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搜索文档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九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6 09:17
环保督察信访件情况 - 6月1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十九批信访件219件,其中重点关注件20件,来电68件,来信151件 [1] - 第十九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7件、青岛市28件、淄博市13件、枣庄市14件、东营市5件、烟台市15件、潍坊市12件、济宁市14件、泰安市5件、威海市9件、日照市6件、临沂市24件、德州市5件、聊城市8件、滨州市8件、菏泽市5件、省直1件 [1] - 第十九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37个,其中水污染70个、大气污染92个、土壤污染62个、生态破坏37个、噪声污染49个、辐射污染2个、海洋污染3个、其他问题22个 [1] 累计信访件数据 - 截至6月15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2842件,其中重点关注件218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83件、青岛市445件、淄博市185件、枣庄市121件、东营市89件、烟台市251件、潍坊市206件、济宁市126件、泰安市89件、威海市87件、日照市114件、临沂市315件、德州市52件、聊城市78件、滨州市130件、菏泽市64件、省直7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355个,其中水污染616个、大气污染1017个、土壤污染544个、生态破坏553个、噪声污染412个、辐射污染21个、海洋污染29个、其他问题163个 [2]
《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08:43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全区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1] - 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1] 重点任务 - 梯次推进整县美丽乡村建设 [1] - 有序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到2027年治理(管控)率达到48% [2] - 有效治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提升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 - 综合治理乡村水土流失 [1] - 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天然草原保护修复 [2] - 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处置 [1] - 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 [1] 具体措施 - 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包括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等 [2] - 加强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 [2] - 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 [2] - 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 -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2] - 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 [2] -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等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2] -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2] 组织保障 - 加强组织领导 [1] - 强化成效评估 [1] - 完善支持政策 [1] - 推动智慧支撑 [1] 实施思路 - 按照"全面铺开、梯次推进,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的思路推进 [2] - 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八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5 08:41
截至6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我省交办信访件2623件,其中重点关注件198 件。交办的信访件中,涉及济南市436件、青岛市417件、淄博市172件、枣庄市107件、东营市84件、烟 台市236件、潍坊市194件、济宁市112件、泰安市84件、威海市78件、日照市108件、临沂市291件、德 州市47件、聊城市70件、滨州市122件、菏泽市59件、省直6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018个,其中水污染 问题546个、大气污染问题925个、土壤污染问题482个、生态破坏问题516个、噪声污染问题363个、辐 射污染问题19个、海洋污染问题26个、其他问题141个。(记者 张文婷) 6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八批信访件224件(重点关注件15件),其 中来电72件,来信152件。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0件、青岛市33件、淄博市18件、枣庄市13件、东营 市7件、烟台市17件、潍坊市14件、济宁市5件、泰安市4件、威海市7件、日照市11件、临沂市26件、德 州市3件、聊城市4件、滨州市13件、菏泽市9件。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09个,其中水 ...
河南通报:对210名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
券商中国· 2025-06-14 14:55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河南省通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 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 于2024年2月27日向河南省反馈督察情况,同步移交5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要求依规依纪依法组织 开展追责问责。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 害责任追究问题追责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对移交的5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开展追责问 责调查。 根据查明事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对16个责任单位、210名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 210名党员干部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7人,诫勉谈话43人,采取其他方式追责问责70人;其中,厅级干部9 人,县处级干部71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110人、国有企业人员及其他人员20人,均已追责问责到位。 一、关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挖湖造景问题。 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办理规划许可和建设用地手续,违规建成好阳河湿地 公园,违法占用耕地491亩,其中永久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七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4 10:07
截至今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我省交办信访件2399件,其中重点关注件183件。 交办的信访件中,涉及济南市396件、青岛市384件、淄博市154件、枣庄市94件、东营市77件、烟台市 219件、潍坊市180件、济宁市107件、泰安市80件、威海市71件、日照市97件、临沂市265件、德州市44 件、聊城市66件、滨州市109件、菏泽市50件、省直6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2709个,其中水污染问题 490个、大气污染问题823个、土壤污染问题435个、生态破坏问题468个、噪声污染问题317个、辐射污 染问题19个、海洋污染问题25个、其他问题132个。(记者 张文婷) 6月13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七批信访件195件(重点关注件13件),其 中来电74件,来信121件。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29件、青岛市27件、淄博市18件、枣庄市6件、东营市 6件、烟台市24件、潍坊市29件、济宁市5件、泰安市3件、威海市8件、日照市8件、临沂市16件、德州 市3件、聊城市5件、滨州市4件、菏泽市4件。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284个,其中水污染问题59个、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部署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整改和转办群众信访件办理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6-14 08:23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 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以高度责任感推进中央督察组指出问题整改和群众信访件办理 [2] - 坚持问题导向 明确整改方向细化措施 对信访件快办快结确保真改实改 [2] - 从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开展排查整治 推动从解决单个问题向解决同类问题延伸 [2] - 强化系统治理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协同实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措施 [2] - 统筹问题整改与作风建设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和基层减负等工作协同推进 [2]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深入学习贯彻党建重要思想 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确方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3] -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突出政治标准首位 深化政治素质和政绩观考核 [3] - 严管厚爱相结合 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机制 [3]
2025年永定河生态补水进行时 北京市水务部门多举措保障补水安全
水利部网站· 2025-06-13 12:52
永定河生态补水进展 - 2025年永定河生态补水自3月1日启动 截至6月6日累计补水3.06亿立方米 同时向大兴灌渠补水3120.6万立方米 [1] - 永定河山峡段全年维持生态基流 平原段146公里河道实现春秋季流动 贯通上下游河道与湿地 [1] - 3月14日永定河全线通水入海 连续5年实现全线通水 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1] 北京市水务部门保障措施 -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媒体平台增强市民安全游河意识 [2] - 完善安全设施 在河道周边增设警示标志 强化巡视检查与人员管控 [2] - 建立联络熔断机制 对未经许可的水上活动交由执法部门查处 [2] - 协调工程施工 要求相关单位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2]
强化系统思维,推动构建多维协同生态治理体系
中国环境报· 2025-06-13 11:12
生态治理体系转型 - 传统单要素治理模式难以应对系统性挑战 需构建主体联动、空间统筹、工具集成的多维协同治理体系 [1] - 治理范式需从碎片化管控向系统性治理跃升 这是破解生态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1]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政府层面强化刚性约束与战略引领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智能监管平台 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实施全天候监测 [2] - 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将生态保护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2] - 市场层面制定企业ESG信息强制披露规则 要求上市公司及重点排污企业公开环境绩效数据 [2] - 推广"生态银行"模式 整合零散生态资源形成可交易资产包 建立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2] - 社会层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降低诉讼门槛 推行公众生态监督积分制度 [3] 跨区域协同治理网络 - 流域治理需统筹上下游工程 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整合多源数据 推行联合河长制 [4] - 跨境协作建立联合监测预警机制 共享水质气象数据 联合开展灾害预警 [4] - 依托"一带一路"平台开展生态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 提升区域治理能力 [4] 治理支撑体系建设 -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跨区域补偿标准体系 推动生态保护领域立法 [5] - 构建智慧生态治理体系 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环境大数据平台 [5] - 推广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 快速识别物种分布与生态健康状况 [5] - 完善碳汇水权绿证等交易市场机制 创新EOD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6] - 推行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提升绿色产品附加值反哺生态保护 [6] 系统治理新格局 -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主体深度耦合 形成同向运转的治理引擎 [7] - 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 运用科技手段编织治理网络 [7] - 制度技术市场三工具相互支撑 形成治理合力推动现代化跨越 [7]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13 09:00
环保督察信访件情况 - 6月12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十六批信访件221件(重点关注件19件),其中来电70件、来信151件 [1] - 第十六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6件、青岛市42件、淄博市6件、枣庄市14件、东营市5件、烟台市17件、潍坊市13件、济宁市9件、泰安市8件、威海市6件、日照市12件、临沂市36件、德州市4件、聊城市5件、滨州市6件、菏泽市2件 [1] - 第十六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273个,其中水污染67个、大气污染79个、土壤污染37个、生态破坏50个、噪声污染21个、辐射污染1个、海洋污染3个、其他问题15个 [1] 累计信访件数据 - 截至6月12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2204件(重点关注件170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67件、青岛市357件、淄博市136件、枣庄市88件、东营市71件、烟台市195件、潍坊市151件、济宁市102件、泰安市77件、威海市63件、日照市89件、临沂市249件、德州市41件、聊城市61件、滨州市105件、菏泽市46件、省直6件 [2] - 累计生态环境问题2425个,其中水污染431个、大气污染734个、土壤污染383个、生态破坏424个、噪声污染293个、辐射污染17个、海洋污染20个、其他问题123个 [2]
【宝鸡】立行立改 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检验
陕西日报· 2025-06-13 08:39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 宝鸡市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及反馈问题整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1] - 针对群众反映的岐山县锦都小区露天篮球场噪声扰民问题,相关部门迅速响应,要求小区物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宣传,合理制定球场开放时间,加装高杆灯灯光计时器实现21时自动熄灯,并在中考、高考期间实行全面封闭 [1] - 宝鸡市各区县负责同志带队实地督导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对重点难点信访案件整改情况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推进问题整改 [1] 水资源管理问题整改 -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典型案例指出,宝鸡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不力,违法取水问题多发,再生水利用不严不实 [2] - 宝鸡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全力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工作,抓实抓细问题整改和转办群众信访件办理 [2] - 宝鸡市委主要领导督导万宝隆陶瓷公司违法取水点、大唐宝鸡热电厂和千渭之会补水、伐鱼河文化公园再生水利用工程现场整改工作,要求把典型案例问题整改作为重中之重 [3] 再生水利用工作推进 - 宝鸡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金台区大庆路中水管网取水点等地,强调要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再生水利用潜力 [3] - 宝鸡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守高质量发展基准线 [3] 信访件办理进展 - 截至6月12日,督察组转办的73件群众信访件已办结25件,阶段性办结13件,35件正在核查办理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