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搜索文档
英国小哥司徒建国荣获兰花奖:用镜头分享我眼中的中国
人民网· 2025-07-11 14:42
兰花奖旨在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作出突 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和机构。本届兰花奖评选出"终身荣誉奖"1名、"杰出成就奖"3名、"友好使者奖"6名。其中,"友好使者奖"授予持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 作、促进民心相通,在相关领域作出创新性、独特性贡献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来自英国的司徒建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8年,是中国 "五星卡"(永居证)的首批持有者。2017 年起,司徒建国主持短视 频栏目 "司徒建国秀",专注于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作为一位深耕中国多年的文化传播者,他始终秉持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的使命,累计创作 了超过 500 部中英双语视频,全球播放量突破 10 亿次,覆盖脸书、B站、抖音等国内外平台。司徒建国曾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新浪微博"微博 大观·年度媒体盛典"的最佳短视频栏目奖、"第三只眼看中国"年度竞赛单元最佳作品奖等45个奖项。 司徒建国现场领奖(右三) 7月10日,中国外文局主办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英国视频博主司徒建国(Stuart Wiggin)荣获 ...
倾听尼山2025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2:10
中埃文明对话与经贸合作 -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首次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展开交流,吸引近90位文化、学术及外交领域嘉宾 [2] - 尼山论坛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对话国际论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2] 文明起源与特征 -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形成以粟和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社会组织注重血缘关系 [3] -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以大麦和小麦为主,发展出国家导向型农业和王权主导的社会结构 [3] - 两大文明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器物—技术—观念"的间接传播,如中国丝绸、瓷器与埃及玻璃制品、香料的交换 [4] 历史与当代合作 - 1956年埃及成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现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 - 中国在埃及投资企业达2800余家,覆盖汽车制造、通信、家电等领域,总投资超80亿美元 [7] - 中国投资占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额的40%,参与项目包括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斋月十日城轻轨等 [7][8] 文化与考古合作 - 中国向埃及派遣3个考古队,参与卢克索神庙和金字塔遗址保护,协助建立考古机构 [8] - 埃及在上海举办文化展,双方文化展览互动频繁 [8] - 中埃联合提出深化考古合作、青年对话、经典互译等倡议,推动文明智慧转化为发展动力 [10] 多边平台与战略协同 - 埃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成为非洲枢纽,如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9] - 两国在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平台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益 [9]
文明之风引领,广东乡村花式“上新”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0:35
产业振兴 - 广州增城基岗村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品牌打造,将仙进奉荔枝从家庭小院发展为亿元产业 [4] - 云浮市"广东好人"李勤贤带动3000余户农户转型种植发财树,实现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16][17] - 茂名柏桥服务区荔枝季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荔枝销售21万斤 [82][83] 文化赋能 - 中山沙溪镇圣狮村将百年侨捐建筑改造为艺术空间,定期举办乡村画展和美育课程 [39][40] - 东莞南社村兰香书院配备2.8万册藏书,打造开放式阅读区与文创空间 [43][44] - 全省建成280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展2.4万个特色阵地 [52][53] 基层治理 - 韶关高莲村推行"睦邻制",划分36个邻组并选配邻长,33万户村民参与自治 [64][65][67] - 湛江坡头区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活动,替代传统喜事大操大办 [73] - 潮州社光村将星级文明户创评与奖金挂钩,激励村民参与文明实践 [76] 文旅融合 - 江门塘口镇改造旧粮仓为"天下粮仓书店",吸引2000余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85][86] - 汕头前美村打造农文旅综合体,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30万人次 [94] - 广州增城区派潭镇引进10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17亿元发展四大特色产业 [97][98]
被边缘化的贫穷白人和美国隐匿的阶级问题|荐书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37
《穷白垃圾:美国四百年被边缘化的主流》 [美]南西·艾森伯格 著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5年6月版 今年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诞辰120周年。顾立雅曾于 1932~1936年来华访学,结识了诸多中国名家如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并赴殷墟等考古遗址实地考察。在其 著作等身的研究生涯中,《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The Birth of China:A Study of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这部他三十出头时(当时他还在北京留学)只用了六周就完成的名著,至今已出版 近90年,其间各种考古发现、各种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经典就是经典,并未因新材料、新观点的冲击,而有丝 毫地位的动摇,原因便在于具体史实的考辩后辈学者或许很容易青出于蓝,但精准犀利的问题意识、宏阔的视 野、开放的胸怀却不是轻易能够拥有的。说起来,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海外汉学著作翻译热,顾立雅著作的中文 版,包括简繁体在内,却只有《中国思想》《孔子与中国之道》《申不害》等寥寥几部,如今,这部《中国之诞 ...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 2025-07-11 09:23
约西波维奇认为,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团结一致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和 挑战才能得到解决。他表示,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将接受、支持和拥护全球文明倡议。 约西波维奇对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等主张表示高 度认同。他说,不同文明不仅需要相互尊重,还需要相互理解、包容和互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隔 阂,减少不同文明、种族之间的误解、冲突甚至战争。 谈及欧中文明交流,约西波维奇愉快地回忆起了2012年7月克罗地亚举行纪念马可·波罗国际艺术节之 际,时任克罗地亚总统的他会见了一个来自上海的代表团,双方讨论了文化合作等事宜。代表团随后访 问了马可·波罗幼时居住过的地方——位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 约西波维奇说,马可·波罗是一位旅行家、商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是最早行走古丝绸之路的 欧洲人之一,为搭建欧中文明交流桥梁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华社萨格勒布7月10日电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记者李学军 "我非常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一个旨在融通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的倡 议,是一个非 ...
两座边城力证商周早期城市文明
科技日报· 2025-07-11 09:20
考古新发现概述 - 湖北黄陂盘龙城和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两座古城遗迹分别代表商代早中期南方边疆大型城市和西周初期燕国都城 [1] - 两座"边城"与殷墟、丰镐等商周王朝国都相比,代表了不同职能、等级的城市,是深入了解商周早期城市的重要证据 [1] - 盘龙城遗址2024年首次发掘出大型条带状石砌遗迹,琉璃河遗址2019年以来新发现外城壕、外城墙及燕侯家族墓地等 [1] 盘龙城遗址 - 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持续十多年,在王家嘴、小嘴、杨家湾等地点开展发掘,并完成全面勘探 [2] - 盘龙城改变了"商文明不及长江"的传统认知,证实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发展等量齐观 [2] - 考古发现大量高等级遗物,复原了商时期城市聚落空间分布,首次证实存在大规模青铜器专业化生产作坊 [2] - 2024年杨家湾北坡新发现大面积石头垒砌遗迹,表明盘龙城是地区中心性城市,具有较高社会等级 [3] - 盘龙城作为中原王朝向南经略的政治中心性质得到确认,为长江文明溯源提供学术支撑 [3] 琉璃河遗址 -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初期燕国都城,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被誉为北京"城之源" [4][5] - 新发现外城壕和外城墙,城址规模从不到60万平方米扩大到约百万平方米 [5] - 发现含"太保墉匽(燕)"铭文的5件青铜器,证明燕都由西周重臣召公营建 [5] - 内城中心发现面积超过2300平方米的二号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可能为燕侯宫所在地 [6] 考古技术与方法 - "90后"成为考古主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遥感、航空摄影、勘探和发掘成果 [7] - 琉璃河遗址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勘探80余万平方米、发掘3400平方米,所有空间信息上传至系统核对 [8] - 盘龙城绿松石镶金饰件通过X光扫描技术发现关键菱形饰,证实文物完整性 [9] - 新技术应用打破学科壁垒,提升考古工作效率和视野 [9]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概况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举行,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扩展至社会各界,构建多元交流场域 [1] 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强调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作为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义,提出深化考古合作与文明对话 [1] - 论坛邀请中、埃、英三国专家学者围绕"黄河与尼罗河:跨越时空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主题展开交流 [1]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指出山东系统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举措,包括法治建设与守正创新,并计划加强国际文博机构合作 [2] 文化中国·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 -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呼吁侨胞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跨文化传播推动中外合作 [2]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强调华侨华人在文明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鼓励新生代回乡交流并邀请侨胞来鲁发展 [3] 水文化论坛 - 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提出挖掘水文化历史脉络,弘扬新时代治水经验,加强国际水文化交流以应对水安全挑战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指出山东水文化融合黄河、运河、海洋及泉水文化,将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先进水文化 [4] 中医药文化论坛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强调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促进国际传统医药合作 [4] - 山东省副省长陈平表示将打造中医药文化高端平台,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5] 尼山儒学对话会 -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唐洲雁探讨儒家"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的现实意义,呼吁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5] - 论坛汇聚中、韩、日、越、克罗地亚等50余名学者,聚焦文明间相互成就的路径 [5]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多场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金融文化论坛 - 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为主议题 探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 [3] - 分议题包括"诚实守信 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 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依法合规构建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 [3] -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 招银国际CEO霍建军等发表主旨演讲 解析中华文化基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3] 两河文明对话 - 山东大学在章丘焦家遗址发现"黄河下游最早史前城市" 为中华文明提供黄河样本 [4] - 卢克索文物局通过3D光影重现卡尔纳克神庙内部结构 展示科技赋能考古新范式 [4] - 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埃及汉学家理事会" 山东大学与开罗大学联合培养人才 推动文明互鉴 [4] 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推动丝绸之路 长城 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参与全球合作 [5] - 故宫博物院确立特色保护策略 在科技应用 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5] - 尼泊尔考古局提出用传统材料延续建筑真实性 代际传承抵御技艺断层 气候适应性技术降低生态风险 [5] 华侨华人文化使命 - 俄中文化交流协会在圣彼得堡等城市举办活动 向当地儿童讲述曲阜"三孔"文化遗产故事 [6] - 华侨华人既守护中华文明精神内核 又参与跨文明对话 为构建多元现代性文明作贡献 [7] 水文化论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水是中华文明道德与哲学理想的象征 呼吁视为共同遗产 [8] - 埃及与中国将合作研究白鹤梁与尼罗尺两大古代水文测量系统 [8] - 中国水利协会强调孔子"智者乐水" 老子"上善若水"哲学对治水国际合作有指导意义 [8] 中医药国际化 - 肯雅塔大学将中医药学科融入医学生培养 设立附属医院开展中医诊疗 [9] - 巴西设立针灸医学学士学位 与中国多所中医药大学合作改善当地人医疗状况 [9] 儒学现代转化 - 中外学者探讨儒家"成人"标准与现代文明体系的兼容性 利他主义与全球伦理可能性 [10] - 青年辩论会围绕"传统文化创新重内容还是形式""大学教育重'成人'还是'成功'"展开 [10]
2025年中国航海日:聚焦绿色航海 共绘海洋强国新蓝图(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08:10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5.2 比上年增长2.3% 显示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1/3 [2] - 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6席 全球货物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8席 [2]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创世界纪录 [2] - 船舶和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居世界首位 [2]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海洋已成为"蓝色粮仓" [2] 海洋生态保护 - 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 [1] - 生态环境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 推动实现近岸海域水更清 滩更净 湾更美 [2] - 高标准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 持续开展美丽海湾建设 [3] -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政策规划 - 2025年是航海日设立20周年 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年 今年主题为"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 [1] -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3] - "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 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阶段 [3] - 将高质量打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收官战 高水平谋划"十五五"各项工作 [3]
【宝鸡】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7-11 07:38
活动概况 - 宝鸡市推出"文明实践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活动,以文化为载体,贴近百姓生活,已演出156场,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 [1] - 活动首日即收到50多个节目报名,涵盖歌舞、朗诵、戏曲、乐器等多种形式 [1] - 活动覆盖凤翔区、渭滨区、陈仓区、扶风县、眉县等多个区县 [3] 活动特色 - 活动强调群众参与,零门槛、无障碍,鼓励真情实意表达而非专业技艺 [3] - 节目由群众自编自演,如情景剧《文明实践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旨在吸引更多人参与 [2] - 活动结合理论宣讲、互动问答、惠民政策宣传等,增强文明实践意识 [7] 文化资源共享 - 活动与"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结合,组织省市艺术院团走村串镇,送文化下乡 [4] - 陈仓区联合宝鸡市戏剧家协会开展秦腔表演,传承传统文化 [5] - 渭滨区举办读书分享活动,结合沙画表演、古典器乐演奏等文艺形式 [5] 社会影响 - 活动传递文明理念,如岐山县通过快板、小品宣传移风易俗,麟游县以情景剧倡导新风 [7] - 群众评价活动为"展示才艺的星光场"和"浸润文明的加油站" [8] - 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城市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7]