疫苗等有效干预措施 [5] -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若资金中断将需要长期修复期,重建与所在国政治经济局势相关 [5] - 疾病演变、气候变暖及地区冲突加剧健康威胁,亟需采取应对行动 [6]
中国携手上合伙伴共促健康可持续发展(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6:52
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合作 - 上合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西安举办,主题为"共促健康可持续发展、共享健康未来",各方同意深化应急医学、初级卫生保健、数字健康、传统医药等领域合作 [4] - 卫生健康是上合组织框架下重要合作领域,中国作为2024-2025轮值主席国将其列为重点方向,通过义诊、技术援助、人才培养等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4] "健康快车·光明行"项目 - 中国医疗队在塔吉克斯坦开展"光明行"活动,10天内为500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累计完成2000多例手术,覆盖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5][7] - 项目推动设立中吉、中乌健康快车防盲合作中心,中塔合作中心筹建中,被上合组织秘书长称为"务实合作典范" [5][7] 医疗技术输出与人才培养 - 中乌中医药中心累计服务患者1.5万人次,培养医学人才500余名,建成集门诊、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8] - "岐黄丝路"中医药培训班累计培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近500名医务工作者,第七期2025年培训班在西安启动 [8] 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援助 - 巴基斯坦瓜达尔中巴友谊医院2024年5月投入运营,配备CT扫描仪、X射线仪等先进设备,解决当地医疗资源匮乏问题 [9] - 中国援建医院吸引外地患者就医,院长表示设备对当地是"很大福气",此前基础检查需前往500公里外大城市 [9] 机制化合作平台建设 - 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联盟成员从2018年成立至今扩展至134家医疗机构,推动5G远程手术、专科共建等合作 [10][11] - 中国—上合组织应急医学合作中心2024年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发起建立应急医学数据库等倡议 [10] 多边合作深化 - 上合组织卫生部长会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邀请对话伙伴国及世卫组织参会,体现公共卫生多边合作共识 [11] - 中国提出构建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在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领域开展行动,公共卫生为重点方向 [10][11]
凝聚“上合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48
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合作机制建设 - 上合组织以元首理事会会议为引领,设立了卫生部长会议、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会议等专门性机制,制度化建设日趋完善 [1] - 2008年首次举行卫生部门高官会,2010年召开首届卫生部长会议,卫生健康合作机制持续深化 [1] - 发布《防治传染病联合声明》《应对流行病威胁声明》《卫生领域合作发展纲要(2025-2027)》等多份指导性文件 [1] 中国在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合作中的角色 - 中国在体制机制建设、传染病防控、医疗援助、技术分享、人才培训、基建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1] - 中方行动显著提升成员国公共卫生水平,推动"健康丝路"建设,是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1] 深化卫生健康合作的意义 - 与联合国、世卫组织协作可增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力 [2] - 建立重大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开展疫苗合作和传统医药合作,增加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 [2] - 促进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社会基础,注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动力 [2] 未来合作方向 - 加强突发卫生事件信息通报和联防联控机制 [2] - 推动医疗人员经验交流,开展国际论坛、合建医院/研究中心、跨国培训等 [2] - 深化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包括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联合项目开发 [2]
从“除四害”到“解心忧”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51
爱国卫生运动转型 - 爱国卫生运动从传统环境卫生整治转向全方位健康管理,关注超重肥胖、心理健康等现代健康问题 [2] - 全国爱卫委新增健康体重管理、健康乡村建设、中医药健康促进三项专项行动,与原有15项行动统筹推进 [2] - 2024年爱国卫生月主题聚焦心理健康,提出"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强调身心协同健康理念 [2] 苏州健康科普创新 - 苏州健康科普馆通过1∶1还原老防疫站门楣、AI心理测试、跳舞机视力检测等科技互动形式传播健康知识 [1] - 科普馆设计疫苗创意绘画活动,向儿童普及接种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年接待量未披露但展示形式获官方肯定 [1] - 苏州市卫健委明确科普馆定位为传承爱卫精神载体,反映从"除四害"到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的70年公共卫生演进 [1] 减重门诊多学科模式 - 苏州市康复医院体重管理中心采用水疗跑步机、反重力跑台等特殊设备,降低肥胖患者关节损伤风险 [3][5] - 减重门诊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及康复水疗中心,为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4] - 医院自创运动评估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跟踪患者运动处方执行情况,38岁案例患者体重控制效果显著 [5] 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 苏州12356心理援助热线采用"1+4+5"运营模式,实现与110/120/119联动,2024年新增本地乡音接线员服务老年人 [6] - 家校医协同机制覆盖青少年群体,包含校园讲座、心理咨询师督导及"苏老师"志愿者体系,志愿者经专业医师培训上岗 [6][7] - 心理卫生中心重点破除疾病污名化,通过工作坊等形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年干预案例数未披露但服务模式获市民认可 [7]
汇聚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磅礴伟力
广西日报· 2025-05-03 10:06
论坛概况 - 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于4月28—30日在防城港举办,主题为"医学创新共享 健康可持续发展",包含开幕式、主旨演讲、分论坛等活动 [2] - 论坛发布《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倡议》,呼吁各国加强医学创新合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 - 来自上合组织国家、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医疗保障政策、医疗健康产业、药用资源保护、营养健康食品标准等主题展开讨论 [3] 合作成果 -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地中海贫血防治联合创新中心、特殊食品跨层级创新联动服务站正式揭牌 [3] - 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医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推动医疗实践、医学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 [3] - 论坛推动国际医学创新合作在技术互通、数据互联、标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新共识 [4]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 试验区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部署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东盟国家开展医学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5] - 试验区已形成"国家11部委15条政策+广西总体方案+区域医药交易平台17条措施"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6] - 试验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6] - 试验区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1369生命直通车"、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受到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6] 国际合作展望 - 乌兹别克斯坦期待与中国加强中医药产业、现代医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合作 [7] - 柬埔寨提议建立上合组织、东盟健康创新平台,推动数字医疗与AI辅助诊疗标准化 [9] - 广西将发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优势,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8] - 上海合作组织期待建立更稳定的合作机制,促进医学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