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搜索文档
《浪潮之上:Codes of Tides》数字多媒体展览在伦敦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6:44
展览概况 - 数字多媒体展览《浪潮之上:Codes of Tides》在伦敦开幕 由上海当代艺术馆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 展期至6月13日 [1] - 展览以"水"为创作媒介 通过数字艺术构建上海黄浦江 苏州河与伦敦泰晤士河之间的诗意对话 [1] - 共展出22件作品 包含影像 雕塑 装置 摄影 绘画 行为艺术等多媒材 采用非线性策展逻辑呈现 [1] 合作与意义 - 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立言强调活动将拓宽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内涵 促进两国文明对话 [1] -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校长Frances Corner认为科技与艺术融合展现了更美好世界的可能性 [1] -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透露将与金史密斯学院开展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长期合作项目 [1] 展览内容架构 - 展厅被五股暗流划分:人工智能 生物演化 金融科技 环境生态和人文叙事 形成相互渗透的对话区域 [2] - 策展团队由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 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学教授William Latham 多媒体艺术家郑悦等组成 [2] - 邀请10位上海和伦敦的艺术家参与 探索AI编程 环境生态 金融 生物 人文等跨学科创新 [2]
《莫迪里阿尼》:在光影中解构艺术天才的灵魂与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3:30
电影《莫迪里阿尼》核心内容 - 影片聚焦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与毕加索的艺术理念冲突,展现20世纪初巴黎蒙马特艺术圈的创作生态 [1][2] - 通过绘画比赛叙事支点,对比莫迪里阿尼的纯粹艺术追求与毕加索的商业成功路径 [2] - 安迪·加西亚的表演精准刻画了莫迪里阿尼创作时的癫狂状态与悲剧性命运 [1][3] 艺术风格分析 - 莫迪里阿尼标志性肖像画特征:拉长脖颈、椭圆面孔、杏仁状双眼,体现内心世界的视觉投射 [2][6] - 色彩运用特点:大面积平涂肤色与背景形成强对比(如《莫伊斯基斯林肖像》的黑白红主色调) [7][8] - 线条处理:通过几何化归纳创造变形美,受非洲艺术与希腊古风影响(如《珍妮·赫布特尼》的肢体夸张) [10] 历史背景还原 - 蒙马特艺术圈场景高度还原:狭窄街道、艺术咖啡馆、拥挤画室营造黄金时代氛围 [3] - 海明威等历史人物客串增强真实感,展现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 [3] - 光影象征手法:昏暗画室暗示贫困,明亮展览象征商业成功 [3] 代表作品解析 - 《系黑领带的女子》:平面化处理强化形式感,忧郁表情与浅红眼珠传递孤独感 [7] - 《意大利女人》:棕褐主色调通过色阶变化营造层次,领口白边象征内心激情 [8] - 《波兰妇女的肖像》:极简几何背景突出人物细长特征,强化内心世界探索 [9] 艺术价值探讨 - 影片揭示艺术创作本质矛盾: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纯粹性与商业性的永恒博弈 [2][4] - 莫迪里阿尼生前未被认可的现象,折射天才艺术家普遍面临的现实困境 [3][6] - 通过悲剧命运刻画,引发对艺术评价体系与时代包容性的反思 [4][6]
当成人邪典遇上说唱艺术
虎嗅· 2025-06-12 11:48
文化现象分析 - 1996年春晚小品《打工奇遇》通过魔性旋律和辛辣讽刺成为一代人的文娱密码,其改编版歌词"宫廷玉液酒"成为代际识别标志 [1] - 《中国新说唱2025》阿卡贝拉海选被嘲时,《谁敢想谁敢想》短视频以迪士尼Flash动画风格结合亲密关系、宗教调侃等抓马内容迅速走红 [1][3] - 当代成人邪典作品如《谁敢想》系列采用20秒高密度叙事,融合两性、宗教、伦理等悬疑元素,配合电子声线形成独特风格 [2][6] 内容创作特征 - 短视频采用极端身体叙事手法,如《藏肥肉》展现身材焦虑,《爱情飞翔》用胶布塑形等荒诞情节,实现对现实问题的隐喻 [3][4] - 作品通过欧亨利式反转设计增强戏剧性,例如《藏肥肉》中男友同样存在身材缺陷,《炮制老公》用假腹肌开啤酒被当场拆穿 [4][5] - 宗教题材作品如《替修女上天堂》采用四折式结构(替身/惊变/偷梁/恶果),在几十秒内完成完整道德寓言 [6][7] 传播机制研究 - 作品融合洛天依音库与欧美风漫画形成抽象风格,其轻快旋律和辛辣调侃在游戏圈首播后经抖音动画博主"水大原"二次创作引爆传播 [8] - 采用评戏说唱形式增强记忆点,符合人类学家康纳顿提出的"体化实践"理论,通过韵律重复将内容转化为集体记忆 [8][9] - 用户审美经历从"难如听"到"难听得好听"的驯化过程,反映青年亚文化对主流审美的反向渗透 [9] 社会文化映射 - 作品表面猎奇荒诞但严格遵循主流价值观,如《冰箱通道》设置丈夫举报贪财妻子的道德审判,《神父》剧情最终揭露警察卧底破案 [7] - 通过异邦语境(修女/神父)规避文化敏感点,实现对社会现象的酒色财气批判,本土化改编空间有限 [7][8] - 反映Z世代"苦幽默"心理,斯道雷理论指出其本质是年轻人对政治、阶级、性别等现实压力的替代性满足 [10]
“角色虽小,戏大过天”(大家谈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6-11 16:18
电影行业从业者职业精神 - 从业者强调"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职业道德理念,将责任心视为职业生涯的核心准则 [1] - 行业前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新生代演员,注重艺德传承与专业精神塑造 [2] - 从业者即使在重伤情况下仍坚持完成拍摄,体现行业对职业责任感的极致要求 [3]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 从业者横跨中国电影80年发展史,亲历行业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的完整演进过程 [1] - 行业在改革开放后迎来快速发展,从业者通过作品记录社会变迁 [6] - 当前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业者持续参与冬奥题材等主旋律作品创作 [7] 影视创作价值导向 - 行业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作品需具备社会意义而非商业回报 [7] - 从业者不计较角色大小与报酬,专注通过角色传递正能量价值观 [7] - 行业重视传承老一辈电影人的优良传统,强调创作需面向人民需求 [7] 行业人才发展 - 从业者11岁入行显示行业早期存在童星培养机制 [1] - 当前行业仍保持代际传承模式,资深从业者持续指导新生代演员 [2][6] - 从业者91岁仍活跃在拍摄一线,反映行业对资深艺术家的价值认可 [7]
范·戴克:一位画工弄臣的悲喜人生
新浪财经· 2025-06-11 15:24
1632年,画家范·戴克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一年,他33岁。在结束了在弗兰德斯(意为"泛水之地",泛指位于西欧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的古代尼 德兰南部地区)和意大利的艺术之旅后,他来到伦敦碰运气。此前的人生,他的经历顺风顺水。 一 1599年3月22日,安东尼·范·戴克出生在安特卫普的一个艺术世家,父母共养育了12个孩子,他排行老七。 他出生的这个家庭可谓"艺术世家",祖父老安东尼从1556年开始就是一名大画家,祖父的哥哥曾师从画家 古德里克·根德里克。范·戴克母亲这边也有不少人从事艺术行业。 范·戴克《自画像》,1633年,画像中展示了查理一世赏赐他的项链和勋章,向日葵象征国王 二 1632年,范·戴克第二次来到伦敦。此时,他已经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师,而是在欧洲大陆崭露头角的艺 术家。他的声名很快就被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知。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第二位君主,詹姆士六 世之子,这个国王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作"独断专横、阴险狡诈","总是心里痒痒地要事必躬亲"。跟他父 亲一样,查理一世总爱端着"英格兰伟大国王"的架子,但实际上这时的英格兰内外矛盾丛生,国王不愿怀 柔,只是乞灵于使用武力。为了塑造自己 ...
从《祷》的爆火看艺术作品与当下社会的交融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2:59
艺术作品《祷》的核心特点 - 作品采用红黄蓝三原色构建祈祷女性形象 面部覆盖网购气泡膜 手部木纹和纱巾褶皱等细节刻画极为逼真 被观众误认为照片 [1] - 作品被网友称为"重庆人自己的《蒙娜丽莎》" 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引发广泛讨论 [1] 作品与社会议题的关联性 - 通过廉价材料堆砌解构"精致生活"虚假性 批判消费主义对个体自我认知的侵蚀 [2] - 与同期毕业展作品形成呼应 多件作品聚焦环境保护 人际关系疏离等社会问题 [2] 艺术市场价值表现 - 作品已确定售出 价格未公开 但市场对具有创新性和思想深度的毕业作品兴趣浓厚 [3] - 艺术院校毕业展成为绘画市场发掘新人和潜力作品的重要平台 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 [3] - 市场趋势显示 能反映社会热点且具备深刻内涵的新兴作品正逐步获得与传统名家作品同等的关注度 [3]
十座“城市家具”将焕新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6-11 11:19
湖州街公厕(效果图) 米白极简风、光影艺术馆、河畔花房……今年11月底前,拱墅区十座兼具颜值与智慧的"精装版"公 厕将集体亮相,让市民的"方便"事变成舒心体验。 方寸之地"变身"艺术展厅 告别"千厕一面"的呆板形象,宝庆桥公厕将"披"上米白色"新外衣",流畅的铝板线条在霓虹中勾勒 出现代美术馆般的极简气质;后横港河公厕"变身"绿荫环抱的"透明花房",仿石材墙面映着波光,V形 坡顶引阳光倾泻而下;湖州街公厕成了"光影魔术师",金属方通在阳光下编织出流动的光影乐章。"把 每座公厕当作微型艺术馆来打造,让市民在转角遇见惊喜。"该负责人说。 "黑科技"带来舒心体验 此次改造,宝庆桥与后横港河两座公厕将引入智慧科技。改造后的公厕将搭载厕位智能监测系统和 空气质量管理装置,能实时显示使用状态并自动调节通风,让大家如厕更方便舒心;后横港河公厕还将 新增人流量统计分析功能,并配备强力低位负压除臭系统,确保公厕内空气时刻清新无异味。 改造不仅暖心,还很贴心:轮椅坡道延展得更平缓、第三卫生间里婴儿护理台和儿童座椅一应俱 全、为小朋友量身定制了小号洗手台……其中,宝庆桥公厕的改造将重点升级无障碍设施、第三卫生间 及儿童专用设备,科 ...
四川美院“蒙娜丽莎”和中国美院滴动仪为啥能成爆款?
新浪财经· 2025-06-10 22:47
美术学院毕业展现象 - 四川美院本科生作品《祷》和杭州中国美院硕士毕业生作品《滴动仪》成为社交媒体爆款,吸引大量观众打卡[1] - 《祷》以红黄蓝三原色搭配气泡膜覆盖的"模特"形象引发讨论,被网友称为"重庆人自己的《蒙娜丽莎》"[13][15] - 《滴动仪》通过机械结构模拟水波纹扩散,融合中国古代罗盘元素,展现动态美感[3][7] 作品创作背景与理念 - 《滴动仪》作者聂士昌耗时1年多完成五件装置艺术,重点探索传统文化与机械联动的结合[8] - 《祷》作者安琪花费2个月时间搭建装置,通过廉价材料堆砌解构消费主义,提醒大众避免迷失[15] - 聂士昌作品灵感来源于河南省博物院等传统文化场所,其研究方向将持续聚焦本土文化与科技融合[8][12] 社交媒体传播数据 - 聂士昌小红书账号一周内获2.3万粉丝,作品获赞与收藏达22.4万[18] - 安琪作品发布三天后小红书粉丝近6万,点赞量超36万[21] 艺术教育界观点 - 中国美院教授杨奇瑞认为装置艺术从冷门到受关注反映专业发展成果,科技与艺术融合已成趋势[12] - 川美教师评价《祷》处于毕业展平均水平,强调本科作品不宜过度拔高[17] - 上海美院教师肯定学生基本功,但指出消费主义主题并非新概念[17] 行业发展趋势 - 国潮文化兴起为艺术创作提供土壤,如黑悟空神话、哪吒电影等现象级案例[7] - 四川美院在当代艺术史中具有先锋地位,曾推动"伤痕美术"和"新潮美术"运动[16] - 行业需构建兼顾学术与传播的评价体系,避免艺术价值被流量裹挟[24]
一款初代LABUBU以108万元拍卖成交
财联社· 2025-06-10 20:13
拍卖结果 - 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成交,尺寸为高131cm,材质为PVC,备注为"全球唯一一只" [1] - 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1] 拍卖专场 - 拍卖会为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是全球首场初代藏品级LABUBU艺术专场 [1]
AIGC视频丨七子新歌 澳门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13:50
AI艺术创作 - 央视网推出AIGC视频《七子新歌 澳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创新视角展现澳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体现AI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与价值 [2] - 视频以《七子之歌》为情感纽带,结合AI对历史资料和现代影像的分析,精准还原澳门从回归前到回归后的变迁,呈现其历史韵味与现代魅力 [4] - AI生成的画面在视觉上具有高美感,情感上引发观众共鸣,生动展现澳门的独特风情与时代精神 [4][6] AI技术应用 - AI通过深度理解视频素材并进行创意加工,生成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画面,涵盖都市夜景、传统节庆、地标建筑及市民生活等场景 [6] - 在音乐和音效方面,AI根据画面情感与节奏生成匹配的配乐,增强视频的艺术感染力,实现视听高度和谐 [8] 科技与文化融合 - 《七子新歌 澳门》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示AI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推动文化创作迈向新高度 [10] - 随着AI技术发展,未来有望涌现更多优秀艺术作品,丰富观众文化体验并开启创造力新时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