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A股回购增持贷款规模突破13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6-30 20:09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政策效果 - 自2024年10月创设以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已支持超630家上市公司,总金额达1342.61亿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412家企业获849.78亿元贷款[1][3] - 政策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 - 该工具通过低成本资金支持回购/增持,形成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促进股价回归合理价值[4][11] 企业参与结构分析 - 民营企业占比64.24%(406家),地方国企占20.09%(127家),央企占8.39%(53家)[6][7] - 东方盛虹以37亿元贷款上限居首,牧原股份(25亿元)、荣盛石化(18亿元)等民企获大额支持[7][8] - 政策初期由央国企/行业龙头主导,2024年中小民企参与度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化市值管理格局[8][9] 市场影响与政策展望 - 上证指数脱离3000点震荡区间,2024年4月央企单日动用1800亿元资金维稳市场[11] - 政策推动"融资-市值管理-估值修复"良性循环,被视作资本市场"稳定器"和"价值发现器"[12] - 未来或优化政策细则,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服务不同类型企业需求[11]
紫金矿业半年“成绩单”:市值增长超千亿,外部并购马不停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9:49
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持续加大黄金资源并购力度 年内已斥资超220亿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G金矿和加纳Akyem金矿等项目 以提升黄金产量和盈利能力 [1][3][4] - 公司通过"收购—盈利—再收购"的滚雪球式扩张策略 推动矿产金产量从2024年85吨目标向2028年100-110吨目标迈进 [4][5] - 受益于铜金价格高位运行和产量提升 公司处于"量价双增"增长阶段 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16.54%和27.07%至3538亿元和407亿元 [8] - 上半年股价涨幅达30.85% 市值突破5000亿元 与同业南方铜业的市值差距缩小至660亿元左右 [1][7] 并购动态 - 6月30日公告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G金矿 该项目2024年产金6吨 现金成本796美元/盎司 预计年销售收入4.73亿美元 净利润2.02亿美元 [1][3] - 4月完成加纳Akyem金矿收购 2024年产金6.4吨 两大新购金矿年产量均可排入公司现有金矿前五位 [4] - 上半年外部并购总额超220亿元 包括RG金矿和藏格矿业控股权收购 [1][5] 经营表现 - 经营性现金流从2022年286.8亿元增至2024年488.6亿元 资产负债率从59.33%降至55.19% [5] - 2024年矿产金目标85吨 RG和Akyem金矿将贡献12吨增量 中期目标2028年矿产金100-110吨 [4] - 主营产品铜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叠加产量提升 推动公司"量价双增" [8] 市值管理 - 上半年实施股权激励 分拆黄金资产港股上市等资本运作 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市值突破5000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超千亿元 与南方铜业市值差距缩小至660亿元 [1][7] - 陈景河曾表示公司业绩优于南方铜业和自由港 但市值更低 寻求价值重估 [6][7] 行业趋势 - 陈景河认为地缘政治导致货币锚缺失 黄金作为重要投资方向将持续走强 [2] - 国际金价短期回调未改变公司并购方向 未来可能继续开展新资源并购 [3][5] - 公司若持续上涨可能打开行业空间 利好洛阳钼业 西部矿业等同业 [9]
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42:上半年央企市值管理有序推进,估值提升计划陆续公布
招商证券· 2025-06-30 19:33
央国企重要动态 - 57家国资央企正式发布市值管理制度,154家已(拟)制定但未公布,30家发布估值提升计划[3][8] - 2025年1 - 5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9%,高于同期中国整体2.2pct [26] - 2025年1 - 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8万亿元、利润总额1.7万亿元,累计同比利润总额增速为 - 0.1%,截至3月末资产负债率57.3% [26] 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 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32.1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32%,港股上市的国资央企总市值13.3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18% [57][73] - A股国资央企PE(TTM)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3.9、27.5、26.2倍,PB(LF)分别为3.0、2.3、2.7倍 [89] - A股国资央企股息率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2%、3.0%、0.5%,港股分别为3.8%、5.7%、3.9% [121][126] 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 近两周中国软件等3家央企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华润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进入问询阶段[136] - 近两周远达环保等12家国资央企的重大重组发布最新进展公告[138] - 自2023年起81家A股上市国资央企获增持,已增持约265.02亿元,计划增持367.46 - 520.84亿元;57家实施回购,已实施约169.03亿元,计划回购约284.97亿元[141][145]
太阳能(000591):中节能旗下光伏平台经营稳健效益优先
华源证券· 2025-06-29 23: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8][7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中节能旗下光伏平台,经营稳健效益优先,储备项目优质,财务质量好,在政策推动和激励机制下主观能动性强,虽面临一些风险,但估值低于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8][10]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实控人为国资委,截至2025年5月7日,中国节能合计持股34.64%,是中国节能旗下唯一太阳能业务平台,专注光伏电站与光伏制造两大主业 [7][14][18] - 中国节能是六小豪门电力央企之一,旗下有六家上市平台,形成“3+3+1”产业格局,2024年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为核心产业,合计占营收与毛利分别为58%、71% [16] 核心主业情况 - 光伏发电为核心主业,电站分布全国24个省,2024年营收43亿,占比72%,利润几乎由光伏电站贡献,2024年太阳能制造亏损1.15亿元 [7][2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光伏电站约6.08GW、在建约2.08GW、拟建设约2.28GW、已签署预收购协议约1.68GW,合计约12.11GW,较2020年新增7.07GW;光伏设备产能合计5GW [21][24] - 营收受设备业务影响,利润一直由电站运营贡献,2024年业绩下滑系镇江公司减值以及光伏电价下滑 [25] - 在运装机集中华东与西北,在建装机分散在非西北区域;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占47%,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平均上网电价下降,主要受入市与平价项目影响 [30][31] - 发电毛利率较为稳定,2024年下滑4个百分点,或与入市有关;光伏发电板块毛利率2024年为61%,处于行业领先,原因一是带补贴项目占比达70%,二是向制造业务延伸减少发电成本 [36][37] 发展动力与优势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优质发展,公司储备17GW优质项目,通过区域管理人才与智能运维等降本,在建项目均为光伏电站项目,还聚焦海外新兴市场优质光伏项目 [7][50][52] - 财务结构稳健,截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52%,优于同行,较2020年底下降12个百分点,借债成本下降;带补贴项目中63%无合规风险,国补与市值比约70%,若国补发放将缓解现金压力 [7][53][58] - 公司2020年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当前处于第三个行权期,行权价4.196元/股;2024年证监会与国资委要求重视市值管理,公司PB长期低于1倍,已发布三年分红规划和股份回购方案,管理层与中小股东利益深度绑定 [7][60][6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假设2025 - 2027年每年新增光伏机组150、100、100万千瓦,光伏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177、1118、1118小时,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0.2、1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6.7%、 - 10.9%、1.7% [8][68][69] - 选取龙源电力(A)、三峡能源、中绿电、银星能源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20、18、17倍,公司对应PE分别为15、17、17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8][70][71]
华源证券:首次覆盖太阳能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29 22:20
公司概况 - 中国节能旗下唯一太阳能业务平台,专注光伏电站与光伏制造两大主业,控股股东中国节能直接间接合计持股34 64%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节能控股在运光伏装机主要在太阳能体内 [2] 主营业务 - 光伏发电为核心主业,电站分布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24年光伏发电板块毛利率61%较2023年下滑4个百分点但仍处行业领先 [2] - 截至2024年底在运装机6 08GW,在建装机2 08GW,在运装机集中华东与西北,在建装机分散在非西北区域 [2] - 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47%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2] 项目储备与运营 - 储备17GW优质项目,通过区域管理人才与智能运维、数据化转型降本,重要在建项目均为光伏电站项目 [3] - 聚焦海外新兴市场优质光伏项目,已与多国建立合作联系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52%较2020年底下降12个百分点,处于同业优秀水平 [3] - 带补贴项目63%已纳入第一批合规目录,2024年底国补拖欠118亿元,国补与市值比约70% [3] 公司治理 - 2020年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当前处于第三个行权期行权价4 196元/股 [4] - 2023年下半年发布三年分红规划,2025年4月发布股份回购方案,PB长期低于1倍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 4、10 2、10 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 7%、-10 9%、1 7% [4] - 2025-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20、18、17倍,公司PE分别为15、17、17倍 [4]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6:00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上午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全部董事亲自参会 [2][3] - 会议由董事长汪小文主持,监事会成员及高管列席,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 [4][5] - 会议通知及材料分别于2025年6月17日、23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董事、监事及高管 [2] 公司秘书变更 - 原公司秘书李忠成因工作变动辞职,辞任自董事会收到报告之日起生效,其确认与公司无分歧且已完成工作交接 [6][23] - 董事会聘任简雪艮为新任公司秘书及联交所授权代表,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其具备15年会计及公司秘书经验,持有相关专业资格 [6][24][25] 市值管理制度 - 公司通过《市值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市值管理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依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制定 [9][10][11] 经理层成员管理 - 董事会通过2025年度经理层考核指标,拟签订《2025年度业绩责任书》,7票同意(关联董事余泳、吴长明回避表决) [12][13][14] 关联交易事项 - 公司将为安徽省交控集团5家子公司提供高速公路委托代管服务,期限至2026年底,总费用509.93万元,5票同意(4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5][16][17] - 公司及子公司拟与关联方交通数科签署ETC发行成本分摊协议,预计2025年分摊费用605万元,按季度据实支付,5票同意(4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8][19][20] - 独立董事认为上述关联交易符合法规要求,不影响公司经营,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1]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5:46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6月26日以现场+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其中3名董事现场参会,其余以通讯方式参加 [2] - 会议由董事长邵根伙主持,监事及高管列席,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董事会审议议案 - 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披露于巨潮资讯网,表决结果为9票赞成 [3][4] - 通过《增加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关联董事邵丽君回避表决,8票赞成,新增与中国圣牧关联交易额度不超过38,932.96万元 [5][6][15] - 通过《互动易平台信息发布及回复内部审核制度》《董事、高管离职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均获9票赞成 [7][8][9][10][11] 新增关联交易详情 - 新增与中国圣牧及其分子公司关联交易额度38,932.96万元,调整后总额不超过42,292.96万元 [15] - 中国圣牧2024年营收312,618.40万元,净亏损6,451.50万元,资产总额846,425.20万元 [18] - 关联交易定价以成本加成价及市场价结合,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19][20] 关联交易影响与程序 - 交易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定价公允,不影响公司独立性及财务状况 [21]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保荐机构中德证券均认为交易程序合规,无损害股东利益行为 [22][24] 备查文件 - 包括董事会决议、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决议及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12][24]
金桥信息: 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6月制定)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1
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并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升公司质量和股东回报能力为核心的战略管理行为 [2] - 基本原则包括合规性、整体性、科学性、常态性和诚实守信五大原则 [3][4] 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是市值管理领导机构,董事会办公室为执行部门,其他部门需配合 [5] - 董事会需制定市值管理总体规划、关注市场价值反映并监督落实工作 [6] - 董事会应建立与公司发展匹配的薪酬体系,推动股权激励和股份回购机制 [4][5] - 董事长需督促执行董事会决议,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舆情监测 [7][8] 市值管理实施方式 - 核心方式包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及股份回购 [6] - 并购重组可强化主业竞争力,股权激励能绑定核心团队与股东利益 [6] - 现金分红需制定最低比例并提升频次,吸引长线资金 [6] - 信息披露需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可自愿披露与投资决策相关信息 [7] 监测预警与应急措施 - 董事会办公室需监测市值、市盈率等指标,异常时启动预警机制 [12][13] - 股价连续20日累计跌20%或低于一年最高价50%时需自查原因 [14] - 应急措施包括澄清公告、投资者沟通会、股份回购及股东增持计划 [15] 制度修订与生效 - 董事会负责制度修订,需根据法规或公司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16]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经审议批准后生效 [17][18]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27
2025-06-27 19: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其他网络会议 [2] - 参与单位有上海国投、旭辉资产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至27日多个时段 [2]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部分为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等 [2]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6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4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非后净利润7,460万元,同比增长2.00%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27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非后净利润1,856万元,同比增长63.85% [3]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及营收占比 - 产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3] - 2024年度,汽车应用实现营收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重55.31%;家电应用实现营收30,318万元,同比增长19.34%,占比32.25%;储能及其他行业实现营收11,693万元,同比增长15.72%,占比12.44% [3] MEMS压力传感器情况 - 主要在硅片上生成,应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在汽车有多种应用场景,家电主要用于咖啡机 [3][4] - 竞争优势包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采用平台化设计、产品线覆盖核心场景且获国际认可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6% [5] 机器人用传感器布局 - 依托现有技术平台,以力/力矩感知技术为核心布局,覆盖三大核心产品品类,服务两大新兴领域 [6] - 采用双技术路径形成差异化优势,应用于机器人多个部位 [6] 降本增效举措 - 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运营和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8] - 开展工艺和技术降本,引入自动化设备并改造升级,发挥规模化优势 [8] - 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8] 市值管理规划 - 聚焦传感器领域,通过增强研发等推动公司发展和价值提升 [9] - 重视投资者回报,自2023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52,228,746.00元 [9] - 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公司动态和价值 [9] 全球化发展战略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4,332万元,同比增长34.30%,占比15.24% [9] - 通过在比利时、德国、泰国设公司实现服务本地化和技术全球化 [9] - 比利时子公司已成立,香港子公司完成注册和开户,德国子公司预计7月底注册完成,泰国孙公司在办理审批 [9][10]
“预告式”商务拓展兴起,港股创新药将走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5: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港股创新药板块很热闹,更是靠BD(商务拓展,常指药企管线授权交易)预告多次博眼球。 6月27日早盘,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0.53%,换手率超10%,成交额快速突破2.7亿元,盘中交投 活跃。6月16日至6月25日,医药主题ETF合计净流入超64亿元,多只龙头创新药主题ETF净流入超15亿 元。 而6月26日,部分创新药公司披露的BD落地情况或与市场乐观预期存在差距,6月26日收盘,荣昌生物 A股跌超18%、H股跌超11%;多只重仓该股票的港股创新药主题ETF同步下跌,跌幅普遍在2%以上。 近期,创新药板块仍在持续震荡调整期。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5.50%,创新 药指数上涨24.83%。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周创新药板块震荡调整期,有资金开始持续买入港股创新药 ETF,该基金份额由91.48亿份增至114.82亿份,增幅高达26%。 此外,从近期一些基金涨跌走势与创新药行情同步来推测,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可能在二季度创新药上涨 后追高买入创新药,尤其是一批医药基金。 BD预期成了一门"艺术"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在6月12日发布消息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