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搜索文档
静水深流见时代:纪录片导演周浩新作《工厂》展映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7:21
纪录片《工厂》核心内容 - 纪录片《工厂》由导演周浩历时两年多拍摄,记录联想武汉工厂复工复产历程,展现中国电子厂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1] - 影片采用150分钟零旁白叙事风格,延续"直接电影"理念,通过海量素材抽丝剥茧呈现复杂时间哲学 [1] - 相比前作《棉花》《厚街》,本片在时间深度上更进一步,被谢菲尔德电影节评价为具有怀斯曼式纪录片风格 [1] 创作视角与主题 - 导演周浩强调影片并非单纯记录联想工厂,而是展现中国现阶段工厂生态的宏观时代记录 [2] - 通过工人细碎声音展现工业化体系中个体生活状态,避免煽情手法,用真实声音构建工人群像 [2] - 创作坚持平视视角,不分对象财富地位,平等记录流水线工人等各类社会角色 [2] 行业专家评价 - 被评价为采用"中时段历史"宏观视角,在短时段事件中呈现历史因果性 [3] - 延续中国纪录片传统,朴素叙事展现集体主义中无名个体的价值 [3] - 具有"巴尔扎克式"社会剖面特征,通过繁杂叙事结构实现全景式社会观察 [4] - 影片实现纪实性与寓言性结合,被认为能提升外界对中国供应链的认知 [5] 影片制作背景 - 周浩为中国内地知名纪录片导演,1968年出生,作品常聚焦社会底层和经济链条微观世界 [5] - 代表作包括《厚街》《龙哥》《高三》《书记》《棉花》《大同》《孤注》等 [5] - 新作选择在2025年谢菲尔德电影节前举办北京特别展映,采用"亲友场"形式接受本土检验 [1]
以正确二战史观守护历史的正义
人民网· 2025-06-15 08: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 - 中国战场持续时间长达14年,有效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赢得时间 [2] - 中日交战兵力峰值超1000万人,战区覆盖中国10余省区达160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军民3500万人伤亡及超6000亿美元经济损失 [2] - 中国战场粉碎日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图谋,为美军中途岛海战和苏联出兵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2] 对错误史观的批判 - 需批驳"欧洲中心论"将二战起点定为1939年德军侵波兰的叙事,该观点弱化中国战场关键作用 [3] - 反对"日本受害论"等美化侵略史谬论,强调《开罗宣言》等文件已确认日本侵华属二战核心组成部分 [3] 中苏战场的战略协同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能将主力投入欧洲战场对抗德国 [4] - 苏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及军事顾问团、志愿航空队支援,增强中国军队作战能力 [4] 历史教育与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设立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文献整理等措施构建系统性抗战记忆传承体系 [5][6] -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提出"一带一路"及三大全球倡议,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7] 注:原文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故未提取相关数据
诉说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脉相连(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4
新四军纪念馆概况 -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盐城,主体建筑线条刚劲有力,灰白色外墙象征铁军将士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主入口上方有"N4A"英文缩写造型 [6] - 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珍藏1.8万余件(套)文物史料 [7] - 纪念馆承载抗战史诗和解读"民心密码"的鲜活教材,通过文物、故事、艺术形式展现新四军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6][12] 历史文物与展品 - 展馆陈列新四军不同时期臂章,包括初期"抗敌"样式、英文"N4A"样式和抗战胜利后汉字"新四军"样式,反映军队性质变化 [7] - 1939年10月11日《抗敌报》刊登的《新四军军歌》歌词原件保存完好,其中"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体现战略方向 [8] - 王海纹烈士的旗袍和镶照片戒指是重要文物,展示17岁烈士为理想信念献身的事迹 [8][9] - "宋公堤"修筑纪念石碑和《白菜心》歌谣镌刻墙体现新四军"一心为民"的实践 [10][11] 历史数据与影响 -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歼灭日伪军47万多人 [11] - 新四军从组建时1万多人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中流砥柱 [11] - 新四军共有8万多将士牺牲,盐城现有128处以烈士命名的镇村、248处革命遗址和1.8万余名长眠烈士 [11] 现代传承与教育活动 - 纪念馆推出"红色大讲堂"主题党课,采用"理论阐释+艺术演绎+实践体悟"三维模式,包括情景剧《永不逝去的芳华》和《一块石头的自述》讲述 [12] - 发起"穿越时空的对话·写一封信给你"青少年书信活动,征集并展示中小学生写给革命先烈的信件 [13] - 策划"馆藏革命文物巡展"在全国多地展出,征集到革命文物50余件(套)、珍贵史料220余件,填补部分历史研究空白 [12][13] - 与盐城市委党校开设联合党课,以新四军赢得民心的经验引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 [13]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怎么办?检察公益诉讼“当诉则诉”!
新华社· 2025-06-14 14:04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典型案例体现"当诉则诉"监督刚性 针对行政部门履职不力问题通过诉讼推动整改 [1] - 山东青州驼山石窟因管理不当被油漆污染 7年未修复 检察机关2021年立案并制发检察建议后修复仍无实质进展 [1] - 青州检察机关2024年6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期间修复工作启动并通过专家验收 2025年2月诉讼因诉求实现终结 [1] 检察机关办案数据与专项行动 - 2025年1-5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2160件 占公益诉讼总数4.61% 占比增幅达40.1% [2] - 最高检部署大运河沿线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监督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2] - 下半年将联合国家文物局开展长城保护"回头看" 核查整改情况并推动从"治标"向"治本"深化 [2] 检察机关工作机制强化 - 典型案例明确"当诉则诉"要求 对行政机关未实质性整改且公益持续受损的情形必须提起诉讼 [2] - 将进一步细化文物保护办案标准 加强同住建、文物等行政机关协作 [2]
拥有“绝美西湖窗景”!杭州北山街网红楼拍卖租赁权,一年3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14 11:00
杭州西湖周边,云集了一大批民国老宅、名人故居,它们的一举一动,是杭州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最近,就有一些民国老宅有了新动静。 寸土寸金的北山街,堪称近现代建筑博览馆。这些年,不少民国老宅经过重新设计,成为酒店、饭店、咖啡馆、茶馆等,对公众开放,满足了大家临湖观 景闲饮的需求。其中,北山街31号的青竹茶舍就是从一幢民国老宅改建而来,现状是一幢白墙黑瓦的二层洋楼,因为拥有画框般的大宽窗,且正对西湖断 桥,坐山望湖,被很多年轻人誉为"西湖窗景天花板",是网红打卡点。 最近,这处房子上架阿里资产平台,将于6月29日拍卖5年租赁权。根据拍卖公告,北山街31号标的一楼室内面积约185m²,一楼庭院面积约139m²,二楼 室内面积约154m²,二楼露台面积约30m²,二楼后院面积约248m²。目前因为租客租赁期限到期(原租约到期日为2025年4月30日),所以拿出来重新拍卖 租赁权。标的成交后原租客会配合腾空清退,实际起租及交付日期以《房屋租赁合同》签订时的约定为准。 北山街31号隔壁的32号,就是坚匏别墅。根据百度百科信息,坚匏别墅初建于1903年,是清末民初南浔巨富"四象"之首的刘镛之子刘锦藻的别业,早期占 地约17亩,房 ...
文脉华章·文博日历丨长沙,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央视新闻· 2025-06-14 09:5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举行 [1] 长沙历史文化背景 -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5万年至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活动 [4] - 自秦朝设立长沙郡以来 城名、城址未曾改变 见证了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清及现代的变迁 [4] 长沙博物馆资源 - 长沙拥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32座 非国有博物馆20座 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10] - 长沙必打卡的8个宝藏地包括湖南博物院、长沙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炭河里青铜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 [4][5][10] 湖南博物院必看国宝 - 素纱单衣:仅重49克 透光率达75% 薄如蝉翼 轻如烟雾 [11] - T形帛画:深埋地下2000多年 据研究是一种招魂幡 暗藏古人"生命观" [13] - 长寿绣几巾:我国目前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几巾 用途类似今天的沙发巾 [17] -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我国目前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鼎 内壁铭文"大禾"印证古人"禾下乘凉梦" [19] - 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西汉辛追夫人家的"客厅"复原展示 展现西汉漆木器工艺 [21] 长沙博物馆必看国宝 - 唐长沙窑青釉"鸟飞平无近远"瓷盘:唐代长沙窑瓷器 反映唐朝流行文化 长沙窑是釉下多彩的重要发源地 [23][24] - 象纹大铜铙: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商周铜铙 用于古代两军交战时的撤退信号 [27] 长沙简牍博物馆必看国宝 - 龙纹漆木瑟:汉代出土的瑟中仅此一"见" 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弹拨丝弦乐器 [31] - 简牍: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十余万枚简牍 勾勒出吴国人的生活图景 现代词汇"合同""杀青"源于简牍 [34][36] 专题特展信息 -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2025年6月14日至10月12日 展出200余件(套)重磅文物 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 [37][39] - "心象——古干的汉字书法抽象艺术展":2025年5月16日至8月16日 展出古干60幅代表作品 融合汉字与现代抽象视觉艺术 [39][41] - "寻找《史记》中的古国"专题展:2025年4月26日至6月29日 展出180件珍贵文物 探索神秘古国历史 [41][43] - "文脉在兹 谊居千年"特展:2025年4月30日至2026年5月31日 展示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思想及古长沙人日常生活场景 [44][46]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在台北举行 呼吁铭记抗战历史
新华社· 2025-06-13 21:28
新华社台北6月13日电(记者李悦、李建华)第三届台湾抗日50年纪事"乙未割台与抗日——台湾光复80 周年"研讨会13日在台北举行,来自台湾各界百余位人士及多位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会,旨在唤起社会 对台湾抗日历史的关注并共同缅怀先烈。 此次研讨会以李友邦、蒋渭水、林幼春三位台湾抗日人物为主轴,通过抗日志士后人的历史讲述与资料 分享,呈现他们在抗日斗争中的重要事迹。研讨会同时还原1914年太鲁阁抗日战役的历史真相,展现台 湾少数民族守卫家园、奋勇迎敌的英勇气节。 研讨会上,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致辞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乙未割台130周年、台湾光 复80周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他说,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密切相关,应让岛内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一 代充分认识这一历史连结。 雾峰林家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说,今年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重要年份,台湾 那一段抵抗外来侵略的艰苦岁月,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他说,林幼春是台湾非武装抗日的领导者之 一,毕生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从事反抗外来侵略的文化社会运动,在唤醒台湾民众政治意识觉醒 及文化启蒙上扮演重要角色。 李友邦之子、芦洲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董事 ...
我的铁路风景︱感受跨越百年的铁路“印记”
新华网· 2025-06-13 21:27
沈阳铁路陈列馆概况 - 沈阳铁路陈列馆位于沈阳苏家屯区山丹街8号 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 主体展馆2 9万平方米 展陈空间2 1万平方米 [1] - 该馆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行业博物馆 记录沈阳铁路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4] - 馆内设有机车车辆展区 动感机车体验区 史料图片展区 铁路装备展区四大板块 [4] 展陈内容与特色 - 展陈各类装备800多件 图片1500余幅 包括700余块展板 80多个展柜及实物 [4] - 机车展区陈列1907年美国造蒸汽机车 1914年德国造"森林小火车" 1934年日本造"亚细亚"号牵引机车等珍贵文物 [4] - 车辆展区展示1900年俄国制造的C20型敞车 中国造载重80吨C80B型敞车 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等24台车辆 [4] - "时光列车"网红打卡点还原绿皮车厢场景 配备站台布景和售货员推车等怀旧元素 [5] 历史价值与社会影响 - 通过蒸汽机车 图纸等文物展现中国铁路从起步到领跑世界的发展历程 [1] - 史料图片展区以场景复原 影视播放等形式讲述沈阳铁路历史 [4] - 铁路主题广场包含主题雕塑 实物雕塑群 万平园林 观光小火车等创新展陈设计 [2] 荣誉与资质 - 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铁道部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5] - 2014年获"沈阳市首届博物馆十大精品奖" 2021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24年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 - 201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19年入选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基地十强 [5]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诗意琴岛动心弦
新华社· 2025-06-13 18:34
0:00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音乐是时光的耳语。鼓浪屿这座诗意琴岛,曾是古老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前哨之窗,是中西融汇的国际社区。2017年,在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欣闻此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老祖宗留下的 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策划:黄豁、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马牧旺青 记者:马牧旺青、杨阳、陈旺 包装:夏勇、史凯丽、杨震男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2001年9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再上鼓浪屿。游人如织的鼓浪屿,如何保护与传承文脉?习近平提出了新的思考——鼓浪屿至 少有4个特点可以大做文章,即风景系列、海洋系列、琴岛系列以及人文系列。 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赋予鼓浪屿独特的诗意。在习近平指引下,鼓浪屿持续在4个特点上大做文章。"海上花园""钢琴之岛""音乐之乡""万 国建筑博览"的名片被一一擦亮。 回首过往,小小鼓浪屿,以自己动人心魄的魅力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幕。而今,聆听着鼓浪屿之波,人们寻获的不仅 是一段段动人往事,还有传承历史文脉、唤醒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